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对IgA Fc受体(FcaR Ⅰ)介导的U937细胞吞噬IgA免疫复合物进行研究。方法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8.9NIP/BSA为抗原,与抗NIP的IgA或IgA抗体结合,分别形成IgA免疫复合物(IgA IC)和IgG免疫复合物(IgG IC),再与经佛波醇乙酯(PMA)刺激分化为单核细胞样的13937细胞孵育,流式细胞仪分析U937细胞吞噬IgA Ic和IgG IC的情况。结果 U937细胞表面:FcaR Ⅰ表达量高于3种IgG Fe受体(FcγRⅠ、FcγRⅡ、FcγRⅢ)。PMA刺激后细胞表面FcαRⅠ上调明显,吞噬IgAIC能力增加。FcαRⅠ介导的U937细胞对IgA IC的吞噬作用高于FcγRⅠ和FcγRⅡ介导的对IgG IC的吞噬作用,且这种吞噬作用是特异性的。在补体受体CRl和CR3作用下,U937细胞对IgA IC的吞噬作用有所增强。结论 FcαRⅠ介导单核细胞非常强的吞噬IgA IC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2糖蛋白I/抗β2糖蛋白I抗体复合物(β2GPI/aβ2GPI)对巨噬细胞脂质摄取功能和B型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以及Toll样受体4(TLR4)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100 ng/mL佛波酯(PMA)将THP-1人单核细胞诱导为THP-1巨噬细胞,通过形态学变化和1,1'-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花菁高氯酸盐标记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DiI-oxLDL)吞噬试验加以鉴定。用RPMI1640培养液、β2GPI、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和β2GPI/aβ2GPI处理THP-1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 mRNA和蛋白水平。用RPMI1640培养液、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联合β2GPI/aβ2GPI和oxLDL联合LPS处理THP-1巨噬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胞内脂质积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CD3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36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D36蛋白水平。利用TLR4阻断剂TAK-242(1μg/mL)预处理THP-1巨噬细胞,观察抑制TLR4对上述刺激下THP-1巨噬细胞脂质积累和CD36表达的影响。结果PMA处理后,THP-1细胞呈现巨噬细胞形态并具备脂质吞噬能力;与RPMI1640相比,β2GPI/aβ2GPI处理可显著增加THP-1巨噬细胞TLR4表达;与单独oxLDL处理相比,oxLDL联合β2GPI/aβ2GPI能够抑制THP-1巨噬细胞的脂质积累和CD36表达,阻断TLR4可以部分逆转这一现象。结论β2GPI/aβ2GPI能激活TLR4抑制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和CD36表达。  相似文献   

3.
探讨CD47-SIRPα在人类红细胞衰老与吞噬过程中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体外4℃和37℃保存红细胞(RBC)及老化过程中红细胞膜上CD47的表达量;用单核细胞单层分析试验(monocyte monolayer assay,MMA)观察人THP-1单核细胞系对不同年龄段红细胞和CD47抗体F(ab’)2端封闭红细胞的吞噬情况及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上SIRPα磷酸化情况。结果发现,无论是在体内老化还是体外老化过程中,红细胞膜上CD47的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下降趋势,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CD47的表达量最大可下降82.64%(4℃保存情况下);THP-1细胞对不同年龄段红细胞的吞噬情况存在差异性,更易吞噬年老红细胞,吞噬率为35.32%,对年轻红细胞的吞噬率为13.72%(n=7,P<0.02);对新鲜红细胞的吞噬率为2.22%,对CD47抗体F(ab’)2端封闭红细胞的吞噬率为31.51%(n=7,P<0.02);吞噬不同年龄段红细胞后,THP-1细胞上磷酸化SIRPα量不同,与吞噬年轻红细胞相比,吞噬年老红细胞后,磷酸化SIRPα的量下降了57.12%。表明人类红细胞的老化与吞噬过程和CD47-SIRPα相互作用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CD36)在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00和200μg/L)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人源单核细胞THP-1向巨噬细胞分化;用CD36小片段干扰RNA(CD36 small interfering RNA,siCD36)干扰THP-1细胞CD36的表达;又用CD36 cDNA的重组慢病毒转染THP-1细胞,构建CD36过表达细胞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黏附能力;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分化过程中CD36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D36、CD11b和CD80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Src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结果: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的过程中,CD36表达增加(P0. 01)。与正常细胞相比,siCD36干扰细胞的表面积减小,黏附能力降低(P0. 01),细胞中CD11b和CD80的mRNA水平下降(P0. 01);而CD36过表达细胞的表面积明显增大,黏附能力增强(P0. 05),且细胞中CD11b和CD80的mRNA水平升高(P0. 01)。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ERK的磷酸化明显增加,而siCD36干扰的THP-1细胞分化过程中ERK的磷酸化和Src的磷酸化则明显减少(P0. 05)。