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旨在运用敏感株与抗性株反应性间的差异 ,建立现场监测吡喹酮抗性的方法。方法 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 - 4、10 - 5、6× 10 - 7、4× 10 - 7m ol/ L吡喹酮溶液中 ,0、2 0、4 0、6 0、80、10 0 min后 ,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结果 尾蚴暴露于 10 - 4m ol/ L吡喹酮中即刻停止泳动、沉底并伴有强直性收缩 ;5 min后开始出现体与尾部不协调的快速蠕动 ,尾蚴体区的后端与尾部的前端发生分离即断尾 ,敏感株断尾尾蚴明显多于抗性株 ;暴露于 10 - 5mol/ L吡喹酮中 4 0、6 0、80 m in和 10 0 min后 ,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 2 8.2 %、5 2 .7%、6 7.5 %和 78.0 % ;抗性株分别为 11.3%、2 8.6 %、39.3%和 4 5 .5 %。暴露于 4× 10 - 7m ol/ L中 80 min和 10 0 min后 ,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为 10 .3%和 17.0 % ;抗性株为 0 .5 %和 1.1%。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反应性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提示 ,将尾蚴移入 4× 10 - 7mol/ L吡喹酮溶液中 80 - 10 0 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 ,作为曼氏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检测方法 ,可用于螺体内吡喹酮抗性虫株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主要流行区现场分离株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性检测技术提供基础。方法分别从中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云南6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虫卵,建立日本血吸虫现场分离虫株;采用实验室已有的3株曼氏血吸虫株为对照。将各虫株虫卵分别孵育于5×10-6、10-6、5×10-7、l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4 h后移至清水孵化,观察虫卵的孵化率。将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5×10-6、   10-6、5×10-7、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0、1、5 min后观察比较毛蚴的运动及形态学变化。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 10-5、6×10-7,4×10-7、10-7 moI/L吡喹酮溶液中,0、20、40、60、80、100 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并将结果与曼氏血吸虫株进行比较。结果 经10-6,5×10-7、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24 h后,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分别为0. 52%、11. 90%和49.15%,曼氏血吸虫分别为4.17%、31. 37%和92. 53%。当暴露于10-6 mol/L 吡喹酮1 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100.00%,曼氏血吸虫为55. 73%;当分别暴露于5×10-7、10-7mol/L吡喹酮5 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96. 82%和21. 80%,曼氏血吸虫毛蚴为21. 80%和0。当暴露于10-5 mol/L吡喹酮中4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6. 75%,曼氏血吸虫为28. 30%;暴露于4×10-7mol/L吡喹酮中10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5. 82%,曼氏血吸虫为11. 40%;当暴露于l0-7mol/L吡喹酮中8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29. 65%,曼氏血吸虫尾蚴为0。结论 日本血吸虫各现场分离株间在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财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曼氏血吸虫。研究提示,将毛蚴移人5×l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 min,镜下观察其变形率,可作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观察指标,可用于现场判断病人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吡喹酮不敏感株产生所引起。将尾蚴移入 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80~100 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可用于螺体内虫株吡喹酮敏感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索成虫、尾蚴、毛蚴、虫卵等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于血吸虫病非流行季节,在江西、湖北、湖南6个村,采用吡喹酮40 mg/kg顿服治疗粪检阳性者363例,以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采集阳性粪便收集虫卵,孵化毛蚴,感染钉螺收集尾蚴.观察尾蚴在10-5、6×10-7、4×10-7、10-7mol/L4种浓度吡喹酮溶液中断尾率.毛蚴在5×10-6、10-6、5×10-7、10-7 mol/L 4种浓度吡喹酮溶液中的形态改变.以及虫卵在5×10-6、10-6、5×10-7、10-7mol/L 4种浓度吡喹酮溶液浸泡24 h后的孵出率.结果治疗6~7周后复查334例,319例阴性,阴转率95.5%,2次治疗阴转率达100%.尾蚴在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出现强烈挛缩、断尾,40 min断尾率为96.6%~100%.毛蚴在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发生形态改变,5 min形态改变率92.3%~100%.虫卵在5×10-6mol/L吡喹酮溶液中浸泡24 h后孵出率为0.结论与曼氏血吸虫相比较,日本血吸虫成虫、尾蚴、毛蚴和虫卵对吡喹酮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反应性,旨在运用敏感株与抗性株反应性间的差异,建立现场监测吡喹酮抗性的方法.方法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4、10-5、6×10-7、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0、20、40、60、80、100 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结果尾蚴暴露于10-4 mol/L吡喹酮中即刻停止泳动、沉底并伴有强直性收缩;5 min 后开始出现体与尾部不协调的快速蠕动,尾蚴体区的后端与尾部的前端发生分离即断尾,敏感株断尾尾蚴明显多于抗性株;暴露于10-5 mol/L吡喹酮中40、60、80 min和100 min 后,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28.2%、52.7%、67.5%和78.0%;抗性株分别为11.3%、28.6%、39.3%和45.5%.