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胡晨姣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40-42,45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常见致伤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并发症与骨折的关系,分析常见致伤因素、高危因素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70~79岁患者的比例最高,男女患者不同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1).男性和女性均以股骨颈骨折的发病比例较高,但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更高,与男性比较(P<0.01).跌倒导致的髋部骨折比例最高,其次为车祸.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中不同致伤原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险因素中,骨质疏松的比例最高.两组不同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主要的致伤因素是跌倒,而骨质疏松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近5年来汕头地区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据,分析髋部骨折的性别比、发病年龄、骨折类型和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分布,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髋部骨折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 共纳入1 437例患者,其中男570例,女867例,股骨颈骨折1 159例,转子间骨折278例;性别比(男/女)0.66,其中股骨颈骨折性别比(男/女)为0.61(439/720),股骨转子间骨折性别比(男/女)为0.89(131/147),不同类型髋部骨折的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患者发病年龄为(66.20±21.26)岁,其中男(56.74±24.01)岁,女(72.42±16.52)岁,男女发病年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发病年龄(64.45±21.98)岁,转子间骨折为(73.50±16.02)岁,骨折类型之间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髋部骨折四季均可发病,春季359例,夏季352例,秋季323例,冬季403例,男女发病(P=0.910)、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P=0.859)的季节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汕头地区髋部骨折以女性患者和股骨颈骨折更为常见,不同性别及骨折类型的发病年龄存在显著差别,发病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晓  尹东 《医学综述》2012,18(14):2210-2212
老年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的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老年性损伤,具有高病死率的风险。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已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症、治疗方式、手术时机、活动能力等,多重因素的独立或相互影响使得老年髋部骨折具有高病死率的特点。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临床上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髋部骨折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单中心2 85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 859例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完善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所有髋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方法等信息,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结果 (1)本院的髋部骨折收治总数逐年增加,其中股骨颈骨折的占比最高(1 602/2 859,56.03%),股骨粗隆间骨折次之.(2)髋部骨折患者年龄52~104岁,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1~80岁组最多,占37.39%(1 069/2 859).(3)髋部骨折病例中女性所占比例(1 916/2 859,67.02%)高于男性(943/2 859,32.98%).(4)受伤机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走中自行摔伤导致骨折最多,占87.65%(2 506/2 859).(5)骨折类型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股骨颈骨折较多,男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比例较高.(6)所有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765/2 859,26.76%)或心脑血管疾病(739/2 859,25.85%)的病例数最多.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以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其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合并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这为进一步改善髋部骨折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5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中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根据患者健康状况、骨折类型选择麻醉及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无一例死亡,随访4个月~1a,功能良好,基本恢复术前功能。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选择可行性手术方式,可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早日下地活动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继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继发对侧髋部骨折的认识。方法以40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0例为单纯单侧髋部骨折(单侧组),44例继发对侧髋部骨折(双侧组)。分析继发对侧骨折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密度、合并症、手术方式、有无系统抗骨质疏松用药史等的关系,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侧老年髋部骨折继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0.9%(44/404),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合并症、骨密度、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有无系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骨密度低、有合并症及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生继发性对侧髋部骨折风险高于年龄小、骨密度高、无合并症及股骨颈骨折;而相对于内固定治疗、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系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利于降低继发对侧髋部骨折风险。结论年龄大、骨密度低、有合并症的髋部骨折以及转子间骨折患者应当加强预防继发对侧髋部骨折,老年髋部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及系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能防止继发对侧髋部骨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沈阳市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率及其发病特点,我们对沈阳市35所医院收治的家住市区内的581例髋部骨折病历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1994年髋部骨折发病率为18.18/10万,男性为20.35/10万,女性为15.94/10万,男女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髋部骨折相关因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骨密度 (BMD)值 ,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5 16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按年龄、性别及骨折类型分组 ,选择性行骨密度检查 ,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并对临床髋部骨折患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骨折组的骨密度值均低于同性别正常人骨峰值的 2 .5s;同性别、同年龄组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骨密度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老年人髋部骨折主要集中在 6 0~ 79岁之间 ,占同期髋部骨折的74 %。结论 老年人骨量低于同性别骨峰值应视为髋部骨折的危险人群。骨量降低是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前提条件 ,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或发生转子间骨折 ,主要决定于受伤时的暴力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50例,将150例骨折侧髋骨定义为骨折组,健侧髋骨定义为非骨折组,并根据年龄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六组,由本院经验丰富的骨科医师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骨密度仪,分别对每组患者患侧与健侧骨质进行骨密度测量,对比骨折组与非骨折组骨密度值。结果:非骨折组的骨密度值均较骨折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程度与髋骨骨折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髋部骨折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苏树娟 《吉林医学》2014,(5):1066-1068
目的: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症危害,减轻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的痛苦。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出院后骨折再发生率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骨痛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对改善老年髋部骨折后卧床患者腰椎骨密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肢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进行治疗8周。对照组15例,未接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腰椎BMD较治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则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可以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后卧床患者的腰椎骨质流失,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焦虑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焦虑及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下降;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的镇痛治疗的经验.方法从2000年8月~2004年8月,对12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内固定,其中男性62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2岁(63~85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3~15天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无一例死亡,骨愈合时间3~10月.所有病例术后骨折均愈合,髋关节优良满意率为98.4%.结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良好的镇痛治疗能够保证老年病人增强信心、骨折快速愈合、恢复良好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70例,其中经彩超确诊32例,设为DVT组,另38例为非DVT组。围手术期监测FIB和D-D指标,观察两者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变化。结果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中,FIB和D-D的升高与DVT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FIB和D-D的检测有助于术后DVT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和风险控制。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97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探讨治疗对策。结果 19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42例,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血红蛋白,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应尽早入院接受正规治疗,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肺功能,减少围手术前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孙国丽 《中外医疗》2012,31(23):189-19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骨折术后的并发症是导致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有全面的护理指导,那么即使患者在家中,也能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史豳豳  蒋卫平 《医学综述》2008,14(17):2663-2665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是指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二者发病年龄、受伤原因相似,骨折部位也相近。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也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经济、精神负担,应引起社会、家庭、老年人本身的足够重视。现就老年髋部骨折病因、流行病学、预防、治疗等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三亚本地居民发生髋部骨折时的骨密度值,为髋部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10月一2016年7月骨科收治的50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健侧股骨干密度,绘制基线,并与全国范围平均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该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居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时的骨密度基线要高于全国范围平均水平,其中男性患者股骨干各部位BMD值均高于女性患者,以股骨颈为参照,对照结果为(0.771±0.106)g/cm2 vs(0.608±0.106)g/cm2,高年龄段患者股骨干各部位BMD值要高于低年龄段患者,以60~69岁年龄段为参照,对照结果为(0.771±0.106)g/cm2 vs(0.608±0.106)g/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亚地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密度基线要高于全国水平,相应预防标准应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忠琪 《医学综述》2008,14(10):1520-1522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随着人体的衰老,骨质疏松逐渐发生。而在骨质疏松骨折中,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是对老年人生命威胁最大的骨折。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内在基础,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部因素。髋关节骨折对老年人的影响主要是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包括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的出现,深部静脉栓塞及骨质疏松及愈合能力低下。所以,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案正确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老年髋部骨折后的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