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管花肉苁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肉苁蓉属管花肉苁蓉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光谱测试和化学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D-甘露醇,胡萝卜甙,琥珀酸,D-葡萄糖和D-果糖,均为该种植物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盐生肉苁蓉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显色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别药材中的甜菜碱和甘露醇,以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盐生肉苁蓉药材中甜菜碱和甘露醇的定性鉴别反应均呈阳性;多糖在4~ 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101.5%,RSD=2.2%(n=9).结论 该实验方法可行,重复性良好,是全面控制和评价盐生肉苁蓉药材质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分析华北平原管花肉苁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甘露醇含量.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 1a、2a管花肉苁蓉甘露醇含量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0月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01%和7.12%,且2a肉苁蓉的甘露醇含量高于同期1a肉苁蓉;肉苁蓉不同部位的甘露醇含量表现为:基部>中部>顶部.结论 管花肉苁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甘露醇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华北平原管花肉苁蓉中多糖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北平原管花肉苁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 1年生、2年生肉苁蓉中所含多糖含量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0月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17%和10.36%,且2年生肉苁蓉的多糖含量高于同期1年生肉苁蓉;肉苁蓉不同部位中的多糖含量表现为:基部>中部>顶部.结论 管花肉苁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中多糖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肉苁蓉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s,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海马神经元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肉苁蓉多糖对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的影响,通过病理形态观察肉苁蓉多糖对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采用Western观察肉苁蓉多糖对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肉苁蓉多糖(20,40,80 mg/kg,ig 6d)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增强受损海马神经元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表达.结论 肉苁蓉多糖能通过增强Bcl-2的表达及抑制Caspase-3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荒漠肉苁蓉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肉苁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荒漠肉苁蓉多糖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均一多糖的分离,分子量的测定,单糖的组成种类及比例关系,糖基的连接方式等;在药理方面对荒漠肉苁蓉多糖的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促进造血等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药材肉苁蓉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药材肉苁蓉的开发。方法:研究药材肉苁蓉的化学成分。结果:研究活性成分:麦角甾苷、松果萄苷、肉苁蓉苷A、甜菜碱和甘露醇。结论:药材肉苁蓉有良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肉苁蓉多糖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群力  霍亚楠  毛俊浩  郑一凡 《中草药》2002,33(12):1057-1059
目的 分离、纯化和鉴定壮阳中药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中的多糖成分。方法 经脱脂、沸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得到的粗多糖,再经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净的肉苁蓉多糖(CDPS),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鉴定该多糖。结果 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分析未见核酸和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结论 本实验所提取的肉苁蓉多糖为单一、纯净的多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肉苁蓉多糖的提取工艺,为肉苁蓉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肉苁蓉多糖含量,以肉苁蓉多糖得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采用吐温60 协同超声提取肉苁蓉多糖效果较好,其最佳提取工艺:表面活性剂为0.5%吐温60,料液比1:25,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肉苁蓉多糖的得率为8.17%。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靠,有利于肉苁蓉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肉苁蓉多糖对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肺癌细胞A549分为对照组,肉苁蓉多糖100、200、400 ng/mL组,si-NC组,si-LINC01410组,肉苁蓉多糖400 ng/mL+pcDNA组,肉苁蓉多糖400 ng/mL+pcDNA-LINC01410组。MTT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法检测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RT-qPCR法检测A549细胞中LINC01410 mRNA表达。结果 肉苁蓉多糖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LINC01410 mRNA表达(P<0.05),促进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INC01410表达后,A549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5)。过表达LINC01410可以逆转肉苁蓉肉多糖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 肉苁蓉多糖可能通过降低LINC01410表达从而抑制肺癌细胞活性、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3,4-二甲氧基-D-甘露醇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合成目标化合物3,4-二甲氧基-D-甘露醇,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海藻中提取的海洋活性物质D- 甘露醇为原料,经缩合、醚化和脱保护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分析对合成的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确证。采用体外实验研究目标化合物3,4-二甲氧基-D-甘露醇酯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自由基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双氧水(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保护作用。结果合成了目标产物并确定了结构,两种方法的总收率分别为43.32%和50.92%。抗氧化结果表明,3,4-二甲氧基-D-甘露醇酯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超氧阴离子有良好的清除作用,IC50为1.4 g·L-1。同时发现对D-甘露醇3,4位的羟基进行甲醚化后,所得的甘露醇衍生物对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都有明显的提高,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作用基本没有变化,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则有显著的降低。结论目标化合物3,4-二甲氧基-D-甘露醇酯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与D-甘露醇相比,只是对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扁枝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小宁  娄红祥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31-1132
