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祝勇 《医学综述》2014,20(20):3818-3819
目的探究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经内镜下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将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5例消化道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黏膜剥脱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5例患者病变部分全部被切除,其中采用EMR切除病灶总计10例、采用ESD分片切除总计3例、采用ESD完整切除病灶总计12例。EMR手术时间3356(40.3±4.8)min,ESD手术时间4756(40.3±4.8)min,ESD手术时间47150(80.3±9.1)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例胃息肉、5例胃早癌、6例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0例结肠息肉。25例患者经过EMR与ESD治疗后,一次切除率为96.00%(24/25),出血率为12.00%(3/25),穿孔率为8.00%(2/25),出血患者与穿孔患者给予积极的处理皆效果良好。25例患者皆进行6150(80.3±9.1)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例胃息肉、5例胃早癌、6例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0例结肠息肉。25例患者经过EMR与ESD治疗后,一次切除率为96.00%(24/25),出血率为12.00%(3/25),穿孔率为8.00%(2/25),出血患者与穿孔患者给予积极的处理皆效果良好。25例患者皆进行612个月随访,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对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ESD与EMR治疗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复发率较低,而且对于病理评估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5年4月45例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2015年5月—2016年4月对27例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通过操作时间、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等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 72例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EMR手术时间11 min~27 min,ESD组手术时间28 min~87 min.术后复查EMR组有1例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予以ESD治疗.ESD组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2组均未发生穿孔,2组出血发生率相近.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操作时间上有明显优势,但是存在病灶残留、术后复发的缺点,黏膜内镜下剥离术虽然手术时间长,但是病灶切除完整彻底,更适合于早期贲门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即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剥离,并用高频电流完整切除。EMR是在息肉电切术、黏膜下注射术以及钛夹止血术等内镜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针对浅表型黏膜病变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EMR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黏膜下注射等渗盐水使黏膜病变抬高,然后用高频电圈套法切除病变黏膜,达到根除黏膜层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的目的。早期癌即癌组织局限于消化管黏膜及黏膜下层,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癌的最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
发现与切除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早是由1973年Dyhle[1]等首先报道的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的方法发展而来,1984年多田正弘[2]等首次将该  相似文献   

5.
王华欣  张桂琴  胡秀玲 《当代医学》2021,27(20):102-10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接收的97例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EMR组(n=49)与ESD组(n=48).EMR组实施EMR治疗,ESD组实施ES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留率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D组患者病灶直径≥2 cm的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治疗后ESD组残留率及复发率均低于E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和EMR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均有效,但ESD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且复发率较低,临床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在胃肠道广基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EMR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圈套器尖端弧形切开息肉基底部边缘的改良EMR技术切除广基息肉,并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和EMR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在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方面,改良EMR组与EMR组相似,明显低于ESD组;在息肉残余方面,改良EMR组与ESD组相似,明显少于EMR组。结论:改良EMR技术是介于ESD和EMR之间的技术,可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治疗费用,易于操作,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7.
发现与切除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早是由1973年Dyhle^[1]等首先报道的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的方法发展而来,1984年多田正弘脚等首次将该技术用于诊治早期胃癌,并将之命名为“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又称“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相似文献   

8.
对37例发现肠黏膜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成功率91.9%(34/37),平均手术时间55min;2例术中出血〉500ml,经急诊外科手术切除后出血停止;1例(2.7%)十二指肠球部小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闭合裂孔。术后平均随访2年,37例患者全部生存,3例(8.1%)复发,均再次内镜下切除成功。提示ESD治疗肠黏膜早癌及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层病变,且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349-351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6例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23例接受ESD治疗的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治疗组,另23例接受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平均手术时间、病灶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病灶平均直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 年2月至2011年2月进行EMR与ESD治疗的50例上消化道SMT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50 例上消化道SMTs中,位于食管10例,胃40例。术前内镜下超声小探头诊断间质瘤15例、异位胰腺17例、脂肪瘤18例。其中30 例行EMR,20例行ESD。病灶均完整切除,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病理组织学均符合超声内镜检查结果。患者术后均随访两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早期结直肠癌患者91例,其中42例患者接受EMR治疗(EMR组),49例患者接受ESD治疗(ES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同直径病灶完全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残留率.结果 EMR组的总体手术时间、病灶直径≥2.0 cm患者和<2.0 cm患者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D组(P<0.05);ESD组直径≥2.0 cm病灶的完全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均明显高于EMR组(P<0.05);EMR组的术后复发率和残留率均明显高于ESD组(P<0.05).结论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病灶直径≥2.0 cm的患者,ESD治疗效果更好,但其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且存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风险,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切除上消化道表浅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1月-2009年5月共应用ESD方法切除上消化道表浅黏膜病变200例,包括食管黏膜病变57例,胃黏膜病变143例。结果病变完整切除率88.2%,完全切除率96.1%,术后病理诊断达到治愈性切除率85.7%。穿孔4例,1例接受开胸手术,其余均保守治愈。术后迟发出血3例。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是一种治疗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SMT患者82例,患者均行EUS检查;根据EUS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全层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52-155
早期结直肠癌可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但如果术后病理显示存在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则需追加根治性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提高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及清除率对判断肿瘤分期、改善预后等意义重大。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能够对淋巴结进行染色定位,提高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检出率。现报道1例内镜黏膜剥离术后追加纳米碳淋巴染色辅助下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诊疗经过,通过对此病例的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操作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食管、胃及结直肠病变患者53例,共治疗病变56处。依次进行标记、注射、环周切开、剥离、止血等步骤。切除标本回收送病理。所有病例均按计划内镜随访。结果所有56处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出血3例:1例创面小动脉出血,内镜下钛夹止血;1例胃黏膜下持续出血,形成血肿,中转开腹行胃窦切除术;另1例胃体增生性息肉,病变完整切除,创面出血,热活检钳反复止血不成功,再以止血夹夹闭仍无效,术中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遂急诊中转开腹止血手术。术后延时出血1例:1例直肠管状腺瘤ESD术后7 d大出血,经肛门缝扎止血。术中发现肠壁穿孔1例,中转开腹行肠壁修补术。53例患者均康复痊愈出院,无患者出现后遗症。53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 d。在随访2-30个月后不存在复发患者。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是安全的,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且术后不易复发。缺点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多。  相似文献   

