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做好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防氟改水效果监测工作,进一步掌握饮水型氟中毒病情变化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给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按照《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改水效果监测实施方案》进行了改水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氟中毒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多个地区,如中国、印度、墨西哥和非洲[1].据2004年统计,全球共有2亿人口正在饮用氟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限值(1.5 mg/L)的饮用水.在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分为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三种,其中以饮水型氟中毒为主[2].最新数据表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我国28个省的1137个县,受威胁人口约8728万.目前,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实行改水降氟[3]等防治措施来降低水氟,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2000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掌握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 ,了解改水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效果 ,发现问题 ,及时制定防治对策。 2 0 0 0年对吉林省乾安县 2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的病情情况进行了监测。1 内容与方法1.1 监测点基本情况  让字乡位字井屯人口 5 0 5人 ,氟斑牙患病率4 5 .5 % ,氟骨症患病率 6 .0 %。改水前饮水氟含量 3.3mg/L。 1980年改水 ,改水后饮水氟含量 0 .3mg/L。属饮水型中病区。  让字乡淡字井屯人口 84 6人 ,氟斑牙患率 4 5 .8% ,氟骨症患病率 2 .3%。改水前饮水氟含量 2 .2mg/L。1987年改水后饮水氟含量 0 .8mg/L…  相似文献   

4.
宝鸡市是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地氟病)流行的重病区,长期以来,宝鸡市坚持实施以改水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地氟病的流行.为了更加全面的掌握全市高氟水危害程度和范围,评价防治效果,为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根据<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情调查技术方案>要求,2009年作者对宝鸡市6个饮水型氟中毒历史重病区进行了病情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汇总分析(1996-1997)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及时、准确、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及动态;了解防治措施落实的进度及防治效果,为制定科学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含量、儿童尿氟含量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17个监测县中,改水平均完成率为:1996年50.92%;1997年50.27%;儿童尿氟含量平均值为:1996年2.00mg/L,1997年  相似文献   

6.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氟的环境剂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确定不同病区饮水氟的安全阈值,为氟的环境风险评价和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相结合,利用Stat和Excel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环境剂量——效应因地质——环境背景不同而异,但饮水高氟是其流行的决定因素;不同的病区居民氟斑牙患病率与饮水氟含量之间都存在对数函数关系,去掉5%的氟斑牙诊断误差和模糊判定因素等,饮水氟的安全阈值在病区I内为0.2mg·L-1,在病区Ⅱ、Ⅲ内为0.3mg·L-1。结论 饮水型氟中毒的流行与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其防治时应综合考虑病区环境和社会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防治效果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陕西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防治效果监测资料分析白广禄,陈宝群,李俊岭,范中学,王亚平,刘晓莉为了掌握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病区改饮低氟水后的病情变化趋势,了解氟及其它因素与病情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1992年对关中和陕北已改水的病区...  相似文献   

8.
饮水中20种元素与地方性氟中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上65%以上的氟中毒是饮水因素造成的。就饮水型氟中毒而言,除氟以外还受其它元素影响,以往多是对某一元素或少数几种与氟中毒关系的分析研究,而对多种元素,与氟中毒关系的系统、综合的分析研究则很少见。因此,我们于1990年3月至1990年11月对黑龙江省肇东县100个自然村屯的饮水中20种元素进行了调查,并将患病率与各种元素含量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其与地方性氟中毒患病率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为饮水型氟中毒的病因探讨及其防治方法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点监测结果陈培忠云中杰郝继涛高红旭咸树梅孟宪才李恒祥王修生张绪田茂岭为了系统了解和掌握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饮低氟水后人群的病情及其动态变化,科学地指导防治工作,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1]的要求,我们于1992年确定桓台...  相似文献   

10.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在山西省病情重、范围广,严重危害病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降氟改水是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大力气进行改水降氟工作,连续对山西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进行水质和病情监测,现将山西省2004~2005年国家级监测点盐湖区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范围广,病区类型复杂,有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3种类型[1].2012年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现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13个省(市)的188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582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28个省(区、市)的1137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8728万.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7个省(区)的316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100万.地方性氟中毒不仅严重危害病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还阻碍了病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  相似文献   

