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LEER”模式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基 本临床资料。37例围术期采用传统方案(传统组),25例围术期采用“LEER”模式ERAS方案(ERAS组)。 “LEER”模式为:少痛(less pain)、早动( early move)、早食( early eat)、安心( reassuring)。 结果 ERAS 组相比于传统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3.12±0.78) vs (4.59±1.01), t=6.459,P<0.05],术后胃肠道功 能恢复更快[(3.28±0.46)d vs (3.76±1.01)d, t=2.205,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96±0.79)d vs (2.62±0.64)d, t=3.635,P<0.05]及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3.28±0.46)d vs (6.05±1.39)d, t=7.056,P< 0.05]更早,胰漏发生率更低[20.00%(5/25) vs 51.35%(19/37), χ2=6.181,P<0.05],住院时间更短[(11.52± 1.39)d vs (15.76±2.51)d, t=7.671,P<0.05],住院费用更低[(61 610.92±4 272.13)元 vs (70 167.70±3 736.14)元,t=8.348,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LEER”模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有效,可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 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行LPD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围手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的患41例(ERAS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案的患者38例(传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参数。结果 ERAS组的术后AST[(110.38±102.43)U/L]和术后血肌酐[(61.20±16.46)μmol/L]均较传统组轻[(427.09±1 434.66)U/L,(74.28±49.58)μmol/L,均P<0.05);住院时间[(17.29±5.44)d]较传统组[(24.68±13.28)d]短(P<0.05)。ERA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ERAS组绝大部分患者(90.4%)的术后并发症可自愈,而传统组近一半(48.5%)的术后并发症需干预处理(P<0.05)。结论 LPD围手术期实施ERAS方案能减少患者肝肾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145例老年患者(65岁以上)择期行LC联合LCBDE手术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分为ERAS组(55例)和传统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的应激反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康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ERAS组术后1 d应激反应指标WBC [(10.83±2.06)×109/L vs( 11.94±1.68)×109/L,t=3.53,P<0.01]、CRP [(25.22±8.38) mg/L vs(28.42±9.29)mg/L,t=2.09,P=0.04]、血糖水平[(4.91±1.02)mmol/L vs( 6.01±1.10)mmol/L,t=5.99,P<0.01]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肝肾功能指标(ALT、TBIL及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15/55 vs 71/90,χ2=37.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ERAS组恶心呕吐(3/55 vs 18/90,χ2=5.83,P=0.02)、戳孔疼痛(2/55 vs 18/90,χ2=7.69,P<0.01)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术后ERAS组肛门排气时间[(1.2±0.4)d vs( 1.6±0.5)d,t=4.45,P<0.01]、住院时间[(7.2±1.1)d vs( 9.0±2.4)d,t=5.36,P<0.01]、住院费用[(1.75±0.31)万元 vs(1.96±0.26)万元,t=4.29,P<0.01]及患者满意度[(94.34±13.42)分 vs( 82.78±10.71)分,t=5.73,P<0.01]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应用于老年患者LC联合LCDBE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刘洋  孙晓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19):1819-1821+182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护理对椎管内肿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行椎管内肿瘤手术切除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4例给予围手术期ERAS护理,24例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顺利手术,术中无死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切口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2、24、48和72 h ERAS组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小于常规组[(2.7±0.6) vs (5.2±1.2), P<0.001;(2.9±0.4) vs (4.4±1.3), P<0.001;(2.3±0.5) vs (3.3±1.0), P<0.001;(1.6±0.4) vs(2.1±0.3), P<0.001]。ERAS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1.4±0.5) d vs (3.0±1.2) d, P<0.001];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6.5±1....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如何在复杂阑尾炎(CAA)围手术期应用。方法 将我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92例CAA患者分成两组(ERAS组,对照组),对照组4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外科的处理模式;ERAS组46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处理模式,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观察加速康复在CAA围手术期的完成情况,对比两组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ERAS组术后疼痛评分降低(3.60±1.4 d vs 5.20±1.5 d, P=0.000),肠功能恢复更快(21.50±7.5 h vs 29.5±10.0 h,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未增加(P均>0.05),住院时间缩短(4.10±2.9 d vs 7.80±2.2 d,P=0.000),住院费用降低(7800.0±581.7元 vs 9917.0±672.5元,P=0.000)。