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本文系用颈椎牵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155例,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颈椎病患者155例,男135例,女20例,年龄27~68岁,平均:38.2岁;有明显外伤史45例,余无明显诱因;神经根型82例,椎动脉型37例,脊髓型6例,混合型27例,交感型3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达20年。a治疗方法颈椎牵引法:使用布制颌枕牵引带,取仰卧位,床头垫高10~15cm,根据病变部位,定位后确定牵引角度(一般15~30”,以病人感觉舒适,无不良反应为宜)。重量3~14kg,可根据病情而定,每次30分钟,2/日,1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引治疗青少年颈椎反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青少年颈椎反弓患者进行推拿结合牵引的治疗。隔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有显著改变,治疗后颈椎反弓纠正15例,明显改善20例,好转5例。结论:推拿结合牵引是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筋丸胶囊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血流动力学和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和耐受程度调整牵引,牵引50 s,放松30 s,交替进行;每次持续25~30 min, 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筋丸胶囊,1.2 g/次,3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部残疾指数(NDI)评分、颈椎活动度、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和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水平。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30%(42/4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PGE2和...  相似文献   

4.
颈椎按摩,用手法点穴推拿、揉捏及锤击患处,每次15~30分钟;自我按摩,每次20-30分钟1日2次,16例加颈椎牵引,重量2~10kg,每次0.5~1小时,日1次,并用蝮蛇抗栓酶0.5~0.75u,654—220-40mg。  相似文献   

5.
童德康 《河北中医》1998,20(4):247-248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1996~1998年,我科采用颈椎牵引、按摩和保健操结合法治疗颈椎病25例,并同1989~1995年用TDP加按摩治疗同类颈椎病25例进行对照,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颈部牵引加按摩及保健操组(简称A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3.7岁;病程2个月~6年.TDP加按摩组(简称B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8~64岁,平均40.5岁;病程6个月~8年.2 治疗方法2.1 A组 治疗时先颈椎牵引,再行颈部按摩,配以颈部保健操.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需间隔1周.2.1.1 颈椎牵引:采用悬吊式牵引架,患者取坐位行颌枕牵引,头前倾15°,牵引重量从5kg开始,因人而宜逐日增加,以能耐受力度至15kg维持.  相似文献   

6.
杜红霞 《山西中医》2009,25(1):24-25
目的:观察比较颈椎牵引、超短波加颈部体操治疗与单纯性颈椎牵引对各类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颈椎病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牵引组,分别以颈椎牵引、超短波加颈部体操治疗和单纯性颈椎牵引治疗。1个疗程(15天)后统计疗效。结果:综合组治愈22例,显效33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牵引组治愈13倒,显效18例,好转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0%。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椎牵引、超短波加颈部体操综合治疗各类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1990年1月~1996年5月,采用头环弓重磅颅骨牵引治疗颈椎前脱位28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0~50岁16例,51~60岁12例;从高处坠下致伤者16例,占57.1%,因头部受重物打击挫撞1例,占3.6%;第3颈椎前脱位者1例,第4颈椎前脱位者14例,第5颈椎前脱位者7例,第6颈椎前脱位者6例;稳定性者19例,占67.9%,不稳定性者9例,占32.1%;合并脊髓神经不全损伤者14例,占50%。2治疗方法2.1急症处理病人入院后,立刻让其平卧于硬板牵引床上,检查患者血压、呼吸、脉搏及是否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选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治疗组及单纯牵引对照组各30例。牵引下整脊及单纯牵引各治疗9次,软组织微创治疗3次。分析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及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较明显;两组治疗后患者颈神经根管矢状径比率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较明显。结论: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及椎间孔狭窄,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压迫。  相似文献   

9.
章明  祁兆建  王维佳 《中医正骨》2007,19(9):12-12,14
为观察全自动颈椎牵引器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该牵引器和普通四头带坐位牵引,牵引重量为5kg,牵引角度为前屈100,牵引时间为30分钟,每天1次,牵引2周。牵引前和牵引2周摄颈椎侧住片,量出C2—C7各椎间隙之间最大距离。两组比较,并对每组病人牵引前后进行症状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各椎间隙牵引前后的变化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症状评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全自动颈椎牵引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效果,疗效优于普通四头带牵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牵引加电疗法综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患者均采用颈椎坐位枕颌布带垂直牵引、微波照射和热磁电中频离子导入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每次先做颈椎牵引15~30分钟,然后用微波照射颈部病变部位20分钟,最后采用热磁电中频离子导入治疗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临床治愈49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9%。结论:牵引加电疗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报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发青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43-1544
笔者2007年1月~2007年6月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治疗结合报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并与单用颈椎牵引、推拿治疗者30例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7~69岁,平均52岁;单侧35例,双侧15例;病程最长3月,最短  相似文献   

