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01例服用一线抗癫癎药物病人的血药浓度进行分类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药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病例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丙戊酸钠(VPA)75.2%、苯巴比妥(PB)67.3%、卡马西平(CBZ)53.1%、苯妥英钠(PHT)20.8%。VPA使用率最高,为60.5%,其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P<0.01)。CBZ血药浓度存在年龄差异(P<0.01)。多药联用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增加(P<0.01),以PHT/CBZ方案最为突出。CBZ/VPA、PB/VPA方案在控制率、安全性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某些癫痫患者,血浆苯妥英(PHT)浓度随卡巴咪嗪(Carbamazepine,CBZ)的给予而增高。当PHT浓度接近治疗范围上限时,给予CBZ很易导致PHT的毒性临床表现。显然CBZ可能降低PHT的代谢,使PHT在血浆中蓄积。本试验选择A组32例患者,给予CBZ剂量逐渐增加,PHT剂量不变(每日5.29±1.24 mg/kg);B组22例患者,给予PHT剂量逐渐减少,CBZ剂量不变(每日19.17±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并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门诊或住院患者服用丙戊酸(VPA)、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HT)的487例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487例监测中,248例(50.92%)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177例(36.3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1例(10.47%)高于有效血药浓度;11例(2.26%)未检出血药浓度。其中,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3种药物比例分别是VPA(48.18%)、CBZ(74.29%)、PHT(10.87%)。结论: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是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223例小儿抗癫(间)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抗癫药物 (AED)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PLC法 ,测定 2 2 3例 6 44人次患儿单一AED治疗时的血药浓度 ,比较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40 %以上监测浓度在有效血药浓度(治疗窗 )范围内 ;苯妥英钠 (PHT)血药浓度为 (13 6 8± 6 79)mg·L-1,卡马西平 (CBZ)为 (6 48± 2 6 6 )mg·L-1,苯巴比妥 (PB)为(2 4 0 5± 15 73)mg·L-1,丙戊酸钠 (VPA)为 (6 6 5 6± 2 1 2 0 )mg·L-1。调整剂量后癫发作控制率平均接近 70 % ,以VPA效果最佳 ,CBZ次之。虽然PHT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时发作控制率优于治疗窗外 ,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CBZ及VPA的监测浓度在治疗窗内时的疗效较优于非治疗窗者 (P <0 0 5 )。PB的组内控制率比较与PHT相似。EEG的改善与临床症状不一致 ,好转趋势以VPA最显著 ,其次为PB ,PHT最差。全部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2 5 0 % ) ,且大部分与血药浓度正相关。结论 :治疗小儿癫应监测AED血药浓度 ,尽可能单一药物治疗及剂量个体化投药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苯妥英、卡马西平的浓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血清苯妥英 (PHT)与卡马西平 (CBZ)浓度。方法 :以C18反相柱为色谱柱 ,甲醇 水 (5 5∶4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40nm ;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结果 :PHT、CBZ平均回收率各为 99.5 %和 10 0 .5 % ,日内和日间RSD均低于 6 .6 % (n =5 ) ;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 :PHT为 1.2 μ犂·ml-1,CBZ为 0 .2 μ犂·ml-1。分析方法的检测下限 :PHT为 0 .4μ犂·ml-1;CBZ为 0 .1μ犂·ml-1。PHT在 5~ 40 μ犂·ml-1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r=0 .998;CBZ在 2 .5~ 2 5 μ犂·ml-1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r=0 .998。结论 :方法灵敏、准确 ,可用于PHT和CBZ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云  黄毅岚  张昊 《中国药业》2003,12(1):39-40
目的:用HPLC法测定抗癫痫药苯妥英(PHT)、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Phenomenex PRODIGY5μm ODS(3)100 A(250 mm×4.6 mm)色谱柱,以甲醇-水(65: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紫外光检测波长:254 nm。以上三药互为内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结果:PHT,PB,CBZ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20,5.40,9.47 min;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5,0.25,0.05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2.5~40,1.25~25μg/mL,此线性范围包含各药物的有效浓度范围;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101.62%,102.17%;日内RSD(n=5)分别为3.04%,3.37%,3.26%;日间RSD(n=5)分别为5.01%,4.35%,4.47%。,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可用于PHT,PB,CBZ临床血药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李颖 《齐鲁药事》2007,26(9):537-53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PBB)、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的血药浓度。方法血清经乙酸乙酯两次提取后,以Symmetry C18(4.6mm×250mm,5μm)分析,流动相:甲醇-水(60∶40),UV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1,柱温:25℃。结果平均回收率PBB97.2%、PHT97.4%、CBZ96.3%,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7%。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8.
