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女性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69岁的1143例门诊女性,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NT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按10岁为1个年龄组,将其分为5组,分别测定腰椎(L2~4)和髋部值,分别比较骨密度和T值(T-Score)。结果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最高值均见于30岁,40岁以后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50岁以后骨密度明显降低。腰椎骨量减少和OP检出率明显高于髋部,说明腰椎骨质丢失较髋部早。结论50岁以后的绝经妇女,对髋部骨密度正常而有症状者,应参考腰椎骨密度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黔江区健康成年人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指导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应用美国 LUNAR Prodigy 双能 X 线骨密度仪(DXA),测量1110例(男483例,女627例)20岁以上黔江区居民腰椎正位(L1~4)骨密度(BMD)。结果(1)黔江区健康男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4岁年龄组;女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5~39岁年龄组。女性45岁以后骨密度明显下降(P <0.01),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明显下降(P <0.05)。(2)黔江区50岁以上健康男性腰椎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3.2%,女性腰椎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男性腰椎骨量减少患病率为34.9%。女性腰椎骨量减少患病率为38.5%。(3)与其他年龄组比较,50~54岁组、55~59岁组女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增高(P <0.01),但60岁以后无明显差异,男性相邻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50~54岁、55~59岁组同龄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 <0.01)。结论(1)黔江区骨质疏松症防治形势严峻;(2)减少女性 OP 患病率,围绝经期干预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检测及其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以明确其检测时应关注的部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绝经后女性,比较其腰椎、髋关节(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粗隆)的T值。结果:绝经后女性腰椎和髋部的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和髋部的T值均逐渐下降,且在70~年龄段下降幅度较大;腰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髋部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在70岁以后才呈递增趋势;髋部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明显低于腰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绝经后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应同时检测髋部和腰椎骨密度,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FRAX软件评估中老年患者骨折风险,为临床干预骨质疏松提供指导。方法对纳入的395例人群采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表,登记有关临床资料,并测定L2~L4和髋部骨密度,分析骨折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①395例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1.23∶1;女性患者腰椎骨密度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1),骨折风险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1)。②不同年龄段男性骨折风险不同,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50~59岁年龄段最高(P0.01),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骨折风险不同,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③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r=-0.498,r=-0.517),与男性患者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608)。④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及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469,r=-0.613,r=-0.033),与女性患者年龄呈线性正相关(r=0.124)。⑤男性、女性主要部位和髋关节脆性骨折风险值识别骨量减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在0.625、0.838和0.821和0.890(P0.05)。结论 FRAX可以为临床评估骨折风险提供帮助,对骨质疏松的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正常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本地区的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 DMS公司生产的 CHALLENGER双能 X线骨度仪,测量 338例 20-89岁健康女性的腰椎及髋部 BMD值。结果腰椎骨峰值在 30-39岁,髋部骨峰值在 20-29岁,达到骨峰值后各部位 BM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50岁以后下降显著。 (P< 0.01)。各部位 BMD累积丢失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髋部 BMD累积丢失率大于腰椎, Ward's区累积丢失率最高, 50岁以后达 22.2%,腰椎达 16.6%。结论骨质疏松防治重点应在 50岁左右绝经妇女。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 338例健康女性骨密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正常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本地区的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ENGER双能X线骨度仪,测量338例20-89岁健康女性的腰椎及髋部BMD值。结果腰椎骨峰值在30-39岁,髋部骨峰值在20-29岁,达到骨峰值后各部位BM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50岁以后下降显著。