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1篇
  免费   808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526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2394篇
内科学   992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337篇
特种医学   5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242篇
综合类   4042篇
预防医学   1545篇
眼科学   253篇
药学   1817篇
  22篇
中国医学   1591篇
肿瘤学   4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737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804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686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6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维生素D3辅助治疗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对气道重塑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6例哮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24例,采用维生素D3辅助治疗为观察组3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咳痰、气喘、胸闷以及肺内哮鸣声消失时间,T细胞亚群变化以及气道重塑指标变化,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咳嗽、咳痰、气喘、胸闷以及肺哮鸣音等消失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P>0.05)。 结论使用维生素D3辅助治疗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延缓气道重塑纤维化进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住院患者因院内跌倒带来的额外医疗经济负担构成及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院内跌倒造成的医疗负担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发生院内跌倒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程记录及医疗费用构成情况,对基本信息和治疗费用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Tobit回归模型方法对院内跌倒治疗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90例发生院内跌倒患者的治疗总费用为682180.32元,耗材费为主要构成部分。医保基金支付了总费用的74.74%。发生Ⅲ级院内跌倒伤害的患者住院日被延长,人均间接经济负担增加110.25元。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跌倒伤害等级对院内跌倒治疗费用产生影响较为显著(P<0.05)。结论院内跌倒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负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跌倒的风险评估,重视跌倒的预防,结合院内跌倒相关治疗费用的有关因素制定降低过高医疗支出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老年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行大肠小息肉切除的32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CSP(冷圈套切除术)组(n=186)、HSP(热圈套切除术)组(n=94)和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组(n=45);CSP组分为门诊亚组(n=68)和住院亚组(n=118)。评估并比较各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和完整切除率等情况。结果 CSP组有较低术中出血率和较短的手术操作时间(P<0.05);3组术后出血穿孔率和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SP门诊亚组和住院亚组相比的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及穿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门诊CSP切除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的完整切除率、较低的术中出血率、几乎为0的术后出血和穿孔率,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张磊  钱辰肖  罗国君 《安徽医药》2022,26(4):815-81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90 d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进行静脉阿替普酶溶栓的病人,收集病人的基线资料,测定溶栓后 90 d病人改良 Rankin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 0~2分)与预后不良组(3~6分)。采用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病人 112例。其中,男 66例( 58.93%),女 4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前营养指数对乳腺癌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行新辅助化疗的12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和非病理完全缓解组(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采用卡方检验、威尔科克森W秩和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白蛋白(Albumin,ALB)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122例患者中,行新辅助化疗后达到pCR的有20例(16.4%)。新辅助化疗前PNI及ALB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ALB的最大临界值为42.25 g·L-1(特异度0.461,敏感度0.9),PNI最佳临界值51.85(特异度0.363,敏感度0.95)。结论: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水平越高的患者可能预示着新辅助化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大便失禁是结直肠肛门疾病中的常见病和难治病,通常会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大便失禁的治疗选择众多但尚缺乏统一规范,大便失禁的治疗一般先从非手术治疗开始,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括约肌修补术、股薄肌转移成形术、人工括约肌植入术、磁性肛门括约肌、生物材料注射、骶神经调节术、肛门干细胞疗法及结肠造口。本文就大便失禁的治疗技术做阐述,有助于肛肠科医生深入了解大便失禁的治疗并适当选择不同治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开展。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利用有限元技术探究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对颈椎间盘纤维环和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影响。方法:选择一名26岁健康女性志愿者的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颈椎有限元模型。首先,构建C3-C7的颈椎正常模型,该模型通过先前发表的研究数据进行了验证。其次,提取C5-C6的数据,并改变C5-C6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的角度以重新构建实验模型。重新构建成三个模型,包括对称模型(左右两侧矢状角均为90°),中度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facet tropism,FT)模型(左侧矢状角100°,右侧90°),重度颈椎FT模型(左侧矢状角110°,右侧90°)。在每个模型中,分别施加四种纯扭矩和复合扭矩以研究FT对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的影响。结果: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旋和前屈结合左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右旋和前屈结合右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有显著差异,与颈椎关节突关节对称模型相比,中度颈椎FT模型和重度颈椎FT模型的纤维环纤维应力呈增加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16.65%和35.16%;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了19.47%和54.39%),且重度颈椎FT模型增加更明显;关节突关节压力呈减少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3.31%和5.95%;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7.19%和15.52%),且重度颈椎FT模型减少更明显。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会增加椎间盘纤维环的应力,并且不对称程度越大,应力增加越明显,可能是颈椎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病理解剖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小鼠脓毒症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2只SD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GLP)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进行制备,成功制备模型30只,之后将其随机分为脓毒症组(A组)、脓毒症+电针组(B组)、脓毒症+电针非经非穴组(C组)三组,各10只。其中B组和C组分别采用相同强度和频率的电针对“足三里”和“非经非穴”进行30 min刺激,而A组不进行处理。另取10只同批次健康小鼠作为对照组(D组)。于术后6 h对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观察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差异,比较各组小鼠行为学指标及海马组织BDNF相对含量变化。结果:与D组相比,A组小鼠海马组织SOD、CAT水平及运动总距离均显著降低,海马组织MDA、血清TNF-α、IL-6、NSE水平以及中央格停留时间、场景性僵直时间均明显升高(均P<0.05); 与A组相比,B组小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 且C组和A组两组小鼠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有效的降低脓毒症小鼠术后炎症因子、应激反应指标的释放量,减轻脑部损伤,改善其认知功能,对脓毒症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