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调查舟山市普陀区海岛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普陀区高血压综合防控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 402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结果普陀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69%,标化患病率为18.18%,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OR=3.23,95%CI:2.55~4.10)、高盐饮食(OR=2.39,95%CI:1.63~3.49)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普陀海岛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需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5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某社区50岁以上全部居民3 763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睡眠情况、疾病史及疾病家族史等相关因素以及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43%,男性患病率41.2%,女性患病率为44.5%,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9,95%CI:1.021~1.037)、女性(OR=1.145,95%CI:1.005~1.305)、体质指数(OR=1.118,95%CI:1.097~1.140)、腰围(OR=1.025,95%CI:1.019~1.032)、腰臀比(OR=5.809,95%CI:2.047~16.489)、糖尿病(OR=2.186,95%CI:1.840~2.598)、高脂血症(OR=2.460,95%CI:1.558~3.885)、高血压家族史(OR=2.692,95%C/:2.307~3.142)及睡眠障碍(OR=1.354,95%CI:1.159~1.582)与高血压高危险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高血压有关的因素是:高血压家族史(OR=3.253,95%CI:2.611~4.052)、年龄(OR=1.053,95%CI:1.041~1.065)、BMI(OR=1.098,95%CI:1.071~1.126)、糖尿病(OR=2.248,95%C/:1.769~2.858)、高脂血症(OR=2.234,95%CI:1.378~3.623)及睡眠障碍(OR=1.370,95%CI:1.113~1.686).结论 高血压已成为影响50岁以上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睡眠障碍与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3.
程庆林  谢立  徐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19-1522
探讨杭州市13~18岁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开展高血压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筛查出青少年高血压人群;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57名新诊断的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和373名对照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现况调查共纳入13~ 18岁年龄组学生6 498名,357例患者新诊断为高血压(5.4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15个暴露因素与青少年高血压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OR=1.24,95%CI=1.11~1.46)、心率(OR=1.27,95%CI=1.16~ 1.52)、每周吃肉或禽类食品频次(OR=3.18,95%CI=2.14~ 4.83)、每天静坐时间(OR=1.59,95%CI=1.35~1.90)、有高血压家族史(OR=5.45,95%CI=3.36~8.99)和有糖尿病家族史(OR=1.96,95%CI=1.05 ~ 3.69)是杭州市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周喝乳及乳制品频次(OR=0.64,95%CI=0.46~0.89)是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杭州市青少年高血压是遗传和不良健康行为等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改善不良行为、控制体重、加强心率监测是防控青少年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10-2013年内蒙古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2010-2013年)内蒙古地区调查人群的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1 102人,平均年龄(68.24±6.46)岁,高血压患病率为44.28%,女性患病率(48.56%)显著高于男性(39.93%,P<0.05),乡村患病率(47.34%)高于城市(39.93%,P<0.05),超重或肥胖率为4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乡村(OR=1.553,95%CI:1.204~2.005,P=0.001)、超重或肥胖(OR=1.957,95%CI:1.616~2.371,P=0.000)、女性(OR=1.313,95%CI:1.024~1.684,P=0.044)、高血压家族史(OR=2.452,95%CI:1.752~3.431,P=0.000)和脑血管疾病家族史(OR=2.474,95%CI:1.207~5.071,P=0.013)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0-2013年内蒙古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女性人群、乡村地区、超重或肥胖人群是防治重点,应针对城乡居民开展易接受、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质指数。  相似文献   

5.
教师中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教师人群中符合高尿酸血症(HUA)诊断标准的病例(Ⅰ组)60例,既符合HUA诊断标准又符合代谢综合征(MS)的病例(Ⅱ组)60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体检人群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饮食习惯(采用食物频率法和7天膳食记录法)、家族史等情况,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体质指数(BMI,OR=1.520,95%CI:1.295~1.783)、收缩压(SBP,OR=1.045,95%CI:1.016~1.074)、舒张压(DBP,OR=1.064,95%CI:1.020~1.111)、总胆固醇(TC,OR=4.198,95%CI:2.289~7.700)、甘油三酯(TG,OR=42.852,95%CI:11.245~163.302)、空腹血糖(FPG,OR=1.412,95%CI:1.281~1.6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3.017,95%CI:1.706~5.338)、饮茶(OR=3.727,95%CI:1.750~7.938)、食海鲜(OR=2.266,95%CI:1.125~2.569)及血脂异常家族史(OR=1.248,95%CI:1.116~2.532)与HUA有关联。MS不仅与以上因素相关,而且还与饮啤酒(OR=1.314,95%CI:1.137~2.722)、食蔬菜(OR=6.571,95%CI:2.942~14.680)、食水果(OR=5.035,95%CI:2.319~10.930)及高血压病史(OR=1.183,95%CI:1.084~2.400)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及TG是HUA及MS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成分(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某社区近年来高血压流行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高血压预防策略的科学依据。方法直接从武汉市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平台调取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数据31 817份,经过数据处理后获取有效数据9131份,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该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5.34%,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χ~2=1460,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44岁(OR=1.264,95%CI:1.231~1.301)、≥65岁(OR=1.003,95%CI:1.001~1.012)、超重(OR=3.163,95%CI:2.202~4.543)、肥胖(OR=6.893,95%CI:4.523~10.503)、工作日静坐时间长(OR=1.544,95%CI:1.353~1.762)、饮食一般(OR=1.249,95%CI:1.066~1.462;即多油、多盐和辛辣3个指标出现2个)、重口味(OR=1.272,95%CI:1.065~1.520;饮食多油多盐且辛辣)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年龄增长已成为该社区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在大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前进行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的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株洲市芦淞区城区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和评价慢性病防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2个监测村(社区)随机抽取600户,用户用KISH表法随机抽取1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身体测量与实验室检测的方法。