苯妥英血药浓度监测130例/次及中毒病例分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苯妥英(PHT)剂量、血药浓度及疗效间的关系,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PHT提供参考。方法:单用及合用PHT治疗癫痫70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PHT血清浓度130例/次。结果:常规剂量PHT治疗的个体差异极其显著,PHT血药浓度超过30μg/ml时极易引起中毒。结论:只有实时监测PHT的血药浓度并个体化给药,才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儿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198例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卡马西平 (CBZ)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CBZ全血药物浓度。结果 :达有效血药浓度 (稳态谷浓度 4~ 12 μg·mL-1) 170例次 (85 .9%) ,低于有效血药浓度 2 3例次 (11.6 %) ,高于有效血药浓度 5例次 (2 .5 %)。结论 :儿童各年龄段体内CBZ代谢差异、与其他抗癫药物的合用、采血时间正确与否 ,是影响儿童CBZ血药浓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卡马西平(CBZ)和苯妥英钠(DPH)是临床治疗癫痫的主要药物,应用较广泛。由于它们的治疗指数低,安全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窄(CBZ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4~12μg/ml,DPH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0~20μg/ml),故对癫痫病人使用CBZ和DPH时进行常规的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上是十分有益的。作者曾对门诊16例癫痫病例进行CBZ和DPH血药浓度监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仪器 KONTRON 322型HPLC仪,332型可变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比较苯妥因钠 (PHT)、丙戊酸钠 (SVP)和卡马西平 (CBZ)三种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癫痫过程中对脑电图(EEG)的背景影响。方法 :对 76例临床确诊为癫痫、EEG检查有痫样波放电的病人按照用药分成 PHT组 2 6例 ,SVP组 2 7例 ,CBZ组 2 3例 ,动态观察各组在服药期间痫样波放电的频度和 EEG背景的变化。结果 :SVP组对 EEG痫样波放电的抑制率明显优于 PHT和 CBZ,对 EEG背景活动影响最明显的是 CBZ,服用 CBZ两周后α波即开始变慢 ,三周后慢波明显增多 ,这种变化与临床疗效不呈一致。结论 :三种药物对 EEG背景活动影响的程度顺序是 CBZ>PHT>SVP,开始时间是服药后 2周 ,而对痫样波放电的抑制率是 SVP>PHT>CBZ  相似文献   

12.
