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解剖型锁定钢板(proximal anatomic locking plate,PFLA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PFNA组46例,PFLAP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PFNA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1.20±25.60)ml、(0.80±0.30)U、(1.40±0.30)U、(73.40±23.30)ml,均明显低于PFLAP组的(207.40±23.50)ml、(2.00±0.40)U、(2.20±0.60)U、(82.80±21.20)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分别为(8.60±1.50)cm、(38.20±2.40)min、(12.60±3.70)d均,低于PFLAP组的(9.10±1.60)cm、(45.30±3.20)min、(18.10±3.30)d,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0±2.10)d低于PFLAP组的(13.30±3.70)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2.6%,高于PFLAP组的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都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术式,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负重时间低于解剖型锁定钢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2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1诊治的7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PFNA组和ALP组,分别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结果 71例均获得随访12~24(16.8±2.6)个月。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PFNA组优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随访期间未发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股骨头颈切割及髋内翻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ALP组则出现1例股骨头颈切割、髋内翻2例,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ALP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25例、PFLP治疗25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后Hb下降情况、术后输血量、术后扶拐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按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术后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8.8±5.6)个月。两组在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Hb下降情况、术后输血量及术后下地扶拐负重时间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及PFLP内固定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LP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输血量;PFNA相对手术时间短、扶拐行走时间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徒手牵引侧卧位与仰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侧卧位组(31例)和仰卧位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大转子顶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与仰卧位组相比,侧卧位组大转子顶端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徒手牵引侧卧位行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仰卧位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转子式股骨柄(GTF)双极股骨头置换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GTF双极股骨头置换(GTF组,19例)和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34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48(12.7±5.8)个月.PFNA 组均获得骨性愈合.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低于GTF组,GTF组下床时间、并发症、早期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中晚期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TF柄双极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在一定适应证范围内,GTF具有相应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8例,动力髋螺钉(DHS)组(动力髋螺钉治疗)69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25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58例。均予以1836个月随访,比较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PFNA与另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Harris评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分数最高,为(90.2±12.5)分,与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组、PFNA组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性骨折,可选择多种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性骨折,或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髓内固定效果较好。但可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年龄、骨折类型等多方面综合评估,科学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粗隆式股骨柄(GTF)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8年3月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病人8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GTF组45例,采用大粗隆式股骨柄髋关节置换治疗;PFNA组43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88例病人均得到随访,时间1.2~6年,平均3.3年。GTF组负重下床活动时间较PFNA组短,手术切口长度较PFNA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PFNA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F组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TF与PFNA均为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术式,GTF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对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不完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外侧壁不完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DHS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0. 05)。患者均随访1年。术后4、12个月,Harri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较于DHS,PFNA治疗老年外侧壁不完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n=50)与动力髋螺钉(DHS)组(采用DHS内固定,n=4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短(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A组高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稳定,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负重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良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APFLP)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38例)与APFLP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少)于APF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25个月。PFNA组出现大腿疼痛1例; APFLP组出现螺钉松动、钢板断裂、创口感染各1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FNA和APFLP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PFNA适应证更广,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12.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9例(PFNA组)、滑槽鹅头钉锁定钉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锁定DHS组),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PFNA组在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方面优于锁定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和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每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 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与DHS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安全、可靠,更有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材料的选择策略。方法对8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组)、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P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手术治疗,比较3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3种内固定方法的术后疗效。结果患者均随访12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优于DHS组和PFLP组(P0.001),骨折愈合时间PFLP组优于DHS组(P0.01)。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PFNA组均优于DHS组和PFLP组(P0.05),PFLP组优于DHS组(P0.05)。结论对于内科病情复杂、身体条件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建议优先采用PFNA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而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可靠,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低于后者。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应用PFNA、PFLP治疗,对两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PF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侧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虽高于PFLP组(95.0%vs 8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骨折端固定牢固、愈合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 PFNA 治疗30例、PFLCP 治疗4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结果7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24个月。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PFNA 与 PFLCP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应用 PFNA 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方面优于 PFLCP,应用 PFLCP 治疗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或股骨颈内侧皮质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优于 PF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10—2015-09诊治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PFNA(PFNA组)和PFLCP(PFLCP组)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总引流量,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60例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30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袋总引流量、输血量均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采用髓内中轴性固定,操作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更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PFNA可作为优选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第三代Gamma钉已广泛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PFNA与第三代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男13例,女23例;年龄75~84岁,平均79.9&#177;3.3岁。分别采用Gamma钉治疗17例和PFNA治疗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负重下地时间、术后尖顶距(TAD)以及Harris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负重下地时间、术后TAD以及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FNA与第三代Gamma钉内固定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8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切开复位32例,闭合复位55例.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复位、内固定满意率、患肢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闭合复位组均明显短(少)于切开复位组(P〈0.01),骨折复位满意率闭合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8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闭合复位组12~42个月,切开复位组12~48个月.部分负重时间闭合复位组明显早于切开复位组(P〈0.01).并发症:切开复位组发生率为22%,闭合复位组无严重并发症(P〈0.01).两组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闭合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0.01).结论 与切开复位PFNA固定比较,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患者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