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转化生长因子DRⅡ(TGFβ1RⅡ)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了解TGF—β1和TGFl3RⅡ在肝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癌旁组织57例中TGF—β1和TGFβ1RⅡ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47例(82.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8例(66.67%)(P〈0.05);TGFβ1RⅡ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20例(35.0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8例(84.21%)(P〈0.05)。TGF—β1在有转移的患者中的表达率为(92.31%)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74.19%)(P〈0.05),而TGFβ1RⅡ在有包膜浸润、转移、组织分化Ⅲ-Ⅳ的患者中染色较浅且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9.52%、19.23%和7.14%,明显低于相对应组50.00%、49.39%和62.07%的阳性表达率(P〈0.01)。结论:TGF—β1过度表达和TGFβ1RⅡ表达下降可能增强了肝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22(1):18-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从蛋白水平分析TGF-β1、TβRⅡ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腺瘤组织为28.6%,大肠癌组织中为57.1%(P<0.05);TβR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1.8%,低于腺瘤组织(90.5%)(P<0.01);TGF-β1、TβRⅡ表达的改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或P<0.001).结论 TGF-β1的过度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演进密切相关;TβRⅡ的失表达不仅有助于提高细胞对TGF-β1的生长抵抗,也增强了大肠癌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从蛋白水平分析TGFβ1、TβRⅡ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腺瘤组织为28.6%,大肠癌组织中为57.1%(P<0.05);TβR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1.8%,低于腺瘤组织(90.5%)(P<0.01);TGFβ1、TβRⅡ表达的改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或P<0.001)。结论TGFβ1的过度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演进密切相关;TβRⅡ的失表达不仅有助于提高细胞对TGFβ1的生长抵抗,也增强了大肠癌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1RⅡ,TβRⅡ)表达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67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TGF-β1及TβRⅡ的表达。结果:TGF-β1癌旁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实质细胞,间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肝外转移组,包膜浸润组其表达显著增高。TβRⅡ在肝癌细胞中多为阴性,但部分癌细胞胞浆中有表达;癌旁肝细胞中其表达较正常对照减少;在门脉癌栓组,包膜浸润组,Edmondson分级Ⅲ-Ⅳ级的肝癌组织中TβRⅡ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肝癌中TGF-β信号途径发生障碍。TGF-β1表达增高,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肝癌组织中TβRⅡ表达降低,并可能存在转运障碍。TGF-β1的上调及TβRⅡ的缺失,转运障碍是肝癌发生,演进中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抑癌基因Smad4(TGF-β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TGF-β1与Smad4在肝癌及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4%)高于肝硬化组织(14.3%),P<0.01;Smad4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7.9%)低于肝硬化组织(85.7%),P<0.01;TGF-β1在Ⅰ期(无转移)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3.3%)高于Ⅱ、Ⅲ期(有转移)肝癌组织(22.2%),P<0.01。结论TGF-β1在肝癌中高表达,Smad4在肝癌中供低表达,二者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4)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胃癌标本中MUC4和TGF-βRⅡ的表达.结果 MUC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95.4%(83/87),与组织分化、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TGF-βR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6.1%(14/87),与组织分化、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两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而且MUC4与TGF-βRⅡ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MUC4与TGF-β RⅡ的表达是研究胃癌不同组织分化的较好指标,TGF-β RⅡ的低表达可能引起MUC4的高表达,促使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链霉素亲生物素 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4 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 ,分析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GFβ1表达阳性率为 5 5 % (2 2 / 4 0 ) ,TGFβRⅡ表达阳性率为 6 0 % (2 4 / 4 0 )。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Ⅲ +Ⅳ期与Ⅰ +Ⅱ期比较 ,原发灶中TGFβ1表达率有升高趋势、TGFβRⅡ表达率有降低趋势(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 ,原发灶中TGFβ1表达率有升高趋势、TGFβRⅡ表达率有降低趋势 (P <0 .0 5 )。结论 :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 ,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肝细胞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45份石蜡包埋人肝细胞癌标本及36例癌旁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45例肝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和为62.2%.