结论:CD36通过增强Src磷酸化从而促进ERK的磷酸化及活化,最终促进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豆蔻佛波醇乙酯(PMA)刺激前后,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HPBM)上及培养上清中CD147的表达.方法:以贴壁法分离RA患者HPBM.用PMA刺激体外培养的RA患者HPBM和THP-1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THP-1细胞、RA患者HPBM膜表面CD147的表达.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CD147分子的含量.结果:PMA刺激前,THP-1细胞膜及RA患者HPBM表面CD147分子的表达均较高,培养上清中均可检测到CD147分子.PMA刺激后,THP-1细胞培养上清中CD147的含量升高,THP-1细胞上CD147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进入稳定期;RA患者的HPBM上CD147的表达下降,培养上清中CD147的含量升高,于刺激后2 d进入稳定期.结论:THP-1细胞、RA患者HPBM膜表面CD147分子可从细胞上脱落或由细胞直接分泌到培养液中.PMA可上调可溶性CD147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外周血单核细胞(MC) IgG-Fc受体(FcγR)表达变化.方法 急性ITP患儿组27例,同龄健康对照组2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活化型受体FcγR Ⅰ及FcγRⅢ表达;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MC活化型FcγRⅡa及抑制型FcγRⅡb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FN-γ、IL-4和IL-10浓度.结果 (1)急性ITP患儿组MC FcγR Ⅰ和FcγRⅢ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cγRⅡa mRNA及FcγRⅡa/FcγRⅡb mRNA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后,经地塞米松治疗后,活化型FcγR Ⅰ、FcγRⅢ、FcγRⅡa mRNA表达下降,抑制型FcγRⅡb mRNA表达增加,FcγR活化型/抑制型平衡逐渐恢复.(2)血浆炎症细胞因子IFN-γ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抗炎因子IL-4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浓度水平与MC FcγRⅡa mRNA表达显著正相关(r=0.79,P<0.05),IL-4与FcγRⅡb mRNA表达正相关(r=0.84,P<0.05).结论 单核细胞活化型FcγRs过度表达,抑制型FcγRⅡb表达降低,活化型/抑制型FcγRs表达失衡可能参与儿童急性ITP免疫发病机制,MC FcγRs异常表达可能与细胞因子IFN-γ、IL-4的改变有关,地塞米松治疗可恢复FcγRs活化型/抑制型平衡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血液中单核细胞的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吞噬功能研究,为AD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就诊的AD患者(AD组)、MCI患者(MCI组)和体检健康志愿者(NC组)各5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单核细胞(CD14+CD16-、CD14+CD16+和CD14-CD16+)的Aβ42吞噬功能,比较不同年龄组[20~45岁(低龄组)、46~65岁(正常组)、和66~80岁(高龄组)]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Aβ42吞噬功能变化;ELISA检测血液和脑脊液中Aβ42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的Aβ42吞噬功能与血液和脑脊液Aβ4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NC组和MCI组相比,AD患者总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CD14~+CD16~+和CD14-CD16~+)的Aβ42吞噬功能显著降低(P<0.05),MCI组和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高年龄组患者外周血总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CD14~+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侵入人或鼠单核-巨噬细胞方式及其吞噬泡形成差异性.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侵入小鼠单核-巨噬样细胞J774A.1和佛波酯(PMA)激活的人单核细胞THP-1后吞噬泡形成情况.采用免疫荧光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仪等方法,观察细胞内吞抑制剂单丹磺酰尸胺(MDC)、氧化酚砷(PAO)阻断及内吞相关网格蛋白抗体封闭前后,J774A.1细胞和PMA激活的THP-1细胞内问号钩体赖株数量的变化.结果 J774A.1细胞内问号钩体存在于吞噬泡内,THP-1细胞内问号钩体无吞噬泡膜包绕.MDC和PAO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J774A.1和THP-1细胞内吞问号钩体,其中10 μmol/L以上MDC和1 μmol/L以上PAO阻断的J774A.1和THP-1细胞内问号钩体数量明显少于未阻断细胞(P<0.05).网格蛋白抗体封闭后,J774A.1和THP-1细胞内问号钩体数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问号钩体以网格蛋白依赖性内吞途径侵入人或鼠单核-巨噬细胞.人或鼠单核-巨噬细胞内问号钩体吞噬泡形成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人或鼠感染问号钩体后发病情况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IgG受体(Fcγ受体,FcγR)是重要的免疫应答调节分子。在人类,有3种白细胞FcγR,FcγRI(CD64)、FcγRⅡ(CD32)及FcγRⅢ(CD16)。FcγRⅡ具有两种功能不同的亚型,FcγRⅡA和FcγRⅡB。这两种亚型广泛分布于各种白细胞,是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受体。