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采集感染性钉螺,分离尾蚴,以40条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为6组,5个用药组分别一次灌服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对照组小鼠灌服2.5%Cremophor EL溶液。所有小鼠于感染后50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统计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并比较不同分离株血吸虫的吡喹酮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结果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一次灌胃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10.37%~19.81%、23.22%~33.09%、39.25%~49.61%、62.87%~74.44%和91.26%~98.09%。经不同剂量吡喹酮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株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为134.1~186.7 mg/kg,但各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作为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是当前用于血吸虫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抗虫机制尚不明确,其在杀虫过程对宿主的免疫依赖性或免疫协同机制还有待阐明。本文在对近10年相关文献复习基础上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应答、抗体变化等方面概述吡喹酮治疗前后宿主免疫应答的变化,以期加深对吡喹酮杀虫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层隔声结构取得了25dB(A)以上的隔声量,同时采用负压进风,解决了隔声引起的电机升温问题。本结构制造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将5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Wagner分级法分为0~Ⅴ级,采用内外科、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后的治愈率为42.6%,总有效率为89.7%,治疗效果与糖尿病足级别有关。结论糖尿病足以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功能及局部和外科等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灵及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对比观察治疗中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变好(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循环脑梗死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再应用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用药过程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能够保证疗效准确、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治疗用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0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转化多发生于起病3 d到2周,与大面积梗死、合并冠心病、心房纤颤、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关。本组120例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经治疗后107例预后良好,9例预后较差,4例因同时并发心衰、肾衰等死亡。结论脑梗死后发生出血性转化并非都会使病情加重,早期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为脑梗死血管再通的一种表现,优于阻塞动脉血管未通者,远期预后良好。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RNA内部序列中最常见的一种修饰方式,该过程依赖于书写器、擦除器、阅读器等三类分子的精准调控。m6A修饰参与调控基因表达,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胚胎发育迟缓等多种疾病相关,近年来该领域成为表观转录组学中新的研究热点。文章详细阐述了m6A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包括m6A修饰参与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以及参与放化疗抵抗,讨论靶向m6A治疗可能带来的临床干预措施,以期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功能损害等危险因素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建立评估冠脉病变的数学模型。方法1024例行冠脉造影患者分为病变组(625例)和对照组(399例),评估肾功能损害等冠心病的临床危险因素,以Logistic回归结合ROC曲线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并建立评估冠脉病变的回归模型。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尿蛋白:肌酐比值>7.25μg/mg(OR=3.6;95%CI2.6~4.9;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0mmol/L(OR=3.2;95%CI2.3~4.4;P<0.01),GFR<60ml/min·1.73m2(OR=2.3;95%CI1.4~3.8;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50%(OR=2.3;95%CI1.4~3.6;P<0.01),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OR=2.1;95%CI1.6~2.9;P<0.01),吸烟史(OR=2.0;95%CI1.4~2.8;P<0.01),男性(OR=1.8;95%CI1.2~2.6;P=0.002),糖尿病(OR=1.6;95%CI1.1~2.4;P<0.05)及高血压(OR=1.5;95%CI1.1~2.1;P<0.01)为冠脉病变相关的独立因素。建立评估冠脉病变回归模型:P/(1-P)=EXP(-2.453 1.270×尿蛋白:肌酐比值>7.25μg/mg 1.158×hsCRP>20mmol/L 0.819×GFR<60ml/min·1.73m2 0.813×LVEF<50% 0.761×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 0.676×吸烟史 0.594×男性 0.459×糖尿病 0.425×高血压)。ROC曲线下面积0.811,切点为0.977,灵敏度49.0%,特异度92.7%。结论肾功能损害等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无创评估冠脉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2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76例,死亡6例,病死率7.30%。临床表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发现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必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痰培养药敏选择合理抗菌治疗,降低病死率;在未了解致病菌前,需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对患者预后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控制浆板粉碎机噪声采用隔声结构,中间加吸声材料,内衬穿孔板护面,使隔声罩平均隔声量达到20分贝,基本满足车间噪声标准的要求。但进料口处噪声有些偏高,主要是安装的一排平行狭矩形管式消声太短,导致消声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