肝细胞癌组织中TGFβ1表达在肝细胞癌中明显升高,与癌旁组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肝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按Edmondson-Steiner分级标准),包膜是否完整及有无癌栓有相关性(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呈过表达.TGFβ1的过表达对诱发肝细胞癌及对肝细胞癌的转移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作为肝细胞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胆管癌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GF-β1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胆管癌细胞胞浆,偶有胞膜、胞核着色.47例胆管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36例(76.6%),较癌旁正常胆管组织高(P<0.001).TGF-β1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肝转移有关(P<0.01,0.05,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随着胆管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TGF-β1表达增高,其基因缺失可能是胆管癌细胞侵袭性生长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检测TGF-β1表达有助于判断胆管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76例宫颈癌中VEGF及TGFβ1蛋白表达,以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 (1)VEGF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8%和68.4%,明显高于对照组(20.0%和23.3%)(P<0.01).(2)VEGF和TGFβ1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明显增加(P<0.05或P<0.01);淋巴结无转移者VEGF和TGFβ1阳性表达率(57.1%和55.1%)明显低于有转移者(81.5%和92.6%)(P<0.01);(3)VEGF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 和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PTC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甲状腺癌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PTC 108例和癌旁甲状腺组织3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Galectin-9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alectin-9在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45/108)、88.5%(31/35),其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甲状腺癌旁组织(P<0.05);TGF-β1在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85/108)、8%(3/35),其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Galectin-9阳性表达率(41.7%)低于癌旁甲状腺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TGF-β1阳性表达率(78.7%)高于癌旁甲状腺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9在肿瘤>1 cm、伴有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Ⅲ+Ⅳ期的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降低,TGF-β1在伴有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Ⅲ+Ⅳ期的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PTC组织中Galectin-9阳性表达低于癌旁组织,而TGF-β1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Galectin-9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TGF-β1的表达程度与PTC的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参与PTC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2.
马洪波  黄涛  韩风  陈伟瑜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80-2781,278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4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54例,采用原位杂交显色法(IHCABC法)分析TGF-β1和Smad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和半定量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Smad4蛋白高表达率(38.9%)低于癌旁组织(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9,P=0.01)。肝癌组织中TGF-β1和Smad4蛋白高表达率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45岁为界,肝癌组织中TGF-β1和Smad4蛋白高表达率在不同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分期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理分期增加,TGF-β1和Smad4蛋白高表达率升高。结论肝癌组织中Smad4蛋白高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TGF-β1和Smad4蛋白高表达与患者性别无关,而与病理分期和年龄增长(≥45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Ⅱ在大肠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大肠息肉(息肉组,其中高危型大肠腺瘤50例)、各期大肠癌(大肠癌组)40例及正常大肠组织(正常组)20例TGFβ1,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结果:息肉组、大肠癌组和正常组间TGFβ1、TGFβR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间TGFβRⅠ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大肠腺瘤与Duke′s A期大肠癌TGFβ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TGFβRⅠ、TGFβRⅡ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TGFβRⅡ在正常组、息肉组、大肠癌组间有不同,提示该指标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TGFβ1可能在大肠腺瘤癌变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Ⅰ)、Ⅱ型受体(TβRⅡ)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腺癌、1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0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TβRⅠ、TβR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TβRⅠ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P<0.01),TβRⅡ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TβRⅠ、TβRⅡ在中、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癌组织(P<0.05,P<0.01),但三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中TGF-β1、TβRⅠ、TβRⅡ三者之间表达呈一致性,两两均呈正相关,但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TβRⅠ、TβRⅡ的表达缺乏相关性。