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钟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57-858
目的分析广东兴宁市2004~2009年狂犬病疫情状况,为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广东兴宁市狂犬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共报告狂犬病22例,死亡22侧,死亡率100%,除2008年无发病外,其余年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以2004年最高,达1.3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32/10万。潜伏期平均为67.8d。病例20例分布在农村,2例在城区(含3个办事处);病例男女性别比为3.4:1;发病年龄以〉50岁为主,共17例,占77.2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多,占81.82%;发病时间以5~6月和9~10月最多,共15例,占68.18%。77.27.%的病例暴露后伤口未作处理和100%未就地及时规范处理,68.18%的病例无免疫史。结论广东兴宁市狂犬病病例68.18%无免疫史,100%暴露后未就地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强狂犬病危害性及暴露后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及时就地规范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恩平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06-2012年恩平市狂犬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2年恩平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6例,年发病率介于0.20/10万~1.83/10万之间,病死率100.00%;病例集中在2008-2011年;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24例,占92.31%);男性17例,女性9例;50岁以上人群报告发病占42.3l%(11/26);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构成比分别是53.85%(14/26)和15.38%(4/26);咬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占37.50%(9/26)。24例动物咬伤史明确的病例中,潜伏期中位数为51.5d;79.17%的病例由犬咬伤引起(19/24);病例伤口暴露程度以Ⅲ级伤口为主,占95.83%(23/24)。仅有1例病例接受规范犬伤处理,所有病例均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加强犬只的管理和免疫,及时、规范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何凡  龚震宇 《浙江医学》2011,33(10):1474-1476
目的探讨可疑狂犬病暴露后的有效处理方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为更好地防治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浙江省2005至2006年的所有狂犬病病例和与其有同源暴露的狂犬病暴露者的调查,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有效的伤口处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本次共调查了132例病例和73例对照。病例组和对照组ll度及以上暴露分别占97.7%和91.8%,相对Ⅰ度暴露,OR值为3.73(090~15.40)及以上。病例组和对照组各有8.5%和1.4%暴露部位在头面部,57.4%在躯干,31.0%在上肢;相对下肢,OR值分别为3.67(1.96~6.87)、12.00(1.49-9679),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趋势X^2=20.88,P=0.000)。22.6%的病例和11.8%的对照暴露部位数≥2处,OR值为2.19(0.88~5.58);84.8%的病例和712%的对照伤口有出血,OR值为226(107~4.80);伤口在医疗机构处理为保护因素,相对伤口未处理者,OR值为047(0.25~088);8018%的病例和97.4%的对照伤口在当日处理,OR值为0.11(001~0.90);消毒或冲洗后再消毒为有效的伤口处理方式,相对伤口未处理者,OR值分别为0128(0.10~0.76)和0.33(013~0.80)。结论暴露程度、暴露部位和暴露部位数、伤口有无出血、伤口处理和处理方式、伤口处理时间对狂犬病暴露者的发病有影响,狂犬病暴露后应在医疗机构当天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4.
陈红  邓云芳  罗四娥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071+3079-3071,3079
目的:了解青原区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在青原区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诊疗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青原区上报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为1757例,比2009年的1238例增加519例。暴露人群中男性1046例,占59.53%;女性40.47%,以农民(777例)为主,占44.22%;其次是学生(413例)和散居儿童(233例),占36.76%。按年龄分布,以15岁下最多(728例),占41.43%。95.85%暴露者为犬伤。按暴露部位以下肢伤最多,占68.64%;其次是上肢伤,占27.66%。结论:大力开展狂犬病防预知识,特别是农村对犬的管理,提高人们对犬伤的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是减少犬伤根本措施。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及接受全程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地区动物伤人的发病情况及观察狂犬疫苗接种的效果。方法依据《广东省2005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方案》和《广东省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工作指引(2001年版)》的规定对2091例动物伤病人进行医学处理,分类统计和发病追踪。结果2091例病人中犬伤1563例占74.8%,年龄以15.44岁为主,占71.6%。伤口部位以上肢为主占55.4%,1951人接种维尔博,140人接种瑞必补尔,接种后观察8个月以上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犬伤病例中81%为宠物犬所伤,是狂犬病暴露的最危险动物,喂狗和主动亲近狗是被宠物犬咬伤的最主要原因,暴露后接种维尔博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狂犬病流行规律,探讨其发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汉中市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的45例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50~岁占46.67%,5~岁组占4.44%;发病以农民为主(91.11%);潜伏期最长180d,最短11d,平均64.41d;以普通流浪、家养犬为绝对优势暴露动物。45例病例中,有3例(6.67%)规范处理了伤口并接种了狂犬疫苗,有4例(8.89%)仅消毒伤口未规范冲洗,接种不及时,有38例(84.44%)未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置及预防接种。结论犬饲养量大,管理、健教工作不到位,人们对狂犬病的危害认知不足,暴露后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不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与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血清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情况,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1月-12月份到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根据登记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362例狂犬病暴露者,多处伤占67.49%、浅层伤占76.42%、上肢伤占45.60%、下肢伤占45.68%;犬咬、抓伤占81.53%;7月-9月份是致伤高峰占34.19%;伤后2h内就诊的占6.30%;Ⅲ级暴露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的占22.39%;暴露后伤口能进行清水、肥皂水冲洗、局部消毒等正确处理者占80.67%。2-1~1免疫程序接种异常反应率5.28%,五针法免疫程序接种异常反应率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要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被动物咬伤后要及时彻底清洗伤口。尽早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Ⅲ级)。  相似文献   

8.
