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证实白血病诊断综合分析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及骨髓病理诊断联合检查,对6例白血病,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a、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HCL)、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0进行诊断。结果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后确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后确诊;HC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骨髓病理诊断确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经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查对该病例仍难以准确判断,最终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帮助确诊。CL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型综合确诊。结论综合运用多种检验项目对确诊环境改变、老龄化等原因引起的不典型白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462例白血病分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FAB分型与免疫分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分析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该院收治462例初诊为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FAB分型及组化染色结果,部分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FCM)免疫分型,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62例白血病患者中FAB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7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0例,慢性白血病76例,少见类型3例,分型不明确56例,分型不符27例。FAB分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82.03%;34例白血病行免疫分型,单表型29例,双表型4例,未表型1例,免疫分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到97.06%。髓系抗原CD13,CD33阳性表达率高;CD34及HLA-DR在M3中未表达;CD7为髓系常伴随的淋巴系统表面抗原。结论免疫分型诊断准确率高于FAB分型,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免疫分型在鉴别AML各亚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又名急性杂合性白血病,是指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临床少见,其诊断主要采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基因重组的方法确定淋巴系和髓系的特征,2012年4月我院收治一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患者化疗中出现急性肠麻痹性梗阻、双侧输尿管梗阻、双侧肾盂积水,经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转危为安,平安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比对研究。方法对1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与CD45/SSC设门分析技术检测11例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协作组(EGIL)积分标准进行免疫学分型。结果 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88例(占46.3%),急性淋系白血病88例(占46.3%),未分化白血病3例(占1.6%),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诊断具有高符合率。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11例(占5.8%),其中髓系与B系共表达的抗原7例(占3.7%),均共同表达cCD79a和cMPO,胞膜抗原CD19和CD10表达量较高;髓系与T系共表达的抗原3例(占1.6%),均共同表达cCD3和cMPO,胞膜抗原CD5和CD7表达量较高;髓系、B系与T系均表达的抗原1例(占0.5%)。此外,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高表达CD34胞膜抗原(占81.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发病率较低,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诊断及鉴别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有特异性,以髓系和B系抗原共表达为主。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微分化型(AML-Mo)诊断.方法 骨髓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学分型、染色体、融合基因检查.结果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形态学类似急性淋巴白血病,涂抹细胞较少见.过氧化酶为阴性或<3%,糖原染色1例阴性,2例弱阳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糖原染色有较大差异.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阴性:免疫分型CD7、CD34、CD33、CD38出现不同程度阳性,染色体、融合基因无特殊改变.结论 形态学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似,糖原染色有所不同,涂抹细胞较少见者均要引起重视,需要抽取骨髓或血液标本进行免疫分型检查,确诊是否为AML-Mo.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系微分化型白血病 (AML M0 )临床少见 ,单纯形态学诊断有困难。自 1999年开始 ,我们采用链亲和素 胶体金原位杂交 (ISH SAG)方法 ,结合免疫分型、细胞化学染色对16 1例急性白血病 (AL)进行分型 ,其中诊断为AML M0 者 7例 ,同时还检测了 3株白血病细胞系的髓过氧化酶 (MPO)基因表达。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初诊AL 16 1例。按FAB分型标准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 9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10 7例 ,不能分类AL(UAL) 5例。2 免疫表型 初诊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经肝素抗凝 ,常规分离单个核细胞 ,选取淋系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结果的关系,以提高细胞形态学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分型检测方法.结果 59例AL中,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经免疫分型诊断为7例T-ALL、17例B-ALL;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CD13、CD33、CD14、CD15、CD34、HLA-DR阳性率分别为43.3%、93.8%、22.7%、50.0%、52.6%、22.2%;FAB不能分型的3例AL,经免疫分型证实为AML、T-ALL、B-ALL各1例.FAB分型的1例M2b、3例ALL经免疫分型证实为双表型AL.结论 白血病免疫分型是诊断AL的必要手段,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的临床、治疗、预后及其生物学特点,认识AMLL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方法通过骨髓形态学、细胞组化染色、流式免疫学分型明确诊断1例在多系间反复转化的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病例诊断过程复杂,治疗采用兼顾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化疗方案,但患者病情反复,治疗效果差。结论 AML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及预后特征,期望出现新的更加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分型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46例为慢性组,另选择同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46例为急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录并比较两组骨髓标本免疫表型特点。结果慢性组HLA-DR减弱、CD14拖尾、CD15减弱、CD2、CD56异常表达均多于急性组,同时慢性组存在2种及以上抗原表达异常率高于急性组(P均0.05)。慢性组患者幼稚细胞比例低于急性组(P0.05),成熟单核细胞比例高于急性组(P0.05)。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能获得单核细胞异常抗原的表达信息,急性患者的CD14拖尾的单核细胞比例较低,可作为急、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CD45/SSC 设门的四色荧光FCM检测339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表面标记.结果 339例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50例,占44.2%,髓系抗原表达率以CD33(86.7%)最高,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CD117、CD3、cMPO、CD1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83例,占54.0%,其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110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27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6例.ALL-B淋巴系抗原表达率以CD19最高,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cCD79a、CD10、CD22、CD20,ALL-T淋巴系抗原表达率以CD7最高,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CD2、CD5、CD3.