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为评价化痰解郁合剂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化痰解郁合剂中试复方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测定各样品中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和固形物的含量,并计算前三者的转移率。结果 10批复方煎液的HPLC图谱中共确定20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9种成分,包括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等;复方煎液、浓缩液和离心液与小试样品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36,0.886,0.86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批复方煎液与10批小试样品中的8批可聚为一类;辛弗林、芍药苷和橙皮苷的转移率分别为80.13%,51.36%,9.97%;固形物在复方煎液、浓缩液、离心液及中试产品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46,148.03,137.53,141.60 g/L。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单、可行,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化痰解郁合剂中试复方煎液、浓缩液、离心液及中试产品量值传递规律的相关性考察,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槐芩软膏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A版)对10批槐芩软膏建立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芍药苷、芦丁、染料木苷、槐角苷、柚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批次的槐芩软膏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在指纹图谱研究中,标定了21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较指认其中9个色谱峰,并对指认共有峰进行了含量测定。10批槐芩软膏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0以上。9个成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99.2%,RSD为0.86%~1.4%;10批次样品中芍药苷、芦丁、染料木苷、槐角苷、柚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凹叶景天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 Thermo ODS-2 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D)-0.1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以异槲皮苷为参照峰,建立10个不同产地凹叶景天药材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法测定凹叶景天正丁醇部位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异槲皮苷的含量。结果 10个不同产地凹叶景天的正丁醇部位共标定1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702~0.974,指认出3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异槲皮苷。聚类分析将样品聚为3类,筛选主成分4个,累计的总方差贡献率为93.447%。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异槲皮苷在测定范围内(7.07~106.08,1.51~22.68,22.86~342.80μg·m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3%,9...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黄芪-当归(芪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探讨芪归药对配伍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水煎煮-喷雾干燥法制备芪归药对及黄芪、当归提取物;采用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水-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建立芪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阿魏酸、Z-藁本内酯等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求取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共有峰并分析相对峰面积变化,进行色谱峰归属,分析药对配伍前后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结果所建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方法精密度良好,溶液中各待测成分在3d内稳定,各色谱峰RSD值均<3.0%,5种指标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符合相关规定,各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芪归药对配伍后共标定出26个共有峰,其中9个来自黄芪,6个来自当归,7个同时来自黄芪和当归,4个色谱峰是新生成物质;芪归药对配伍共煎后,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及芒柄花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当归中阿魏酸及Z-藁本内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芪归药对配伍后HPLC指纹图谱变化显著,总体表现为多数化学成分含量减少、个别成分含量增加并有新化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石楠叶药材HPLC-PDA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和筛选石楠叶药材的质量标志物,为石楠叶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5℃;建立15批石楠叶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共有峰进行化学识别模式分析区分不同产地的石楠叶药材,筛选石楠叶的质量标志物。结果:15批石楠叶药材的相似度均在0.996以上,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筛选出1号色谱峰(新绿原酸)、2号色谱峰(绿原酸)、4号色谱峰(芦丁)、5号色谱峰(金丝桃苷)、6号色谱峰(异槲皮苷)为石楠叶的质量标志性成分,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的含量与药材的优质性呈正相关,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可能与药材质量呈负相关,说明这3种成分在药材中含量不宜太高。