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6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均为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中,4例为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症,2例为酮症高血糖症。(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为突发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3)影像学表现: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的高密度影像,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T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2像则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无水肿征象。(4)本组患者中4例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2例患者没有使用上述药物,但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治疗,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系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结合特定部位的变化性影像成像及肢体舞蹈样动作可以做出诊断。通过控制血糖,症状可以短期缓解。是否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对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均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急性起病,均为突发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头颅CT显示出现舞蹈样症状肢体的对侧尾状核和/或豆状核早期呈高密度,头颅MRI显示相对应的部位片状T1高信号,T2等稍低、或混杂信号,无明显水肿征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治疗,其中4例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症状均在短期内改善。结论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症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关,结合特定部位的影像学改变可以做出诊断。通过控制血糖,症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特 点、影像学表现、治疗现状以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3例HC-NH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HC-NH以老年女性多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偏侧舞蹈症状,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及尿酮体 阴性;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变肢体对侧基底核区CT高密度灶,MRI 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高信号灶;治 疗上以控制血糖为主,可加用多巴胺受体拮抗药或镇静药物控制舞蹈症状,预后良好。结论:患者出现非酮症性血 糖升高、MRI表现为基底核区T1WI高信号及偏侧舞蹈症状提示HC-NH,控制血糖及给予多巴胺受体拮抗药或镇静药 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黄勉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280+1283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性偏身舞蹈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2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复习近10年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患者均为老年,急性起病,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症状偏身舞蹈动作,既往1例有糖尿病史另1例否认糖尿病史,通过测血糖明确糖尿病诊断。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的高密度影像,并在1~3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MRI)T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在持续数月后信号减低,T2则表现为多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病变部位以纹状体为主,其早期头颅CT表现为高密度影,MRI 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多变信号,影像学改变可能与高血糖导致血液高黏度、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有关,头颅CT表现要与脑出血相鉴别,要结合磁共振(MRI)及临床表现相鉴别,因此认识这种突发的偏侧舞蹈症状及影像变化有利于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1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翀  黄嵘  赵辉 《疑难病杂志》2010,9(4):281-282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预后,防止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均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老年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时血糖水平14.3~28.5 mmol/L,尿酮体多为阴性。舞蹈样症状累及患者的单侧肢体或面部。影像学表现:早期CT表现为病灶对侧的尾状核和壳核呈高密度影,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示T1呈高信号,T2呈稍低信号或病灶部位区域中心混杂信号而周边高信号。采用降低血糖,联合应用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等治疗有效。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MR表现为T1纹状体高信号,可能构成偏侧舞蹈症临床综合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等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常琳  吕友梅  臧程强 《安徽医学》2013,34(7):931-933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近2年收治的3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例均为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舞蹈症状均为急性起病,以一侧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CT显示患肢对侧尾状核头和壳核呈高密度,MRI显示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稍低或等信号,DWI像呈稍高或等信号。经降糖、补液治疗,并服用氟哌啶醇症状控制较好。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长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病变部位以纹状体为主,影像学表现特殊,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有助于舞蹈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7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急性发病,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5.7~32.7 mmol/L、酮体阴性;表现为偏侧肢体舞蹈样症状.影像学特征:CT显示病变对侧的纹状体于早期呈高密度,短时间内可消失;MRI于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或等信号.降低血糖联合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对控制舞蹈样症状有效.结论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以及MRI表现为纹状体T1高信号,提示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C-K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选取3例酮体阳性的糖尿病合并舞蹈症的老年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结果3例患者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79岁女性,新发糖尿病,左侧肢体受累;1例为66岁女性,既往糖尿病病史20年,右侧肢体受累;另一例为78岁女性,既往糖尿病病史20年,开始一侧肢体发病,后发展至对侧。3例患者中,1例颅脑CT提示舞蹈症状对侧基底节区呈片状稍高密度影,1例MRI T1加权成像(T1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小斑片状高信号,1例MRI未见异常。3例患者在控制血糖后舞蹈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酮体阳性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患者较酮体阴性者少见,当患者出现偏身舞蹈样动作,既往血糖控制不佳或入院后发现高血糖,无论头颅CT及MRI有无典型影像学表现,控制血糖后舞蹈样动作消失,均应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对23例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14例;舞蹈症状累及偏侧肢体22例,双侧肢体受累1例;责任病灶多位于偏侧舞蹈症状对侧尾状核、壳核;责任病灶对侧基底核区存在病变者10例;12例给予常规治疗后舞蹈症状好转,11例加用氟哌啶醇后7例症状好转;半年后12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可引起偏侧舞蹈症,糖尿病是引发偏侧舞蹈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以对侧尾状核、壳核病变所致为主,同侧基底核区病变也可致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复发。