暴露于4×10-7 mol/L中80 min和100 min 后,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为10.3 %和17.0%;抗性株为0.5%和1.1%.结论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反应性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提示,将尾蚴移入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80-100 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作为曼氏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螺体内吡喹酮抗性虫株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抗性株雌性与雄性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的差异,为探索血吸虫对吡喹酮抗性产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用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抗性株感染鼠粪便中的虫卵孵化毛蚴,以单只毛蚴感染单只光滑双脐螺,建立单性别血吸虫尾蚴系;以WI特异性序列为引物,采用直接PCR法鉴别出单性别系尾蚴的性别,分别将敏感株与抗性株的雌、雄尾蚴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毗喹酮溶液中,经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算尾蚴的断尾率。结果曼氏血吸虫尾蚴 暴露于10-4、10_5、6×10-7 mol/L和4×10-7 mol/L毗喹酮溶液中100 min,吡喹酮敏感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66. 7%、75. 8%、43. 5%和21. 7%.雌性的断尾率分别为29. 3%、27. 9%、12. i和7. 6%,雄性尾蚴的断尾率显著高于雌性尾蚴(P均<0. 05);而抗性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43. 3%、39. 4%、25. 4%和6.9%,雌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47. 0%、38. 9%、26. 3%和6.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曼氏血吸虫尾蚴分别暴露于10_4、10_5、6×10-7 mol/L和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80 min,敏感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54. 4%、68. 6%、42. 1%和16. 1%,抗性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30. 2%、34. 4%、20. 1%和2.8%,敏感株显著高于抗性株(P均<0.05)。结论曼氏血吸虫雌雄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雄性尾蚴敏感性高于雌性。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的产生与雄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体外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成虫阶段对吡喹酮的反应性。方法 将各虫株成熟成虫分别培养于含吡喹酮分别为 3.2× 10 - 4、8× 10 - 4、1.6× 10 - 3m ol/ L的 MEM培养液中 ,37℃孵育 15、30、4 5、6 0、75 min后 ,分别在解剖镜下观察虫体的存活状况并计算存活率。结果 当孵育于含吡喹酮 3.2× 10 - 4m ol/ L的 MEM中 75 m in,敏感株与抗性株雌虫均能存活 ;但敏感株与抗性株雄虫的存活率仅为 11.5 % - 16 .0 %和 32 .7% - 36 .5 %。孵育于含吡喹酮 8× 10 - 4m ol/L 的 MEM中 15 min,抗性株雄虫与雌虫存活率为 4 8.3% - 5 0 .0 %和 5 7.9% - 6 3.6 % ;敏感株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为 2 2 .4 % - 2 5 .9%和 38.5 % - 4 8.3% ;75 min后 ,抗性株雄虫的存活率为 13.3%- 17.3% ,敏感株雄虫的存活率则为 0。孵育于含吡喹酮 1.6× 10 - 3m ol/ L 的 MEM中 15 min,抗性株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为 11.1% - 19.6 %和 2 7.5 % - 2 9.9% ;敏感株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均为 0。结论 将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孵育于含一定浓度吡喹酮的 MEM中不同时间后 ,抗性株的存活率高于敏感株 ;雌虫的存活率高于雄虫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实验室诱导筛选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变化,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湖南株作为吡喹酮敏感株,以实验室传代并经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江苏抗性诱导株及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湖南抗性诱导株作为吡喹酮抗性株。分别收集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分为6组,5个服药组分别一次性灌服剂量为37.5、75、150、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对照组不给药;用药后14d解剖小鼠,收集小鼠体内成虫,计算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吡喹酮对各虫株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取一定量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min和100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断尾变化,计算各虫株尾蚴断尾率。取一定量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min后,解剖镜下观察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各虫株毛蚴变形率。结果吡喹酮对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47.7mg/kg和565.5mg/kg,对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51.8mg/kg和467.2mg/kg。