1314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钦南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在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诊治的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暴露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13146人,年平均暴露率113.82/万;男性占62.06%,女性占37.94%;20~49岁青壮年占65.32%;在各年龄组中,上肢和下肢被犬伤人数均位居前两位,0~岁组中头面部被犬伤率25.37%,明显高于其他组;单月7、8月份犬伤者多于其它月;职业以农民为主(77.85%);暴露动物以犬为主(92.08%);被犬主动袭击致伤者以Ⅲ度伤为主(86.07%);暴露后处理伤口者占97.13%,其中规范者占82.87%,不规范者占17.13%,未处理者占2.87%;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占90.63%,在Ⅲ度犬伤者中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仅占8.39%。结论钦南区对狂犬病防治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但危险因素仍然较高。只有在政府相关部门、犬主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狂犬病疫情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信阳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方法对信阳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个案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狂犬病门诊就诊暴露者有81.55%由犬类动物咬、抓伤所致,暴露后96.94%伤者不能自行正规处理伤口,四肢暴露占总数的90.38%,暴露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63.78%和36.22%,15岁以下少儿占41.90%,为狂犬病暴露的高危人群,职业分布中学生比例较其他行业人群为多,时间分布夏秋季节较为集中,占全年就诊者68.55%,到门诊就诊后均能完成全程免疫,但注射抗血清比例较少,占7.66%。暴露人群免疫后抗体自愿检测率38.57%,抗体阳性率95.12%。结论犬类是当地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加强犬类免疫和管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狂犬病综合预防措施的及时率和正确率是控制人狂犬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花都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犬伤情况和狂犬疫苗接种情况,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到我中心门诊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员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花都区2010年9557例狂犬病暴露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以下肢(占43.15%)、单处伤(占67.59%)、浅层伤(占56.65%)多见;以5月-8月狂犬病暴露人员较多,占40.42%;伤后24h内就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比例占82.49%;能自行用清水、肥皂水进行冲洗,局部涂擦碘酒、酒精等正确处理伤口的占67.53%;使用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人数占应使用者的17.06%。结论花都区狂犬病预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一是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加强暴露后预防;二是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昆明市1981~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点,探讨昆明市狂犬病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81~2010年昆明市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981~2010年共报告狂犬病89例,49.44%的病例伤后未进行处理,仅3例病例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均未完成免疫程序。潜伏期最短7d,最长12年,潜伏期中位数为46d。96.63%病例致伤动物为犬,犬密度最高为42条/100人,目前为7条/100人,但农村地区远远不止于此;犬免疫率不足10%。结论犬密度高而犬免疫率低,疾病危害认识不足、暴露后治疗率低,犬伤门诊设置不合理、处置不规范,是造成昆明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明人群中是否真正存在狂犬病毒隐性感染者。方法:检测有暴露史的自愿者体内的狂犬病毒抗体、随访调查其生存状况和抗体的消长情况,并与狂犬病死亡者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暴露史222例自愿者中检出隐性感染者45例,其中密切接触者23例,被咬伤者22例,其体内的狂犬病毒抗体逐年下降,2006年其检测阳性率为0;这些隐性感染者的感染期绝大部分已超过我市狂犬病患者的最长潜伏期。结论:我们检出的45例感染者是真正意义上的隐性感染,而非潜伏期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灵山县人间狂犬病流行及其流行因素,为政府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该县法定报告的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及监测资料,用Excel软件分析其流行的关系。结果 2003-2007年5年共报告狂犬病85例,发病以农村为主,呈常年散发,夏、秋季较多,占71.76%(61/85);农民和学生占80.00%(68/85),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4.3∶1;6~15岁和32~60岁两个年龄组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68.24%(58/85)。报告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51 d,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较短(23 d),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3 d);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占76.47%),咬人犬只免疫接种率为7.06%(6/85);农村犬只密度94.5只/100户;暴露治疗人群中,有74.12%(63/85)进行了伤口处理,27.06%(23/85)接种了疫苗,其中10.53%(4/38)已完成全程接种;5.88%(5/85)注射了抗病毒血清。结论犬只数量增加和防制工作力度不足,伤口处理不规范和疫苗全程接种率偏低是狂犬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规范犬只动物管理,提高其免疫率,提高暴露后人群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率,是狂犬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To identify the source of rabies in the recent case in New South Wales, and t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post-exposure rabies prophylaxis among contacts of the patient. DESIGN: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by face-to-face interview of the dead girl's family and face-to-face and telephone interviews using a questionnaire of health care workers. Other information was gathered from overseas and local sources through telephone and facsimile contact. RESULTS: The girl had migrated from Vietnam in 1984 to Hong Kong, and from there in 1986 to Australia. No evidence of contact with a rabid animal in Australia or Hong Kong was found. There had also been no organ donations from the girl. Four health care workers were given post-exposure rabies prophylaxis. CONCLUSION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vidence of animal contact in Australia and the fact that extremely long incubation periods for rabies have been documented,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most likely source of the rabies virus was North Vietnam. Genetic studies of the virus also supported a South-East Asian source. Nevertheless the presumed incubation period--at least six years and four months--is one of the longest record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狂犬病的防治对策。