12.
牵引加压手法整复综合治疗颈椎病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300例患者均经颈椎CT及颈椎X线拍片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椎体前后缘增生及钩椎关节增生、韧带钙化等所致的椎动脉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中男性166例,女性134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5岁;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者5天;颈椎间盘突出合并颈椎椎体增生者105例,纯间盘突出者120例,纯颈椎增生者75例;神经根型143例,椎动脉型76例,混合型81例。 2 治疗方法 2.1 颈椎牵引加压 先于患者颈部施以拇指按揉、拿揉及捻揉等手法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后方可行颈椎牵引,牵引时令患者坐于“坐立两用颈椎牵引机”座位上,用皮带固定并拢…  相似文献   

13.
从 1994年至 1999年 ,牵引加中药治疗 12 6例神经根型颈椎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 6组 ,男 72例 ,女 5 4例 ,40岁以下 15例 ,40~ 6 0岁以上 111例 ,C4 -515例 ,C5-64 2例 ,C6-730例 ,C7-T12 9例 ,2个间隙同时受累 43例。本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2 治疗方法2 .1 颈椎牵引 :采用日本东芝ITO -TRAC TR - 2 0 0电子控制间歇牵引装置 ,病人仰卧在牵引床上 ,牵引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牵引期和间歇期的时间及重量 ,牵引重量 5~ 12kg,每日 2次 ,每次 2 0分…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针灸、推拿加牵引综合治疗本病 4 8例 ,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8例中 ,男 33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3年 ;C4 - 5突出6例 ,C5- 6 突出 2 8例 ,C6 - 7突出 2 3例 ;单侧型 39例 ,双侧型 9例 ;4 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臂麻痛及头晕头痛症状。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全部病例均经CT或X光片确诊。2 治疗方法2 .1 快速颈椎牵引 患者坐于颈椎牵引椅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牵引力为 10~ 2 0kg…  相似文献   

15.
提抻牵引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舜沛 《新中医》2007,39(7):51-52
目的:观察提抻牵引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患者采用提抻牵引法为主,配合颈椎牵引、功能锻炼,隔天1次。结果:临床治愈24例,显效15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结论:提抻牵引法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尹德铭  陈朝大 《新中医》2005,37(9):28-29
目的:观察内服益气活血药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内服益气活血药(由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黄、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威灵仙等组成)汤剂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扶他林配合颈椎牵引治疗。2组均以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显效率69.8%,总有效率95.3%;随访半年,41例(显效+有效)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4.9%。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显效率45.O%,总有效率80.0%;随访半年,32例(显效+有效)中复发9例,复发率为28.1%。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采用针刺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3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19例,女2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30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5年。纳入标准:以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为主症,TCD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X线摄片提示颈椎椎间关节失稳或骨质增生。排除各种占位性、外伤性、耳源性眩晕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联合中药薰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椎牵引联合中药薰蒸治疗.颈椎牵引采用卧位多功能牵引架前屈位牵引,牵引锤质量为患者体质量的1/10,每次牵引40 min,每日2次.同时给予中药(由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艾叶、川椒、桃仁、红花等组成)薰蒸,每次约35 min,薰蒸完毕回病房常规卧床休息约20 min,每日薰蒸2次,2次间隔时间>4h.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0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0例.结论:颈椎牵引联合中药薰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安全性好,且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84年至今收治158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斜扳法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fiB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580例,其中男性997例,女性583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平均37岁,20~30岁115例,30~40岁796例,40—50岁520例,50岁以上者149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3年。2治疗方法ZI单纯腰椎牵引法是牵引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我们使用手摇式牵引床,病人一般采用仰卧位,少部分采用俯卧位,牵引重量主要根据病人的自我感觉,牵引次数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牵引后解脱牵引带,床上休息10分钟后再回病室。另外,对部分…  相似文献   

20.
肩关节炎,中医称为漏肩风、冻结肩,俗称“五十肩”。本病与肩部负重过度,肩关节活动过频、过剧或过少,牵拉过强或突然扭转及外物直接撞击,有密切关系。临床资料本组肩周炎患者100例,男性67例,女性33例;门诊70例,住院30例;55~65岁48例,45岁~54岁52例;左肩40例,右肩58例,双肩2例;因劳累受凉史3g例,外伤史22例,颈椎病引起8例,不明原因31例,病程不足2月72例;2个月以上者28例。治疗方法用松解法,点按揉法,捉拿法,摇动肩关节法,托揉肩关节法,搓抖法,肩关节牵引法。每日1次,每次15分钟左右,12次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