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丽珍  杨柳  余邦良 《海南医学》2014,(17):2555-2557
目的:筛选夫西地酸钠乳膏的最佳处方。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以白凡士林用量(A)、液状石蜡用量(B)、羊毛脂用量(C)、十六醇用量(D)为考察因素,以外观性状、离心结果、耐寒、耐热四状态总评分和含量为质量评价指标。结果按评价指标确定最优处方组合为A1B3C1D3,用此处方制备3批夫西地酸钠乳膏样品,符合其质量标准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乳膏剂项下的各项规定,其稳定性考察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处方设计方案合理,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不同促渗剂对秦皮甲素乳膏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秦皮甲素乳膏,并通过动物离体透皮吸收实验,选择秦皮甲素乳膏中最佳透皮吸收促渗剂。方法:采用透皮扩散装置,以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以小鼠离体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优选出最佳的透皮吸收促渗剂。结果:最优的透皮吸收促渗剂为5%冰片,最佳处方的动力学方程为:y=0.668x+1.8256,r=0.9991。结论:5%的冰片作为秦皮甲素乳膏的透皮吸收促渗剂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出Progest乳膏剂性质优良,组成稳定的的乳化剂。方法:以外观、涂展性、细腻性及稳定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以综合打分的方式筛选乳化剂。结果:选定5%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乳化剂为优选乳化剂。结论:按照正交试验结果制备出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稳定、合理、外观色泽光亮、质地细腻、涂展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复方槲皮素乳膏稳定剂。方法针对槲皮素的化学性质及影响乳膏外观性状和稳定性的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以0.5 mol盐酸,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单硬脂酸甘油酯),助溶剂作为可变因素进行考察,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最佳处方是:0.5 mol盐酸2.4%;十二烷基硫酸钠0.4%、吐温-800.8%、单硬脂酸甘油酯3%;助溶剂3%。结论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复方槲皮素乳膏稳定剂性能良好,所配乳膏pH值适中,外观性状好,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氢醌乳膏处方。方法针对氢醌的化学性质及影响其乳膏外观性状和稳定性的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乳化剂平平加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剂丙二醇,甘油;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和金属络合剂乙二胺四醋酸二钠作为可变因素进行考察,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最佳处方是十二烷基硫酸钠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0%;丙二醇10%;甘油0.0%;亚硫酸氢钠0.3%,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02%。结论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氢醌乳膏处方所制备的乳膏pH值适中,外观性状好,质量稳定,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有关乳膏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韦宁 《华夏医学》2004,17(6):969-970
目的:从制剂手册、文献中精选4种不同处方配成尿素乳膏进行稳定性实验对比,选出最适合临床使用的处方。方法:对乳膏进行外观检查、稳定性实验、保湿性检查等多方比较。结果:处方①、③所配成的尿素乳膏无论稳定性还是保湿性都比处方②、④好。结论:处方①所配成的尿素乳膏质量最为理想,且原料廉价易得,处方③次之。  相似文献   

7.
正交实验法优选睾酮霜的配方及生产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睾酮霜的基质配方及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以乳膏剂的稳定性及外观性状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以油相配比、乳膏剂用量、主药的加入方式为可变因素.结果:最优的基质配方及工艺为A1B2C2或A1B3C3.结论:制备的睾酮霜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有关软膏剂的规定[1].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喷昔洛韦乳膏的最佳基质处方,并考察其成品的稳定性。方法利用正交设计筛选喷昔洛韦乳膏的处方。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甘油5%,白凡士林8%,十八醇8%,十二烷基硫酸钠1%,由此制备的成品稳定性好。结论本处方设计合理,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氯诺昔康干混悬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辅料对氯诺昔康干混悬剂沉降体积比及再分散性的影响,再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优处方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混悬剂中氯诺昔康的质量分数,并对其溶出度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最佳处方工艺为:以质量分数8%的CMC-Na和5%的黄原胶共同作为助悬剂,15%的微晶纤维素为崩解剂,1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黏合剂;3批样品标示质量分数平均值为98.7%;pH 7.4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时,氯诺昔康溶出速度快且较平缓;稳定性试验显示制剂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优化后的处方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可控、重复性好,所制备的制剂符合干混悬剂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复方芩E乳膏基质配比。方法针对黄芩苷的化学性质及影响乳膏外观性状和稳定性的因素,用正交设计法,以油相中的白凡士林和硬脂酸、乳化剂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及二甲基亚砜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最佳处方是白凡士林10%、硬脂酸0.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十二烷基硫酸钠0.6%、二甲基亚砜6%。