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梗死前心绞痛的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AMI住院病例98例,并发糖尿病35例(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63例(非糖尿病组),均在发病后12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及近期疗效。结果:开始溶栓时间糖尿病组平均为(5.68±2.24)h,非糖尿病组平均为(4.66±1.80)h,两组比较,糖尿病组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梗死血管再通率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病死率、再梗死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AMI患者的病情较重,静脉溶栓近期疗效较差,其溶栓治疗再通率较低,这与糖尿病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睡眠质量较好的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素得分均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差者(P〈0.01)。在催眠药物与PSQI总分两项上,社会支持高分组和低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SRS总分与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使用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提高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55例直接PCI术后的AMI患者根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A组,124例)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B组,13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①A组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无复流(NF)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自溶现象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②A组随访时期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低于住院期间(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而B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③A组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力衰竭(8.06%)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20.16%)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6.79%和35.11%,P〈0.05),两组在死亡率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直接PCI对所有AMI均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梗死前心绞痛可促进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现象的产生,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有利于减少直接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损害,改善左心室重构,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夏琼琼 《中原医刊》2011,(12):121-12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住院AMI且存在睡眠障碍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干预组(2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总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安眠药的应用及日间功能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干预组睡眠总体情况优良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52,P〈0.01),干预措施的有效率高达85.7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干预组为(24.9±2.5)d,对照组为(28.0±2.6)d,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4,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AMI患者的睡眠障碍,增加治疗效果,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虹  王东琦  李红兵  牛印会  张占霞 《西部医学》2009,21(12):2120-212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早期防治的意义。方法对162例AMI患者,据入院时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贫血组56例(轻度32例,中度18例,重度6例),非贫血组106例,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特点及预后指标。结果AMI合并贫血组的患者既往心绞痛史、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比例及肌酸磷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Hb水平、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1)。AMI合并贫血组的患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killipⅡ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的比例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住院期间重要临床事件亚组分析:killipⅡ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住院病死率随贫血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AMI合并贫血的高危患者多,急性期重要临床事件发生率高,早期积极预防及纠正贫血可能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例AMI按性别分为女性组100例,男性组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男性组相比较,女性组平均年龄大(P〈0.05);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高脂血症比例、梗死部位、冠脉病变特征、心律失常比例两组无差异(P〉0.05)。女性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比例、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女性AMI患者危险因素多,住院期间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303例AMI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在心梗前有无心绞痛,将患者分为P组(心肌梗死前1周有心绞痛发作)142例与NP组(心肌梗死前1周无心绞痛)16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P组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NP组,再通时间明显短于NP组,CK、CK-MB、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AMI患者的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AMI患者43例进行RHR测定,分析RHR及梗死面积与近期死亡率的关系。结果AMI患者死亡组平均RHR(88±18)次/min显著高于存活组(72±13)次/min,P〈0.01;RHR≥90次/min组的近期死亡率比RHR〈90次/min组显著增加(X^2=11.98,P〈0.01);大面积心梗比小面积心梗近期死亡率增加(X^2=6.12,P〈0.05)。结论RHR与AMI近期死亡率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评估AMI病情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与国内正常成人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治疗前,PSQI总分及催眠药物、睡眠效率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睡眠时间外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治疗前;除睡眠障碍外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入睡时间得分、日间功能得分和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差于正常人群,心理护理干预能较好地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8.
医师在医疗服务中拥有的医学治疗权不是一项个人权利,而是一项社会权力.医师权力来源病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病人的健康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诱发医师权力部分地背离了它的本始目的,这一现象就是医师权力异化.异化了的医师权力侵犯病人权利,引起医患双方利益冲突,形成医疗纠纷.在立法上全面确定病人的权利与医师的义务,用病人权利制约医师权力,这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