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应用非线性混和效应模型考察中国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特征。方法:回顾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人肝移患者57例,1 094个他克莫司谷浓度点,验证组患者10例,183个谷浓度点。采用一房室模型,分析处理数据,采用NPDE、Bootstrap和外部验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最终模型显示血红蛋白(HGB)和术后时间(POD)为影响清除率的主要因素。药动学参数的群体典型值:清除率(CL/F)估算值为19.8 L·h-1,表观分布容积估算值为597 L。模型评价显示该模型及所估算参数稳定。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成人肝移植受者口服他克莫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能较好地估算患者的个体及群体药动学参数,为今后肝移植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方法:收集5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268个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数据。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考察CYP3A5基因型、体质量、年龄、实验室指标、合并用药等对他克莫司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建立他克莫司PPK模型,并通过拟合优度诊断、Bootstrap自举法及正态预测分布误差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他克莫司表观清除率及表观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3.8L·h-1和733L,CYP3A5基因型和合并用药五酯胶囊对他克莫司清除率具有显著影响。经验证他克莫司PPK模型稳定有效。结论:首次建立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他克莫司PPK模型,可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他克莫司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春革 《天津药学》2013,25(3):68-71
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肝移植术后受体患者。其中,他克莫司在临床的应用不仅预防和治疗了肝移植患者术后抗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并已成为肝移植术后抗排异反应的一线用药。本文从他克莫司及其在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群体药动学的基本认识,以及口服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患者的群体药动学研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他克莫司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临床难以建立儿童受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群体药动学(PPK)在个体化给药研究方面有巨大优势。为了实现他克莫司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个体化治疗,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儿童肝移植受者的PPK研究,但各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及Scopus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着重分析了既往他克莫司PPK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研究,总结影响他克莫司PPK参数的主要因素,期望应用PPK方法为构建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中国肾移植患者西罗莫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为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47名肾移植术后采用西罗莫司+泼尼松+环孢素或他克莫司或霉酚酸酯(MMF)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47名患者服药后的101个西罗莫司稳态血药浓度及相应的试验室检查数据,运用Winnonmix药动学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分析体重、年龄、性别、给药剂量、合并用药、肌酐清除率等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最终模型的验证采用Jackknife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西罗莫司符合无滞后时间的一级消除动力学一室模型。固定效应结果量子,合用MMF和体重可影响药物清除率。最终模型公式为:CL/F(L·h-1)=11.01×0.14MMF+0.089×W。CL/F和Vd/F的群体典型值分别是11.01L·h-1和3616L,个体间变异分别为62.82%和85.07%。观测值和预测值间的残差(SD)和相关系数(r)分别是1.0ng·mL-1和0.94。结论:所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能较好地估算服用西罗莫司的肾移植患者的个体及群体药动学参数,对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心衰患者口服地高辛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计算国人老年心衰患者口服地高辛(digxion)群体药动学参数,以促进个体化给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84例老年患者120例次地高辛的血清浓度并收集相关临床指标,运用NONMEM软件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结果:地高辛的药动学符合一室线性开放模型,固定效应参数中,体质量、剂量、血肌酐及尿素氮对参数有影响。最终回归模型中地高辛血药浓度估算值与实测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结论:用群体药动学模型分析常规监测数据可为老年患者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弋  沈中阳 《中国药房》2010,(46):4357-4358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在低谷浓度肝移植患者的药动学,并在每天总药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调整给药方案,使患者的谷浓度达到有效浓度范围。方法:对6例低谷浓度的肝移植患者进行药动学研究,将每12小时给药1次改为每8小时给药。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血药浓度,比较给药方案调整前、后他克莫司谷浓度。结果:调整后的他克莫司平均谷浓度高于调整前的谷浓度(P<0.05),他克莫司的平均谷浓度由调整前的5.8μg.L-1升至调整后的7.8μg.L-1,升高了23.3%。结论:对于他克莫司低谷浓度的肝移植患者,在不增加日给药剂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缩短给药间隔增加谷浓度,使血药浓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人他克莫司口服给药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不同用药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收集健康受试者和肝脏移植患者的他克莫司全量采样药物浓度数据,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进行群体分析,建立二房室药代动力学模型,个体间变异用指数模型,残差变异用常系数模型,考察吸收速率常数(Ka)、中央室清除率(CL)、中央室分布容积(V2)、室间清除率(Q)、外周室分布容积(V3)等参数在不同组间的差异.通过自举验证、拟合优度、直观预测检验(VPC)来评价最终模型的拟合性能.结果:K3、CL、V2、Q、V3的群体典型值分别是1.09h-1、19.9L·h-1、10.1×(1+CENT×2.34)L、24.8×(1 +CENT× 1.69)L·h-1、353 L,单剂量时ALAG是0.258,个体间变异系数分别是30.2%、71.8%、131%、42.9%、59.7%,不同分析测试方法的残差变异系数分别是8.45%、34.4%,最终模型表明肝脏移植患者的V2和Q比健康受试者的高出2.34和1.69倍.最终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他克莫司的浓度,浓度观察值(DV)与个体预测值(IPRED)的决定系数R2=0.82.结论:自举验证、拟合优度评价结果都表明模型稳定,预测性可靠.他克莫司口服给药符合二房室特征,体重对各参数没有显著性影响,肝脏移植患者的V2和Q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结果提示不同人群的他克莫司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并考察直肠癌患者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个体化指导。方法:通过完整的药动学(PK)采样法收集20名直肠癌患者的血药浓度120个。一室模型为基础,通过使用非线性效应模型拟合法(NONMEM)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考察固定效应(身高、体质量、年龄、性别、肝肾功能、联合用药等)对氟尿嘧啶PK参数的影响。结果:氟尿嘧啶植入剂PPK参数为:Ke(0.005 44±0.002 89)h-1,Ka(0.748±0.602)h-1,V/F(1.06±0.343)L·kg-1,Ke(0.005 7±0.541)h-1,CL/F(262±0.194)L·kg-1。模拟1 000个受试者的数据,结果显示血药浓度的90%可信区间基本涵盖实测值,证实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氟尿嘧啶植入剂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可以估算个体药动学参数预测血药浓度,满足优化个体化给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患者术后口服环孢素A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肾移植患者术后口服环孢素A的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总医院62名肾移植术后口服环孢素A患者常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160个。用NONMEM法建立PPK模型,并考察性别、年龄、体重、术后时间、肝肾功能及联合用药等固定效应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患者体重(WT)、红细胞压积(HCT)、总胆红素水平(TBIL)对环孢素A体内清除率有影响。最终模型公式为:CL/F=30.5×[1+0.0105×(WT-61.36)]×[1-1.15×(HCT-0.289)]×[1-0.0125×(TBIL-9.26)](L.h-1);Vd/F=3.85×WT(L);Ka=1.28(h-1)。CL/F的个体间变异为10.9%。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稳定可靠。结论用NONMEM软件拟合可获得肾移植患者术后口服环孢素A的PPK最终模型,该模型可为临床合理使用环孢素A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