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性骨量减少的证候特征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91名老年性骨量减少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定,39例骨密度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正常组),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性骨量减少最常出现的中医证候是肾精亏虚证、痰浊内阻证、气虚证和血瘀阻络证,与正常组相比,在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具有显著性差异;与骨密度(BUA)相关的有肾精亏虚证,与超声传导速度(SOS)相关的有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两者呈负性相关,即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积分越高,发生老年性骨量减少的危险性越大.结论 骨密度与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具有密切关系,从而验证了它们在老年性骨量减少中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拟通过初步观察老年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OP)的证候特征并比较其异同点,探讨老年性骨量减少至OP的证候演变规律,寻找可引起骨量减少进而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危险证候,为老年性OP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证候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体质因素对骨质疏松症不同证候发生、发展、变化的影响。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本,基本证候有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肾虚血瘀。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等不同体质者,因其肾虚之阴阳偏盛、气化代谢特点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骨质疏松症证候。了解这些特点,对骨质疏松症的辨证治疗和孕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68例住院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完成病史和中医症状、体征的采集和理化检查,作出冠心病或非冠心病诊断,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脏腑辨证;分别以冠心病辨证分型的7个中医证候、脏腑辨证的6个脏腑虚证为自变量,以冠心病为因变量,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瘀证和气虚证(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959和2.803)是冠心病发病的证候危险因素;心虚证、肝虚证和肾虚证(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74,2.471,3.296)是冠心病发病的脏腑虚证危险因素.结论 出现气虚证、血瘀证、心虚证、肝虚证、肾虚证的患者更易于患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男性不育症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2002-2012年间发表的与男性不育症中医辨证相关的文献报道,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次分析,归纳、总结其常见中医证候与证候要素.[结果] 纳入分析的268篇文献中,涉及证候类型72种,出现总频次为431,频率在2%以上者为肾阳虚、肾精亏虚、肾阴虚、肾虚、湿热下注、脾肾两虚、阴虚、肾气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痰湿内蕴、瘀血阻滞、肝肾亏虚;经拆分证候后,获取证候要素34个,其中病位类14个,出现总频次为391,病性类20个,出现总频次为507,频率大于2%的分别为肾、脾、肝、下焦及阳虚、虚、阴虚、精亏、血瘀、湿热、气虚、气滞、血虚.[结论] 文献报道中有关男性不育症的证候类型名称较为繁杂,但从提取的数目相对少的证候要素可看出,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肾、脾、肝及下焦,病性以阳虚、阴虚、精亏等虚损为主,但也有较高比例的血瘀、湿热等,并可与虚损兼夹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79例无锡地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聚类分析,找寻其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79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把相关证候进行系统变量聚类分析,再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归纳出证型。【结果】(1)纳入研究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条目共53条,其中腰膝酸软、腰背刺痛、神疲乏力、齿摇发脱、纳呆食少等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59.78%(107/179)、56.42%(101/179)、52.51%(94/179)、45.81%(82/179)、41.34%(74/179)。(2)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聚为脾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和肾精不足证等4型,分布较清晰,比较符合临床实际。【结论】无锡地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脾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和肾精不足证等4个证型,病机以虚证、瘀证为主,病位在肾、脾、肝。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与肾虚、脾虚和血瘀有关。临床证型分为肾虚髓虚型、脾虚失养型、肾虚血瘀型,治疗主要以补肾、健脾、充髓、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气滞>湿热>肾虚>痰湿>脾虚>血瘀>心虚>气虚>阴虚>阳虚.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建立证候数据库,对血瘀证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并与相关因素关联性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在所有证候要素中占85.1%;血瘀合并气虚证1321例,占76.4%,血瘀合并阴虚证713例,占41.3%,血瘀合并痰浊证703例,占40.6%;高血压病对血瘀的影响强度最大。结论:血瘀证是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的证候要素,血瘀致病多与气虚、痰浊、阴虚相互兼杂,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机,高血压病与血瘀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的骨密度改变及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证候特征.方法 对136名老年2型DM患者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114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进行中医证候评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7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BUA)显著降低;60~64岁女性2型DM患者的BUA显著降低.将BUA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相关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组在阴虚证、肾精亏虚证和瘀血阻络证中呈现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比较无明显变化,而7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骨密度较老年健康人有所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阴虚证、肾精亏虚证和瘀血阻络证具有密切关系,从而验证了它们在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与中医阴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与中医阴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恶性肿瘤死亡患者证候特点为正虚邪实,虚、痰、瘀互见,有虚损证候者占80.4%,其中阳气虚损者多于阴血亏虚者;在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的67例中,有瘀血证候者占83.6%,有痰湿(或痰热)证候者占43.3%。死亡时间在1天24h中以0:00~11:59为多,占66.0%。患者死亡高峰在夏、秋两季,占65.0%。结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正虚邪实,虚、瘀、痰互见,阳气虚损者多于阴血亏虚者,其死亡与时间、季节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以体现中医特色的亚健康调查问卷为工具,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中医临床专家的判断,并应用聚类及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证候要素及其基本证候特征。结果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多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其证候要素和基本证候分布以心、肝、脾等脏腑功能虚损为主,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对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求治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影像学、生化及神经心理学检查。根据脑卒中后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抑郁症组和脑卒中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对危险度,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组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及气郁化火证积分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脑卒中组主要以单证居多,而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中,以3证及以上的复合证居多,其中肝气郁结证合并气郁化火或阴虚火旺证的比例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肝气郁结证的比例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的最危险的中医证候是气滞血瘀证,脑卒中组心脾两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和抑郁症的主要证候特征是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及气郁化火,其中脑卒中患者心脾两虚证具有年龄依赖性,而气滞血瘀证可以作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独立的危险因素,证候越复杂,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PLG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12例PLGC患者的主要年龄段为34~69岁(占84.43%);偏颇体质依次为阳虚质59例、气虚质30例、气郁质23例、痰湿质11例、湿热质8例、阴虚质7例、血瘀质5例、特禀质2例,平和质67例;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证75例、肝气犯胃证56例、气滞痰阻证33例、湿热内蕴证23例、痰瘀互结证17例、胃阴亏耗证8例。湿热内蕴证与湿热质,气滞痰阻型与痰湿质,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质,脾胃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密切相关。结论 PLGC患者多为平和质和正虚体质,证型多为脾胃虚弱证和肝气犯胃证,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 对1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定,以43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未狭窄患者作对照,用非条件t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常见证候要素有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等.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包括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控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运用中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益气方药可能是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正确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结合眼底血管特征的不同中医证型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 共纳入4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并随访2 a, 采集与中风相关的临床风险因素、中医证型及眼底血管特征参数信息, 采用生存分析法比较气虚血瘀证和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复发风险, 运用单因素分析辨识中风复发的核心危险因素和眼底血管特征, 分别建立2个证型的多因素Logistic复发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2个证型的复发风险比较, 风痰阻络证较气虚血瘀证高(P<0.05)。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受试者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799 6, 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值为0.719 3。结论  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复发风险较气虚血瘀证高, 建立识别不同证型缺血性中风复发的风险因素模型可以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