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已经发现FcγRⅡA的过度激活和/或FcγRⅡB的过度抑制均可导致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下调FcγRⅡA或上调FcγRⅡB功能也许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SRPX2蛋白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来源巨噬细胞迁移及极化功能的影响。方法经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为巨噬细胞后,将SRPX2重组蛋白作用于巨噬细胞,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法检测SRPX2与uPAR的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相应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再用IFN-γ及LPS诱导巨噬细胞的M1极化,SRPX2重组蛋白作用后,反转录PCR检测M1/M2标志物表达。结果 SRPX2明显促进人单核细胞系THP-1来源巨噬细胞的迁移(P0.01),加入uPAR中和抗体后,明显抑制迁移(P0.01)。在诱导M1极化的巨噬细胞中,经SRPX2重组蛋白作用后,M1标志物CD40和IL-6明显下降,而M2标志物CD206和IL-6明显上升(P0.01)。SRPX2与uPAR及CD11b的表达存在共定位。SRPX2重组蛋白作用后巨噬细胞FAK及Akt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 SRPX2可能通过uPAR/CD11b/FAK/Akt通路促进人单核细胞THP-1来源巨噬细胞的迁移与M2极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糖对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及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4(TRAIL-R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PMA孵育THP-1细胞,诱导其分化成为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成功诱导的巨噬细胞粘附分子CD11b及CD11c。采用不同糖浓度干预THP-1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RAIL-R4的表达。用25 mmol/L 高糖培养液在不同时点孵育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TRAIL-R4蛋白表达的变化。用PKC激动剂干预THP-1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RAIL-R4的表达。结果:佛波酯(PMA)孵育THP-1细胞48 h可诱导其分化成为巨噬细胞。20 mmol/L 高糖明显上调人THP-1细胞TRAIL-R4的表达。高糖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RAIL-R4表达上调的影响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KC激活后THP-1细胞TRAIL-R4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高糖上调TRAIL-R4蛋白表达,TRAIL-R4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人单核细胞系THP-1中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BKca)蛋白的表达及其对THP-1细胞活性、极化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使其成为具有贴壁能力的巨噬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Kca蛋白的表达,先后应用LPS和BKca特异性抑制剂影响巨噬细胞上BKca的活性,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型极化情况,qRT-PCR检测细胞因子mRNA(TNF-α、IL-1β、IL-6、IL-10)的表达。结果显示,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人单核细胞系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上存在BKca的表达,随着BKca特异性抑制剂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应用LPS和BKca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BKca的表达,降低M1标志物CD80的表达,促进M2标志物CD206的表达(P0.05),同时降低其分泌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分泌(P0.05)。该研究提示,BKca参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早期活化及M2/M1亚型的极化,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可能是抗炎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泛素调控蛋白A20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对CD14^(+)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47例和健康对照者26例,纯化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和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中A20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CD14^(+)单核细胞中A20 mRNA相对表达量。A20 siRNA或对照siRNA转染慢性乙肝患者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ELISA检测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FasL和TRAIL mRNA相对表达量。CD14^(+)单核细胞与HepG2.2.15细胞共培养,检测CD14^(+)单核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的比例。CD14^(+)单核细胞与CD4^(+)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分泌IFN-γ和IL-17的比例。