(P<0.01)。各部位BMD累积丢失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髋部BMD累积丢失率大于腰椎,Ward's区累积丢失率最高,50岁以后达22.2%,腰椎达16.6%。结论骨质疏松防治重点应在50岁左右绝经妇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双能X线吸收(DXA)和定量CT(QCT)对比评价北京地区中老年女性骨密度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接受腰椎正位及髋部DXA检查(面积骨密度测量)的社区女性10 472名,接受腰椎QCT检查(体积骨密度测量)的女性562名。将接受两种检查的受检者分别按每10岁年龄段分组。计算各组别的平均骨密度,并计算峰值骨密度各组别的骨丢失率,分析骨密度与年龄间的相关性。结果 DXA测量北京地区女性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的峰值骨密度均在30~39岁年龄组,40岁以后各部位骨密度开始不同程度减低,至80~94岁组腰椎、股骨颈、全髋部累计骨丢失率分别为21.7%、31.4%和29.5%;QCT测量腰椎松质骨的峰值骨密度在20~29岁组,至80~97岁组累计骨丢失率达58.2%。累计骨丢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腰椎松质骨 >股骨颈 >全髋部 >腰椎正位。结论 腰椎QCT可较DXA更早、更准确地显示中老年女性的骨丢失情况,对增龄性骨丢失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山市区妇女腰椎骨密度(BMD)数据分布特征,为诊断骨质疏松症(OP)提供正常参考值,并为0P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应用美国Lunar Prodigy^TM双能X线BMD测定仪对中山市区1180名妇女腰椎(L2-L4)BMD进行检测,全部数据经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后生成地区性BMD分布模型。结果:(1)腰椎BMD值在35~39岁达峰值,为1.181g/cm^2。随着年龄的增长,BMD呈下降趋势。(2)35岁以前0P发生率为0,50岁以后OP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并有9.04%~12.31%的青年妇女未达最佳峰值骨量。结论:OP的预防应从青年时期开始,妇女围、绝经期是治疗OP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地区健康人群278人股骨近端骨密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健康人群股骨近端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规律,确定各年龄段的正常骨密度值标准,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和康复预防介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03/2004—08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乌鲁木齐地区常住汉族人群278人为调查对象,年龄30~84岁。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调查对象进行左髋部骨密度测定,并按不同年龄组(30~39,40~49,50~59.60~69.70~岁)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地区女性30岁以后左髋部骨密度随年龄增大,骨密度逐渐下降[30~39,40~49,50~59,60~69,70~岁骨密度分别为(0.76&;#177;0.11),(0.74&;#177;0.10),(0.69&;#177;0.13),(0.61&;#177;0.12),(0.58&;#177;0.13)g/cm^2](t=3.43,P&;lt;0.01);而男性40~49岁时骨密度明显高于30~39岁时(t=2.89,P&;lt;0.01),50~59岁时骨密度最低(t=4.68,P&;lt;0.01),70岁以后男性左髋骨密度值保持稳定。同龄组男女性间骨密度值有明显差异(t=5.91.P&;lt;0.01)。结论:50岁以上的女性是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对其进行骨密度及时监测,是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贵州省中老年人腰椎QCT骨密度及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方法 收集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QCT骨密度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2 380例,分析QCT骨密度值,并以性别、年龄和脊柱脆性骨折进行分组,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QCT骨密度值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者占比分别为80.00%、16.26%、2.82%、0.92%。骨质疏松者占3.74%,女性、男性分别为8.17%、2.52%,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69,P <0.001)。低骨量者占16.26%,女性、男性分别为21.40%、1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1,P <0.001)。6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渐增加,以女性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59岁、60~69岁及70~79岁三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骨量减低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以女性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2例(1.76%)脊柱脆性骨折,男31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汉市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特点,分析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变化规律,提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进行体检的2 285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其中男性1410例,女性875例。检测部位为第1~4腰椎椎体。年龄20~79岁,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各年龄段的骨密度T值、低骨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并用SPSS软件比较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男性腰椎骨密度T值峰值出现在20~29岁,峰值为-0.440±0.7198,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缓慢下降,60岁以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女性腰椎骨密度T值峰值出现在30~39岁,峰值为-0.1173±0.8198,40~49岁年龄段缓慢下降,在50岁以后呈加速下降趋势。