进一步对以上5个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线性范围分别为:0.135 3~2.706 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中药蝴蝶果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及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肉桂酸、杨梅苷、槲皮苷5个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中药蝴蝶果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T3色谱柱(150 mm×2.1 mm, 1.6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20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为1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生成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合聚类分析、TOPSIS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中药蝴蝶果UPLC指纹图谱,共标示了14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肉桂酸、杨梅苷、槲皮苷5个成分,并建立了该5个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10批次中药蝴蝶果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其中来源于江西的样品S9聚为Ⅰ类,质量最佳;来源于广西和广东的样品聚为Ⅱ类,质量次之;来源于江西的样品S1、S4、S6聚为Ⅲ类,质量最差。10批样品中上述5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236~0.356、0.118~0.398、0.108~0.14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红花龙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52批红花龙胆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52批药材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测定药材中芒果苷含量,再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 建立了52批红花龙胆药材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分别为马钱苷酸(1号峰)、新芒果苷(3号峰)、獐牙菜苦苷(5号峰)、当药苷(6号峰)、芒果苷(7号峰)与异荭草苷(9号峰)。52批药材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1~S46、S48~S52聚为一类,S47单独为一类;PCA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928%;OPLS-DA结果显示,獐牙菜苦苷、芒果苷以及4、14、15、16号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是影响红花龙胆药材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52批药材样品中芒果苷的含量在18.2~101.0 mg/g之间,大多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河南牡丹叶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为牡丹叶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对照指纹图谱,考察21批牡丹叶相似度,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批牡丹叶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21批牡丹叶HPLC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分析确定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芍药苷、鞣花酸和木犀草苷;样品相似度在0.907~0.979,主成分分析将21批样品聚为3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利用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简便、可靠,可快速评定河南牡丹叶的品质和一致性,可用于牡丹叶的整体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小金丸、小金胶囊和小金片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指纹图谱;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炼特征信息,建立小金系列制剂挥发性成分指纹/特征图谱质控方法。方法:采用Aligent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 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以3℃·min-1的速率升至220℃,保持20 min,再以6℃·min-1的速率升至25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所建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要求,42批样品相似度在0.70~0.99。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关键色谱峰进行指认和归属,在相似度数据基础上,提炼出特征峰6个。分析42批样品的特征峰与参照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中有35批样品在规定值的±5%范围之内,另有7批次样品超出范围,提示存在质量问题。结论:本文建立的小金系列制剂的气相指纹/特征图谱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小金丸、小金胶囊和小金片中挥发性成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附子汤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比较其汤剂与配方颗粒的差异。方法: 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3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考察色谱图相似度,结合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综合评价汤剂(TD)、配方颗粒混冲(FGm)及配方颗粒混煎(FGd)附子汤的差异;并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大于1.5为标准,筛选关键差异性组分。结果: 建立了附子汤HPLC指纹图谱,3组样品色谱图相似度波动于0.969~0.998之间。共标定21个特征峰,均归属到各单味药,并确认了6个峰成分。与配方颗粒相比,传统汤剂缺少12号峰,二者的9、10(芍药苷)、11号峰差异较大(VIP>1.5),化学模式识别能明显将二者区分开。结论: 附子汤配方颗粒和汤剂HPLC图谱有较高相似度,但仍有一定的差异,配方颗粒共煎5 min也未能提高与汤剂组的相似度。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结合可全面评价配方颗粒和汤剂的差异,并筛选出质量差异关键组分,为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抱茎獐牙菜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Sun Fir ODS C18色谱柱,甲醇-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进一步通过HPLC法,测定样品中10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以寻找样品间的质量差异成分。结果:建立了抱茎獐牙菜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4,并确认29个共有峰,指认出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苷、芒果苷、异荭草素、苦龙胆酯苷、当药醇苷、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雏菊叶龙胆酮10个色谱峰。含量测定显示,10个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加样回收率均在96.8%~99.3%,RSD<2.1%,平均含量分别为0.16%、3.63%、0.23%、0.38%、0.24%、0.26%、0.07%、1.13%、0.08%、0.25%。测定结果表明獐牙菜苦苷、当药...  相似文献   

12.
