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 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者193例(91.4%).14种食物中,鸡蛋的特异性IgG阳性率(73.9%)最高,其次为牛奶(70.6%);未见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0-12个月年龄组患者以牛奶为首要过敏原,其余年龄组均以鸡蛋为首要过敏原.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在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96.4%)最高,慢性腹泻患者阳性率(83.3%)最低;但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紫癜患者对12种过敏原(鸡肉和猪肉除外)均显示阳性反应.结论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者193例(91.4%)。14种食物中,鸡蛋的特异性IgG阳性率(73.9%)最高,其次为牛奶(70.6%);未见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0~12个月年龄组患者以牛奶为首要过敏原,其余年龄组均以鸡蛋为首要过敏原。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在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96.4%)最高,慢性腹泻患者阳性率(83.3%)最低;但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紫癜患者对12种过敏原(鸡肉和猪肉除外)均显示阳性反应。结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超  王伟  吴玉红 《安徽医学》2014,(2):183-186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检测在慢性荨麻疹过敏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总阳性率为83.15%,主要食物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总阳性率为68.54%,主要食物过敏原是淡水鱼、海鱼和虾蟹;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总阳性率为80.90%,主要过敏原是屋尘、螨虫组合。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能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及患者的过敏状态,指导慢性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物特异性IgE检测在婴幼儿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婴幼儿哮喘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3例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及分析两组受试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的结果。结果观察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高于对照组[60.2%(50/83)比31.3%(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9,P<0.05)。观察组对大豆、鸡蛋、牛奶、小麦面粉、虾、鱼、螃蟹的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高于对照组[13.2%(11/83)比3.6%(3/83),32.5%(27/83)比16.9%(14/83),57.8%(48/83)比20.5%(17/83),6.0%(5/83)比0%,6.0%(5/83)比0%,4.8%(4/83)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多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E阳性分布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组牛奶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显著高于1~3岁组[74.5%(38/51)比31.2%(10/32)],鸡蛋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低于1~3岁组[21.6%(11/51)比50.0%(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过敏原对婴幼儿哮喘病的病情发生及进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予以尽早检测,有利于婴幼儿哮喘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煜林  朱薇  罗虹 《广西医学》2008,30(1):28-30
目的 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3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有1~13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23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77.8%.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以蛋清/蛋黄(59.9%)最多见.结论 测定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对过敏性皮肤病诊治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儿童功能性胃肠病及皮肤过敏性疾病中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明确IgE在介导食物过敏及皮肤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月1日~2011年3月4日,选择AllergyScreen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3 124例患儿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结果:功能性胃肠病组及皮肤过敏组总IgE阳性率分别为57.20%及61.50%,两组总IgE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5)。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患儿1 811例。阳性率57.97%,功能性胃肠病组及皮肤过敏组特异性IgE阳性差别无显著意义(χ2=3.77,P>0.05)。结论:部分功能性胃肠病系由食物过敏所致,提示在诊断中对可疑食物过敏的功能性胃肠病患儿应进行食物过敏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在珠海地区婴幼儿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302例门诊有食物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比较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并比较食物不耐受程度。结果 302例患儿中,283例(93.70%)特异性IgG呈阳性;总阳性率女性(94.78%)高于男性(93.05%),但男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组中IgG阳性率前4位均依次为鸡蛋>牛奶>鳕鱼>大豆。2个月至1岁、2岁组和3岁组特异性IgG总阳性率分别为90.24%、97.35%和91.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不同食物的阳性强度分布不同。结论临床上具有某些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中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不同项目总阳性率与阳性程度存在差异。食物不耐受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在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减少因食物不耐受诱发或加重的荨麻疹。方法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65例荨麻疹患者的总IgE和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以同期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结果65例荨麻疹患者总IgE水平(434.9±52.8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31.6±5.8IU/mL)(P<0.05);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49.23%)亦明显高于对照组(23.26%)(P<0.05);经饮食调整后,荨麻疹组病人总IgE水平(105.8±18.6IU/mL)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26.67%)均较饮食调整前明显下降(P<0.01)。食物特异性IgG与血清总IgE之间具有等级相关性(rs=0.8560,P<0.01)。病人的临床症状亦较饮食调整前明显改善。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荨麻疹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147例,采用酶联法检测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147例患儿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144例,总阳性率为97.96%;蛋白质类食物过敏91例(61.90%),海鲜、菌类食物过敏34例(23.13%);其它食物过敏14例(9.52%);肉类食物过敏8例(5.44%).结论 分析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对诊治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有重要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湿疹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湿疹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中牛奶、鸡肉、虾、玉米等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湿疹组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69.4%)显著高于对照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依次为:虾50.0%,鸡蛋37.8%,蟹31.6%,牛奶23.5%,小麦20.4%,玉米17.3%,西红柿13.3%,大豆9.2%,牛肉9.2%,大米8.2%,蘑菇7.1%,鸡肉6.1%,猪肉5.1%,鳕鱼4.1%。0~14岁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患者存在多种食物特异性IgG的升高,此检测在湿疹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雷蕾  蒋瑾瑾 《中国医药导刊》2013,(6):1052-1053,1056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婴幼儿喘息及哮喘患儿(后简称喘息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检测其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与喘息组无明显差别(P=0.818);(2)在0~2岁及3~5岁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及喘息组的Ig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两组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体检组(P<0.05)。