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高级别胶质瘤包括间变型胶质瘤(WHOⅢ级)和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以及化疗。针对胶质母细胞瘤,Stupp方案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标准治疗方案——在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前提下最大范围手术切除肿瘤,随后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的放疗,以及后续的TMZ化疗[1];其中位生存期为14.6个月[1]。自Stupp方案报道以来,已近10年,虽然高级别  相似文献   

2.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经目前“标准治疗”(即手术 放疗 全身化疗)后,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不足1年。临床及CT观察均证实,几乎所有的恶性胶质瘤术后均要复发,90%以上的复发位于原发灶的2cm以内。虽然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质内放疗及超分割放疗等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当肿瘤体积较大,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时,仍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同时还有放射性脑损害的可能,加之对技术条件、设备要求高,临床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而常规全身化疗由于血脑屏障的限制,多数化疗药物难以在颅内达到足够浓度,且毒副作用较严重,同时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WHO分级Ⅲ、Ⅳ级),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1],即使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效果仍然不佳[2],中位生存期不足15个月[3].研究发现,乳腺癌[4]、子宫内膜癌[5]及结直肠癌[6]等恶性肿瘤广泛存在细胞间网络连接,在肿瘤的侵袭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45%[1].临床上按照组织学类型分为四级:I级具有良性生物学行为;Ⅱ级呈低度恶性,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为45%~60%;Ⅲ级和Ⅳ级胶质瘤在临床上归为高级别胶质瘤,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Ⅲ级)及12个月(Ⅳ级).  相似文献   

5.
影响脑胶质瘤远期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四个:[1]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患者的预后也越差.检测一系列的肿瘤生化因子和标志物,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缺氧诱导因子-α(HIF-1a)和及抑癌基因P53有助于了解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2]手术切除程度.在不影响脑功能的前提下,肿瘤被切除得越彻底,患者的生存时间越长.[3]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素质.青壮年患者的顶后要好于年老体弱患者的预后.[4]术后疗和化疗.放疗和化疗是脑胶质瘤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新化疗药物替莫唑胺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胶质母细胞瘤即使采用手术切除,同时辅助替莫唑胺化疗及放疗,其中位生存期仍然只有12~15个月[1]。胶质瘤母细胞瘤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肿瘤细胞的放化疗抵抗性及高复发率[2]。有研究表明,胶质瘤干细胞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3],很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易复发的原因之一。肿瘤微环境、免疫调控和放化疗抵抗等是胶质瘤干细胞研究的热点。本综述将重点介绍胶质瘤干细胞的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和放化疗抵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恶性脑胶质瘤(malignant glioma,MG)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的近80%且预后很差,其在成人患者中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4.6个月。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0万名患者被新诊断为恶性脑胶质瘤,然而这一数据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传统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首选方法是手术切除,再辅以化疗、放疗或综合放化疗。然而,由于恶性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特性会与瘤周正常脑组织结合紧密,外科手术很难彻底的清除肿瘤。另一方面,虽然化  相似文献   