女性在5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性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男性60岁以后,女性50岁以后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健康人群股骨近端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规律,确定各年龄段的正常骨密度值标准,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和康复预防介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03/2004-08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乌鲁木齐地区常住汉族人群278人为调查对象,年龄30~84岁。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调查对象进行左髋部骨密度测定,并按不同年龄组(30~39,40~49,50~59,60~69,70~岁)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地区女性30岁以后左髋部骨密度随年龄增大,骨密度逐渐下降30~39,40~49,50~59,60~69,70~岁骨密度分别为(0.76±0.11),(0.74±0.10),(0.69±0.13),(0.61±0.12),(0.58±0.13)g/cm2(t=3.43,P<0.01);而男性40~49岁时骨密度明显高于30~39岁时(t=2.89,P<0.01),50~59岁时骨密度最低(t=4.68,P<0.01),70岁以后男性左髋骨密度值保持稳定。同龄组男女性间骨密度值有明显差异(t=5.91,P<0.01)。结论:50岁以上的女性是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对其进行骨密度及时监测,是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与其身体成分间的相关性,以确定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从上海市徐汇区的社区中选择410名51~75岁绝经后健康女性,填写问卷调查表,行常规体检,并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Lunar-Prodigy)测定其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分布。结果:肌肉、脂肪组织量与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骨密度值呈正相关,其中肌肉组织对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骨密度变异的贡献率是7.9%~24.8%,明显大于脂肪组织的贡献率。结论:上海地区绝经后健康女性的体脂量与其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骨密度间具有相关性。无论是脂肪组织还是肌肉组织均与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骨密度呈正相关,而肌肉组织是比脂肪组织更能决定骨密度的变异因素,提示临床干预骨质疏松时,需考虑患者加强锻炼以提高肌肉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OP)患者髋部骨髓血流灌注特征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志愿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骨密度异常者30例,其中骨量减少组16例和骨质疏松组14例.分别测量各研究对象动态增强曲线(TIC)增强后的最大信号强度、到达峰值的时间和SI/sec,比较各组间不同部位感兴趣区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其微循环血流灌注特点.结果:(1)OP组最大信号强度(SImax)和最大斜率(SI/se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骨量减少组(P<0.01),其TIC曲线最为平缓,SImax值亦最低.(2)股骨头,股骨颈及大粗隆区的SImax和SI/sec均与整体髋BMD值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骨量减少及OP患者股骨近端血液灌注低于正常人,动态增强磁共振可以通过观察股骨近端血流灌注的异常来预测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糖水平与骨密度值之间的关系,探讨血糖管理对预防骨密度降低的意义。方法对6 179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骨密度且利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来评价血糖管理水平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按性别与年龄分组,评价男女高血糖患病率、低骨密度患病率的差异;分析男女各年龄段血糖正常组与超标组间骨密度水平的差异和低骨密度患病率的差异;研究男女随着年龄递增骨密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成年男女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18.87%和15.2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低骨密度患病率分别为10.71%和20.1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在31~80岁各年龄段均呈现出血糖正常组的骨密度值要高于血糖超标组(P0.05或0.01);女性在41~50岁年龄段,血糖正常组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血糖超标组(P0.01),但在50岁以后各年龄段,尽管样本呈现出同样的现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的男性,41~50岁阶段的骨密度水平显著低于31~40岁阶段(P0.01),而到60岁以后骨密度水平又呈现上升趋势,显著高于41~60岁阶段(P0.05);而在女性,50岁以后骨密度水平大幅下降,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水平持续下降(P0.01)。男性在70岁以上血糖正常组的低骨密度患病率要比血糖超标组高(P0.05);除此之外男女在各年龄段血糖正常组与超标组低骨密度患病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群中男性高血糖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低骨密度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在80岁前各年龄段血糖管理好均有助于保持较高水平的骨密度,而女性只在50岁之前体现出这种优势。不能认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差者发生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比例一定高于血糖正常者。男性在40岁以后骨密度呈现下降趋势,60岁以后又出现升高趋势;而女性在50岁以后骨密度水平大幅下降,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水平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健康人群腰椎侧位、侧位中部区域骨密度变化规律,建立该型仪器在成都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检查于2003-12/2004-12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完成。①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EXPERT-XL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成都地区健康体检者703名,其中男269名,女434名,测量部位包括腰椎前后位L1~4和腰椎侧位L2~4骨密度。