李吉锋  王淑荣 《医药导报》2014,33(3):392-394
目的分析复方柴胡疏肝散分煎液和合煎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溶出量和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确认是否适合采用临床颗粒复配方法使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谱图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合煎有利于有效成分芍药苷和橙皮苷的溶出,合煎过程发生化学反应,有少量新的组分生成或者部分组分消失。结论复方柴胡疏肝散不适合采用颗粒配方服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对经典名方羌活胜湿汤(Qianghuo Shengshi Decotation, QSD)进行质量控制及本方治疗风湿痹症功效关联物质预测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进样量为20μL,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0~19 min, 35~70 min),320 nm(19~35 min, 70~80 min),建立指纹图谱并确定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相对保留时间及紫外光谱的比对进行色谱峰对应化合物的指认,经单煎液及阴性煎液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建立“QSD—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进行通路预测分析。结果:建立QSD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15批物质基准对应实物进行测定,可标定出16个共有峰,覆盖了全方7味饮片;指认出9个成分,分别是升麻素苷、阿魏酸、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羌活醇、藁本内酯、蛇床子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黄芩的指纹图谱,并对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的量值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以汉黄芩苷作为参比峰,建立了黄芩的指纹图谱。对20批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20批水煎液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研究其主要成分在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之间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建立了黄芩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黄芩药材及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1,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6,黄芩药材和饮片匹配得到17个共有峰,而水煎液有12个共有峰,减少了5个。黄芩有效成分在药材-饮片之间的转移率范围为95.2%~102.7%,药材-饮片水煎液的转移率为20.1%~139.6%,药材-药材水煎液的转移率为18.9%~115.2%,饮片-饮片水煎液的转移率为20.9%~139.8%。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专属灵敏,明确反应了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的量值传递规律,可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今后黄芩复方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石龙清血颗粒的G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中4种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DB-5毛细管色谱柱(30 mm×0.32 mm, 0.5μm),程序升温,流量为1 mL·min-1,载气为高纯氮气,FID检测器温度为280℃,气化室温度为270℃,分流比为1∶10,以龙脑为参照物峰,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建立10批药品的GC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药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石龙清血颗粒的GC指纹图谱,10批药品的相似度在0.979~0.999,共标定出2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4个色谱峰,定量分析条件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0批药品中α-蒎烯、龙脑、阿魏酸、莪术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13 1、0.018 4、0.087 0、0.133 5 mg·g-1。结论 建立的石龙清血颗粒GC指纹图谱及4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为石龙清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建立加味生化妇康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对羟基苯甲酸,香蒲新苷,刺芒柄花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参照,绘制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运用SPSS 19.0、SIMCA 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最后测定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 10批样品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5;共指认了对羟基苯甲酸、香蒲新苷、刺芒柄花苷和甘草酸4个共有峰。结果显示,10批加味生化妇康颗粒样品可聚为3类,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对羟基苯甲酸,香蒲新苷,刺芒柄花苷和甘草酸质量浓度分别在4.80~48.00、13.14~134.00、3.20~32.00、12.60~126.0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6、0.999 5、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9%、94.3%、96.9%和95.4%;RSD分别为2.7%、2.1%、2.4%和2.8%(n=9)。结论 建立的分析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含量测定适用于加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莲须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并建立其异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HSS T3,1.8μm, 2.1×100 mm;以乙腈(A)-0.2%乙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进样量3μL;检测波长300 nm。建立莲须药材的指纹图谱和异槲皮苷含量分析方法,并对19批不同产地莲须药材进行测定。结果 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的各项方法学验证均良好,19批莲须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883~0.995,标定了7个共有峰。主要成分异槲皮苷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加样回收率在91.58%~99.70%,RSD为3.54%,19批莲须异槲皮苷含量在0.011%~0.033%。结论 所建立的莲须UPLC指纹图谱及异槲皮苷含量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为莲须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五子衍宗丸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测定五子衍宗丸中金丝桃苷、毛蕊花糖苷、山柰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A版)》建立30批五子衍宗丸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对照品溶液比对指认色谱峰。采用Simca-P 14.1软件对共有峰进行评价。采用上述HPLC方法测定30批样品中指认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五子衍宗丸指纹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峰,相似度不低于0.90;共指认化学成分6个,分别为金丝桃苷、毛蕊花糖苷、山柰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经化学模式分析,30批样品聚成3类,筛选出8个差异性标志物。30批样品中上述6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158~3.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大接骨丹叶醇提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 用70%乙醇提取大接骨丹叶中的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以金丝桃苷为参照峰,绘制1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10批样品醇提物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金丝桃苷峰和异槲皮苷峰,10批样品醇提物相似度为0.980~0.99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样品醇提物可聚为2类,其中S1单独聚为一类,S2-S10聚为第二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2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3.533%和23.14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674%。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便、稳定、可靠、科学,可用于大接骨丹叶醇提物及相关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妇科九味洗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方法该研究于 2020年 5—8月在芜湖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实验室中进行。采用 HPLC法,色谱柱 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 -0.4%甲酸不同比例梯度洗脱,波长 334 nm,柱温 30 ℃;13批妇科九味洗剂样品的特征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评价其相似度;同时测定咖啡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的含量。结果 13批样品共标定 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 0.91以上;通过对照品比对,识别出咖啡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成分。 3个成分分别在 5.82~58.20 ng(r=0.999 5)、9.44~94.40 ng(r=0.999 5)、20.08~200.80 ng(r=0.999 6)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妇科九味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