方法对1036例暴露后狂犬病预防处理患者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对患者进行暴露分级判定、暴露后处置程序、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等资料。结果致伤动物中,犬致伤的患者最多占94.76%;致伤动物中未免疫动物占59.94%,而免疫史不详高达23.75%;在被咬伤的人群中,Ⅲ度暴露60.49%,但在接种疫苗后又接种免疫球蛋白患者仅占5.44%。结论狂犬病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西崇左市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狂犬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崇左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崇左市2005~2012年共报告狂犬病116例,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病死率为100%.7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宁明县43例,其次是龙州县18例,江州区和扶绥县各16例,4县(区)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17%.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7∶1,发病主体以农民为主(78.45%),其次是学生(6.90%)和散居儿童(5.17%).夏秋季为狂犬病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犬数量多,犬只免疫率低,伤口处理不及时和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结论 加强对狂犬病高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控制犬只数量、提高犬只的免疫率,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的治疗率是有效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7年成都市龙泉驿区犬伤门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报销率不达标的原因,为科学提高报销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抽取的200例接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但未进行报销的患者进行电话调查,同时现场调研全区20家犬伤门诊的报销政策执行情况。结果全区总体参保率为53.0%(106/200)。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就诊的患者以41.0%(41/100)的低参保率对应85.4%(35/41)的高社保信息符合率,实现了"低参保、高利用";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患者虽有67.5%(54/80)的高参保率却对应70.4%(38/54)的低社保信息符合率,出现了"高参保、低利用";厂矿医院就诊的患者参保率和社保信息符合率居中,分别为55.0%(11/20)和72.7%(8/11)。全区20家犬伤门诊中有6家完成了流程上墙及政策宣传画张贴。受调查的参保患者对报销政策的知晓率为57.5%(61/106),报销材料齐全率为38.7%(41/106)。结论各犬伤门诊应对所有患者100%主动告知报销政策,并在门诊区域广泛张贴宣传资料,提高居民参保率、知晓率、报销材料齐全率,加强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莎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2):252-253
目的总结狂犬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表现,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165例狂犬病患者个案进行流行学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农民为主,占80%,男129例,女36例,年龄3~82岁,96%病例有典型狂犬病症状,99%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78%血糖升高,潜伏期12d~20余年;从发病到死亡时间1~10d。88%患者未正确处理伤口,84.8%的患者暴露后未接种狂犬疫苗。结论联合抗病毒治疗并早期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一定意义,对患者暴露后及时正确伤口处理,按时、全程主动免疫联合被动免疫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小剂量皮内注射的接种反应及其免疫原性.方法 对256名Ⅱ级狂犬病暴露受试者进行暴露后免疫,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分成皮内注射组:皮内注射法组128人,按照0,3,7,28,90d作2点、2点、2点、1点、1点皮内注射,每个部位0.1ml;肌肉注射组:肌肉注射法组128人,按照0,3,7,14和28d接受全量(0.5ml)三角肌注射.使用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RV).观察皮内及肌肉注射疫苗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采用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暴露后皮内注射组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27%、0.29%、0.49%、11.43%,肌肉注射组分别为1.09%、0.16%、2.81%、1.41%.暴露后皮内注射组发热、皮疹、头痛、疲劳乏力等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1%、0.16%、0.31%、1.09%,肌肉注射组分别为0.31%、0.31%、0.63%、1.09%.所有副反应常发生在第1、第2次注射之后.暴露后免疫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后14d抗体阳转率分别是94.53%、95.31%,免疫后42d抗体阳转率分别是96.83%、97.64%.暴露后皮内、肌肉注射法,狂犬病疫苗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冻干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求防控狂犬病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 收集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病例、暴露人群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海南省共报告狂犬病115例,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70例和45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南部.发病高峰在夏秋季,农民占病例总数的53.04%.男女性别比为2.38∶1.暴露于犬只的占88.69%.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不同市县狂犬病暴露分级构成比差距大.结论 海南省狂犬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防控狂犬病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各级各类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建设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寻求适合海南省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人源免疫球蛋白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