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GP化疗是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药物的化疗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因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影响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及遵医行为。本文观察苯美司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给予GP联合方案化疗.结果:总有效率60.4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Ⅲb、1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顺铂辅助化疗之间的相关性及与铂类药物在NSCLC辅助化疗中发生耐药的关系.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04例,均为Ⅲb、IV期患者,所有患者经皮肺穿刺或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为NSCLC,其中52例患者分别给予4~6个周期的含铂类方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方案),52例未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04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包埋组织切片STAT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了测定,分析STAT3基因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辅助化疗之间的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 STAT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基因蛋白表达阴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有优于后者的趋势.结论 ① STAT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是评估晚期NSCLC患者应用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②STAT3基因蛋白表达可能参与铂类药物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比较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2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每例患者至少接受 2 个周期以上的同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 1 年生存期。结果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组有效率为 47.2%,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组有效率为 44.5%,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 11.4 m,1年生存率为 44.5%,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 11.1 m,1 年生存率 41.7%,两组的各项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 NSCLC 疗效相似,可以作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GHV)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及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定期行胸部X线或CT、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总有效率为45.2%;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总有效率为52.38%;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中位生存期17.2个月,1年生存率69.04%,2年生存率34.5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年生存率63.09%,2年生存率30.3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P组发生率80.35%,GHV组发生率57.14%,白细胞减少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轻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结论:GHV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GP方案相近,耐受性良好,在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HV方案优于GP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TP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49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TP组26例和GP组23例,化疗2个周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TP组及GP组有效率分别为53.8%和39.1%(P<0.05),中位疾...  相似文献   

7.
刘志强  乔雷  马囡 《吉林医学》2008,29(7):558-558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ZAR)联合顺铂(CDPP)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7月四平市中心医院二院(四平中医院)21例晚期NSCLC患者第1、8天应用GP联合方案化疗,其中吉西他滨1000mg/m^2;第1—3天顺铂25mg/m^2;每21d为1周期,至少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21例中CR0例,PR8例,RR为38.1%,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NSCLC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后行肺(叶)切除术治疗3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进行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长春地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进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7.5%,高于对照组的25.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术前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后行肺(叶)切除术治疗3a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并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1日~2014年1月31日期间应用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NSCLC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共计72例患者纳入统计,34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GP组),38例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NP组),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NSCLC有效率略高于NP方案(GP组38.24%比NP组34.21%,χ2=0.126,P=0.723)。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化疗后骨髓抑制(GP组44.12%比NP组39.47%,χ2=0.159,P=0.690)、恶心呕吐(GP组20.59%比NP组23.68%,χ2=0.002,P=0.961),其他毒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乏力等,发生率低于10.00%,且为Ⅰ、Ⅱ度毒副反应。结论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NSCL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方法:将108例NSCLC患者均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采用紫杉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黑素瘤抗原-1(MAGE-1) mRNA及其编码的肿瘤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以该抗原作为疫苗对NSCL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用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对3种人肺癌细胞系、56例NSCLC标本和相邻正常肺组织标本MAG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AGE-1 mRNA及蛋白在3种人肺癌细胞系均表达;56例NSCLC标本中,27例表达MAGE-1 mRNA,22例表达MAGE-1蛋白,而在相邻正常肺组织中均不表达.结论:MAGE-1 mRNA及蛋白在NSCLC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频率,提示该抗原有望成为对NSCL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适宜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对长春碱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共入选45例NSCLC患者,随机分入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PDD)组成NP方案化疗组(23例),吉西他滨(GEM)联合PDD组成GP方案组(22例),观察两组对化疗的反应;同时以RT-PCR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β-tubulin-Ⅲ蛋白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别,对化疗总的有效率相似,在NP组内,有效14例,无效9例,有效患者的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mRNA测量值为(4.8±1.9),而无效患者为(15.8±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患者β-tubulin-Ⅲ蛋白的测量值为(3.7±1.5),无效患者为(1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组10例无效,12例有效,有效与无效患者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mRNA和β-tubu-lin-Ⅲ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对长春碱类药物的敏感性有关,β-tubulin-Ⅲ基因高表达,提示对长春碱类药物的敏感性低,宜换用其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RM1、ERCC1蛋白表达与晚期(IIIB~IV)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曾接受G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理标本中RRM1、ERCC1蛋白表达,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RRM1、ERCC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81%(22/47)、42.55%(20/47),其表达与性别、年龄、PS评分、组织学类型、分期、吸烟均无相关性,化疗有效率为36.17%(17/47), RRM1、ERCC1蛋白阳性及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18.18%(4/22)和52.00%(13/25),20.00%(4/20)和48.15%(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47)。RRM1、ERCC1蛋白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皆为14.1个月,RRM1、ERCC1蛋白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8、7.1个月(P=0.008、0.017);RRM1、ERCC1蛋白均阴性表达者的预后明显好于1个或2个阳性表达者,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8、7.6个月(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是晚期NSCLC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RRM1、ERCC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GP方案的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为负相关关系,RRM1、ERCC1低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更能从GP方案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mRNA和miR-9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收集2010-2011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匹配的NSCLC患者组织标本,包括45例正常组织、45例癌旁组织及45例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组织中NRP1 mRNA和miR-9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miR-9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男性癌旁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低于女性(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但与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淋巴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而与性别因素有关联(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NRP1 mRNA检测有助于判断NSCLC的分型及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泽菲)联合顺铂(PDD)组成的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8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第1天、第8天静滴,PDD30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使用2—4周期。结果38例中完全缓解(CR)2.63%(1/38),部分缓解(PR)42.10%(16/38),稳定(SO)34.21%(13/38),进展(PO)21.05%(8/38),总有效率(RR=CR+PR)44.73%(17/38)。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等,但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TP和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37.5 mg/m2,第1天、第8天,顺铂75 mg/m2,第2~4天。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天、第8天,顺铂用量用法同前。化疗每3周重复,每次循环评价不良反应、生活质量,2次循环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多西他赛组有效率45.00%,吉西他滨组有效率42.50%,两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多西他赛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1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MMP-1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2例Ⅰ期和26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中MMP-1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部分标本中MMP-12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比较MMP-12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MP-12 mRNA在38例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12例Ⅰ期和26例Ⅱ、Ⅲ期癌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半定量均值分别为(0.551±0.140)和(1.082±0.42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P-12蛋白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而在Ⅰ期癌组织中低表达,在Ⅱ、Ⅲ期癌组织中高表达。结论MMP-1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MMP-12基因转录水平异常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78例采用吉西他滨及顺铂联合化疗,另选取82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IGF-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29.49%(23/78);部分缓解(PR)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IGF-1及VEGF水平明显低于稳定+进展(SD+PD)患者,PR患者血清CYFRA21-1、IGF-1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R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则高于治疗前水平,SD+PD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可使晚期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IGF-1表达下调,VEGF水平上调,对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