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二维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IVSD)1000例,其中膜周部缺损854例,漏斗部缺损131例,肌部缺损15例。经手术证实,CDE诊断IVSD的敏感性达100%;对缺损的定位准确率为98%;对缺损大小的估侧与手术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01)。与心导管测值比较,用连续波式多普勒技术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与之具有良好相关性(r=0.838,P<0.001);结合M型超声测量右心室腔内径、肺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MPA/Ao),发现MPA/Ao>1.27和右心室增大常提示肺动脉高压。随访表明:IVSD自然闭合率26.3%,自然闭合情况与缺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福林  赵龙 《疑难病杂志》2014,(5):466-468
目的评价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前评估以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收集2010年1月一2013年1月收治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成功实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20例。分析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的缺损最大径与术中球囊测量并成功应用的封堵器型号的关系。于术后3 d及3个月进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复查,了解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态,右心房、右心室的大小与功能以及肺动脉内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房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为740(24.6±8.2)mm,术中经球囊测定后成功释放不同规格的封堵器,测量值为840(24.6±8.2)mm,术中经球囊测定后成功释放不同规格的封堵器,测量值为840(24.8±8.5)mm,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930,P<0.01)。术后3 d及3个月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封堵器位置与形态正常,右心房上下径、右心室前后径、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右心房上下径、右心室前后径、肺动脉内径、RVEDV、RVESV及RVSV均显著缩小(P<0.01),且与术后3 d比较,术后3个月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指导与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E)诊断法乐四联症(TOF)与手术结果对比性的研究。方法:47例TOF患者应用CDE超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或心导管造影检查比较。结果:CDE对TOF诊断符合率为95.7%,可很好的显示TOF的四种畸形: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主动脉骑跨率、右室壁肥厚、肺动脉狭窄程度、肺动脉及其分支发育情况,与手术结果呈正相关(P<0.01),但CDE测量室缺大小及主动脉骑跨率略低估。超声计算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可反映左室发育情况,超声测量的降主动脉内径与左右肺动脉内径之和的比值[(RPA+LPA)/DAO],与心导管造影检查的McGoon比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CDE检查TOF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手术方式的重要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胎儿期及产后婴儿期单纯室间隔缺损(IVSD)自然愈合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1例诊断有胎儿单纯性室缺但不愿终止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大小、自然闭合的时间和闭合率,出生后存活的婴儿监测室间隔缺损(VSD)上述指标至1岁,计算宫内及产后1年的闭合率及总的闭合率、不同位置室缺的闭合率,并对不同大小室缺的闭合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61例中,22例(36.1%)宫内自然闭合,9例(14.8%)在产后1年内闭合,30例(49.2%)仍未闭合.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缺损的位置与愈合率有关,室间隔缺小于3.0mm的闭合率明显高于室缺为3.1~5.0mm的闭合率(P=0.005)和5mm以上室缺的闭合率(P=0.002),但室缺为3.1~5.0mm的闭合率与大于5mm的室缺的闭合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39).膜部和肌部缺损的闭合率明显高于干下型室缺的闭合率(P≤0.01),肌部缺损的闭合率高于膜部缺损的闭合率,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结论 单纯室间隔缺损有较高的宫内自然闭合率并且在产后婴儿期仍能自然闭合,这种自然愈合的过程与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和大小显著相关.肌部和膜部缺损最容易愈合,干下型不易闭合;小缺损具较高的闭合率,较大的缺损不易闭合.  相似文献   

5.
老龄房间隔缺损的彩超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慧  秦俭  冉素真  王志华 《重庆医学》2004,33(7):1081-1082
目的研究老龄房间隔缺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老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声学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老龄做作对比.结果各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增大,为(25.27±5.22)mm,右心房增大,为(48.57±8.79)mm,主肺动脉内径增宽,为(25.40±4.37)mm,测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增高,为(61.53±10.49)mm Hg(1mm Hg=0.133kPa),与正常老龄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中、上部左向右分流者25例;其余7例经3 % 双氧水声学造影均发现房间隔中、上部右向左分流.结论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右心房增大、主肺动脉内径增宽、肺动脉高压的老龄患者,尽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未直接显示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仍应考虑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可能,加做声学造影可直观显示心房水平是否有右向左的分流,从而利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确诊.  相似文献   

6.