结论 CAA围手术期依据个体情况有选择性地采用ERA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arly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护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复位、减压和椎弓钉内固定术;47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护理,4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ERAS组为6.4%;常规组为2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RAS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7.2±1.1) h vs (10.4±2.3) h, P<0.001]、首次肛门排气时间[(9.5±2.2) h vs (16.4±2.6) h, P<0.001]、首次排便时间[(25.6±4.9) h vs (43.2±5.6) h, P<0.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1±0.6) d vs (5.3±1.1) d, P<0.001]和住院时间[(8.4±1.0) d vs (12.0±1.3) d, P<0.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与干预的快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策略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TS组术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方法进行评估,并在围手术期针对干预治疗( FTS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治疗( CPM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62.7±2.9)h vs(95.8±3.0)h ]、首次排便时间[(3.56±1.46)d vs(5.08±1.85)d ]、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2.93±0.36)d vs (4.66±0.26)d ]、术后住院时间[(8.67±0.85)d vs(11.61±1.21)d ]及总并发症发生率[7.50%(6/80)vs 18.75%(15/80)]等均少于C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基于NRS与干预的FTS策略,可有效促进食管癌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LEER模式[少痛(less pain)、早动(early move)、早食(early eat)、安心(reassuring)]下采取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99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ERAS模式进行围术期管理的41例患者设为常规组,采用LEER模式下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围术期管理的58例患者设为LEER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整体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LEER组在住院时间([ 9.75±1.29)d vs(8.23±1.52)d,t=6.896,P<0.001]、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11±0.54)d vs(2.69±0.98)d,t=3.745,P=0.048]、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3±0.98)d vs (2.18±0.53)d,t=2.931,P=0.032]、术后饮食恢复时间[(4.38±1.81)d vs(3.52±1.34)d,t=2.525,P=0.049]、围术期疼痛控制满意度[(4.27±0.41)vs(4.76±0.32),t=1.568,P=0.036],就医体验[(3.98±0.48)vs(4.63±0.51),t=2.827,P=0.041]方面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EER模式下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能确保加速康复外科措施精准、系统、全面、高效执行,整体促进术后患者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患者能获得较好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6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年龄>60 岁),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组(ERAS 组,n=31)和传统组(n=3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ERAS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165.52±26.69)min vs( 161.45±19.09)min]、术中出血量[20(20,30)mL vs 20(20,30)mL]、术后第1 天腹腔引流量[30(15,50)mL vs 30(15,110)mL]、术后胆红素[26.8(17.8,33.3)μmol/L vs 25.3(14.8,57.2)μmol/L]、术后血清淀粉酶[54(35,85)U/L vs 51(32,115)U/L]、术后谷丙转氨酶 [101(56,157)U/L vs 110(68,157)U/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10(9,11)d vs 13(12,18)d]、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1,1)d vs 2(1,2)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1,1)d vs 1(1,1)d]、引流管拔除时间[4(4,5)d vs 6(5,7)d、P<0.05]、术后输液停止时间[8(7,9)d vs 11(9,16)d]以及术后疼痛[4(12.9%) vs 13(41.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1(3.2%) vs 4(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提高老年患者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围手术期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原发性肝癌(PLC)肝切除围手术期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因PLC行肝切除手术的109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管理方法不同分为ERAS组(n=56)和传统组(n=53),然后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PSM后平衡良好,每组患者均为40例。两组在基线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组相比,ERAS组术后第1、4、7天WBC更低,但ALB水平更高(P<0.05)。ERAS组患者术后进食更早[(2.03±0.36)d vs (4.33±2.12)d,P<0.05],下床活动时间更早[(50.38±24.76)h vs(79.05±40.73)h,P<0.05],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更早[(2.63±1.12)d vs (3.28±0.88)d,P<0.05],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更早[(5.03±0.36)d vs (9.05±3.69...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行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为ERAS组(n=18)与传统腹腔镜组(对照组,n=19)。对比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术后恢复质量等指标,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0±5.8)h vs.(46.0±10.6)h,t=6.001,P=0.048]、术后住院时间[(8.5±0.9)d vs.(9.8±1.6)d,t=3.054,P=0.030]、住院总费用[(34.7±3.9)千元vs.(42.9±6.8)千元,t=4.445,P=0.028]、并发症情况(3 vs.9,P=0.04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QoR-15)方面,不同时间点内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47.3±9.1)分vs.