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神香草对哮喘大鼠血清白介素-17(IL-17)水平及Th1/Th2平衡的影响,阐明神香草治疗哮喘的免疫机理.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及神香草水提液高、低剂量治疗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_3]及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和OVA生理盐水雾化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组与治疗组血清IL-17、IL-4及IFN-γ的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神香草高剂量治疗组降低细胞分泌IL-17的作用大于低剂量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神香草治疗后哮喘大鼠血清IL-4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FN-γ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各组大鼠血清IL-4与IFN-γ水平呈密切负相关(r=-0.997),IL-17水平与IL-4和IFN-γ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33,-0.509),均P<0.05.结论 神香草可通过抑制IL-17的分泌,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本方调节哮喘大鼠Th1/Th2失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培本方对哮喘大鼠Th1/Th2失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VA(卵蛋白)致敏、激发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以阿斯美胶囊为对照药,通过检测血及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4I、L-5的含量,探讨培本方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和BALF内IL-4、IL-5、IL-4/IFN-γ均显著增高,血清IFN-γ含量无明显改变,BALF内IFN-γ显著降低;各给药组对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结论:培本方抗哮喘作用的机制之一为纠正哮喘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Th1/Th2免疫系统平衡的特点及药物调节效果。方法:38例AUC患者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18),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锡类散灌肠,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甲硝唑灌肠。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干扰素γ(IFN-γ,反映Th1细胞功能)、白介素4(IL-4,反映Th2细胞功能)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WBC、CRP及ESR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的IFN-γ升高,而IL-4降低;治疗后IFN-γ降低且IL-4升高,以上改变程度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与IL-4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C=-0.89,P=0.002)。结论:Th1/Th2失衡是AUC的重要免疫学特点,表现为倾向于Th1细胞;中成药锡类散的临床及免疫调节疗效均优于甲硝唑,提示锡类散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从而发挥治疗A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感染(SAI)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血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收集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共85例,根据入院7 d内有无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29)和非感染组(n=56)。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测定血浆IFN-γ、IL-4和IL-10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SAI的易感因素。结果入院第1天和第7天,感染组皮质醇、IL-4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入院第1天,相关性分析显示,皮质醇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99,P=0.024),与IL-4、IL-10水平呈正相关(r=0.298,P=0.040;r=0.306,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皮质醇水平升高是S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03,95%可信区间为0.816~1.000,P=0.05)。结论皮质醇、IFN-γ、IL-4和IL-10在S...  相似文献   

5.
目的 鉴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积液中Th1/Th2细胞因子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炎症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41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西南医院风湿病中心首诊病例)血清和关节积液中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的表达.对照组(n=5)为西南医院健康查体人员.结果 与对照组和/或RA患者外周血比较,RA患者关节积液中IL-2、IL-4、IFN-γ、IL-6和IL-10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IFN-γ和IL-6的表达在RA患者外周血中也显著增高(P<0.01),TNF-α的表达在RA患者关节积液和外周血中也增高(P<0.05),并且在关节积液中IFN-γ/IL-4比例显著增高(P<0.01).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阴性的患者相比,CCP抗体阳性的患者关节积液中IL-2、IL-6表达增高(P<0.05),TNF-α和IFN-γ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 Th1/Th2极化失衡是RA炎症损伤的主要免疫病理机制,在关节局部是以Th1极化诱导的炎症反应为主,并且CCP抗体阳性患者关节炎症程度明显高于CCP抗体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6.
任引刚  张莹  白莉敏  高砚丽  祝松涛 《西部医学》2023,35(10):1418-1424+1432
目的 探讨α-亚麻酸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建立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S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VA组(哮喘模型大鼠)、OVA+40 mg/kg ALA组(采用40 mg/kg的α-亚麻酸治疗哮喘模型大鼠)、OVA+80 mg/kg ALA组(采用80 mg/kg的α-亚麻酸治疗哮喘模型大鼠)和OVA+Dex组(采用0.25 mg/kg的地塞米松治疗哮喘模型大鼠),每组10只。各组大鼠均连续治疗处理7 d。通过HE染色评价肺组织形态。通过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和IL-10的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或qRT-PCR检测肺组织FGF23、FGFR4、Klotho、E-cadherin和α-SMA的表达。结果 与OVA组相比,OVA+40 mg/kg ALA组、OVA+80...  相似文献   

7.