连续波多普勒无创伤性测定肺动脉收缩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椤  施月芳 《上海医学》1989,12(6):322-327
本文用连续波多普勒对62例心血管病患者在心导管室中与右心导管同期测定。通过51例资料完整者的对照研究。说明连续波多普勒测定三尖瓣返流的最大流速,藉简化的Bernoulli方程式计算三尖瓣返流压差(TRPG)与右室收缩压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高度相关(r=0.44,P<0.0001)。对不伴有肺动脉口狭窄者,用PASP=TRPG 8mmHg可以正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r=0.97,P<0.0001)。对伴有肺动脉口狭窄者,用肺动脉口压差(PAPG)纠正后,也能正确估测:PASP=TRPG 8-PAPG(r=0.96,P<0.0001)。  相似文献   

7.
报告47例手术证实单纯性VSD的二维超声和CDFI检查结果。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90.0%,CDFI为100%。对于小缺损的诊断CDFI优于二维超声甚至右心导管。二维超声/CDFI检出缺损大小0.3~2.7cm,与手术所见完全符合者48.9%,超声确定VSD大小与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1),并呈高度正相关性(r=0.95,P<0.001)。二维超声/CDFI对VSD部位的确定与手术分型符合率88.9%,其中干下型完全符合。CDFI对VSD右室收缩压的估测(2.27~15.20kPa)与心导管、实测结果(2.93~15.20kPa)无差异(P>0.5),两法结果相关甚好(Y=0.98、P<0.001)。认为对于单纯VSD,二维超声/CDFI可取代右心导管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疾病类型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对6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分组,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右心室流出道(RVO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右心室前后径(RV)及主肺动脉(MPA)、主动脉内径(AO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等指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①12岁以下的患者,法洛氏四联征(TOF)组RVOT、MPA均小于房间隔缺损(ASD)组和室间隔缺损(VSD)组(P<0.01),TOF组主动脉内径(AOD)三组最大(P<0.01);ASD组RV明显大于VSD组和TOF组(P<0.01);VSD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均大于ASD组和TOF组(P<0.01);②20岁以上的患者,与先天性心脏病 窦性心律组相比较,风湿性心脏病 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组LVDd、LVDs明显增大(P<0.05),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组左房内径(LAD)明显大于先天性心脏病 窦性心律组(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房颤动等心脏外科手术疾病的术前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56例主动脉与肺动脉脉冲多普勒(PWD)血流频谱,利用它们之间的比值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主、肺动脉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分别测算其射血前期(PEP)、射血时间(ET)及射血加速度(A_(CC)),得出公式F=(PEP×A_(CC))/ET。分别计算左、右心室流出道的F值(F_(LVO)及F_(RVO)),得出比值(F_(RVO)/F_(LVO))。结果发现(F_(RVO)/F_(LVO))×肱动脉收缩压(B_(PS))与CWD三尖瓣返流(TR)推算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相关良好(r=0.7101,P<0.001),且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与CWD肺动脉返流(PR)推算的肺动脉平均压(PAMP)及肺动脉舒张压(PADP)相关不佳(r分别为0.45及0.43),结果表明根据主、肺动脉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可估测PAS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与肺灌注/通气显像在肺栓塞(PTE)血流动力学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PTE诊断患者49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左心室前后径比值(RV1/LV1)、右/左室横径比值(RV2/LV2)、右心室壁运动幅度(RVWM)、右/左房横径比值(RA/LA)、主肺动脉内径(MPA)、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下腔静脉深吸气时最小径(IVC),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PS).再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检查,对灌注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将评分相加得肺灌注缺损指数(PPI),并依据PPI分为肺灌注正常组(Ⅰ组)、肺灌注轻度减低组(Ⅱ组)、肺灌注明显减低组(Ⅲ组).结果 三组间超声参数中RVWM、TRPG、PAPS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灌注正常组与轻度减低组之间TRPG、PAPS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与明显减低组之间TRPG、PAPS和RVWM均有显著性差异;轻度减低组与明显减低组之间RVWM有显著性差异.BV2/LV2、RVWM、TRPG、PAPS与PPI之间有弱相关,r分别为0.159、-0.170、0.165、0.172(P均<0.01).