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变化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应用Acuson-128型电脑声像仪,配5MHz线阵探头。测量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结果,糖尿病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眼动脉阻力指数与搏动指数增加(P<0.01)。结论,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判断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此项检查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28例妊高征患者硫酸镁静滴前后及20例正常人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同时测血压。结果:妊高征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及用药后,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较正常人及用药后明显升高(P<0.05)。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状况对妊高征患者的病情及疗效有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寻找最敏感、重复性最好的血流参数指标。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0只眼及50例正常对照组100只眼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并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降低,阻力指数升高(均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Vs、Vd降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升高(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血流速度比值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高眼球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超声参数为眼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4.
福辛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用福辛普利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9例(38眼)糖尿病患者给予福辛普利10mg/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CR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CRA的Vs、Vd、Vm低,而PI、R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Vs、Vd和Vm增加,PI、RI降低(P<0.05或0.01)。结论 福辛普利能改善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脑血管性疾病和糖尿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方法采用美国Acuson-128型电脑影像仪测量209例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结果正常老年人血流动力改变与患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此项检查对预测老年人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和判断病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斜视术后眼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对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多普勒超声监测眼动脉血供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斜视儿童29例29只眼行2条水平直肌后徙-截腱术,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搏动指数(PI),比较血流改变,并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 结果:(1)斜视眼术前患眼OA,CRA血流参数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斜视眼术后1周眼动脉VS明显升高,PI,RI升高(P<0.05),(3)斜视眼术后1个月OA,CRA各血流参数技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可以引起短期眼组织缺血,但随着手术激惹的消失及广泛侧支环的建立,2条水平直肌截断手术不会引起眼前节缺血,多普勒超声是评价眼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超对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动脉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动脉进行彩超检测,分别获得眼动脉(OA)、睫状动脉(P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频谱,并分别测量其参数: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糖尿病患者眼动脉的血流频谱形态特征:CRA、OA、PCA 3支血管血流频谱均表现为谷峰消失呈圆钝状,S2S1,部分表现为血流加速型,另部分表现为血流减慢型,均伴有舒张末流速降低及RI、P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彩超动态检测OA及其分支的血流状态,了解视网膜循环的功能变化,对早期诊断、防止2型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情况。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开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时间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结果在两者之中眼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时间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神经存在缺血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视网膜对缺血非常敏感,所以眼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直接影响眼的功能,目前评估眼部血液循环可借助多种仪器设备。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检测视网膜血管结构变化,以明确老年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测量老年大鼠和青年大鼠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算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同时使用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检测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结论:与青年大鼠组相比,老年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管径增粗,血管壁不光滑;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降低(P〈0.01),计算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则升高(P〈0.01)。说明使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速度及阻力指数能较敏感地反映血管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5例正常对照组、43例高脂血症患者OA和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和阻力指数(R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患者OA和CRA Vs降低(P<0.05),RI升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OA和CRA的血流速度降低、循环阻力增加,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脂血症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技术及安全措施。方法:通过对桡动脉解剖的认识,从术前判断、术中获取技术和术后防止血管桥痉挛3个方面回顾总结63例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前臂运动功能障碍,3例出现短暂感觉异常。无前臂及手部缺血并发症。桥血管近期通畅率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价、术中和术后适当地保护桡动脉是安全获取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肱动脉桡动脉处血压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20例小儿肱动脉,桡动脉处的血压进行了测量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组,不同体位时,该二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5)。桡动脉处可作为小儿血压测定的另一选择,桡动脉处测甚为方便,临床实用性更大,左右上肢血压值也无显著差异(P〉0.5),临床上测定时可任选其一。  相似文献   

13.
多普勒超声检测妊高征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妊高征胎儿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正常胎儿和妊高征儿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妊高征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不同程度增高;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标不同程度降低;出生后Apgar分值不同程度降低,以上增高和降低幅度均与妊高征程度有关,即轻度低于中度,中度低于重度。结论 妊高征胎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变,产前多普勒超声检测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及时预防和治疗胎儿宫内窘迫,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CDFI诊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超声CDFI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了 4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的超声CDFI的特征。结果 ①右冠状动脉明显增宽。②室间隔及其他部位侧支血流丰富。③左冠状窦内无左冠状动脉起源。④肺动脉增宽。结论 超声CDFI可以诊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它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住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68例,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00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途径16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PCI成功率、血管并发症(出血和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闭塞、深静脉血栓)、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外周血管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人治疗较经股动脉途径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无名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扩张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动脉硬化导致无名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改变的超声声像图与临床意义。方法经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26例无名动脉与右锁骨下内径及血流速度、血管走行、有无斑块形成。并设立36例正常对照组,测量无名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内径。结果老年动脉硬化,可导致无名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延长、扩张,使右锁骨下动脉分叉点抬高,血管扭曲,由无名动脉向右锁骨下动脉的血流角度发生改变,血液运行不畅,局部斑块形成。结论超声可以通过测量血管内径、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对血管走行及血流动力学观测而对老年性右颈部搏动性包块性质做出判别。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颈动脉为窗口,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间关系。方法用高频超声探查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一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斑块分级。结果三组IMT值及斑块分级存在显著差异。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敏感性为83%,持异性为77%。1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斑块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0脏病(CAHD)的最有效的阳性指标。结论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对正常冠脉血流频谱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分别测量37例正常人冠脉主干、主要分支及室间隔心肌内舒张期冠脉血流充盈时间(DET)、充盈时间与心动周期的比值(DET/RR)、加速度(AV)、减速度(DV)、速度时间积分(VTI)、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平均血流速度(Vmean)等项指标,分析了冠脉血流测量的影响因素。该技术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项无创性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动脉压迫止血带在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手法压迫结合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止血时间及肢体制动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止血时间及肢体制动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带用于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中止血,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直视下有效止血、操作简便、节时省力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止血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