目的益生菌DNA对卵清蛋白(OVA)诱发的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模型研究。方法培养益生菌,提取DNA,取6-8周Balb/c小鼠OVA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益生菌DNA滴鼻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5只。用已提取的益生菌DNA液滴鼻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gE及IL-4,IL-10,IFN-γ,IFN-γ/IL-4。结果益生菌DNA滴鼻组Ig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DNA滴鼻组IL-10,IFN-γ,IL-4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FN-γ/IL-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DNA干预治疗通过调整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对变应性鼻炎起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对失眠模型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PCPA法复制失眠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1β、IL-4、IL-10及IFN-γ/IL-4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IFN-γ、IL-1β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IL-4、IL-10的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1);黄连阿胶汤组IFN-γ、IL-1β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IL-4、IL-10的表达降低(P〈0.05),IFN-γ/IL-4比值升高(P〈0.01)。结论黄连阿胶汤能提高失眠大鼠Th1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是其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 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LGG组及AR组,每组各10只.采用Luminex法检测各组血清IL-4 、IL-10和IFN-γ水平.ELISA测血清OVA特异性IgE(OVA-s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CD4+CD25+ T细胞比例.结果 与AR组比较,LGG可明显降低血清IL-4、IL-10及OVA-SIgE水平(P<0.05),提高脾细胞悬液中CD4+CD25+ T细胞比例( P<0.05);LGG组血清IFN-γ水平与A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5).结论 LGG能通过抑制Th2细胞反应及增强CD4+CD25+ T细胞活性发挥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苦杏仁苷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失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苦杏仁苷组(15mg/kg),每组10只。通过OVA诱导小鼠模型,并使用药物连续治疗7天。治疗后进行取材,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通过 ELISA 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OX40配体(OX40L)、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和苦杏仁苷组的一般情况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BALF中TSLP、IL-4显著降低(P<0.05),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小鼠肺组织中OX40L和GATA-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be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苦杏仁苷对OVA诱导的哮喘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TSLP-DC-OX40L通路调节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失衡,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肺平哮汤对哮喘豚鼠气道炎性反应的抑制及对Th1/Th2细胞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通肺平哮汤组各10只,后3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哮喘豚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蒸馏水(2 ml/只)、地塞米松(0.01 g/kg)、通肺平哮汤(20 g/kg),用药7 d后处死动物,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_4~+细胞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病理模型组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通肺平哮汤组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L-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地塞米松组与通肺平哮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病理模型组气道壁及肺间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平滑肌层增厚,管腔狭窄,地塞米松组及通肺平哮汤组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通肺平哮汤可以抑制Th2的活化,使Th1/Th2平衡向Th1偏移从而发挥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与供肝非实质细胞(NPC)输注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排斥反应组、免疫耐受组,每组20只。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检测受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耐受组供心存活时间为(30.83±2.55)d,排斥反应组为(8.15±2.08)d,差异有显著性(t=24.46,P<0.01)。术后7、14 d排斥反应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均高于免疫耐受组,Th2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均低于免疫耐受组,术后7 d血清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t=4.50~16.20,P<0.01)。结论免疫耐受的形成与Th1/Th2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孙荣  唐新业  洪苏玲 《重庆医学》2007,36(15):1499-1500
目的 研究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BCG)对分泌性中耳炎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卵清白蛋白模型组(OVA组)和卡介苗治疗组(BCG组)皮下注射卵清蛋白致敏,然后用卵蛋白耳内激发2次;阴性对照组(NS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然后NS激发2次.BCG组在耳内激发前3d给予双下肢外侧皮内注射卡介苗0.02mg,其他两组不做干预,3组分别于2次激发后2d处死小鼠,中耳黏膜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e 4,IL-4)、白细胞介素5( interleukine 5,IL-5)、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e 12,IL-12)的表达.结果 BCG组中耳黏膜组织炎症反应较OVA组明显减轻,Th1(T helper type 1,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较OVA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h2 (T Helper type 2,Th2)型细胞因子IL-4、IL-5较OV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和发展.结论 卡介苗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达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56-59
目的 研究Th1/Th2及其细胞因子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治疗的3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3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为2个亚组,APACHE-Ⅱ评分20分为非危重亚组(n=192),APACHE-Ⅱ评分≥20分为危重亚组(n=128)。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中Th1、Th2、IFN-γ、IL-4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对照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危重亚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低于非危重亚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高于非危重亚组;治疗后,危重亚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非危重亚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非危重亚组。结论 脓毒症患者Th1/Th2比值下降、IFN-γ/IL-4比值下降,且随着病情加重,上述比值下降更明显,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治疗后,Th1向Th2转化得以纠正,可根据Th1/Th2比值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1,25(OH)2D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炎症及Th1/Th2细胞的干预效果.