16.
李雨静  齐玲芝  苑坤  刘泳  刘聪  孙巍 《吉林医学》2009,30(13):1219-1221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大肠无蒂大息肉和平坦型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大肠黏膜切除术治疗72例92个大肠病变。采用病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一次圈套切除(EMR)、分次圈套切除(EPMR)和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法(Cap-EMR)切除病变,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72例患者一次性成功切除病变89个,3例患者各残留1个病变,其中2例再次行EMR,1例行APC氩气凝固灼除。12个月后复查未发现复发病例。术后病理结果:腺瘤71个,其中伴有上皮内瘤变的29个,增生性息肉13个,直肠类癌3个,黏膜内癌变5个,其中2例为SM2癌,行外科手术治疗。12个月后复查未发现复发病例。术中、术后无穿孔病例,术后出血5例。结论:EMR是治疗大肠癌前病变和黏膜内癌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技师配合技术和方法。方法通过总结和回顾ESD术设备准备、技术参数及技师的配合方法,保证ESD术的成功进行,减少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果ESD术关键的治疗附件包括内镜注射针、针型切开刀、IT切开刀、止血钳及高频电凝器ICC-200等。通过合理使用ESD电切、电凝的技术参数和配合技术,成功进行了28例患者29个病变的ESD术。结论合理使用电切、电凝等技术参数和配合技术是防止并发症、成功进行ESD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MEUS)在胃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5例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MEUS检查前均经胃镜检查并发现胃内有隆起性病变,但诊断未能确定。对76例MEUS诊断为胃平滑肌瘤的病例均行内镜下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将胃镜、MEUS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诊断胃平滑肌瘤76例,其中病变起源于黏膜肌层62例,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14例,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位于胃底部14例,胃体部28例,胃窦部34例;直径〈2cm 64例,〉2cm 12例。76例患者均成功切除病变,7.5MHZ适合于显示病灶内部回声,12MHZ显示病灶起源较清楚。病理均提示为胃平滑肌瘤,其起源层次与超声内镜诊断结果一致,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微探头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胃平滑肌瘤的病变层次结构,根据其诊断结果对胃平滑肌瘤行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在胃不同部位内镜粘膜下剥离(ESD)中胃食管连接部手术技术难度最大。Siewert将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依据起源分为三种类型。目前仅有日本学者报道了胃食管连接部Siewert’s二型病变ESD研究,尚未见将三种类型病变ESD治疗效果统一分析的报道。Objective:评价应用ESD切除胃食管连接部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期间,73例患者应用ESD技术切除胃食管连接部病上皮内瘤变。本研究前瞻性的评估ESD技术的可行性,短期结果,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以及ESD术后的补充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73例患者中,68例 (93.2%) 完整切除。切除粘膜最大径平均33.7mm。达到治愈性切除标准的61例患者中,成功随访57例(93.4%)。随访时间为1-56个月,平均24.1个月。1例患者出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再发。12例患者未达到治愈性切除。其中有3例水平切缘残留,1例垂直切缘有残留,4例存在印戒细胞癌或未分化的腺癌,1例病人存在脉管或淋巴管浸润,垂直切除残留印戒细胞癌的有1例,未分化腺癌且合并脉管或淋巴管浸润的有2例。在非治愈性切除患者中,1例失访,7例病人补充外科手术,4例病人定期随访未发现复发及远端转移。3例出现并发症仅为延迟出血,经过保守治疗或内镜下止血后治愈。结论:ESD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有效方法,完整切除以及治愈性切除是完全可行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