②图形分析上,感兴趣区划定采用腰椎侧位全椎体和侧位中间区域两种方法,中间区域大小约为全椎体长宽的1/2。③按年龄、性别分别输入数据,以10岁为1个年龄组,包括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等7个年龄段,分别计算各组骨密度值和骨密度累积丢失率。结果:703名均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男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9岁[腰椎侧位:L2~4(0.917±0.118),(0.879±0.160),(0.967±0.162)g/cm2;侧位中部:L2~4(0.910±0.112),(0.786±0.157),(0.897±0.155)g/cm2],女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在20~29岁[腰椎侧位:L2~4(0.830±0.144),(0.781±0.169),(0.808±0.171)g/cm2;侧位中部:(0.783±0.125),(0.704±0.201),(0.742±0.172)g/cm2],无论男女,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②男性及女性腰椎侧位及侧位中部骨密度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腰椎前后位;女性腰椎骨密度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50岁之后女性腰椎侧位及侧位中部骨密度累积丢失率达18.8%~50.8%,男性同期为8.6%~40.3%。结论:①得出了EXPERT-XL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的成都地区人群骨密度的正常参考数据。②女性在50岁后更应注意预防骨质疏松。③腰椎侧位及侧位中部骨密度较前后位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0例患者分别按腰椎和髋部骨密度T分数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所有患者均行MRI化学位移成像,通过测量MRI化学位移成像中同反相位图像上腰椎1-4椎体的信号强度,计算椎体信号下降指数,分析3组椎体信号下降指数的差异,并同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照腰椎骨密度分组,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椎体信号下降指数中位数分别是59.73%(21.84%-72.35%)、59.64%(21.55%-78.42%)、57.04%(34.77%-77.30%),通过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85)。按照髋部骨密度分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椎体信号下降指数中位数分别是62.41%(21.84%-77.63%)、58.39%(40.96%-78.42%)、54.76%(21.55%-77.30%),通过两两比较,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腰椎信号下降指数和髋部骨密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p=0.351,P=0.004),腰椎信号下降指数和腰椎骨密度值无显著相关(P=0.379)。结论:MR化学位移成像通过测量椎体信号下降指数能够反映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变化,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健康女性峰值骨密度与非遗传因素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433例年龄20~40岁上海市健康汉族女性腰椎1~4和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并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腰椎1~4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骨密度峰值分别出现在30~34岁和20~24岁;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值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β=0.283~0.373.P&;lt;0.001),与月经初潮年龄负相关(β=-0.151~0.093,P&;lt;0.05);年龄与大转子、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呈负相关(β=-0.137,-0.194,P&;lt;0.05);身高与腰椎1~4骨密度值呈正相关(β=0.152,P&;lt;0.05);职业与股骨颈和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相关(β=0.001,0.116,P&;lt;0.05)。0~18岁开始摄入牛奶者(A组)与18岁后开始摄入者(B组)比较,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无差异(P&;gt;0.05),A组各部位骨密度值显著高于B组(P&;lt;0.05)。结论:适当体质量、身高、体力劳动和18岁前牛奶摄入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峰值骨密度,而月经初潮年龄滞后是峰值骨密度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骨密度与骨转换及骨重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1例T2DM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数据,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包括腰椎、左侧股骨颈和髋部总体,将纳入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85例(T>-1)、骨量减少组87例(-2.5 < T < -1)和骨质疏松组29例(T < -2.5),检测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和β-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分别评估骨形成和骨吸收。根据骨形成和骨吸收的T值分别计算骨转换率和骨重建率,比较T2DM患者骨质疏松组和骨量正常组患者的的骨转换率T值以及骨重建率T值的差异,并评估T2DM女性患者骨转换率T值和骨重建率T值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组的骨转换率T值与T2DM女性患者骨量正常组的骨转换率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T2DM女性患者骨转换率T值与髋部骨密度负相关(r=-0.14,P =0.049)。校正糖化血红蛋白后,T2DM女性患者骨转换T值与髋部仍呈骨密度负相关(r=-0.144,P=0.043)。结论在T2DM女性患者中,随着骨转换率的增高,患者骨密度越低,并发低创伤性骨折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少年骨密度(BMD)正常参考值及其变化规律,为青少年骨量减少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5~15岁健康青少年男、女各30~50例,进行膝椎、股骨上端及前臂远端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最后得出5、10、15岁3个年龄组的腰椎、股骨上端及前臂远端的骨密度值范围.结论为青少年骨质疏松的研究积累了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