结论 肺栓塞患者肺动脉与右心的改变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与肺灌注/通气显像共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显像诊断儿童肺动脉吊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7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5例确诊肺动脉吊带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右肺动脉(LPA、RPA)起源,测量肺总动脉(MPA)内径和LPA、RPA内径,计算LPA内径/MPA内径和RPA内径/MPA内径,并与50名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同龄儿童(对照组)的数值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估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价值。结果: 25例肺动脉吊带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RPA起始处明显增宽,24例患儿MPA分叉处无LPA回声及血流信号,MPA直接延续为RPA,细小LPA发自粗大RPA;1例特殊病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MPA无明显分叉,向右行走一段后绕向左侧且内径与MPA大致相同。肺动脉吊带患儿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分别为0.71±0.15和0.39±0.09,而对照组为0.50±0.05和0.52±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和6.94,均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AUC分别为0.90和0.89。以0.60为诊断节点,R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9%、100%、100%、91%、93%;以0.43为诊断节点,L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1%、96%、89%、87%、88%。结论: 超声心动图显像可用于肺动脉吊带的早期诊断,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是诊断肺动脉吊带的可靠参数,有助于量化肺动脉吊带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普勒超声(DE)技术测定37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分流速度、肺动脉血流峰值流速(PAVp)及肺动脉血流加速度时间(AT),以估测他们的肺血管阻力。结果显示,DE检测的最大分流速度(ShVp)与心导管测定的肺总阻力(TPR)呈高度相关性(r=-0.83,P<0.001);以ShVp≤3.80m/s预测TPR≥280dyn·s·cm~(-5)有很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PAVp、AT和平均分流速度也均与TPR有明显的相关(r分别为-0.64、-0.65、-0.68,P<0.001)。作者认为,DE检测ShVD、PAVp等有助于无创性估测VSD的肺阻力大小,并可检出TPR明显增高者,其中ShVp是一个有较高价值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测量心脏各个腔室内径、左右室壁厚度、主动脉窦部及肺动脉主干内径,与同期出生的60例正常新生儿对比。结果共发现房间隔缺损患儿36例,室间隔缺损患儿1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8例,法洛四联症患儿4例。其中房间隔缺损新生儿的右心房、右心室各内径和肺动脉主干内径显著大于正常新生儿,P<0.01;室间隔缺损新生儿的左心房、左心室各内径和肺动脉主干内径显著大于正常新生儿,P<0.01;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的左心房、左心室各内径、右心室前壁厚度和肺动脉主干内径显著大于正常新生儿,P<0.05;法洛四联症新生儿的左心房、左心室各内径、右心室前壁厚度和主动脉窦部内径显著大于正常新生儿,但肺动脉主干内径显著小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通过测量心脏腔室和大动脉内径进而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新生儿心脏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记录患者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并测量其三尖瓣反流速度,以此估测肺动脉压变化。结果 70例患者心动图均表现为右心室增大、右心壁增厚、右心房增大、室间隔运动失调且增厚、主肺动脉内径增宽;肺动脉瓣反流速度平均(3.54±1.21)m/s;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3.35±1.07)m/s;反流压差为(81.58±11.49)mmHg。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可重复性高的特点,将其用于老年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中准确性高,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功能变化。方法对73例房间隔缺损行介入治疗术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及术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横径和纵径、肺动脉压力以及右心室侧壁基底部心肌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结果组织多普勒测量结果显示,随着介入治疗的结束,所有测量指标均随着右心室压力的下降而逐渐降低或缩小(F=20.29~119.66,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较好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经动静脉内瘘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行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经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7例,根据是否发生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及无肺动脉高压组。