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68.8%,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0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15.9%,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59.4%,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暴露于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4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34.3%,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1、3min和5min后,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湖南吡喹酮敏感株毛蚴的变形率均明显高于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采用亚治疗剂量吡喹酮,在小鼠体内经过诱导筛选所获得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吡喹酮敏感性显著低于未经诱导筛选的原代虫株,其抗药性可表现在成虫、毛蚴和尾蚴发育阶段。吡喹酮对成虫的ED50值、尾蚴断尾率和毛蚴变形率作为量化指标,可用于现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检测/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因吡喹酮抗性产生而导致曼氏血吸虫抗性虫株繁殖力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方法 以抗性株与敏感株毛蚴和尾蚴定量感染光滑双脐螺和CD,小鼠,宿主体内观察比较曼氏虹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生物学特性:对螺感染率、感染性螺存活期、在螺体内产尾蚴量、尾蚴和虫卵开放前期及虫卵孵化率。结果单只螺暴露于单个毛蚴2h,抗性株与敏感株对螺感染率为19.8%和8.9%,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6);逸蚴期间,塞内加尔抗性株感染螺存活率高于敏感株;用塞内加尔抗性株和敏感株毛蚴感染所获阳性螺产尾蚴量(尾蚴/螺)为6875条和14611条;塞内加尔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开放前期为32.2d和27.7d。抗性株与敏感株鼠体内虫卵开放前期为42.8d和45.5d;虫卵孵化率为80.9%和78.0%。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实验室传代的光滑双脐螺具有高感染性,此生物学改变似与吡喹酮抗性产生相关;塞内加尔抗性株与敏感株问存在其他变化则被认为是曼氏血吸虫不同地理株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 5个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 5个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了解用不同方法配制吡喹酮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虫株尾蚴分别感染 CD1 小鼠 ,在感染后第 5 8— 6 0天以 3× 2 0 0 m g/ kg微粒化吡喹酮作灌胃治疗 ,化疗后第 2 1天剖杀小鼠收集成虫 ,比较减虫率。用同一虫株的尾蚴感染 CD1 小鼠 ,感染后第 5 8— 6 2天以 5× 10 0 mg/ kg微粒化、未微粒化及加甘油未微粒化吡喹酮治疗感染小鼠 ,化疗后第 2 1天剖杀小鼠收集成虫 ,比较减虫率。结果  5个吡喹酮敏感株的减虫率为 91.8%一 10 0 % ;5个吡喹酮抗性株的减虫率为 5 9.6 %一 74 .4 %。 5× 10 0 m g/ kg微粒化吡喹酮组减虫率为 73.0 % ,而未微粒化组和加甘油组为 4 7.9%和 5 0 .0 %。结论 5个曼氏血吸虫抗性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显著低于 5个敏感株 ;吡喹酮配制方法影响化疗结果 ,微粒化吡喹酮化疗效果优于另 2种未微粒化吡喹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的遗传性状和传播规律。方法 以 W1特异性序列为引物 ,采用直接 PCR技术鉴别出单性克隆尾蚴的性别 ;用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单性尾蚴感染远交系 CD1 鼠 ,进行血吸虫抗性株与敏感株的杂交实验 ;采用体外虫卵、毛蚴和尾蚴吡喹酮敏感性检测法 ,评价 F1 和 F2 代虫体吡喹酮抗性水平。结果 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杂交 F1 和 F2代均表现出抗性株特征。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性状可能系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1.
吡喹酮对各期曼氏血吸虫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介绍了不同浓度的吡喹酮对曼氏血吸虫的毛蚴、子胞蚴、尾蚴和成虫的作用。浓度为3×10~(-6)M的吡喹酮能改变毛蚴游泳的路线,使呈螺旋状。经上述浓度的药物处理的毛蚴不能感染扁卷螺。逸出尾蚴的感染螺分别用3×10~(-6)M与3×10~(-5)M的吡喹酮处理24小时后放回清水中。3×10~(-6)M处理的螺蛳在7天内仅逸出少量尾蚴,3×10~(-5)M处理的螺蛳均无尾蚴逸出,但所有螺体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采用实验室诱导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保种传代的敏感株尾蚴定量感染小鼠,感染37 d后分别收集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孵化毛蚴,以各虫株毛蚴定量感染钉螺,观察、比较各虫株对中间宿主钉螺的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存活率、尾蚴开放前期和产尾蚴量。结果用一条毛蚴感染一只钉螺,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对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8.99%和19.74%(χ~2=3.948,P=0.047),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分别为1 460.2条和1 039.3条(t=2.507,P=0.02);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对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0.00%和21.52%(χ~2=3.980,P=0.046),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分别为1 319.4条和1 003.5条(t=2.566,P=0.017)。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尾蚴开放前期和感染性钉螺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钉螺的易感性高于敏感株,而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则低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内比较吡喹酮对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敏感株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抗性株与敏感株尾蚴感染小鼠,在感染第58、59、60天每日以200mg/kg微粒化吡喹酮悬液灌胃治疗小鼠,治后35d剖杀小鼠取肝脏做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作病理学观察;以图像分析仪定量测定虫卵肉芽肿的面积。