8.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致命性的脑肿瘤.目前,国际标准的治疗方案是最大程度地安全切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TMZ)或亚硝基脲类药物辅助化疗.近5年来,尽管研究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恶性程度和发病率最高、侵袭性最强的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stoma,GBM)的平均生存期仅由10个月延长到14个月,经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后复发仍常见,中位生存期仅有12 - 15个月,显然,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手段治疗GBM[1].TMZ作为一种烷化剂,可以口服给药,并且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小,可以与放疗同步使用,或放疗后使用.新的手术方法,如荧光引导下的切除和神经内镜技术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外,在未来10年,基础和转化研究将进一步改善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其中包括阻断肿瘤异常增殖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信号通路,克服对目前治疗药物的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恶性胶质瘤切除术后结合间质内放疗并间质内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脑恶性胶质瘤均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中根据术前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在瘤床上植入^125 I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持续内照射,总量为50~60 Gy,同时于瘤腔内放置Ommagy化疗囊,术后1周开始应用盐酸尼莫司汀(ACNU)行间质化疗,每周1次,连续6周.随访观察肿瘤复发率、患者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结果 32例患者1、2年复发率分别为31.2%、68.8%,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4.3%、80.6%、29.1%,中位生存期为92.3周;无明显放疗、化疗并发症.结论 在手术力争全切除肿瘤基础上结合术后间质内放疗、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疗效较好,安全而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三苯氧胺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2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7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外科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每例患者每日口服他莫昔芬40~60mg,分1~2次服用,连服6个月。并给予化疗,化疗方案为替尼泊甙,3周为1周期。传统治疗的21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3例,手术及放射治疗后仅口服洛莫司汀,6~8周为1周期。两组化疗均给予2~4周期。结果29例联合应用三苯氧胺治疗及传统治疗的21例患者,治疗后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2个月、23.1个月(P<0.01),肿瘤进展期分别为21.3个月、16.5个月(P<0.05);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29.6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8.6个月、12.3个月(P<0.005);肿瘤进展期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26.8个月、22.9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4.3个月、8.7个月(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合化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优势,无明显毒副作用,为恶性胶质瘤化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长期生存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治疗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长期生存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以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方法对26例生存期达5年以上的脑恶性胶质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26例均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全组病例行肿瘤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神经内镜等先进仪器辅助切除肿瘤。术后病人全部行放疗或X刀与γ-刀治疗,并均经颈动脉注药或静脉给予宁得朗进行化疗。结果全部病人都得到随访,时间5.5~13年,其中5年生存率为100%,10年生存率42.3%。结论最大程度手术切除脑恶性胶质瘤是获得良效的首要条件,也是争取进一步治疗的前提;术后严格随访和放疗与化疗是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脑半球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外科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03—2015-03在我院进行大脑半球高级别胶质瘤外科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无进展生存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2a,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2a,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位医师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卫星灶、坏死水肿程度、术前化疗、术后放疗等情况,采用多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卫星灶、术前化疗、术后放疗等因素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年龄≥50岁、肿瘤≥4cm、有卫星灶、术前无化疗、术后无放疗为大脑半球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坏死程度和水肿程度与大脑半球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外科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相关,仍应积极倡导术前化疗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脑恶性胶质瘤仍为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等综合治疗,但预后仍不甚满意,平均生存期在6~8个月。化疗有助于改善脑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力图寻找多种给药方法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瘤内化疗可避开血脑屏障、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和减少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能获得化疗药在脑内更长时间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虽然近年来在胶质瘤的手术技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满意,患者预后仍不容乐观,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8个月。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地位在治疗肿瘤中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分胶质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点,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有资料[1]显示,在联合了手术、放疗、替莫唑胺化疗等治疗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9.6个月,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16.
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统计资料表明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虽然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治疗胶质瘤均取得了较好效果,然而恶性胶质瘤术后中位生存期仅14周[’j,手术加放疗其中位生存期也只有36周,即使手术、放疗、化疗最佳组合,其术后1年生存率也不足50%,而2年生存率则低于10%’‘’,因此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抗肿瘤模式。一、胶质瘤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往一直以为脑是免疫豁免区,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脑只是部分免疫豁免区,胶质瘤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胶质瘤可使宿主的免…  相似文献   

17.
<正>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研究表明恶性胶质瘤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后,中位生存期也仅一年左右[1,2]。2003年Singh等[3]基于肿瘤细胞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相似性,以CD133为标志物,采用免疫磁珠法从胶质瘤标本中分离出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相似的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相似文献   

18.
脑胶质瘤局部缓释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胶质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首位,是神经外科中难治性疾病之一。尽管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恶性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手术不可能彻底切除,术后常有复发,恶性胶质瘤单纯手术治疗,平均生存期仅6个月,而手术后辅以放疗平均生存期不超过一年。近10年来,在化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化疗药物通过常规静脉给药难以透过血脑屏障,药物在体内呈非特异性分布,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征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影像学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对PCNS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免疫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手术8例,手术+化疗14例,手术+化疗+放疗8例。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期。结果PCNSL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误诊率高达93.3%。24例PCNSL(占80.0%)MRI明显均匀强化,表现为团块状及结节状强化,或出现具有特异性的"缺口征"、"尖角征"。病理检查均为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淋巴瘤最多见。Kaplan-Meier分析全组中位生存期32.0个月,2年生存率46.7%。手术+化疗(中位生存期29个月)及手术+化疗+放疗组(34个月)的生存期高于单纯手术组(3个月)。手术+化疗组(64.3%)及手术+化疗+放疗组(62.5%)的2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0)。放化疗患者肿瘤全切组与次全切组的生存率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单纯手术治疗不是首选,应尽早采取以放、化疗为主的全身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尽管目前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已有很大进展,但是胶质瘤病人预后仍然很差,特别是恶性胶质瘤,其平均生存期不足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