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报道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并复习既往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单位1例LM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Medline及万方中文数据库近10年国内报道的LM脑膜脑炎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LM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共检出9篇文献中的10例LM脑膜脑炎患者,合并作者单位的1例共11例。这11例LM脑膜脑炎的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3个月至75岁,中位数34岁(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4、42岁)。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9℃者9例,最高40.7℃。其他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7例,恶心、呕吐6例,意识障碍9例,抽搐发作3例,脑神经受累4例,脑膜刺激征7例,高颅内压9例。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110~6720)×10~6/L,中位数529×10~6/L(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10×10~6/L、750×10~6/L),蛋白0.17~3.84g/L,中位数1.3g/L(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0.46、2.53g/L),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0.02~0.55,中位数0.35(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0.12、0.43)。11例患者均进行了血和脑脊液LM培养,血培养LM阳性的6例,脑脊液培养阳性的9例,血及脑脊液培养均阳性的4例。11例患者中5例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其中1例为CT,4例为MRI,5例中仅2例有明确炎性病灶。11例患者中,5例有伴随疾病(分别为横纹肌溶解、脑积水、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11例LM脑膜脑炎患者中,青霉素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者4例,这4例中有2例治愈,2例好转,其中1例好转但遗留有外展受限。结论 LM脑膜脑炎临床多有高颅压、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大多可以通过血及脑脊液培养确诊。尽早应用青霉素有可能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2.
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脊液资料。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头痛、背痛31例,脑神经损害18例,脑膜刺激征25例。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软脑膜弥漫性异常增强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32例,细胞数增多41例,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44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5例为颅内原发肿瘤,其余39例颅外转移肿瘤细胞学分类为腺癌33例、恶性淋巴瘤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及鳞癌1例: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对其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起病多见。4例病人头颅MRI有异常发现。结论头颅MRI对某些病人的早期诊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和头颅MRI 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对其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起病多见.4例病人头颅MRI有异常发现.结论头颅MRI对某些病人的早期诊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粟粒性结核性脑膜脑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粟粒性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男、女各1例,发病年龄分别为45、76岁,结核病病程1~5年.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为主,均为急性起病且有活动性肺结核,其中1例合并有胸椎结核.头颅MRI检查示2例患者脑膜及脑实质内均可见大小相似的粟粒性结核病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强化.经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复查头颅MRI示病灶消失.结论 粟粒性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常伴活动性结核病,头颅MRI检查示颅内大量粟粒性结核病灶且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广州管圆线虫致幼儿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广州管圆线虫致幼儿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等结果,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 2例患儿年龄分别为1岁10个月和1岁3个月、无明确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精神疲倦,2例在外院均误诊治疗。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嗜酸粒细胞 10%;高通量基因检测到广州管圆线虫。阿苯达唑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后病情恢复。结论幼儿广州管圆线虫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容易误诊、病死率高,早期完善头颅影像、脑脊液检查和分子基因测序可明确广州管圆线虫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诊断。阿苯达唑辅以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脑膜癌病68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68例确证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仅15例患者的头部MR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异常强化;脑脊液压力均增高,细胞数增多45例,常呈中-重度增加,并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增加为主,68例患者在脑脊液中均发现肿瘤细胞。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检查尤其是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而进行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脑膜癌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确诊依据。方法:对2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都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头颅CT平扫及MRI阳性率低,且不具有特异性,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类似感染性改变,早期容易误诊。结论:早期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最重要依据,少部分病例尚需尸检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玻片细胞沉淀(粟秀初教授研制)细胞学方法,对72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分类特点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升高。早期嗜中性粒细胞增高,随后呈混合型细胞反应,随着病情的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消失,以淋巴、单核细胞为主。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结果确切,有一定特异性,对结核性脑膜脑炎的临床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膜黑色素瘤病五例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膜黑色素瘤病的临床、脑脊液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诊断的脑膜黑色素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腰穿检查结果。结果5例患者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脑神经损害以及脊神经根性疼痛为主要表现。1例有左眼视乳头上方视网膜隆起伴色素沉着,4例皮肤有先天性色痣,其中2例为先天性巨大色痣。5例腰穿压力均≥180mm H2O(1mmH2O=0.0098kPa),3例为血性或淡黄色脑脊液,4例蛋白增高,3例葡萄糖降低。2例头颅MRI增强检查显示软脑膜异常强化。病理学检查:3例腰穿可见恶性黑色素瘤细胞;1例腋窝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可见恶性黑色素细胞浸润;1例尸体解剖可见脑底部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呈弥散性黑色素瘤浸润。2例诊断为转移性脑膜黑色素瘤病,3例可能为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病。结论脑膜黑色素瘤病临床上表现为脑脊膜、神经根受累,常合并存在皮肤黑色素痣,腰穿检查常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检查脑脊液发现黑色素瘤细胞能够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1.