结果 敏感株未治疗组虫卵肉芽肿由大量炎性浸润细胞及少量间质成纤维细胞组成;治疗组则由少量炎性浸润细胞和大量间质成纤维细胞组成;未治疗组肉芽肿的面积明显大于治疗组,两者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但抗性株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虫卵肉芽肿均由大量炎性浸润细胞和少量间质成纤维细胞组成,两组虫卵肉芽肿的面积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鼠体内吡喹酮的治疗对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影响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在肝组织中,敏感株虫卵对吡喹酮的敏感性高于抗性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实验诱导产生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实验室保种传代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混合感染后产生的子代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 取实验室诱导产生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吡喹酮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为277.4 mg/kg]尾蚴与实验室传代保种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吡喹酮ED50值为99.6 mg/kg)尾蚴,分别按1∶1和2∶1混合后感染小鼠。后在实验室经小鼠⁃钉螺循环8代后,取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及5个给药组。5个给药组分别按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剂量一次性灌胃给予吡喹酮,对照组给予2.5%聚氧乙烯蓖麻油。给药14 d后解剖鼠并以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及吡喹酮对虫株的ED50值。取经12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诱导筛选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置实验室经小鼠⁃钉螺循环常规传代,取子8代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实验鼠,测定吡喹酮对此子代成虫的ED50值。结果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敏感株尾蚴按1∶1混合感染小鼠后,吡喹酮对子8代成虫ED50值为135.2 mg/kg;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敏感株尾蚴按2∶1混合感染小鼠后,吡喹酮对子8代成虫ED50值为129.2 mg/kg;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未予吡喹酮压力传代,吡喹酮对子8代后成虫ED50值为208.4 mg/kg。 结论 与实验室诱导的抗性株相比,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敏感株尾蚴混合感染同一宿主后所获的子代成虫对吡喹酮抗性有所降低。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不经药物压力传代,其子代成虫仍可能够维持对吡喹酮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验观察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终宿主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终宿主的致病力及传播强度。方法分别采用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尾蚴定量感染小鼠,建立小鼠-钉螺-小鼠生活史循环,观察比较各虫株的虫卵开放前期、产卵量及虫卵分布、对终宿主的易感性、虫体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6.1 d和36.8d(t=0.907,P=0.372),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4.6只/100 mg和21.2只/100 mg(t=2.946,P=0.007),回收成虫数分别为20.5条/鼠和25.1条/鼠(t=2.128,P=0.042),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1 303只/对成虫和38 594只/对成虫(t=2.185,P=0.040)、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4 810只/对成虫和19 715只/对成虫(t=2.934,P=0.007),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6 493只/对成虫和18 879只/对成虫(t=1.044,P=0.309);江苏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328,P=0.744)、雌虫体长(t=0.386,P=0.701)及雄虫体长(t=0.332,P=0.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日本血吸虫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5.5 d和35.6 d(t=0.169,P=0.867),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3.3只/100 mg和18.9只/100 mg(t=3.622,P=0.001),回收成虫数分别为17.6条/鼠和25.1条/鼠(t=3.153,P=0.004),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0 932只/对成虫和53 903只/对成虫(t=3.865,P=0.001),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2 307只/对成虫和26 363只/对成虫(t=4.388,P0.01),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8 625个/对成虫和27 541个/对成虫(t=2.679,P=0.012);湖南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853,P=0.397)、雌虫体长(t=0.573,P=0.569)及雄虫体长(t=0.742,P=0.4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产卵量和肝组织虫卵沉积量均明显高于敏感株,提示其对终宿主的致病性更强;抗性株感染鼠粪便中排出虫卵数明显多于敏感株,提示抗性株的传播能量高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吡喹酮对曼氏血吸虫的虫卵孵化、毛蚴和尾蚴的作用。将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鼠粪便内的虫卵用沉淀法进行分离,并放在有光刺激和27℃的条件下孵出毛蚴,然后将毛蚴和从感染的扁卷螺内逸出的尾蚴培育在含有吡喹酮的药液中。