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偏头痛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发作时可持续4-72小时,典型者常限于一侧,有搏动感,中到重度疼痛,常在活动时加剧,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头痛发作前患者可有或无先兆。笔者自2000年3月至2003年6月期间,用四物汤化裁治疗偏头痛3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它分为两大类型,偏头痛伴有先兆和偏头痛不伴先兆。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偏头痛82例,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偏头痛患者中前庭症状与头痛的相关性,探讨前庭症状在偏头痛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9年1-12月首次就诊于我科门诊以头痛为主诉的患者,将诊断符合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3rd edition,ICHD-3)的原发性头痛患者分为发作性偏头痛组、慢性偏头痛组、紧张型头痛组,将发作性偏头痛患者分为低频、中频及高频组,以半结构型问卷收集临床症状,前庭症状采用前庭性偏头痛中前庭症状的标准.结果 共纳入424例,发作性偏头痛组222例,慢性偏头痛组174例,紧张型头痛组28例.前庭症状在偏头痛组及紧张型头痛组中占比分别为25.3%和3.6%,慢性偏头痛组中前庭症状出现的频率(31.0%)高于发作性偏头痛组(20.7%)(P=0.019).将发作性偏头痛患者分成低频、中频及高频组,中频组(头痛频率在2~8d/月)的人数最多(125/222),且头痛特点及伴随症状最典型.前庭症状与头痛发生的时间相关性中,低频头痛组有68.8%的患者头痛与前庭症状分开发作,高频头痛组和慢性偏头痛组头痛与前庭症状同时发作占比高于低频组(P<0.05).结论 前庭症状在慢性偏头痛患者中出现频率高,提示前庭症状可能与偏头痛的慢性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临床上防治偏头痛发作有诸多报道,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于2000年5月~2005年5月应用杞菊地黄丸配合西比灵治疗各型偏头痛50例,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本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较多,但各种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本院自2004年7月-2007年3月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为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我科于2004年1月1-2005年1月应用新瑙力隆治疗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偏头痛预防峰会上,美国头痛协会公布了偏头痛预防指南的专家共识。专家明确提出,经过15年的研究,偏头痛巳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单纯的症状,而是一个慢性病。因此,对患者进行的检查和治疗,不应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发作时,也应观察和掌握发作间歇期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头痛。发作时头痛如钻凿、眼眶如裂、疼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笔者于2003年6月-2004年5月,应用自拟治偏汤治疗偏头痛5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以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临床上一些新老药物治疗偏头痛报告颇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头痛灵口服液与西比灵胶囊合用治疗偏头痛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内科疾病,以头痛剧烈、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笔者自2002年5月-2004年5月,采用头痛灵口服液与西比灵胶囊合用治疗偏头痛6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普遍被认可的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血管神经联合学说等。各种学说最终都认为体内化学物质和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与偏头痛发作有关。本文拟通过测定偏头痛患者间歇期及发作期的血清镁浓度变化,以探讨其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1临床资料2004年我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偏头痛患者34例(偏头痛发作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9~54岁,平均33.1岁;均符合2003年《国际头痛学会关于头痛疾病的分类(第2版)》中头痛的诊断标准[1];病史2个月至12年(平均4.1年)。其中典型偏头痛17例、普通型偏头痛17例…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临床特征,每次发作数小时或数日,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中医中药治疗偏头痛,可有效防止其复发。笔者采用顺气和中汤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8年。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却不尽人意。我门诊部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以头痛和自主神经紊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美国偏头痛研究Ⅱ的研究表明,女性偏头痛的患病率为17.6%,男性为6%。为了解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改变,尤其是偏头痛急性发作,探讨脑电图对偏头痛的诊断意义,我们总结了240例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和问歇期患者脑电图与正常脑电图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灸透穴为主治疗偏头痛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偏头痛和特殊类型偏头痛。笔者从1999年10月至今共治疗本病2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8例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5d,最短1d;典型偏头痛6例,普通型偏头痛28例。……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采用Vk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佟菲 《当代医学》2021,27(23):135-136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伪线圈假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缓解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在预防偏头痛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2例偏头痛患者(男28例,女34例)经过四周基线期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培哚普利2 mg每日一次,另一组给予安慰剂每日一次,治疗12周.记录基线期4周和治疗最后4周的头痛发作日数(每天症状发作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记为1日)、小时数、需要服药克服头痛患者人次数.结果 培哚普利组减少发作日数为1.9,安慰剂组为0.3(P<0.05).两组均未发生重要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培哚普利在预防偏头痛方面有效,为预防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偏头痛头痛期的分相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偏头痛头痛发作的内在规律性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在观察了众多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以后,作者认为偏头痛头痛期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而对其恰当的分相将有助于加深对偏头痛头痛期的理解以及对偏头痛的头痛严重程度及其疗效作定量判定;同时,也有助于掌握对偏头痛的治疗时机的把握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4倍,常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病例发生在儿童期或中年以后。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的方法及药物种类很多,但疗效差异较大。现对临床常用药物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