正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共7种菌株,其中单核细胞增生型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唯一能引起人类致病的菌株~([1])。LM主要通过饮食传播,易感人群为免疫力低下者、老人、妇女、儿童、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2])。LM感染后临床分型主要有脑膜脑炎型、败血症型、妊娠感染型、新生儿败血症性肉芽肿型、肝脓肿肝炎型。LM脑膜脑炎发病率极低,国内报道甚少。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干脑炎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引起的一种颅内感染,李斯特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有高度嗜神经性~([1,2]),易侵害免疫抑制的个体~([1])和体质较弱的个体,但表现为脑干脑炎的患者经常为无易感因素的年轻人~([3])。LM脑干脑炎并不多见~([2]),本文报道2例LM脑干脑炎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情况,以更好地诊治此病。  相似文献   

13.
貌似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貌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的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SIH住院病例,观察其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指标及头颅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SIH病例均有直立性头痛,多数病人伴随有恶心等症状,可出现脑神经受累及脑膜刺激征,腰穿脑脊液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数和蛋白增高,头颅MRI加强扫描有广泛脑膜强化。结论了解SIH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特点对于鉴别SIH与SAH至关重要,直立性头痛、腰穿压力、病程、头颅MRI加强扫描等是鉴别SIH与SA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致成人脑膜脑炎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成人脑膜脑炎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以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感染为表现,脑脊液及血培养均确定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1例给予氨苄西林抗感染、透析、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营养支持等治疗好转出院;1例在入院后给予头孢曲松及万古霉素治疗,在培养报告结果后给予氨苄西林治疗,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结论成人亦可患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型败血症,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确诊依靠脑脊液及血培养,抗菌药物首选氨苄西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脑干脑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2例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脑干脑炎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点,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2例患者3 h视频脑电图正常。1例患者脑脊液细胞数正常,1例增多。2例脑脊液蛋白均升高。脑脊液病毒筛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O抗体Ig G均阴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均阴性。2例患者颅脑MRI均表现为双侧中脑对称性异常信号伴软脑膜增多强化。2例患者经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及美多芭等治疗后,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脑干脑炎可致对称性中脑病变,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经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联合抗帕金森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确诊依据。方法 :对 2 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但都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 ,头颅CT平扫及MRI阳性率低 ,且不具有特异性 ,脑脊液压力增高 ,常规生化类似感染性改变 ,早期容易误诊。结论 :早期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最重要依据 ,少部分病例尚需尸检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1例临床上罕见的副肿瘤性边缘叶性脑炎(paraneoplastic limbic encephalitis,PLE)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临床观察1例PLE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MRI、脑电图、肿瘤病检等方面资料并进行了探讨。结果患者呈亚急性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并先于肿瘤的发现,头颅MRI未提示特异性改变,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明显增加,蛋白轻度增加,氯化物轻度降低,脑电图提示有阵发性散在慢波发放,肿瘤病检示左侧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和右侧卵巢囊性畸胎瘤。予抗癫、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及肿瘤切除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结论副肿瘤性边缘叶性脑炎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且往往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临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容易误诊。因此需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发现原发肿瘤有助于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8.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附1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2例神经梅毒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37.25岁。均承认自己或配偶有非婚姻性生活史。脑脊液检查示全部患者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CSF-TPHA)阳性,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CSF-RPR)阳性者8例,白细胞和蛋白均升高者6例,白细胞单独升高3例,蛋白单独升高1例。头颅MRI表现为脑梗死、脑萎缩、占位性病灶、炎症样病变。12例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1例,梅毒性脑膜炎2例,脑膜血管梅毒6例,麻痹性痴呆1例,脊髓痨2例。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脑脊液、影像学等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脊液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早期精准鉴别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05—2019-05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经脑脊液二代测序确诊为病毒性脑炎5例患者,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脑脊液二代测序由华大基因研究院进行。结果 5例患者均具备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起病形式、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脑脊液表现,根据最近公布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标准,均需考虑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但脑脊液NGS快速(平均1.8 d)检出人类疱疹病毒1型(即单纯疱疹病毒)2例,3型(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例,5型(即人巨细胞病毒)1例,以及1型、2型及4型(即人EB病毒)混合感染1例。经过抗病毒规范化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结论脑脊液NGS可用于临床上自身免疫性脑炎及病毒性脑炎的早期精准鉴别,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血链球菌脑膜脑炎为罕见病例,快速诊断血链球菌脑膜脑炎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关键。然而,目前的诊断技术并不支持对这种疾病的早期诊断。脑脊液基因组测序是一种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很有前途的方法。据笔者所知,在血链球菌脑膜脑炎的诊断中使用脑脊液基因组测序的报道很少。现报告1例血链球菌脑膜脑炎的45岁男性患者,患者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常规检查,包括革兰染色和脑脊液培养,未发现细菌感染。然而,应用脑脊液基因组测序检测到了血链球菌。该病例报告表明,通过脑脊液基因组测序可以诊断出临床原因不明的脑膜脑炎。[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48(2):202-2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