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胸痛、咯血为首发症状的滋养细胞肿瘤胸部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例胸痛、咯血为首发症状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CT扫描前未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资料表现。结果 9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结节,主要分布于两肺外周,1例伴有血胸。结论对于胸痛或咯血的育龄期女性患者,尤其有近期妊娠或流产史,如CT表现为两肺胸膜下区的多发结节,强烈提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病人,男,82岁。2011年5月12日年度体检时,行胸部透视未见明显异常。7月14日,行胸部CT平扫显示:右上肺尖后段直径约1 cm结节影。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痛、胸闷、气短,无发热、盗汗、消瘦、纳差等不适症状。当时考虑良性可能性大,随诊复查。9月1日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结节影较前稍增大,边缘见有毛刺,考虑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9月9日行体部PET/CT检查提示右上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部转移性平滑肌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的CT、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的表现进行探讨。结果41岁女性患者,因多发子宫肌瘤入院,术前CT示双肺外周散在多个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影,其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结节大小约3-11mm,结节周围无明确血管束集征、分叶征,胸腔无积液,纵隔内无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双肺结节无明确强化。PET/CT:双肺多发结节,无FDG摄取,全身无明确原发灶。随访3个月及26个月CT示肺部结节无明确异常改变。开胸切除病理:错构瘤,平滑肌瘤型。结论当生育期妇女患子宫肌瘤或有子宫肌瘤病史,CT扫描肺部出现边缘清楚的多发结节,静脉注射对比剂无明确强化;FDG-PET/CT上出现低代谢的多发结节,随访期间结节生长缓慢,PBML应包括在鉴别诊断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探讨其CT扫描和诊断价值。方法 13例胸部CT扫描患者,均在深吸气状态下摄片。在常规深吸气后屏气进行CT扫描,观察胸部淋巴结,肺部病变及胸膜病变。结果 13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9例对称性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伴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纵隔淋巴结增大伴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而无肺门淋巴结增大。胸部病变有8例,占所有病例61.52%,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其中,3例伴肺内斑片状实变影,2例伴肺组织纤维化。胸膜病变仅1例,表现为胸膜多发小结节伴胸腔积液。结论 CT扫描是诊断结节病和鉴别诊断结节病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胸片。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主因肺癌术后3年,于2018年1月外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双肺多发结节,相关肿瘤标志显示阴性,行抗炎治疗1周后肺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后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入院后行胸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双肺下叶磨玻璃结节,无明显强化,鉴于其肿瘤病史,不排除恶性可能,遂决定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告知患者操作相关风险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48岁。发现肺部结节1月余。患者于1月前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乏力盗汗,无发热畏寒。当时来我院就诊,查胸部CT平扫示:两肺多发结节;两肺散在少许慢性炎症。未予药物治疗。1个月来无新发症状,现来我院复查,并收住入院。入院后纤支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5.1↑,住院一般细菌培养(-),涂片抗酸杆菌(-),余血常规、生化全套均为阴性。影像学表现:CT示两肺散在多发小结节影,直径  相似文献   

7.
韦格氏肉芽肿的典型与非典型胸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韦格氏肉芽肿的典型与非典型胸部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资料证实的17例韦格氏肉芽肿的肺部CT征象,比较其典型与非典型胸部CT表现.结果 典型表现(11例):9例肺部多发结节和空洞形成,2例肺内多发斑片及球形实变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其内坏死区无强化.非典型表现(6例):3例肺部孤立性结节,1例肺部单发肿块,1例肺内单发空洞,1例肺内多发实变与间质性病变同时存在.结论 肺部韦格氏肉芽肿具有典型和非典型胸部CT表现,临床症状与CT征象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1岁,主诉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外伤后出现意识障碍,当地医院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边界清楚,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就诊于本院后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正常。既往史:患者13年前行子宫肌瘤瘤体摘除术,11年前因子宫肌瘤复发行子宫切除术;8年前行左上臂脂肪瘤切除术;2个月前外伤后致右侧锁骨骨折。  相似文献   

9.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研究肺淋巴瘤和肺假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8例肺淋巴瘤均行X线胸片、腹部B超或CT检查,其中6例行胸部CT、2例行气管分叉体层和肺内病灶体层检查;2例肺假性淋巴瘤均X线胸片、气管分叉体层及肺内病灶体层检查。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8例肺淋巴瘤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肺结节、肿块,7例病灶边缘呈棉絮状或周围呈磨玻璃样,2例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1例可见空洞。2例合并有双肺多发斑片,2例合并双肺细网状结构或磨玻璃样变,1例合并双肺多发粟粒结节。2例肺假性淋巴瘤表现为含支气管气像的双肺多发大片浸润实变,无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结节或肿块型的病灶边缘棉絮状或其周围呈磨玻璃样,多合并肺内斑片、肺间质变。但最终诊断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3 0例肺外恶性肿瘤肺内多发转移患者分别行低剂量螺旋CT( 5 0mA ,螺距 2 .0 )及常规螺旋CT( 2 5 0mA ,螺距 1.0 )扫描 ,采用双盲法对结节数目、大小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3 0例患者采用低剂量及常规螺旋CT检出结节数分别为 872个、876个 ,二者对结节的检出无明显差异 ,部分患者低剂量螺旋CT显示的结节略小。结论 :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螺旋CT对肺结节的显示相仿 ,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及高危人群肺癌筛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多发肺和胸膜结核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5例多发肺结核瘤 (5例X线胸片、1例病灶体层、4例胸部CT)和 4例多发胸膜结核瘤 (4例X线胸片及胸部CT)的影像资料。结果  5例多发肺结核瘤均为直径小于 3cm的类圆形结节 ,结节数 2~ 8枚 ,13枚结节边缘清晰光滑 ,7枚有浅分叶 ,5枚有稀疏长毛刺 ,16枚结节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7枚结节周围可见卫星灶。 4例多发胸膜结核瘤 ,结节数 2~ 8枚 ,除 1枚呈扁平波浪状外其余为类圆形 ,9枚结节边缘清晰光滑 ,9枚结节呈均匀软组织密度 ,2枚可见钙化 ,11枚结节邻近胸膜局限增厚。 9例患者均无陈旧肺结核或胸膜炎征象。结论 多发肺结核瘤的多数结节缺乏特异性 ;多发胸膜结核瘤多呈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多发胸膜结核瘤可合并肺结核瘤 ,但两者均可无其他胸部结核征象  相似文献   