12.
1991-2005年广东省丰顺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1991-2005年广东省丰顺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实施改水降氟防治措施后的病情动态。方法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大寨村、湖陂村和安全村,进行连续15年的监测,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检测饮水氟和儿童尿氟,Dean法检查儿童氟斑牙,X线检查成人氟骨症。结果大寨村、湖陂村和安全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中间有波动,氟斑牙指数分别从1991年的1.5、3.0、1.3下降到2005年的0.8、0.9、0.2,流行强度达到轻微或阴性流行标准。2002年以来3个村儿童尿氟〈1.50mg/L。成人氟中毒患病率和氟骨症X线检查阳性率逐年下降。结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后,人群总摄氟量减少.氟中毒有一定程度减轻,说明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但要规范管理改水降氟设施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平度市刘口村改水降氟效果追踪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改水降氟措施对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效果,于1993年选择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山东省平度市刘口村进行追踪观察,历经12年,对其水、尿氟含量、氟斑牙患病率及氟骨症病人髓骼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就上述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对12年来群体尿氟水平作了曲线拟合。结果发现反函数曲线和S可反映人群悄氟变动趋势,尿氟随水氟降低而下降;83.8%的氟骨症病人骨骼病变有明显好转,显示了改水降氟措施防治饮水型氟中毒效果的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林甸县是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地区,为了了解该氟中毒病区氟斑牙的发病情况,给当地的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005年6月作者对该地区进行了氟斑牙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偃师、孟津两县的水文地理环境和地氟病病区类型及分布与其他地区不同。研究证实,引起该区地氟病有三大类型:一是饮水型氟病区;二是煤烟污染型氟病区;三是饮水与煤烟污染所致的混合型氟病区。该区地氟病的发病类型、分布及氟中毒病发生都与该区特定的水文地理环境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关系密切。证实了该区氟中毒以饮水型为主,煤烟污染型次之,并为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饮茶型氟铝联合中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茶型氟中毒是否为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方法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进行饮水、砖茶、奶茶、主食、副食及牧民发、血、尿氟铝水平检测,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儿童和成人进行临床检查和拍摄 X 线片,同时对成人进行血液生物化学检查,以饮水型病区及非病区居民为对照组。结果呼伦贝尔市饮茶型病区饮水、主食、副食氟铝水平均在正常范围,砖茶氟铝水平分别为(541.3±48.8)、(4351±724)mg/kg,奶茶氟铝水平分别为(3.83±0.73)、(4.28±1.56)mg/L。饮水型病区饮水氟铝水平分别为(3.68±1.05)、(0.45±0.25)mg/L。饮茶型病区牧民氟总摄入量96.15%、铝总摄入量89.60%来源于砖茶。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饮茶型病区为25.24%,饮水型病区为63.17%,饮茶型病区非常显著低于饮水型病区(P<0.01);成人氟中毒检出率饮茶型病区为42.61%,饮水型病区为28.83%,饮茶型病区显著高于饮水型病区(P<0.01)。结论呼伦贝尔市饮茶型氟中毒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可能是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地方性氟中毒按外环境高氟介质分为饮水、燃煤污染、饮水食物混合三型。以饮水型为主,又可将其分为浅层潜水、深层地下水、富氟岩矿和泉水四型,分布全省;燃煤污染型分布在太行山、燕山部分产煤区;饮水食物混合型则在沿海少量产鱼村。各型流行各有同异,防治对策应结合其规律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茶型氟中毒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中国是世界上受地方性氟中毒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了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外,1984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县首次发现饮茶型氟中毒的报道,此后又陆续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等地发现饮茶型氟中毒,因此,饮茶型氟中毒已成为我国新的地氟病流行类型。 茶树是一种吸收、富积土壤中可溶性氟的富含氟植物,茶科植物叶越老含氟量越高。据报道,新鲜的茶树嫩芽可测不出氟,二叶茶含氟18~84mg/kg,成熟的茶树叶含氟395~618mg/kg,而茶树老叶含氟量高达1324~1826mg/kg。中国市售商品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海省饮水型氟中毒发病范围,病区分布特征,有利于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采取不同形式的改水降氟措施,降低氟中毒病情,使改水工程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高.结果有些病区改水措施与管理不完善,致使社会、经济效益不显著.结论改水后病区水氟含量较改水前下降,但改水后由于配套管理措施跟不上,改水设施长年失修,水氟含量有时出现回升现象,氟斑牙患病率下降不明显,致使病情防治缓慢.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青海省贵德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和防治措施落实效果,2009年作者对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