刘英华  杨晓华 《中国药房》2008,19(5):348-350
目的:建立以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和卡马西平(CBZ)浓度的方法。方法:内标为巴比妥,缓冲液为10mmol.L-1磷酸氢二钠-30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相)-15%甲醇,电泳电压为18kV,检测波长为210nm,毛细管柱为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7cm×50μm)。结果:PB和PHT线性范围为2.5~80μg.mL-1,最低检测限为0.1μg.mL-1,CBZ线性范围为1~32μg.mL-1,最低检测限为0.2μg.mL-1;PB、PHT、CBZ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0%、99.91%、99.42%。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正>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迄今为止,大多数癫痫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卡马西平(CBZ)和苯巴比妥(PB)是临床一线抗癫痫药物,尤其PB因其作用广、毒性低、易于小儿吸收,被视为癫痫儿童首选药。对于难治性癫痫,医生常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痫药物,有关CBZ与PB联用时影响血药浓度和疗效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结论不尽相同,有报道联用时CBZ血药浓度及疗效下降[1],有报道CBZ血药浓度不变[2]。对于儿童联用CBZ和PB血药浓度相互影响的报道鲜见。本文就312岁的48例患儿联用CBZ与PB的血药浓度进行统计,并与同年龄段单剂量组血药浓度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两药联用时药物相互作用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洁雯 《今日药学》2005,15(4):54-55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固相萃取-HPLC法快速测定苯妥英钠及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固相萃取(SPE)-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苯妥英钠(PHT)及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方法 将1ml血浆样品在GDX-403固相萃取柱上进行固相萃取,洗脱液混匀后直接进样。色谱条件:色谱:Hypersil BDS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48:52,检测波长:235nm,流速:1ml/min,柱温:25℃,内标:非那西丁。结果 PHT在4.10-4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γ=0.9999);CBZ在2.50-24.9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γ=0.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各为101.77%和101.87%,日内及日间误差分别小于4.13%和49.8%,最低检测浓度为:1.025μg/ml和0.156μg/ml。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PHT及CBZ血浆浓度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7.
苯巴比妥(PB)苯妥英(PHT)和卡马西平(CBZ)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本文采用二步预处理;Shim—Pack CLC—TMS柱;以非那西丁为内标;甲醇—水 (47/53V/V)为流动相,在UV240nm处检测,可同时测定三种药物的血清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PB:As/Ais=0.02502 0.03199C γ=0.9997;PHT:As/Ais=-0.01077 0.02508C γ=0.9998;CBZ:As/Ais=-0.04729 0.2251C γ=0.9992;每药4种浓度5日中重复5次实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X_(PB)=99.95±4.39% _(PHT)=101.15±3.30%_(CBZ)=100.7±2.89;变异系数小于5.3%,满足临床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院近3年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共1692例抗癫痫药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丙戊酸钠(valproate,VPA)、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和苯妥英钠(phenytoin,PHT)的监测频率(例/人)分别为2.46、1.74、1.30和1.41。V PA、C B Z、P B和P H T谷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分别是57.23%、69.02%、22.50%和11.46%,(P<0.05),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毒率分别是8.04%、7.09%、17.50%和16.67%,V PA和C B Z(P=0.584),P B和P H T(P=0.872)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V PA和P B(P=0.001),V PA和P H T(P=0.004)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 B Z和P B(P=0.001),V PA和PHT(P=0.003)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VPA和CBZ监测频率高于PB和PHT,中毒率低于PB和PHT。  相似文献   

19.
抗癫痫药物中毒病例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分别服用4种抗癫痫药物苯妥英(PHT)、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丙戊酸(VPA)中毒病例的血药浓度及其中毒原因,特点,方法:对942例癫痫患者所服抗癫痫药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高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10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中毒病例的血药浓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病例在服用常规治疗剂量情况下,血药浓度就已高于有效范围,并出现中毒症状,单一用药时PHT的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3种药物(P<0.01)。联合用药中苯妥英钠与卡马西平联用的中毒比较较高。结论:适时监测血药浓度可避免抗癫痫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中抗癫痫化学药品的血药浓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服用市售中药治疗的抗癫痫药中常用化学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仅服抗癫痫中药患者血中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存在的种类及浓度.结果:40例患者中,血中测定含VPA 11例,浓度(14.0±17.4)mg·L;含CBZ 24例,浓度(1.4±1.8)mg·L-1;含PB 26例,浓度(10.1±8.7)mg·L-1;含PHT 35例,浓度(4.5±6.0)mg·L-1;所有患者血中均测出1~4种化学药品,其中90%患者测出2~4种化学药品.结论:许多市售中药中含不同成分和浓度的抗癫痫常用化学药物,给癫痫患者的合理治疗造成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