在6~14岁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反复呼吸道感染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最高的前三项为:鸡蛋,牛奶及海产品(虾,蟹,鳕鱼),将其在各年龄段及各疾病组之间进行比较,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中0~2岁年龄段牛奶的阳性率最高,在3~5岁时鸡蛋的阳性率位居第一,均与喘息组类似,,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及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6~14岁时三类食物的IgG阳性率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比较各组患儿血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指标,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组IgE及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IgG的阳性率(P<0.01),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IgE阳性率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1,P=0.078)。结论:食物特异性IgG在反复呼吸道患儿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在年龄,食物种类的分布与喘息组类似。食物不耐受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69例,其中包括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腹痛和反复呕吐3个月以上的患儿,久治不愈的慢性腹泻和厌食伴生长发育迟缓的患儿.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69例患儿中有68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98.55%.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有1到9种不等,2种以上升高的为86.96%.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92.8%和牛奶73.9%最多见,其次为小麦、大豆分别为40.6%、27.5%,鸡肉和猪肉均为0.根据试验结果 调整所有患儿的饮食,病人症状在4周内明显改善的为58.46%,症状有所改善的26.15%,无效15.38%,总有效率为84.61%.随访结束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有70.70%,症状有所改善为18.46%,无效为10.76%,总有效率为89.23%.结论 测定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在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中检测过敏原值的变化,以明确和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为类似病例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3月共收治101例原因不明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根据食物IgG过敏原特异性检测结果是否阳性分为两组,82例阳性患儿为过敏组,19例阴性患儿为非过敏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肠道菌群、便红细胞、便白细胞、便常规、便脂肪球、便潜血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IgE水平、总蛋白、白蛋白、血中性粒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组食物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过敏组(P<0.05)。过敏组食物过敏原IgG抗体平均浓度为(5479±1280)mg/L,明显高于非过敏组(P<0.001)。过敏组总有效率为91.46%,非过敏组总有效率为52.63%(P<0.001)。结论食物过敏是导致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与非食物过敏患儿相似,过敏原检测和回避过敏原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同时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和过敏原IgE抗体结果及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期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该院儿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AP)检测过敏原IgE抗体.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95.5%(126/132),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占65.2%(86/132),这两项试验的结果是一致部分的约66.7%(88/132),不一致的约占33.3%(44/132),全阴性是3.0%(4/132);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26例中,过敏原IgE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66.7%(84/126);过敏原IgE抗体阳性86例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97.7%(84/86);过敏原IgE抗体阴性46例中,有42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阳性率占31.8%(4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症在哮喘儿童中共患性高,在哮喘病因诊断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可作为过敏原IgE抗体检测的强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UniCAP100检测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及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fx5E)测定sIgE水平。结果 17~84岁组TIgE水平明显高于0~3岁组与4~16岁组(P<0.05),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TIgE总阳性率为93.0%(614/660),其中465例(75.73%)TIgE>100kU/L。sIgE总阳性率为65.76%(434/660),吸入与食物过敏原均阳性者102例,其中92例TIgE>100kU/L。0~3岁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较另外两组显著增高(P<0.01),4~16岁组和17~84岁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增高(P<0.05)。吸入性过敏原Ⅳ~Ⅵ级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性(P<0.005)。结论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过敏原体外检测,不仅可以预示过敏体质,还可以查找过敏原因,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王丽峰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33-1334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在支气管哮喘诊断、预防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对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监测,对不同过敏原的定量及阳性率进行比较,并观察季节性致敏原谱的变化。结果:屋尘螨、粉尘螨及蒿花粉的特异性IgE定量较高,屋尘、蒿花粉及粉尘螨的IgE阳性率较高。屋尘螨和粉尘螨在4~10月特异性IgE阳性率为51.4%,在11~3月特异性IgE阳性率为5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蒿花粉、桦木花粉、艾草花粉的特异性IgE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狗毛和猫毛在4~10月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10.8%和5.4%,在11~3月阳性率分别为20.0%和2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以屋尘螨、粉尘螨和蒿花粉多见,且致敏原谱呈季节性变化,春夏季花粉致敏比率上升,秋冬季动物毛发致敏比率上升,而螨类是引起常年过敏的主要因素,故应提早季节性脱敏,避免接触致敏原,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检测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就诊的36例病因未明确的诊断为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根据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G的实验结果,实验组采用饮食调整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原饮食方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升高以鸡蛋(66.67%)最多见,两组特异性抗体IgG升高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实验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G在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中有重要意义,结合其结果进行饮食调整对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食物特异性IgG、IgE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各种食物特异性IgG、IgE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生、发展中的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BS组(n=44)、慢性结肠炎组(n=47)、健康对照组(n=40)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IgE。结果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和IgE总阳性率比较,IBS组与慢性结肠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 orP〈0.05);慢性结肠炎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导致IBS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食用不耐受食物可能对防治IB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150例患儿的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2%,其中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吸入性过敏原中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物性过敏原中虾蟹阳性率最高。结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多种过敏原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以食物性过敏原触发为主,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诊断和预防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物过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sIgG)水平。将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79)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n=40)和非饮食控制组(n=39)。饮食控制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并忌食IgG阳性食物,非饮食控制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不予饮食干预。随访2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食物sIgG阳性者达79例,阳性率为65.29%。85名健康对照者出现食物sIgG阳性者15例,阳性率为17.6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控制组2个月总有效率达85.0%,非饮食控制组2个月总有效率43.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剔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中的IgG阳性食物,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升高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