方法 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n=10),治疗组(n=10),阳性对照组(n=12)和阴性对照组(n=16).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pTG免疫致敏.预防和治疗组每只大鼠使用维生素D3 5 μg/kg.,隔日腹腔注射,分别从建模0~6周和2~8周作干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应用花生油作对照.各组大鼠在处死后取甲状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检测血清自身抗体,及细胞冈子的改变.结果 阴性对照大鼠的甲状腺结构完整;阳性对照组大鼠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严重,部分滤泡萎缩或消失,1,25(OH)2D3干预组大鼠甲状腺结构保持较完整,萎缩滤泡减少,淋巴细胞浸润不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预防组其自身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大鼠血清抗体水平与同时期的阳性对照相比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较阴性对照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IFN-γ及IL-12水平显著下降(P<0.05),IL-4和IL-10水平升高(P<0.01).结论 在EAT大鼠建模开始就使用1,25(OH)2D3可使大鼠甲状腺组织保持较完整形态,维持血清抗体及细胞因子正常范围.对EAT大鼠,1,25(OH)2D3有可能减缓病理损害,调整细胞因子的失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哮喘小鼠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改变与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的关系,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①模型组于第0、7、14天予OVA/Al(OH)3腹腔注射,第21~26天每天以OVA雾化吸入激发.②对照组则以生理盐水(NS)在致敏阶段替代OVA 腹腔注射、激发阶段替代OVA雾化.第27天处死动物.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4、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数值、占CD4+T细胞比例和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血清IL-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哮喘小鼠表现明显的Th1/Th2平衡失调、Th2细胞功能亢进,其机制与CD4+CD25+Treg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早期诱导小鼠食物过敏与后期哮喘发生的免疫相关性及其肺部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6周龄断乳雌性BALB/c幼鼠(n:37)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12),食物过敏组(n=13)和哮喘组(n=12).造模结束后各组均采用卵清蛋白(OVA)雾化激发,检测各组血清IgE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4、INF-γ水平,计算BALF中炎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取小鼠肺部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支气管管壁厚度和EOS浸润.结果 食物过敏组与哮喘组血清IgE水平、BALF中IL-4水平、IL-4/INF-γ比值和EOS计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哮喘组BALF中IL-4水平和EOS计数显著高于食物过敏组(P<0.05).而两组间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过敏组与哮喘组BALF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观察显示,食物过敏组与哮喘组肺部组织嗜酸性细胞浸润均明显增加(P<0.05),支气管管壁增厚,哮喘组EOS浸润数显著高于食物过敏组(P<0.05).结论 食物过敏组和哮喘组模型均存在IgE介导的全身免疫应答增高,食物过敏所致的肺部Thl/Th2免疫失衡和炎性细胞浸润可能是后期哮喘发生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免疫球蛋白对溴隐亭致大鼠流产模型蜕膜局部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孕第6、7、8天大鼠皮下注射溴隐亭0.3mg/kg,诱导SD大鼠流产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流产模型(A)组、HCG(B)组、HCG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C)组及正常妊娠(D)组,每组10只,妊娠第14天麻醉处死并观察妊娠结局,取胚胎吸收邻近的蜕膜研磨并裂解,离心后取上清液,-80℃保存。ELISA方法测定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胚胎吸收率:A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B组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A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A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细胞因子水平,B、D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联合免疫球蛋白通过上调蜕膜局部细胞因子IL-10水平来改善胚胎发育,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与核因子-κB(NF-κB)p65在解淀粉芽孢杆菌致BALB/c小鼠哮喘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5只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卵蛋白(OVA)组、解淀粉芽孢杆菌组(细菌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致敏/激发;OVA组小鼠以0.2 g·L~(-1)OVA混合液致敏,并以25.0 g·L~(-1)OVA激发;细菌组小鼠以1013cfu·L~(-1)解淀粉芽孢杆菌致敏/激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4、IFN-γ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表达。结果 OVA组和细菌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菌组和OVA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血清IL-4、IFN-γ水平及IL-4/IFN-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9、435.09、117.37,P<0.01);OVA组和细菌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和IL-4/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菌组与OVA组小鼠血清IL-4、IFN-γ水平及IL-4/IFN-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OVA组小鼠血清IL-4水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87,P<0.01);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91,P<0.01),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93,P<0.01)。细菌组小鼠血清IL-4水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92,P<0.01);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97,P<0.01),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81,P<0.01)。结论 IL-4、IFN-γ在哮喘发病中起作用,而NF-κB p65表达变化可影响IL-4、IFN-γ水平,NF-κB p65在哮喘炎症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寿胎丸调节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免疫失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寿胎丸治疗前后血单核粒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RNA表达强度及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寿胎丸的保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中药组给予寿胎丸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为正常早孕妊娠妇女。3组患者分别抽外周静脉血2份,1份血液离心分离出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2、IFN-γ、IL-4、IL-10水平,另1份血液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PBMCs中T-bet、GATA-3的mRNA表达强度。结果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A、B)组治疗前血IL-2、IFN-γ水平及T-bet mRNA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IL-4、IL-10水平及GATA-3 mRNA表达强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betmRNA表达强度与IL-2、IFN-γ正相关,与IL-4、IL-10负相关;GATA-3 mRNA表达强度与IL-4、IL-10正相关,与IL-2、IFN-γ负相关。寿胎丸治疗后患者IL-4、IL-10水平上升,GATA-3 mRNA表达强度显著增高;IL-2、IFN-γ水平下降,T-bet mRNA表达强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流产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以上调GATA-3,下调T-bet mRNA的表达来调节T-bet/GATA-3的比率,进而上调IL-4、IL-10水平,下调IL-2、IFN-γ水平,逆转Th1/Th2细胞的失衡,维持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