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中A20^(+)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04),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中A20平均荧光强度和A20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A20 siRNA转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后,分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未转染细胞和对照siRNA转染细胞(P<0.05),但FasL和TRAIL mRNA未见明显变化(P>0.05)。A20 siRNA转染的CD14^(+)单核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的比例高于未转染细胞和对照siRNA转染细胞(P<0.05),诱导CD4^(+)T细胞分泌IFN-γ和IL-17的比例亦高于未转染细胞和对照siRNA转染细胞(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CD14^(+)单核细胞中高表达的A20有抑制细胞毒性及CD4^(+)T细胞活化的作用,可能与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吞噬活性的影响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0、100、200、400和800μmol/L)氯化钴(CoCl_2)处理或转染HIF-1αsi RNA的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与12-肉豆蔻酸13-乙酸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共培养,RT-qPCR检测HBE细胞HIF-1α的m 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及对大肠杆菌的吞噬率。结果:CoCl_2浓度依赖性增加HBE细胞HIF-1α的m RNA表达,8 h为峰值,同时CoCl_2处理的HBE细胞也增加共培养的巨噬细胞CCL3、CD163、CD206和CCL18荧光强度比率,800μmol/L处理的HBE细胞作用最强;共培养8 h和12 h的巨噬细胞CCL3荧光强度比率增加最明显,而共培养24 h的巨噬细胞CD163、CD206和CCL18荧光强度比率上升更明显。转染HIF-1α-Homo-488 si RNA的HBE细胞对巨噬细胞CCL3、CD163、CD206和CCL18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弱。与不同浓度CoCl_2处理的HBE细胞共培养24 h的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率最初(60 min以前)均呈不同的上升趋势,其后吞噬率均降低。相对于正常HBE细胞共培养组,400和800μmol/L刺激组在各时点的吞噬率均降低,其中800μmol/L刺激组降低最明显。结论:低氧环境下气道上皮细胞早期增强巨噬细胞向M1优势转化,而长期低氧作用的气道上皮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并向M2优势转化,HIF-1α可能是这些过程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针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e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重组腺病毒,探讨干扰MCP-1表达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株THP-1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人MCP-1的siRNA的靶DNA序列,克隆于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与带有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si-MCP-1,转染人胚肾细胞株293细胞,包装并扩增病毒颗粒.体外感染能表达MCP-1的293细胞,RT-PCR检测siRNA对MCP-1转录水平影响.Millic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株THP-1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高糖诱导下,人293细胞MCP-1的表达增强;而Ad-si-MCP-1感染后,能够显著抑制高糖刺激的MCP-1 mR-NA水平的升高;Ad-si-MCP-1感染293细胞后的培养上清对THP-1的趋化作用较高糖刺激组及其siRNA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了抑制MCP-1表达的siRNA腺病毒载体,其抑制MCP-1表达可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THP-1的趋化作用,提示MCP-1表达的干预可能为糖尿病肾病等MCP-1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单核细胞(MC) Fcγ受体(FcγR)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HSP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急性期HSP患儿30例,同年龄健康对照儿童1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MC表面活化型受体FcγR Ⅰ和Fc-γRⅢ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活化型FcγRⅡa、抑制型FcγRⅡb、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FN-α)、趋化因子(IP-10、RANTES、iNOS)和BLyS/April mRNA表达;试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浆IL-4、IL-10和TNF-α蛋白浓度.结果 (1)急性期HSP患儿MC FcγR Ⅰ和FcγRⅢ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cγRⅡa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FcγR Ⅱb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急性期HSP患儿MC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FN-α)、趋化因子(IP-10、RANTES、iNOS)及BLyS/April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FcγRⅡa/FcγRⅡb均呈正相关;(3)急性期HSP患儿血浆炎症细胞因子IL-4、IL-10和TNF-α浓度显著增高(P<0.05),其中TNF-α浓度与MC FcγRⅡb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3,P<0.05).