髓系白血病中常见交叉表达淋巴系抗原CD56、CD7、CD9.ALL中常见交叉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CD14的表达与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结论 应用多参数FCM能对白血病进行分型,对于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部分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偶氮偶取法(Kaplow法),选取120例已经确诊的四类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4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骨髓象达到部分或完全缓解的标准)采集手指末梢血涂片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并分别统计四组白血病在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阳性积分值。结果 ALL组和CLL组在治疗前NAP染色积分较高,治疗后NAP染色积分明显下降;AML组和CML组治疗前NAP染色积分较低,治疗后NAP染色积分明显上升,四组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NAP染色积分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除了可以帮助诊断鉴别部分白血病,还可以作为判断部分白血病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180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与诊断价值,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根据抗体积分系统进行分型。结果显示,三染色标记法检测180例白血病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除均表达淋系抗原外,同时有49.4%伴髓系抗原(CD13,CD33)的表达;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除均表达髓系抗原外,同时有43.2%伴淋系抗原(CD4,CD7)表达。结论:流式细胞仪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能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和骨髓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查方法.结果 形态学诊断AML 16例,ALL26例,嗜血细胞综合症8例,可疑淋巴瘤侵犯骨髓5例,涂片查见分类不明细胞2例.免疫组化提示42例急性白血病中8例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诊断不符合(19%),其中26例ALL不符合的6例,16例AML不符合的2例;6例嗜血细胞综合症组织细胞含T细胞标志,2例组织细胞单核细胞标志阳性;确诊淋巴瘤侵犯骨髓4例,转移癌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结论 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对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有较大价值,是对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及修正;对于一些疑难骨髓涂片的正确诊断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白血病典型的4种分型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建立白血病分型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检测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采用Biomarker Wizard及Biomarker Patterns 5.0软件进行标记物的比较判别,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结果由m/z 3 376、8 055及9 421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其中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检出率为75.0%(12/16)、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检出率为100.0%(18/18)、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出率71.4%(10/14)、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检出率为87.5%(12/14)。结论由3个蛋白标记峰构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为白血病4种分型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79例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acuteleukemia,Ph AL)的细胞遗传学和相关临床表现及预后,联合应用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骨髓细胞染色体G显带技术(morphology,immunology,cytogenetics,MIC),对1991年10月-2003年12月住本院的79例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Ph AL总的检出率为6.9%,其中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Ph ALL)56例,检出率18%,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acutemyeloidleukemia,Ph AML)10例,检出率1.2%。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mixedacuteleukemia,Ph MAL)13例。56例Ph ALL中52例免疫表型为B细胞型。10例AML中,包括M14例,M2、M4和M7各2例。13例Ph MAL中12例混合表达髓系和B淋巴细胞系表型,另1例为髓系、T淋巴细胞系混合型。总的染色体附加异常检出率为54.4%,附加异常较多涉及到的染色体包括:7号、双Ph染色体、 8等。Ph ALL组和Ph MAL组缓解率为57.0%,Ph AML组无1例达到缓解。Ph ALL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同期正常核型ALL对照组(P<0.05)。Ph ALL、Ph MAL组总的中位生存期均为10个月,Ph AML  相似文献   

16.
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学和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是FAB 分型诊断白血病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多和最广的分型及诊断方法.我们采用了POX、CE、PAS和a-NAE细胞化学染色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病患者EB病毒(EBV)感染的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5例健康体检者和158例血液病患者的EBV的DNA,其中血液病患者中淋巴瘤50例,白血病67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2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组1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21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组6例],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29例,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组织增多症(HLH)12例。结果EBV感染率:淋巴瘤组24.0%,ALL组19.0%,CLL组15.8%,ANLL组19.0%,CML组16.7%,LPD组13.8%,HLH组为41.7%,健康对照组为4.0%。淋巴瘤组、HLH组与对照组E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组、LPD组与对照组E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及HLH的发病和EBV的感染有关,白血病及LPD的发病与E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能否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肿瘤免疫。方法:选择2004-01/09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住院的初诊或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例。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在体外给予钙离子载体100μg/L培养3~5d(钙离子载体组),或1000U/mL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0U/mL白细胞介素4和500U/mL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7~10d(组合细胞因子组)。通过细胞形态的观察及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鉴定树突状细胞,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及细胞毒实验检测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变化:钙离子载体组及组合细胞因子组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均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但钙离子载体组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表面CD80,CD86,CD83,CD40,CD54等分子的表达较组合细胞因子组明显增高。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钙离子载体组所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及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活力比组合细胞因子组强。结论:钙离子载体能高效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比组合细胞因子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更强。  相似文献   

19.
单克隆抗体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诊断中的意义韩凤来,许燕群,严舫,温伟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的细胞类型复杂。用传统的细胞形态学和常规的细胞化学方法有时很难确定诊断。我们对8例CML急性变患者采用一组革克隆抗体(McAb)进行免疫分型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急性白血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结果①用特异性抗体将急性淋巴系白血病分为T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②用特异性抗体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分型更明确。③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Ly AML)和混合型白血病。结论免疫学分型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