结论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复方芩E乳膏基质处方所制备的乳膏外观性状好,质量稳定,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有关乳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复方珍珠口疮口崩片的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建立HPLC法测定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以口感、外观和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最佳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0℃,测定波长270 nm,流动相采用甲醇-1%磷酸(15∶85),流速1.0 ml/min。结果:按最佳制备工艺制得的复方珍珠口疮口崩片外观及口感良好,在1 min内能崩解完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在0.048-0.76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结论:复方珍珠口疮口崩片达到设计要求。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及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芩苷固体自乳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溶解度考察、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及L9(33)正交试验,以形成自乳化效果、自乳化时间和粒径的大小为指标,选择最佳自乳化处方。通过对固体吸附材料的筛选,累积溶出度的测定,筛选黄芩苷固体自乳化颗粒的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油酸乙酯-吐温(Tween)80-聚乙二醇(PEG)400的质量比为2∶7∶6,可溶性淀粉与黄芩苷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S-SEDDS)的质量比为4∶1,45min溶出度达102.89%。结论黄芩苷S-SEDDS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齐墩果酸片处方,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参照《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以齐墩果酸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对齐墩果酸片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处方为:预胶化淀粉与蔗糖5:1,硬脂酸镁(0.14%),十二烷基硫酸钠(0.07%),微晶纤维素(10%)。结论:齐墩果酸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符合片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当归四逆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出制备滴丸的最佳工艺,并对该处方中当归(君药)中所含阿魏酸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滴丸剂进行精密度、加样回收率、重现性、专属性及稳定性实验。结果:所制备滴丸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对滴丸剂的相关规定,每丸所含阿魏酸在6μg左右,实验精密度、加样回收率、重现性、专属性及稳定性实验结果均良好。结论:建立了一条当归四逆滴丸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翘解毒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8∶85∶1∶0.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4nm。结果:绿原酸在17.22~172.20μ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3%,RSD=0.71%(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药典方丹参片的质量标准,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考察制备工艺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丹酚酸B以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3批丹参片平均含丹参酮ⅡA 2.83 mg/g,转移率为42.3%;丹酚酸B含量为 51.8 mg/g,转移率为50.9%。结论:建立了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丹参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药中间体吡啶-2-硼酸的制备方法。方法:以异丙基氯化镁为格氏试剂,2-溴吡啶和硼酸三(三甲硅烷基)酯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通过格氏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用核磁共振确认产物结构。结果:合成了吡啶-2-硼酸,确证了产物结构;优化反应条件为:物料比n(硼酸酯):n(2-溴吡啶)=2:1,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3 h,水解温度0℃,总收率达67.7%。结论:采用格氏反应制备吡啶-2-硼酸,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较高,有助于吡啶类药物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银杏叶提取物的HPLC/UV指纹图谱。方法:以银杏叶提取物的HPLC/UV指纹图谱为参照物,采用HPLC法分析,并加以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采用Diamonsil(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A)水-乙腈-异丙醇-柠檬酸(1 000∶470∶50∶6.08)、流动相(B)水-乙腈-异丙醇-柠檬酸(1 400∶200∶30∶6.88)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进行测试,可以建立银杏叶提取物以及银杏叶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银杏叶提取物HPLC/UV指纹图谱,标示了13个共有峰,可以方便简单、并且有效控制不同厂家来源的银杏叶提取物。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指纹图谱的建立,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银杏叶提取物以及银杏叶的指纹图谱国家标准的确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杠板归中绿原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0∶90),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绿原酸在0.042~1.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为1.7%。结论:本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药材质量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乳脂体,并对其进行处方及工艺优化。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结果:制备白黎芦醇乳脂体最佳处方为:磷脂与三硬脂酸甘油酯比例30∶1,磷脂与胆固醇比例10∶1,药物与磷脂比例1∶25,磷脂与吐温-80比例5∶1。最佳工艺为:水合时间90 min,水合温度35℃,水浴温度45℃,超声时间12 min。结论:该处方工艺可行,所制备的白藜芦醇乳脂体具有较高包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