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性能的影响,为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构建包含两腔不对称的非螺旋耳蜗的人耳有限元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通过改变相应组织的材料属性,分别模拟听骨链固定、听骨链融合、听小骨缺损3种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性能的影响。结果中耳畸形主要影响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的低频性能,听骨链固定和听骨链融合对圆窗激振起恶化效果。镫骨固定对圆窗激振补偿性能的影响最大,恶化量高达47.93 dB;听小骨缺损可提高圆窗激振的性能,最大改善量为6.24 dB。结论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的低频性能有影响,临床植入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时需要针对性地提高其作动器的输出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的相关性。方法:经心脏彩超筛选CAVD 患者120 例及阴性对照组患者40 例,通过CT 定量评分系统分4 组:AVC 1、2、3 和4 级,并通过软件计算主动脉瓣钙化积分。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 A1)及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和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PCSK9 水平。结果:4组患者LDL-C、Apo B 和Lp(a) 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VC2-4 级患者明显高于AVC1 级,而TG、HDL-C、apo A1 和hsCRP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C3 级和AVC 4 级的TC 水平高于AVC1 组(P<0.05)。同时,AVC2-4 组血浆PCSK9 水平高于AVC1 组(P<0.05)。将所有人群的主动脉瓣钙化积分与TC(r =0.248,P =0.026),LDL-C (r =0.222,P =0.048),Lp(a)(r =0.276,P =0.013),Apo A1(r =0.245,P =0.012),Apo B(r =0.212,P =0.019)和PCSK9(r =0.309,P =0.005)均存在明显相关性,ApoA1,Apo B 呈正相关。结论:CAVD 患者PCSK9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SK9 与CAVD 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马璐  陈远才  熊明洲  王旭德  张雨蒙  赵余庆 《中草药》2018,49(11):2692-2697
D-葡聚糖是一类免疫多糖,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调节剂。羧甲基葡聚糖(carboxymethylated glucan,CMG)是D-葡聚糖的羧甲基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免疫活性。因此,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MG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MG作为防治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phtelel glycoprotein,GP)Ⅲa基因rs5918、rs2317676和rs11871251多态性与颅内外动脉支架置人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成功施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应用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分析GPⅢa基因多态性。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卒中、血管性死亡和心肌梗死。结果共纳入433例基因分型成功并获得随访信息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平均(10.21±2.71)个月的随访,28例患者发生血管事件。基因分型表明,rs5918、rs2317676和rs11871251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6%、20.67%和48.73%。临床随访表明,rs1l871251A等位基因携带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性高于非携带者[风险比(hazard ratio,HR)8.8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0~65.00;P=0.032];对rs5918和rs2317676不同基因型进行的比较显示,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Log rank P分别为0.608和0.556)。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携带rs1l871251A等位基因是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7.878,95%C/1.035~59.982;P=0.046),吸烟是转归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HR0.327,95%CI 0.108~0.990;P=0.048)。结论GPⅢa基因rs11871251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影响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rs20417和rs5275 2个位点多态性与服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2009年12月2012年10月确诊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962例。应用改进的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分析COX-2基因2个位点的基因型。平均随访(15.13±7.42)个月,记录主要终点事件。结果 rs20417和rs527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19.1%。随访期间,有89例(9.25%)发生主要终点事件。rs20417位点CC+CG型与GG型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2,95%CI:0.442012年10月确诊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962例。应用改进的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分析COX-2基因2个位点的基因型。平均随访(15.13±7.42)个月,记录主要终点事件。结果 rs20417和rs527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19.1%。随访期间,有89例(9.25%)发生主要终点事件。rs20417位点CC+CG型与GG型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2,95%CI:0.441.89,P=0.81)。rs5275位点AA型与AG+GG型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7,95%CI:0.761.89,P=0.81)。rs5275位点AA型与AG+GG型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7,95%CI:0.761.79,P=0.48)。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男性患者预后较好,rs20417C等位基因和rs5275G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预后不相关(P>0.05)。结论 COX-2基因rs20417和rs527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颈动脉钙化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009年12月—2012年10月登记的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CT平扫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工作站,采用相同的重建条件,应用Agatston Calcium Score系统进行钙化积分的测量。根据积分将患者分为无钙化(0分)、轻度钙化(0分积分100分)和重度钙化组(≥100分)。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随访卒中后2年内主要终点事件(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颈动脉钙化积分对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钙化程度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522例患者颈动脉钙化积分中位数为11.9分(四分位数:0,107.9分),其中无钙化组183例(35.1%),轻度钙化组200例(38.3%),重度钙化组139例(26.6%)。随访至2年时,共52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34,95%CI:1.006~1.062,P=0.017)、颈动脉钙化积分(HR=1.001,95%CI:1.000~1.001,P=0.037)是影响缺血性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无钙化组2年累积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5%(10例),轻度组为9.7%(16例),重度组为15.0%(26例)。重度钙化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钙化组(HR=1.612,95%CI:1.106~2.350,P=0.013)。结论颈动脉钙化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rs2071746(T-413A)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09年12月-2012年10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年龄≥60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对患者分类。采用改良多重连接酶反应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患者出院后3、6、12、24个月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血管性疾病导致的死亡、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结果①共有961例患者入组,TT型295例,TA型459例,AA型207。随访(15.0±7.4)个月,114例(11.9%)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其中TT型44例,TA型47例,AA型23例。@rs2071746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为45.4%。显性遗传模式显示,携带变异基因(AA+AT型)患者比非携带变异基因(TT型)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低[分别为10.5%(70/666)与14.9%(44/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67,95%C1:0.46~0.97,P=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携带rs2071746位点A基因是缺血性卒中预后的保护因素(HR=0.67,95%CI:0.45-0.99,P=0.043)。③对卒中亚型分析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中,AA+AT基因型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较TT型患者低(HR=0.56,95%CI:0.33~0.94,P=0.028);其他亚型的基因型与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相关性。结论HO-1基因rs2071746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缺血性卒中及其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