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面积烧伤患者,补充维生素的意义已被公认,能改善烧伤病人的营养,减少败血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我科对6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九维他,其给药方法及体会如下.1 九维他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烧伤病人58例,其中烧伤总面积小于15%组38例,面积大于50%组20例,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伤后1、7 d及14 d采取静脉血标本。应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PA的浓度。结果大面积烧伤组的PA水平在检测的不同时期明显低于小面积烧伤组,每组在不同时间检测的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水平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而降低,PA作为烧伤后的炎症程度的动态变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荧光法测定64名健康受试者空腹血清维生素A、D、E含量,建立正常对照组值。同法对306例各类烧伤病人进行463次检测,结果表明:伤后4天,各类烧伤病人血清维生素A和E均下降,且随伤情加重其下降程度愈明显;随着病情恢复,其含量逐渐恢复至正常,恢复速度与伤情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维生素D则相反,伤后高于正常,伤情越重升高越明显,且较长时间(30~60天)仍保持较高水平(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病人营养、炎症指标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营养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透病人127例,检测其血清25(OH)D3及炎症指标和营养指标,结合营养评定(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结果,分析不同维生素D3水平与炎症、营养指标以及临床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127例病人按照检测的血清25(OH)D3水平结果分为3组:正常范围者19例,不足者90例,缺乏者18例.方差分析显示3组血透病人中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和总胆固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3与总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钙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是25(OH)D3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在维持性血透病人中发生率较高,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与血透病人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烧伤病人浸浴水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病人使用浸浴水疗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相应的积极护理,使烧伤病人能有效地进行浸浴水疗。结论: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提供浸浴水疗积极的护理,包括心理的支持,能够解除病人对烧伤创面换药的恐惧,促进病人创面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6.
陈辉  周迎春  关平 《广西医学》2008,30(7):1015-1016
目的 探索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烧伤病人58例,其中烧伤总面积小于15%组38例,面积大于50%组20例,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伤后1、7 d及14 d采取静脉血标本.应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PA的浓度.结果 大面积烧伤组的PA水平在检测的不同时期明显低于小面积烧伤组,每组在不同时间检测的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水平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而降低,PA作为烧伤后的炎症程度的动态变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晨波 《实用医技》2008,15(3):381-382
目的:总结烧伤病人浸浴水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病人使用浸浴水疗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相应的积极护理,使烧伤病人能有效地进行浸浴水疗。结论: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提供浸浴水疗积极的护理,包括心理的支持,能够解除病人对烧伤创面换药的恐惧,促进病人创面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02年-2003年收治烧伤患者44例,其中大面积烧伤组23例,小面积烧伤组21例,分别在入院后即刻及入院后4h、6h、12h、24h采血测定cTnI水平。正常对照组18例,一次性采血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面积烧伤组和小面积烧伤组烧伤后12h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面积烧伤组cTnI升高的百分率和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烧伤组。结论烧伤后引起心肌损伤,且心肌损伤程度与烧伤程度有关。cTnI检测对指导烧伤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镰状细胞病(SCD-SS)患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季节和饮食摄取量之间的相关性。检测患儿的生长状况、饮食摄取量、体内25-羟维生素D(25-O-HD)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将维生素D缺乏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如果血清25-O H D<27.5nm ol/L,则诊断为维生素D不足。比较SCD-SS患儿与健康儿童的血清25-OH 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SCD-SS患儿共65例,年龄5~18岁,血清25-OH D平均浓度为25.5±12.8nm ol/L;其中65%的患儿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维生素D水平低下的发生率在春季最高(100%)。SCD-SS患儿发生维生素D水平低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重性抑郁症患者复发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 年5 月— 2019 年5 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重性抑郁症患者40 例。其中,首发抑郁症患者20 例(首发组),复发抑郁 症患者20 例(复发组)。同期招募20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 组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25(OH)D] 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所有重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分析首发和复发重性 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HAMD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组和首发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 组(P <0.05),而复发组与首发组血清维生素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首发和复发重性抑 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HAMD 评分均呈负相关(r =-0.5869 和-0.6847,P <0.05)。结论 维生素D 水平的缺乏可能是导致重性抑郁症患病与复发的一大诱因。有必要在临床治疗中对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维生素 D 水平进行检测与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02年~2003年收治烧伤患者44例,其中大面积烧伤组23例,小面积烧伤组21例,分别在入院后即刻及入院后4h、6h、12h、24h采血测定cTnⅠ水平.正常对照组18例,一次性采血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面积烧伤组和小面积烧伤组烧伤后12h cTnⅠ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面积烧伤组cTnⅠ升高的百分率和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烧伤组.结论烧伤后引起心肌损伤,且心肌损伤程度与烧伤程度有关.cTnⅠ检测对指导烧伤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骨密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婴幼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佝偻病16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该院接受检查的健康婴幼儿132例作为对照组,予两组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分析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情况。结果研究组骨密度Z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检查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予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检测,均能有效进行早期婴幼儿佝偻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但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需要具备一定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3.
110例婴幼儿佝偻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美珍 《广州医药》2011,42(3):22-24
目的 通过对0~3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测定,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 对2010年6月-12月在我院保健门诊就诊的婴幼儿佝偻病11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我科进行常规保健的健康婴幼儿9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血微...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后难愈性残余创面的处理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它直接影响病人的病程和预后。本文对2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难愈性残余创面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D在机体钙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维生素D对免疫/炎症系统也有调节作用。低维生素D水平可增加发生急性感染的风险,并加重其不良结局。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哮喘、炎症性肠病、慢性肾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的发病中具有多效性,其在炎症性疾病的炎症/免疫应答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西宁不同季节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统计测定1600例成年人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25(OH)D]、BMD数值,并且进行分析.对1600例成年人进行1年的跟踪观察,分别在3、6、9和12月中旬测得不同季度下的数据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维生素D水平的判定标准,根据受检测者的维生素D水平,分为正常、不足、缺乏和严重缺乏4个组.在早上8:00—9:00之间,所有受检测者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季节,血清25(OH)D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和PTH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不同组之间血清钙的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检测者之间身高、年龄、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4组的血清25(OH)D和BMD测定值,发现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缺乏组和不足组的腰椎的BMD值均低于维生素D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乏甚至严重缺乏维生素D是人群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应该高度重视,提出改善的方法,从而降低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的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观察烧伤病人肌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采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肌肉注射治疗20例烧伤病人,并对该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并对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探讨本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症防治方案。方法选取进行系统保健的8998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 OH) D3检测并分析。结果广州地区婴幼儿血清25-(OH)D3水平为(64.53±29.20)nmol/L,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率为30.99%,季节气候因素、户外活动时间、维生素D补充剂量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定期检测血清25-( OH) D3水平,通过调整饮食、户外活动时间及口服维生素D剂量等个体化综合方案的制订改善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烧伤治疗水平的发展,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烧伤后留有严重毁容和功能丧失的病人也有所增多,而这些病人在出院后的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社会适应性以及其它各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因此,深入了解烧伤病人康复过程中的综合健康状况,对进一步完善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8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补液治疗进行回顾,探讨烧伤病人液体量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280例特重烧伤病人按休克与未发生休克分开,根据补液公式,计算延迟复苏液体总量。结果 168例休克病人中有166例输液量超载,而112例未发生休克病人仅有23例液体超量。结论 对于特重烧伤病人应尽早、尽快的补液治疗,避免发生休克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