 目的为从扁枝藓(Homaliatrichomanoides)中寻找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和Sephe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确证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扁枝藓乙醚和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获得了9个化合物:里白烯(Ⅰ)、尿囊索(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苷(Ⅳ)、蔗糖(Ⅴ)、D-葡萄糖(Ⅵ)、D-甘露醇(Ⅶ)、正三十烷醇(Ⅷ)和10-二十九烷醇(Ⅸ)。结论化合物Ⅰ~Ⅸ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离纯化三七药渣中主要多糖组分,分析其单糖组成,并对比研究各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三七药渣粗多糖;经DEA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5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及纯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HPLC-衍生化等方法对各组分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初级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其抗氧化能力以及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PNPS-0、PNPS-0.2、PNPS-0.3),3者的单糖组成和比例存在差异:PNPS-0主要由D-葡萄糖(52.28%)和D-半乳糖(34.14%)组成;PNPS-0.2主要由D-半乳糖(40.89%)、D-阿拉伯糖(19.38%)和D-葡萄糖(12.25%)组成;PNPS-0.3主要由D-葡萄糖醛酸(40.43%)、D-半乳糖(22.61%)和D-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陶爱恩  杜泽飞  赵飞亚  夏从龙  段宝忠 《中草药》2019,50(10):2467-2473
目的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黄精3种基原植物中多糖的组成和含量差异,为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柱前衍生化-HPLC(PMP-HPLC)法比较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法(UV)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 3种基原黄精多糖的IR平均光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聚类分析(HCA)分析均可将3种基原的黄精加以区分;PMP-HPLC图谱显示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存在差异,共有成分为D-甘露糖、D-核糖、L-鼠李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葡萄糖、D-木糖、D-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结果表明,所测样品多糖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方法为黄精类药材的多糖组成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芦笋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芦笋多糖对 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 :用D-半乳糖造糖代谢衰老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结果 :芦笋多糖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CAT ,SOD ,GSH-PX活力 ,显著降低血浆、脑、肝匀浆LPO水平 ;可显著拮抗衰老所致胸腺、脾脏和脑组织的萎缩。结论 :芦笋多糖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芪中一种新葡聚糖的分离纯化与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从中药黄芪中提取免疫活性多糖并研究其化学结构。方法 用乙醇分级沉淀、脱蛋白、CTAB选择性沉淀、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的方法从黄芪水提物提取均一多糖;运用凝胶过滤法确定多糖的均一性和分子量;运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Smith降解、IR及^13CNMR等方法研究多糖的结构。结果 得到均一多糖A2Nb,其平均分子量为360000,由D-葡萄糖组成,主要连接方式为α-D-(1→4)-Glc,在每25个葡萄糖中有一个6-O位上的分枝。结论 从黄芪中首次分离到具有促脾细胞增殖作用的高分子量葡聚糖A2Nb。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狗肝菜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多糖对大鼠D-半乳糖胺(D-GlaN)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透析的方法将狗肝菜多糖分为<6 kD,>6kD<10kD(6kD~10kD),>10 kD,以及总多糖组.D-GlaN (500 mg·kg-1)ip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处死后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制备肝组织匀浆测定其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含量,取肝、脾脏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狗肝菜总多糖和相对分子质量<6 kD给药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P<0.01);各给药组均能降低肝匀浆MDA含量(P<0.01或P<0.05),均能有效升高肝组织匀浆中GSH-Px活性(P<0.01或P<0.05),降低肝脏指数(P<0.01或P<0.05),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狗肝菜各多糖给药组均有一定保肝作用,且以相对分子质量<6 k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爬岩红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雪红    郑承剑  吴宇  秦路平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0):777-781
目的 研究爬岩红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同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所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爬岩红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是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金合欢素(2)、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3)、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4)、木樨草素(5)、油酸(6)、丁香脂素(7)、glyceryl ferulate(8)、桂皮酸(9)、对羟基桂皮酸(10)、咖啡酸(11)、阿魏酸(12)、3,4-二甲氧基肉桂酸(13)、对羟基苯甲酸(14)、原儿茶酸(15)、香草酸(16)、异香草酸(17)、原儿茶醛(18)、对苯二酚(19)、1,2,4-苯三酚(20)、D-甘露醇(21)、蔗糖(22)、β-谷甾醇(23)。结论 除化合物2、5、19、21、23以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2、5、6、12、13、19、21、23以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马璐  陈远才  熊明洲  王旭德  张雨蒙  赵余庆 《中草药》2018,49(11):2692-2697
D-葡聚糖是一类免疫多糖,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调节剂。羧甲基葡聚糖(carboxymethylated glucan,CMG)是D-葡聚糖的羧甲基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免疫活性。因此,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MG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MG作为防治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黑石耳多糖的初步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黑石耳(Dermatocarpon miniatum,DEM)多糖的组成、分子量及苷键的连接方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的组成,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Smith降解及高碘酸氧化确定苷键的连接方式。红外光谱测定苷键类型。结果:DEM多糖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平均分子量为1.8×106。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有甲酸、丙三醇、丁四醇生成。结论:DEM多糖主要由〖WTBX〗α(1→4)、α(1→6)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