利用超声多普勒采集两组右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管通路的流量,评估两组间临床基线指标、透析相关因素、右心功能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37.31% (25/67),右心室肥厚发生率17.91% (12/67)。与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患者收缩压升高 (P<0.01),血红蛋白值以及尿素消除指数(Kt/V)值降低 (P=0.03,P<0.01);肺动脉高压组LVEF低于无肺动脉高压组 (P=0.04),右心室肥厚发生率增高 (P=0.04),且右心室舒张功能受损较无肺动脉高压组明显,然两组间血管通路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与收缩压、右室壁厚度正相关 (r=0.246,0.394,P<0.05),与LVEF值负相关 (r=-0.373,P=0.002)。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否具影响和预测性的指标是LVEF值 (回归系数b=-0. 096,OR=1.100, P=0.01)及收缩压值 (回归系数b=0.063,OR=0.940, P=0.002)。结论 经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约1/5~1/3发生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室肥厚;尿毒症患者左心功能状态、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共同参与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的75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间隔缺损(ASD)16例;室间隔缺损(VSD)2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7例;法洛四联症4例;肺动脉口狭窄4例;其他先天性心脏病8例。其中继发肺动脉高压25例。结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CDE特征明显,能够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单纯性室间隔缺损(I-VSD)的产前诊断、病理分型、围生期结果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按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胎儿3 788胎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胎儿30胎。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情况对病例进行病理解剖分型。对明确诊断的胎儿单纯性室间隔孕期每4周复查1次,及出生后至1岁每3个月复查1次,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比较不同病理分型及不同缺损内径间的闭合率。结果 30例胎儿中,膜部缺损18例(60.0%),漏斗部缺损1例(3.3%),肌部缺损10例(33.3%),膜部与肌部同时缺损1例(3.3%)。18例膜部缺损宫内闭合2例(11.1%),出生后1年内闭合7例(38.9%),闭合率为50.0%;10例肌部缺损宫内闭合1例(10.0%),出生后1年内闭合9例(90.0%),闭合率为100.0%;漏斗部缺损与多发性缺损至出生后1年均未闭合。不同病理分型间闭合率比较结果为:肌部缺损膜部缺损漏斗部缺损/多发性缺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缺损内径≤3.0 mm者20例,其中宫内闭合2例(10.0%),出生后1年内闭合18例(90.0%),闭合率为100.0%;缺损内径为3.1~5.0 mm者8例,宫内闭合0例,出生后1年内闭合2例(25.0%),闭合率为25.0%;5.0 mm者2例,均至出生后1年均未闭合。不同缺损内径组间闭合率比较结果为:≤3.0 mm者3.1~5.0 mm者5.0 mm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做为早期诊断胎儿单纯性室间隔的一种可靠、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及时监测闭合情况,并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70-471
目的:观察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肺动脉高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右房横径、右房纵径、肺动脉内径和肺动脉压情况,并对比观察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相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右房横径、右房纵径、肺动脉内径有明显增加,肺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中患者为房缺、室缺、肺栓塞和风湿性心脏病的例数与手术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肺动脉高压的检查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明显提高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诊断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76例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2年10月,我院引进ATL——MARK9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CDFI)检查及手术76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主动脉窦瘤破裂(ASAR)等四种畸形。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CDFI有96%(73/76),显示有异常分流束,测量分流束起始宽度与手术探查缺损直径,进行统计学处理,其结果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PDA(r=0.75,P<0.01),ASD(r=0.77,P<0.01),VSD(r=0.79,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