结论 TGF-β1、TβRⅠ、TβRⅡ表达的异常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但TβRⅠ表达的下调可能是始动因素,起着更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er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评估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及临床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收集宫颈鳞状上皮癌石蜡包埋标本51例、慢性宫颈炎石蜡包埋标本21例,另收集子宫肌瘤全宫术后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三组中的TGFβ1的蛋白表达,分析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蛋白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病理分型等的关系,分析TGFβ1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TGFβ1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12例阴性(-)、1例弱阳性( ),阳性表达率为7.69%;在慢性宫颈炎中19例阴性(-)、2例弱阳性( ),阳性表达率为9.52%;宫颈癌组织中有45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8.2%,分别为6例阴性(-)、9例弱阳性( )、17例阳性( )、19例强阳性( )。TGFβ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性高于炎症组和对照组(P<0.01),TGFβ1的表达量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病理分型、淋巴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TGFβ1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Ⅱ在大肠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大肠息肉(息肉组,其中高危型大肠腺瘤50例)、各期大肠癌(大肠癌组)40例及正常大肠组织(正常组)20例TGFβ1,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结果:息肉组、大肠癌组和正常组间TGFβ1、TGFβR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间TGFβRⅠ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大肠腺瘤与Duke's A期大肠癌TGFβ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TGFβRⅠ、TGFβRⅡ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TGFβRⅡ在正常组、息肉组、大肠癌组间有不同,提示该指标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TGFβ1可能在大肠腺瘤癌变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CIN和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对正常宫颈、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Ⅱ~Ⅲ、宫颈浸润癌上皮细胞或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TGFβ_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TGFβ_1在正常宫颈上皮细胞、CIN上皮细胞、宫颈浸润癌细胞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54.4%、27.6%(P<0.05),TGFβ_1在正常宫颈、CIN、宫颈浸润癌的细胞外基质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4%、63.6%、86.2%(P<0.01)。结论 TGFβ_1在CIN上皮细胞和宫颈癌细胞中表达的明显减少,提高TGFβ_1的缺乏可能是宫颈癌恶性转化的早期标志,细胞外基质中(TGFβ_1)增多对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TGF-β1和TβR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β RⅡ)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癌进展、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Tβ RⅡ在10例正常胰腺、13例慢性胰腺炎和36例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TGF-β1、TβRⅡ阳性率在正常胰腺均为10.0%,慢性胰腺炎中分别为7.7%、15.4%,胰腺癌中分别为44.4%、47.2%,胰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TGF-β1、TβRⅡ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位置、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相关(P<0.01);TGF-β 1、Tβ RⅡ在胰腺癌中共同阳性率为36.1%,其共同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单独检测TGF-β1、Tβ RⅡ的表达对判断胰腺癌的进展、转移趋势有参考价值;两者共同表达对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进展、转移趋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唾液腺组织以及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bFGF、TGF -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bFGF、TGF-β1在正常唾液腺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在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率高于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P<0.05),TGF-β1蛋白表达率低于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P<0.05); 而bFGF、TGF-β1分别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GF-β1的表达与bFGF呈负相关(r=-0.471,P=0.0003).结论 TGF-β1的表达可能抑制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而bFGF的表达则可能促进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二者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TGFβ2)和受体(TGFβRⅠ、TGFβRⅡ)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TGFβ1、TGFβ2、TGFβRⅠ、TGFβRⅡ在人正常皮肤组织及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水平与定位。结果:在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TGFβ1在基底细胞层呈弱阳性表达,在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为阴性;TGFβ2在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下方、真皮层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为阳性;TGFβRⅠ、TGFβRⅡ在表皮、毛囊上皮细胞、真皮层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阳性,真皮成纤维细胞基本不表达。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中大量成纤维细胞的TGFβ1、TGFβ2、TGFβRⅠ、TGFβRⅡ表达均为强阳性;而部分瘢痕病史超过1年的患者瘢痕真皮层中主要为胶原组织,成纤维细胞较少,成纤维细胞TGFβ1、TGFβ2表达为阴性,但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则为强阳性。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和受体在增生性瘢痕组织早期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