结果调查居民600人,男性242人,女性358人,监测人群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COPD、心肌梗死、脑卒中、哮喘、恶性肿瘤、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4.7%、34.3%、22.3%、6.3%、3.5%、2.7%、2.2%、2.0%、28.1%和14.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职业(OR=1.122)、活动(OR=1.778)、水果摄入(OR=2.295)、腹型肥胖(OR=1.987)、体质指数(OR=1.633),95%CI分别为1.066~1.180、1.120~2.822、1.082~4.866、1.145~3.449、1.166~2.287;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吸烟(OR=2.168)、水果摄入(OR=2.637)、体质指数(OR=1.628),95%CI分别为1.449~3.246、1.236~5.626、1.179~2.247;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OR=1.749)、职业(OR=1.119)、婚姻状况(OR=1.339)、文化程度(OR=0.818),95%CI分别为1.198~2.554、1.055~1.188、1.060~1.693、0.696~0.960。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病及其危险行为因素严重影响着该城区居民的健康,应积极开展健康行为教育,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居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黔南地区抽取98 877名≥20岁农村常住少数民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其他诊断性检查。结果贵州黔南地区98 877名常住农村少数民族居民中,患功能性消化不良者18 432例,患病率为18.64%,标化患病率为18.5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334,95%CI=1.237~5.883)、年龄40~79岁(OR=2.195~4.628)、布依族(OR=3.411,95%CI=1.635~5.195)、水族(OR=2.524,95%CI=1.034~3.57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3.424,95%CI=1.535~3.074)、有家族史(OR=3.415,95%CI=1.321~5.897)、体质指数(BMI)为消瘦(OR=3.306,95%CI=1.122~4.969)、喜欢咸性食物(OR=3.901,95%CI=1.431~4.706)、喜欢生冷食物(OR=3.862,95%CI=1.352~5.989)、劳动强度Ⅰ级(OR=3.321,95%CI=1.243~4.197)、每日饮水量500 m L(OR=3.226,95%CI=1.227~4.778)、每日睡眠时间5 h(OR=3.764,95%CI=1.232~5.009)、长期服用药物(OR=2.867,95%CI=1.245~3.782)、便秘(OR=3.157,95%CI=1.339~5.812)、长期紧张或焦虑(OR=4.511,95%CI=1.542~6.998)和居住海拔高度1 500 m(OR=3.483,95%CI=1.335~4.792)是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居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居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0-2008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0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运用Review Manager4.2进行一致性检验,并且进行合并OR值和95%CI的计算.结果 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体质指数OR=3.09(95%CI:1.08~8.83);高甘油三酯OR=2.19(95%CI:1.45~3.30);肥胖OR=1.91(95%CI:1.63~2.24);饮酒OR=1.85(95%CI:1.42~2.43);高血糖OR=1.38(95%CI:1.16~1.65);高血压OT=1.20(95%CI:1.03~1.39).结论 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可能主要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肥胖、饮酒、高血糖、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九龙坡区4个街镇12个居委会(村)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影响因素。结果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58%、年龄标化患病率23.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2.03,95%CI:1.80~2.30,P=0.000)、高血压家族史(OR=2.26,95%CI:1.53~3.34,P=0.00)、盐摄入过多(OR=1.73,95%CI:1.18~2.52,P=0.00)、血脂异常(OR=51.36,95%CI:28.07~94.79,P=0.00)、超重肥胖(OR=2.23,95%CI:1.53~3.23,P=0.00)、代谢综合征(OR=2.88,95%CI:1.77~4.67,P=0.00)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成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126例并发高血压的病例和273例未并发高血压的对照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比值比(OR)及其95%CI的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指数、腰臀比、主食摄入量与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OR及其95%CI分别为1.474(1.101~1.973)。1.478(1.180~1.852)和1.349(1.098~1.657),调整混杂因素后,仍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糖尿病确诊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体育锻炼、吸烟、饮酒、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指数高、腰臀比大以及主食摄人多可增加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海岛居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及高血压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并测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尿酸、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血压值随着HS-CRP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以第一分位HS-CRP为参比,第四分位血清HS-CRP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13,95% CI:1.03~4.37).在校正其他因素影响后,血清HS-CRP与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海岛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者增高,但校正混杂因素后关联消失,提示血清HS-CRP可能不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分级和体质指数(BMI)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社区中原发性高血压的随访病人203例,进行病史收集、体检,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后,分析BMI、血压分级等因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1)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长短、高血压家族史、BMI、腹围及动物脂肪摄入对HOMR-IR呈正相关关系。而年龄和运动习惯则与HOMA-IR呈负相关关系。(2)在正常体重人群中,血压分级对HOMA-IR无明显影响;而在超重及肥胖的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分级为3级者较1级者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P〈0.05)。结论减轻体重,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血压水平,有益于改善高血压人群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高血压家族史但血压正常的青少年血清抵抗素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有高血压家族史、本人血压正常的青少年(家族史阳性组,FH+组)和30例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的青少年(对照组,FH-组),测定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清抵抗素(Resistin)。结果:FH+组青少年的BMI、收缩压、FBG、TC、LDL-C和血清抵抗素均高于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收缩压(SBP)和FBG呈正相关(P<0.05)。