实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实验用雌性 CFI/W74株小鼠,在感染后7天或8周解剖动物,计数童虫和成虫数,与对照组相比较来评价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验研究在吡喹酮药物压力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方法取采自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湖滩现场和江苏省实验室传代的感染性钉螺实验室逸蚴,获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感染鼠肝脏分离成熟虫卵孵化毛蚴感染湖北钉螺,建立现场采集株和实验室传代株日本血吸虫小鼠钉螺实验室生活史循环。用定量尾蚴(40条/鼠)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抗性诱导组:对照组小鼠感染后45d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抗性诱导组小鼠采用灌胃法一次口服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进行治疗,服药22d后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存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和减虫率,完成首轮诱导。取抗性诱导组小鼠肝脏,分离虫卵,实验室孵化出毛蚴重新感染钉螺,感染后的钉螺经25℃生化培养箱内饲养60~70d后,分离感染性钉螺并逸蚴,用成熟尾蚴感染小鼠,开始新一轮循环诱导。首轮诱导吡喹酮口服剂量为100mg/kg,后每循环2~3轮增加100mg/kg口服剂量。取完成8轮诱导后和未经诱导原代虫株的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分别采用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一次性灌胃治疗感染小鼠,服药后14d解剖感染鼠,收集活虫,计算各虫株减虫率,评价虫株经8轮诱导后对吡喹酮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在实验室内建立了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湖南现场采集株2个虫株,并对其实施了8轮诱导。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22.3%,第8轮口服3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53.7%,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增加;湖南现场采集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66.8%,第8轮口服3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仅为20.6%,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未经吡喹酮诱导的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在小鼠体内经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分别为71.5%和97.4%;经8轮吡喹酮筛选治疗后该虫株减虫率降至32.6%和68.1%。未经吡喹酮诱导的湖南现场采集株在小鼠体内经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分别为70.8%和97.5%;经8轮吡喹酮筛选治疗后该虫株减虫率降至45.7%和61.9%。结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在吡喹酮持续药物压力下可产生抗药性,但不同虫株间对吡喹酮敏感性存在差异,药物压力下产生抗性的潜能也存在差异。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建立,可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机制及其检测和监测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体内比较吡喹酮对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敏感株成虫皮层的损伤程度。方法 用各虫株尾蚴分别感染小鼠,感染后第57天,以300mg/kg微粒化吡喹酮悬液对小鼠作灌胃治疗;在灌药后10、30min和1、12、24h后剖杀感染小鼠,门静脉灌注收集成虫,按常规方法制成扫描电镜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成虫体表的变化。结果 吡喹酮诱导的皮层损伤主要为虫体表形成泡状结构的薄壁隆起;给药10min,敏感株雄虫皮层可见较多小泡状物,而抗性株则少见;1h后,敏感株虫体表可见大量的泡状物,泡状物溃破可形成皮层损伤灶,抗性株仅见少量的泡状物;24h后,敏感株雄虫体表完全受损,部分皮层剥落,暴露出肌肉层,而抗性株仅见少量泡状物和破损的泡状物。给药1h后,敏感株雌虫开始出现少量泡状物,抗性株雌虫体表未见泡状损伤;12h后,敏感株雌虫泡状物数量增加,抗性株仅在有限区域见少量泡状物。结论 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体表吡喹酮诱导的皮层损伤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敏感株的损伤程度重于抗性株,雄虫重于雌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终宿主致病作用的强弱.方法采用浸尾法以200尾蚴/鼠逐只感染远交系CD1鼠,感染57 d后采集鼠粪便计数虫卵;78 d后剖杀鼠收集成虫计数并摘取肝脏和肠做组织虫卵计数;95 d后取肝组织,切片、染色测量虫卵肉芽肿面积和周长.比较抗性株与敏感株对终宿主的易感性、产卵量和肝虫卵肉芽肿面积.结果抗性株和敏感株感染鼠成虫回收数为22.5条/鼠和21.8条/鼠;抗性株感染鼠粪便虫卵数为68.6只/100 mg,敏感株为31.7只/100 mg,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感染第78天,抗性株组织虫卵数为8 364只/对成虫,敏感株为4 665只/对成虫,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敏感株产于肝和肠组织虫卵数为1 540只/对成虫和3 124只/对成虫,抗性株分别为4 297只/对成虫和3 887只/对成虫;抗性株和敏感株感染鼠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分别为392 236μm2和523 263μm2,周长分别为2 385μm和2 882 μm,两者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抗性株在粪便与组织中产卵量均高于敏感株,故抗性株对终宿主的致病作用强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20.
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无直接杀伤作用,但可促进血吸虫虫卵毛蚴的孵出,对毛蚴有明显的杀伤作用[1]。经吡喹酮作用后的毛蚴对钉螺的攻击力如何,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吡喹酮在体内条件下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攻击力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昆明种小鼠18只,感染日本血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