12.
2015年RSNA年会上胸部疾病的研究主要包括肺结节与肺肿瘤(肺癌的筛查、胸部结节/肿瘤的检测和随访、胸部结节/肿瘤的诊断、放射肿瘤学、胸部介入/消融治疗)、胸部双能CT、肺气肿及COPD、降低放射剂量、弥漫性肺部疾病及功能成像和胸部急诊影像等方面,而肺部结节及肿瘤、胸部双能CT、肺气肿及COPD和低剂量研究是此次RSNA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2岁。于2009-03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胸闷、胸痛,未在意;之后症状逐渐加重,2009-05-08行胸部CT: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余无异常;气管镜检查:气管、支气管炎,怀疑"结节病或淋巴瘤"。此后患者间断出现胸闷、胸痛,偶有低热、咳嗽、咳痰,2010-02-25复查胸部CT:右下肺结核,两肺多发小结节,右侧胸腔积液;肝周少量积液。PPD试验(+++),结核杆菌抗体阳性,血沉35 mm/h,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肺型和脑型肺吸虫病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4例患儿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肺吸虫痛,均行胸部CT检查及脑部MR平扫加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肺部表现4例均见胸腔积液并胸膜下肺结节;3例见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2例见肺内斑点状模糊影;2例见肺内小结节,其中1例结节边缘见弯曲条状影,状如“蝌蚪”.脑部表现3例见颅内大小不等出血灶;2例见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分布于脑实质及脑室内;2例见“隧道征”;所有病灶周围均有大小不等水肿信号.结论:胸腔积液合并胸膜下肺结节、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及状如“蝌蚪”的小结节是胸部较特征性的CT表现.脑实质及脑室内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及“隧道征”为脑部较特征性的MRI表现.胸部和脑部病变均具有多发及迁移性.  相似文献   

15.
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肺囊虫病的X线胸片和3例CT胸部的表现.结果: X线胸片和CT表现为两肺多发、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结节状阴影,直径约3.0~12.0mm,边缘较清楚,有的结节密度不均,中心密度较周边低,形成高密度环状影,有的结节内或环壁可见点状钙化,有的结节密度浅淡均匀,病灶间无融合征象,无胸膜反应,无胸腔积液,无肺门、纵隔肿大淋巴结.6例均合并皮肤、肌肉囊虫病,5例合并脑囊虫病.结论: 肺囊虫病虽少见,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注意合并其他部位囊虫病,诊断本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肾癌根治术后12年单侧肺、胸膜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5岁,因"胸闷、胸痛20d"于2008-03-21入院.肺CT:左侧胸腔积液,右上肺有直径约8mm的结节影.胸部PETCT:右上肺结节无摄取,良性可能性大,左侧胸腔积液,局部异常高代谢灶,标准化摄取值(SUV)3.9~5.6.胸水检查:渗出液,色黄,细胞成分以淋巴细胞为主,未查见抗酸杆菌和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7.
孤立性肺结节的生长特征及CT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重点及难点。随着螺旋CT的普及以及肺癌CT普查的提倡和应用,小结节的检出越来越多,很多大结节的特点都不适用。对肺结节的生长特征和CT评价做一较深入的综述,并指出短期观察CT测量肺结节的生长率对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女性患者,63岁,因双颈部触及肿块伴胸部疼痛、阵发性咳嗽于2011年3月28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B超示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伴钙化,胸部CT示两肺近胸膜下多发粟粒状小结节影,胸骨局限性膨大,骨质破坏明显,诊断为甲状腺癌肺转移、胸骨转移。该患者于就诊当天行了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甲状腺滤泡癌,右甲状腺肿囊性变,伴灶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相似文献   

19.
MR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无电离辐射,还可提供组织的功能学信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设备及扫描技术升级使胸部MR临床应用成为可能.MR能否替代CT用于肺癌筛查及肺结节无辐射随诊越来越受关注.研究表明胸部MR在肺结节的检出、随诊及诊断方面存在潜在价值.本文就MR在肺癌筛查及肺结节随诊中的应用和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惠明  伍筱梅  刘晋新  邓宇   《放射学实践》2012,27(9):937-940
目的:探讨AIDS与非AIDS患者肺毛霉菌病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肺毛霉菌病患者(AIDS组24例,非AIDS组9例)胸部X线及CT(常规CT扫描和薄层CT扫描)影像表现。结果:肺毛霉菌病的常见征象有肺纹理增粗、肺内斑片状渗出性病灶、双肺多发粟粒样结节影、磨玻璃样密度影、肺气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其中非AIDS组肺内多发渗出性病灶的发生率(9例,100%)高于AIDS组(14例,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双肺多发粟粒样结节影则更多见于AIDS组(9例,37.5%),非AIDS组未见此征象(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肺毛霉菌病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肺毛霉菌病在非AIDS组中以肺部渗出性改变最为常见,在AIDS组中则以双肺多发粟粒样结节影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