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肿瘤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1],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都密切相关[1,2]。MVD测定技术是目前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3]。但MVD测定技术是一项创伤性检查且测定方法较繁琐,所得结果只能反映肿瘤极小区域血管生成的情况,更无法动态地对肿瘤血管生成活性进行监测[4]。MR  相似文献   

2.
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志,反映了血管生成的程度,故肿瘤组织尤其恶性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对于判断肿瘤病人的预后、筛选转移高危病例、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疗效等具有重要作用,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MVD与医学影像学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先决条件,但传统的定量分析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MVD计数,因其有创性、对准确取材的依赖性、离体性、非功能性评价等缺点而未能成为理想的检查手段。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无创、快捷、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疗效,以及显示肿瘤全貌已成为可能。综述各种影像学技术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肾细胞癌是人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5%,其症状出现较晚,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正确评价肾内肿瘤良恶性对于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学者报道[1,2]瘤体内的新生微血管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瘤体内血管的生成主要包括新生成的微血管数量增多,在病理组织学上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增多等。另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肿瘤血管生成的一种主要调控因子,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志,反映了血管生成的程度,故肿瘤组织尤其恶性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对于判断肿瘤病人的预后、筛选转移高危病例、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疗效等具有重要作用,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MVD与医学影像学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脑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与其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脑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染色血管内皮细胞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微血管,然后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MVD与CT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星形细胞瘤的MVD越大,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星形细胞瘤CT密度的不均匀性、瘤周水肿、占位效应及增强程度与MVD明显相关,但星形细胞瘤的大小、部位与MVD无明显关系.结论星形细胞瘤的CT征象能反映星形细胞瘤的血管生成活性,术前分析星形细胞瘤的CT征象与MVD的关系,能更好的指导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对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及抗肿瘤治疗方面都有较重要的影响[1,2],故近年来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尤其是CT、MRI及DSA都可在活体情况下良好地反映肿瘤血供并进行诊断[3,4].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妇科最多见恶性肿瘤,肿瘤血供相对丰富;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被认为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1].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灌注成像方法是近年来用于研究肿瘤血流灌注的有效方法[2,3].本研究通过对手术切除的19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MSCT灌注扫描,并对术后病理切片进行血管染色,研究宫颈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CT灌注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观察恶性骨肌肿瘤微血管不均衡分布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病人的20例恶性骨肌肿瘤行CT灌注检查, 比较肿瘤外周区与中央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和灌注参数.术后病理标本常规组织切片及SP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单克隆抗CD34抗体标记血管,用Weidner技术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比较肿瘤外周区与中央区的MVD,分析灌注参数与肿瘤MVD的相关性.结果 20例恶性骨肌肿瘤均表现为高灌注,BF和BV图像上均可清楚显示肿瘤;肿瘤外周区与中央区的最大强化速率(MER)和MVD存在显著差异(P<0.05),灌注参数与MVD呈正线性相关.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无创地反映恶性骨肌肿瘤具有丰富的周边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颌面部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P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对19例颌面部肿瘤行CT灌注扫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病理标本的Ⅷ因子,检测病灶的MVD,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颌面部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增高,且与肿瘤恶性程度明显相关。CTPI灌注参数中灌注量(Perfusion)、峰值时间(TTP)及灌注曲线类型与MVD明显相关,而增强峰值(PEI)及血流容积(BV)则相关不明显。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反映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有助于对颌面部肿瘤血管密度及其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颌面部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评价颌面部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P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前行MSCT灌注扫描,所得图像数据经计算机软件计算获得肿瘤感兴趣区(ROI)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及灌注量(perfusion)、增强峰值(PEI)、达峰值时间(TTP)等灌注参数的数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病理标本的Ⅷ因子,检测病灶的MVD,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颌面部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增高,且与肿瘤恶性程度明显相关。MSCT灌注参数中perfusion、TTP与MVD明显相关(P值均〈0.05),而PEI则相关性不明显(P〉0.05)。不同类型灌注曲线的MV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速升型组的MVD最高。结论MS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perfusion、TTP及灌注曲线类型与肿瘤MVD明显相关,能反映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有助于对颌面部肿瘤血管生成及其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先决条件,但传统的定量分析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MVD计数,因其有创性、对准确取材的依赖性、离体性、非功能性评价等缺点而未能成为理想的检查手段.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无创、快捷、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疗效,以及显示肿瘤全貌已成为可能.综述各种影像学技术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高频彩超、超声造影(CEUS)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82例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于术前行常规高频彩超检查,观察病灶灰阶图像特征及血流特征;启动造影模式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分析病灶增强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肿瘤内MVD,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组肿瘤血流Adler分级低于良性组(P<0.05);超声造影显像特点:恶性组血管数量多且粗细不等,良性组血流束细窄、平直;恶性组TTP低于良性组,PI及AUC高于良性组(P<0.05),MVD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肿瘤MVD计数随血流Adler分级升高而升高,CDF1血流丰富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456,P< 0.01); P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1).结论 超声造影能客观评价乳腺肿瘤血供,术前应用CDFI结合超声造影在体检查肿瘤血管,可为早期诊断乳腺肿瘤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袁亮  邹利光   《放射学实践》2012,27(3):353-355
分子影像学是指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1].肿瘤分子影像学的目标是检测癌前病变和微小肿瘤,发现癌前病变生物学特性,预测病变临床过程和评价疗效[2].在光学、核医学、超声、CT及MRI等影像技术中,MRI空间分辨力最高,可达到25~100 μm,且能多序列成像,同时获得解剖及生理信息,这是其它影像技术尚无法达到的优点[3].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作为分子探针的优点是体积小,具有出色的质子弛豫增强能力[4],对各种生物屏障有穿透作用,可提高靶向结合力[1];每个MNPs表面可能存在超过10万个的对比金属离子和归巢数百配体,这种表面积/体积比增强效应极大地提高了靶向亲和力和信号放大[5],在肿瘤血管生成、转移、细胞凋亡、酶活性研究方面潜力较大[6].  相似文献   

15.