(39.4±6.4)分,t=3.065,P=0.004]、第3天[(79.4±14.7)分vs.(61.5±9.3)分,t=4.443,P=0.046]、第5天[(130.7±9.5)分vs.(113.9±12.6)分,t=4.559,P=0.019]ERAS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及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理念组(对照组)255例、以ERAS理念为指导的试验组(ERAS组)276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ERAS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4.89±93.02)min比(362.90±95.62)min]及术中出血量[300 ml(100,500)ml比300 ml(200,500)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ERA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61±0.62)d比(2.76±0.72)d,P<0.05]、胃管拔除时间[(3.07±0.82)d比(3.52±0.66)d,P<0.001] 、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2.77±1.08)d比(5.58±2.14 )d,P<0.001]更早;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31±1.07)分比(4.90±2.00)分,P<0.001]更低;胃排空障碍[4.3%(12/276)比8.6%(22/255),P<0.05]、术后腹腔感染[1.4%(4/276)比4.3%(11/255),P<0.05]、术后肺部感染[0.7%(2/276)比3.9%(10/255),P<0.05]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15.36±3.26)d比(17.90±5.66)d,P<0.001]更短;住院费用[124 153.00元(112 437.75,136 604.50)元比133 604.00元(115 086.00,150 758.00)元,P<0.05]更少。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熟练掌握LPD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实施ERAS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促进LPD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肝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行肝切除术的97例患者,按随机序贯原则分为ERAS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ERAS组患者采用ERAS理念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方式行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86.18±51.31)min vs.(157.00±66.53)min,P=0.02],但术中出血量与无输血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拔管时间[(6.04±2.09)d vs.(8.44±2.97)d]、肛门排气时间[(1.96±0.79)d vs.(2.52±1.26)d]及术后住院时间[(8.57±3.21)d vs.(11.54±4.82)d]均明显缩短(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20.4%vs. 60.4%,P=0.001)。结论:ERAS理念在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围术期中应用安全、有效,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行单纯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ERAS组(32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策略)和对照组(30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894,P=0.4426)。ERAS组术后1周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2.7±10.3)mg/L vs(30.9±11.7)mg/L,t=2.934,P=0.0047)];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1±6.9)mg/dL vs(20.5±8.3)mg/dL,t=2.379,P=0.0206)]。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拔腹腔引流管时间均提前,术后补液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总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AS策略运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行单纯脾切除术的患者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围手术期的应用,优化造口旁疝管理方式及流程。 方法采用时间分组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患者46例,其中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ERAS模式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管理;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疼痛分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评价ERAS模式的管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疝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AS模式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8±0.70)d vs(3.4±1.16)d,P=0.036]、进食时间[(1.7±0.55)d vs(3.0±1.56)d,P<0.001]、术后住院时间[(5.8±2.15)d vs(8.5±5.74)d,P=0.033]、造口排气时间[(2.2±0.65)d vs(3.0±1.56)d,P=0.018],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疼痛程度明显更轻(χ2=19.510,P<0.001)。ERAS模式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4.0%),对照组2例(9.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876)。 结论ERAS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使得患者整体的康复进程得以加快,没有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7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实验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时间、术后持续心电监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30 d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6.99±2.57)h vs.(28.14±4.13)h]、首次排气时间[(20.34±11.75)h vs.(29.74±4.07)h]、术后住院时间[(2.00±1.58)d vs.(5.08±2.58)d]、阿片类药物使用率(1/100 vs.5/73)、住院费用[(12 700.71±1 680.4)元vs.(15 034.09±6 147.0)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可降低创伤应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下降,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