结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青少年即使在血压尚处于正常范围时,已发生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能与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社区中年人群体重指数(BMI)与代谢指标和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地区社区45~59岁的2 296名中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计算BMI,根据WHO制定的BMI中国参考标准对人群进行分层,统计人群一般情况、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监测其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分析BMI与代谢指标及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2 296名中年人偏瘦、正常和超重的比例为2.6%、47.0%和50.3%;超重人群高血压发生率、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与偏瘦、正常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MI与体重(r=0.742,P<0.001)和甘油三酯)(r=0.202,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身高呈负相关(r=0.116,P<0.001);其他相关代谢指标与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BMI人群中,高血压发生率、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有显著性差异,BMI与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控制甘油三酯能够有效地降低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吉市居民血尿酸、血脂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7年在延吉市社区人群中进行健康体检,对除外肝、肾、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者随机抽取1154名测定血压和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比较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的血脂和UA水平。结果调整年龄和体质指数(BMI)后,高血压组中男性UA和TC,女性UA、TC和TG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高TC、高TG、高LDL-C和高UA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UA与TC、T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9,0.176,P0.05)。结论血UA、血脂水平与高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必要将UA测定作为高血压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33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测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在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将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140例患者纳入病例组;同时将明确排除NAFLD,不饮酒且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性别、年龄匹配的140名健康体检人群纳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进行测量,对空腹静脉血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和血清IL-33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ROC曲线的绘制,探索IL-33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结果共研究NAFLD患者14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为(54.51±9.08)岁。对照组140人,男性76人,女性64人,平均年龄为(52.69±9.22)岁。两组平均年龄、性另q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FLD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LT、TG及血尿酸均高于对照组(P〈0.01);NAFLD组HDL-C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均P〈0.01)。NAFLD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以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组、对照组的血清IL-33水平分别为(3.92±1.96)、(1.92±1.31)pg/mL,NAFLD组高于对照组(P〈0.01)。高IL-33、高ALT、高TG、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是NAFLD的危险因素(OR=3.678、1.091、2.557、6.437、2.383);高HDL.C是NAFLD的保护因素(OR=0.069)。IL-33预测诊断NAFLD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ALT为0.665,TG为0.749,HDL—C为0.720,BMI为0.776,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IL-33作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其具有-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以健康食堂为载体的营养健康促进模式的干预效果,为向其他单位食堂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年选择江苏省常州市1所创建健康食堂大学的429名教职工为干预组,另1所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947名大学教职工为对照组,此外,干预组进一步按是否经常在食堂就餐分为经常食堂就餐组(≥2次/周)和偶尔食堂就餐组(<2次/周);分别在干预前、后(1年)测定血压、体质指数(BMI),检查脂肪肝发生情况,测定血清中的葡萄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间干预前后的对比,并进一步进行干预后干预组中经常食堂就餐组和偶尔食堂就餐组间的对比分析以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血糖(5.06±0.62) mmol/L、血尿酸(310.57±71.79) μmol/L、血总胆固醇(4.88 ±0.86) mmol/L、血三酰甘油(1.39±0.67)mmol/L及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1 ±0.62) mmol/L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3 ±0.34) mmol/L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13、2.126、2.062、3.731、8.891、-2.309,P<0.05);而对照组干预后的血糖和血尿酸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1、-7.703,P<0.01),血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血糖、血尿酸、血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的异常率及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02、3.940、4.031、7.305、59.422、4.273、7.385,P<0.05);而对照组除干预后血尿酸异常率和脂肪肝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40、7.408,P<0.05)外,干预后的血糖、血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血低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宜兴市1 862人问卷调查,对2型糖尿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抽样地区与2型糖尿病患病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为:年龄、饮酒、BMI、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及主食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3,P<0.01)、BMI(OR=1.07,P<0.01)、腰臀比(OR=13.11,P=0.04)、血清甘油三酯(OR=1.16,P<0.01)、高血压家族史(OR=2.75,P<0.01)、体力活动(OR=0.47,P<0.01)及主食(OR=1.25,P<0.01)对糖尿病患者有影响.结论 2型糖尿病与年龄,饮酒、BMI、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及主食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面对面询问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既往史和个人基本情况,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及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3 485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034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7.2%,其中城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2%,14.1%,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腰围、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高甘油三酯、糖尿病。农村居民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腰围、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结论城乡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广州市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应预防控制肥胖、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