王妍  任力 《空军医学杂志》2011,27(4):220-221,235
临床病理研究证实淋巴道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随着淋巴管生长因子和淋巴管内皮特异标记物的发现,肿瘤及肿瘤周围组织是否存在新生的淋巴管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这几年的研究热点,而乳腺癌转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淋巴道转移.本文对肿瘤淋巴管生成因子、生成机制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加以综述,并介绍如下.1肿瘤淋巴管生成因子及淋巴管内皮标记物1.1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VEGF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 famliy,VEGF)是一类特异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及胎盘生成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IGF)[1].VEGF家族中影响淋巴管形成的成员主要是VEGF-C和VEGF-D,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是一种较特异的淋巴管生成因子[2],诱导肿瘤中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在肿瘤的淋巴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3-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是最早发现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国外研究发现,VEGFR-3在胚胎发育早期可以存在于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而晚期仅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成像(PI)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8例乳腺实质肿瘤患者行PI后,切除肿瘤标本53个,以免疫组化法评价癌(28个)、良性实质肿瘤(25个)、癌旁无浸润腺体(26个)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乳腺实质肿瘤的MVD与VEGF呈正相关(r=0.82,P< 0.05),且时间-密度曲线(TDC)为流出型和平台型的MVD高于流入型和平坦型(F=6.47,P< 0.01),乳腺癌的MVD高于良性实质肿瘤及癌旁正常腺体(t=17.67、15.99,P< 0.05).乳腺癌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增强平均值(AV)、血流量(BF)、血容量(BV)、血管表面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与MVD呈正相关(r=0.44、0.46、0.50、0.49、0.52、0.47,P<0.05).结论 MSCT PI是一种可以较好地反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情况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活检定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研究发现,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1~3].1971年Folkman提出,肿瘤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其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各个阶段均有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前列腺肿瘤血管的生成受多种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因子和雄性激素的调控,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对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肺内结节性病变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和CT灌注成像评价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血管生成作用.材料和方法: 71例肺结节患者(平均年龄55.5岁,男45例,女26例)行CT灌注成像,造影剂用量40mL.计算血流量(BF, ml/100g/min)、血容量(BV, ml/100g)、平均通过时间(MTT, s) 及表面渗透性 (PS, ml/100g/min).取患者的病理标本作免疫组化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将CT灌注参数与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恶性病变的BF, BV, MTT 和 PS分别为97.30、8.86、6.75、34.52;MVD为59.25.良性病变的灌注参数分别为75.43、12.36、15.35 、22.82;MVD为73.46.BF、BV、PS 与 MVD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543、0.375、0.346 ,P<0.05).结论: CT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是在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乐天  任秀昀  贺声 《武警医学》2009,20(9):851-852
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的不断改进及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超声造影方法成功地开辟了全新的超声造影领域.通过动态观察造影剂对组织的强化过程,可有效反映病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1],并已成功的应用于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在肝移植领域,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步开展[2],通过增强肝脏血管的显像来观察移植肝脏血流灌注3个时期的动态变化,分析动脉相、门静脉相、肝实质相的血管及肝实质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发现移植肝的血流异常和肝实质的血流灌注情况[3],对移植后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过去的 10年中 ,有多种技术被用来对肿瘤血管生成进行定量及定性评价 ,包括微血管密度记数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PET)、彩色多谱勒超声、磁共振成像 (MRI)、增强CT等。近年来对动态增强CT的研究日益增多。现将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肿瘤血管生成就是新生血管在肿瘤现有血管上形成的过程[1] 。这些新生血管不仅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2 ] ,还会引起血容积、灌注量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3 ] ,这构成了CT强化的基础[4 ]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CT从单纯提供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