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蒋小敏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为饮食不当、劳倦所伤;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热浊毒及瘀血内阻;病位在脾肾;主张分期治疗。笔者通过临床跟诊,搜集整理门诊病历,总结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总结刘文峰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多为正虚邪实,急性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疗应扶正祛邪。病机为湿、热、痰、瘀等邪气相互交结,日久痹阻经络,浸淫筋骨,气血运行不畅。自拟蚕砂虎杖汤治疗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
张吉教授治学严谨,医术精湛,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各种疑难痼疾,尤其擅长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张吉教授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针灸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中药利湿热分清化浊。内通外达,逐邪外出,对痛风性关节炎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症,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小关节红肿热痛为表现,缓解期以关节活动障碍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病位在关节经络,源于脾胃,发于关节经络,疾病进展关乎脾肾,浊邪留滞为痛风性关节炎基本病机,毒热浊郁为急性发作期病机,痰瘀浊胶结为缓解期病机,治疗关键在祛浊,采用肾病基本方(莪术,川芎,刘寄奴,萆薢,六月雪,白芥子,水蛭等)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全身代谢性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相应组织器官,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痛风性的肾脏改变和关节畸形。导师党毓起主任医师诊治内分泌疾病30多年,认为痛风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痰热浊瘀为标,治疗以健脾益肾、清  相似文献   

6.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四肢各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症状表现为受累关节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关节里的尿酸结晶会导致关节发炎,进而引起剧痛,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服用止痛片镇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马小军主任医师认为,脾肾亏虚是痛风发生的内在基础,浊邪是发病的关键,浊邪窃居体内,反复作祟伤及脏腑经络,导致经脉痹阻不通,发生痛风。浊邪作为发病的关键,祛除浊邪应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采取祛浊通络、补脾益肾、急性期加用外敷法,在对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的缓解和减少复发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他把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以祛除浊邪为根本治疗原则,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马小军主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26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证候表现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4型。结果:痊愈185例,显效56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33%。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关于痛风性关节炎,是以脾运失调,内生湿热为其病因,肾蒸无力,湿浊排泄不畅为其病机,风、寒、湿、热外邪诱发起病。治疗应辨清湿热及寒湿,发作时应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痰通络,缓解后应该补肾,文章将重点研究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共分湿热、痰浊、血瘀、寒湿、肝肾亏虚、脾虚等6个主要证型,病因多责之湿、热、痰、瘀、寒、虚等。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分型较多,缺乏统一指导及规范,需进一步加强对于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和研究,以提高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其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洪鹏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运化失司,或因先天脾胃虚弱,水湿浊邪停聚,阻滞经络关节,疼痛间作,缠绵难愈。内湿为其病机本质,并常有热、虚、痰、瘀并存,治疗时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为慢性缓解期和急性疼痛期,均以温通祛湿作为基本治法。慢性缓解期以温阳健脾利湿为主,急性疼痛期以通经活络止痛为主,用药多以温热通散药祛湿散结、四虫药搜剔通络、经验引经对药直达病所,临床治疗每多验效。  相似文献   

11.
刘晓亚  房丹  刘维 《河南中医》2016,(4):680-681
目的:观察解毒化浊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解毒化浊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3.3%,对照组治愈率为42.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浊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中医学认为痛风是系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临床可见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及肝肾阴虚等证型。根据笔者多年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认为痛风虽然有多种证型.但以湿浊瘀阻为其根本病因,以湿热挟瘀型最为多见。故笔者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为主,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痛风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提高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分型,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同时注重饮食调护的综合防治手段。通过对痛风的病因病机分析,病因上提出了"湿、热、寒、痰、瘀、虚"六端;病机上提出"湿邪郁聚为毒";病证上认为"虚少实多,正虚邪实";治疗上采用内外合治,总以渗、泄、疏、和为要。结果:治疗后有效率达98.75%,中药外敷疼痛的缓解和控制一般在1h左右。结论:认为活血通络之外敷药能有效缓解和控制疼痛;渗利泄浊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并认为此法为降低血尿酸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试用自组化浊清热通络止痛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笔者学习先贤理论、治验,阅读大量文献,结合大量临证实践中的体会,认为"虚、浊、热、瘀"是痛风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痛风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热痹阻经脉、骨节为标,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浊毒内蕴、湿热搏结,浊瘀互结贯穿了整个疾病的始终。在临证中结合西医分期,采用分型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结合,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以"湿热痹阻"论治,痛风间歇发作期从"脾肾"论治,慢性痛风石病变期以"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论治。急则治标,以利湿泄浊、清热解毒为主;缓则治本,间歇期以健脾益肾为主;慢性期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主,辅以化痰软坚散结之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调护等多方面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王耀光教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辨证当属“热痹”范畴,多由湿热、痰浊、瘀血合而流注肢体关节为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属脾肾亏虚,兼夹瘀毒之证,但究其致病之根应属于“浊毒”,故泄浊解毒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为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加减,并根据患者病性偏胜的不同,加用化痰泄浊或活血化瘀之品,又根据中医取类比象之法,于处方中加入祛风通络之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等藤类药物,取其伸筋通络止痛之功,并内外合治应用痛风止痛方外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化瘀解毒为主,以玉屏风加味合宣痹降浊方治疗,反复发作者加用“虫蚁搜剔”之法,配合间断饮用土茯苓水巩固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关于痛风性关节炎,脾运失调、内生湿热为其病因,肾蒸腾无力、湿浊排浊不畅为其病机,风、寒、湿、热外邪诱发起病。治疗应辨清湿热,发作时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缓解后健脾补肾。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若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结构及其软组织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及活动受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笔者用泄化浊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表现之一,此病常在夜间发作,且疼痛非常剧烈。发病之后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不能行走等症状。急性发作期时患者有一定自愈的能力,部分患者的症状在数天内可缓解,但也有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周。江苏省名中医高红勤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虚证、有实证;或治标,或标本兼治。高师认为痛风病位主要责之肝、肾、脾,其病因是患者饮食失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痰浊内生,阻滞经络。同时,痰浊阻滞导致脉道流通不利,则瘀血内生。最终导致痰浊、血瘀互结致经络阻滞不畅,则发为各关节等部位疼痛。本病病机为痰浊、血瘀阻滞经络,导致经络循行障碍,不通则痛。临床表现以局部关节疼痛为主,可见红肿压痛,舌红或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高红勤主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湿泄浊、祛瘀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利湿泄浊、祛瘀止痛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结果:32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这9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