结论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老年人多见,具有起病急、舞蹈样动作累及偏侧或双侧、神志清楚的特点,控制血糖症状可在短期内缓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病-偏侧投掷症(HC-H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诱发的HC-HB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年龄65~83(76.6±7.2)岁,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结果 5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4例表现为单侧肢体粗大的舞蹈样或投掷样不自主运动,1例表现为全身性舞蹈症.病程中最高血糖18.6~44.6 (26.6±10.5)mmol/L,尿酮体阴性.脑MRI检查显示4例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1例双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无水肿或占位效应,T2加权像多为等信号.3例行脑脊液检查,蛋白水平均增高,细胞数正常;其中2例IgG指数或IgG鞘内合成率增高,经积极控制血糖和服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HC-HB表现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偏侧投掷症,MRI显示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高信号,偶累及双侧;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MRI的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证实的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及MRI表现特征。结果 7例患者男2例,女5例,发病时均可见单侧或双侧不同程度舞蹈症状,发病时血糖16.1-24.8mmol/L,尿酮体均为阴性;颅脑CT可见发病肢体对侧基底节区豆状核及尾状核头部等或稍高密度灶,MRI显示相应部位呈短T1,稍短T2信号,FLAIR呈等低信号,SWI可见小片状低信号,经临床对症治疗后6例舞蹈症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MRI复查显示1例基底节T1高信号消失,1例病灶形态减小,信号减弱。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有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两者结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及脑部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兴宁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经临床确诊的6例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和MRI影像学表现。6例患者均行头颅CT平扫、MRI平扫和增强,6例行MRI扫描患者均加做了DWI序列,3例加做SWI序列扫描。3例行CT平扫复查。观察分析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强化程度。结果 6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4例。6例患者发病时临床均表现为单侧肢体或面部不自主、无规则的舞蹈样动作。发病时血糖22.56-33.42mmol/L。尿酮均为阴性。6例患者CT扫描可见患侧肢体对侧基底节区尾状核头部或豆状核片状高密度影。MRI表现为相应的基底节区尾状核头部或豆状核片状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为主。FLAIR呈低信号为主。DWI呈低信号,其中2例为稍高或稍低信号。SWI呈低信号或者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度或者明显均匀强化。经降糖等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影像学表现也有变化,1例经治疗5小时后复查CT,病灶高密度影消失。其余2例经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CT复查示病灶范围较前缩小,密度较前减低。结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脑部CT和MRI有非常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再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能及时做出准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刘长虹 《中外医疗》2013,32(11):95-95,97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致偏身舞蹈—投掷症的临床特点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以偏身舞蹈—投掷症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均为急性起病,14例以偏身舞蹈样症状为主要表现,4例以偏身投掷样症状为主要表现。头颅CT或MRI示额叶梗死2例,丘脑出血4例,壳核梗死5例,尾状核腔隙性梗死7例。经急性期治疗12例患者症状消失,5例遗留一定程度的运动障碍,1例患者因再出血而死亡。结论多数急性脑血管病致偏身舞蹈患者其病变部位在基底节,偏身投掷症病变部位在丘脑,经急性期治疗预后大多数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NC-NH)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复习近20年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为老年人,急性起病。舞蹈样症状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肢体或面部。既往有或无糖尿病史。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5~31.8mmol/L,尿酮阴性。头部影像学检查:CT显示患肢对侧尾状核头和壳核呈高密度,MRI于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稍低或等信号,DWI像呈稍高或等信号。首选降糖、补液治疗,必要时联合应用氟哌啶醇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以及CT表现为基底节区高密度和(或)MRI表现为基底节区T1高信号,可能构成典型的HC-NH表现三联征;影像学改变可能与高血糖导致血液高黏度、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有关。采用降糖、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4例非酮症高血糖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急性起病,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的舞蹈症状;血糖明显增高,血渗透压增高或正常;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T1高信号;联合应用降糖药物和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控制舞蹈症状。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舞蹈症以及MRI显示为纹状体T1高信号,可能构成舞蹈症临床综合征;病理生理可能由于代谢紊乱导致基底神经节运动环路受损,从而产生舞蹈样症状。  相似文献   

17.
回顾分析2011至2012年收治的3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3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病时血糖> 20 mmol/L,尿酮(-),舞蹈样症状可累及单侧肢体和/或面部;头颅CT示对侧壳核、尾状核头部可见高密度灶,MRI示T1WI呈高信号、T2WI呈稍低或等信号.诊断根据临床与影像表现.治疗首先降糖,必要时联合应用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药物.3例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李俊兰  焦风齐 《重庆医学》2012,41(25):2654-2655
目的探讨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的10例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患者,其中病变的部位发生在左基底节4例,双侧基底节2例,右基底节1例,放射冠1例,豆状核1例,右内囊前支1例,除按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原发病治疗外,及时给予降低多巴胺功能的药物(如氟哌啶醇等)效果较好,10例患者舞蹈症状于3~15d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6.4d,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经氟哌啶醇和氯丙嗪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和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C-NH的14例患者,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7.0±9.6)岁,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平均8.83 d.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就诊时即刻血糖平均值为(22.89±10.37) mmol/L,入院后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7±2.0)%;尿常规未见酮体;头颅CT平扫表现为纹状体高密度或MRI-T1WI高信号病变,T2WI信号可变化,病灶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经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循环及多巴胺抑制剂治疗后,患者症状迅速好转.结论 HC-NH主要为老年发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但需警惕不典型病例并与其他引起舞蹈症的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20.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茜  王为珍  祝茗  赵永波 《上海医学》2007,30(8):592-594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起病原因多样,其中子痫2例,高血压脑病4例(2例肾脏疾病,1例原发性高血压,1例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肾移植后给予环孢素治疗1例,肺癌术后行化疗1例。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头痛、抽搐、视觉异常和意识丧失等。头颅MRI检查均有以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T1加权低信号及T2加权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呈高信号的病灶,且大多双侧对称。经对因及适当的脱水治疗,患者症状基本缓解。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有特征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