结论 急性期HSP出现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和单核细胞活化型/抑制型Fcγ表达失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6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阐明其在R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4例RA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CD64的表达,比较R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各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表面CD64表达水平,并分析各单核细胞亚群表面CD64表达与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两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RA组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RA组各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MF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A患者外周血经典型单核细胞和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表达(MFI)与DAS28呈正相关(rs=0.308,P=0.044;rs=0.302,P=0.049)。(4)RA患者各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MFI)与ESR,CRP呈正相关(rs=0.410,P=0.008;rs=0.475,P=0.003;rs=0.448,P=0.003;rs=0.473,P=0.004;rs=0.348,P=0.026;rs=0.340,P=0.042)。(5)RA患者RF阳性组、ACPA阳性组外周血经典型单核细胞、中间型单核细胞上CD64表达(MFI)明显高于对应的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高表达组血清细胞因子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异常,经典型单核细胞和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表达与炎症水平、自身抗体产生和疾病活动性有明确的相关性。以外,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的表达与细胞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mRNA和蛋白及LX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THP-1单核细胞,经氟波酯(PMA)诱导48 h,使形成巨噬细胞,将分化良好的巨噬细胞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或不含阿托伐他汀的无血清RPMI 1640培养基,培养24 h或48 h,收集细胞。用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HP-1巨噬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及LXRαmRNA的表达。结果含阿托伐他汀(10μmol/L)的培养基体外培养人THP-1巨噬细胞24 h,ABCA1(相对表达量IA值1.21,对照组1.48)和LXRαmRNA(A值0.87,对照组1.12)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延长培养时间,ABCA1和LXRαmRNA表达有进一步减少趋势。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体外培养的人THP-1巨噬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及LXRα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胞亲环素A(CypA)对单核细胞THP-1细胞胞内钙离子运动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乙酸肉豆蔻佛波酯(PMA)诱导分化THP-1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及结晶紫染色法检测CypA刺激THP-1细胞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变化,同时使用CsA、CD147分子拮抗剂AP-9作用细胞,观察CD147分子是否参与了CypA这一调节作用。结果CypA显著促进分化前及分化后的THP-1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的运动,同时增强了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P<0.05),CsA、CD147分子拮抗剂AP-9则可以阻断CypA对细胞钙离子及黏附能力的调节作用。结论CypA通过CD147分子促进细胞钙离子的运动及细胞黏附能力,提示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CypA可以增强单核/巨噬细胞与滑膜及软骨面的结合及侵袭能力,促进了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7表达减少是否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产生影响. 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siRNA可否有效抑制膜联蛋白A7表达,然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HeLa细胞,将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转染后48h进行刃天青实验以观察细胞增殖状况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在转染膜联蛋白A7的siRNA后48h的HeLa细胞, 刃天青实验可见siRNA干扰组细胞增殖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可见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5). 结论 膜联蛋白A7的低表达可能影响HeL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