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开封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就诊被诊断为脾虚湿盛证肠易激综合征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中临床痊愈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HAMA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随访后,试验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是60.00%,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并能够提高远期疗效,降低病情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37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腹痛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急迫感、腹胀、黏液便等)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9%(33/37),对照组为71.05%(2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除外大便次数)、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症状学改变、P物质和五羟色胺的变化,证明针刺结合参柴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患者60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治疗组应用针刺结合参柴止泻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匹维溴铵片治疗,50mg,日3次,口服。7日为1疗程,共4个疗程。监测并对比两组症状学改变和P物质(SP)及五羟色胺(5 HT)的变化,对比两组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治疗28天后,治疗组症状学改变和P物质(SP)及五羟色胺(5 HT)水平下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参柴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之肝郁脾虚证可取得良好疗效,且优于匹维溴铵片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神法结合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HAMA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两组疗后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不适症状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肠易激症状和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捣臼”针法结合热敏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09月在我院治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86例患者作为本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数表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热敏灸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子午捣臼”针法结合热敏灸治疗。(临床治疗期间剔除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83.3%(35/42)、95.1%(39/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HAMD、IBS-SSS、IBS-QOL以及TCM-PE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HAMA、HAMD、IBS-SSS、IBS-QOL以及TCM-PE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β和hs-CRP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IL-6、IL-1β和hs-CR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捣臼”针法结合热敏灸能够改善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血浆中炎症因子浓度,临床效果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安肠方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伴焦虑患者临床疗效及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予疏肝安肠方汤剂口服;对照组38例,予匹维溴铵片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5-HT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安肠方能缓解肝郁脾虚型IBS-D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5-HT含量,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泻Ⅱ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虚湿阻证)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1∶1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泻Ⅱ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和中药安慰剂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Ⅱ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效果较好且作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愈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愈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关布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赵永超  张西洁  周云飞 《新中医》2020,52(15):102-105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联合肠胃散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9例采用肠胃散贴敷治疗,观察组59例采用肠胃散贴敷联合痛泻安脾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血清γ-干扰素(IFN-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证候积分。结果:2组治疗前NPY、5-HT、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NPY、5-HT、IFN-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AMD、HA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HAMD、HAM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安脾汤联合肠胃散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腹部不适,缓解疼痛,提高胃肠功能,抑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中止泻贴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统计临床症状积分后,基础治疗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组患者予针刺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温中止泻贴)辅以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止泻贴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术芍药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白术芍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芍药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加减。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腹痛和腹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HAMA及HAMD评分均下降( P<0.05);治疗组腹痛和腹泻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激宁方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疗效及改善身心症状的研究。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肠激宁组和痛泻宁组,每组36例,疗程4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复发率等数据。结果:肠激宁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痛泻宁组74.36%(P0.05)。肠激宁组的HAMA减分程度为(14.14±3.19),优于痛泻宁组(10.89±3.66)(P0.01)。肠激宁组的HAMA减分程度有效率为88.89%,优于痛泻宁组58.33%(P0.01)。肠激宁组的复发率为5.55%,优于痛泻宁组22.22%(P0.05)。结论:肠激宁方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4.
卢亮 《山西中医》2021,(4):13-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疏肝健脾)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养心安神)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精神状态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5.
张魁 《河南中医》2014,(6):1170-117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匹维溴胺和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原有口服中西药基础上加用外用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黄莉 《光明中医》2009,24(8):1564-1565
观察痛泻要方加减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痛泻要方加减联合抗抑郁药氟西汀,对照组采用中药痛泻要方加减均治疗4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肝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自拟中药调肝补脾方,每日1剂,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1g,每天3次,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调肝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随机按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疏肝理脾止泻汤治疗,1剂/d,口服和灌肠给药;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00 m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为8周.采用IBS症状尺度表评分严重程度(IBS-BSS)、记录消化系主要症状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记录随访期3个内复发例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9.71%优于对照组的72.05% (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64%优于对照组的70.58%(P<0.01);治疗组IBS-BSS,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IBS-QOL评分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次数、粪便形状及黏液便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随访3个月累计复发率达88.23%,高于治疗组的58.82% (P <0.01).结论:疏肝理脾止泻汤能改善IBS-D临床症状及精神心理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莉 《光明中医》2009,24(10):2002-200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痛泻要方联合抗抑郁剂氟西汀,对照组采用痛泻要方均治疗4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痛泻要方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220-2222
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中医证型中的脾虚湿盛证也是常见证型之一。以中医理论和现代脑肠轴研究为基础,从脑肠轴、脑肠肽认识传统中医的脾虚湿盛证肠易激综合征,提出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