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固相萃取GC-FID和GC-MS快速測定血浆中中枢神经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測定血浆中巴比妥类、安定类、吩噻嗪类和三环类等临床超剂量中毒病例中常见药物的方法。方 法:用X-5树脂固相萃取分离纯化血浆中的药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GC-MS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血浆中20余种酸性、中性和碱性药物可同时被提取出来,并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GC-MS中得到很好的分离。线性 方程的相关系数大于0.99,大部分药物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在中性提取条件下,巴比妥类药 物GC-FID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5μg/ml,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可降至0.3-0.5μg/ml。结论X-5树脂固相萃取 的方法适合于血浆中大量葯物的同时分离和纯化,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和GC-MS,可满足临床超剂量中毒分析的 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GCECD)测定人血浆中的5单硝酸异山梨酯(IS5MN)的浓度,为研究该药物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依据。方法:以2单硝酸异山梨酯(IS2MN)为内标,血样经正己烷乙醚(1∶4)提取液两次萃取后,分离有机相,氮气下浓缩,甲苯溶解进样。采用AltechSE30毛细管柱(ECONO),15m×0.25mm,程序升温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标准曲线在24ng·ml-1~1200ng·ml-1浓度内,r=0.9993,日内、日间变异RSD为3.29%~9.50%,平均回收率为(101.66±1.11)%。结论:该方法测定血浆中5单硝酸异山梨酯浓度准确度高,专一性强,简便易行,可以满足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GC测定天南星中β-谷甾醇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季申 《中成药》2000,22(2):160-161
目的:采用GC法测定天南星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相,涂浓度为5%,柱温为270℃,FID检测器。结果:样品含量在0.11~0.25%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
金毛狗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溶剂提取和GC-MS-计算机技术从金毛狗脊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和鉴定出5个化合物,即棕榈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油酸 硬脂酸乙酯。  相似文献   

5.
蜂胶挥发性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映  许静芬  史庆龙  葛发欢 《中药材》2000,23(9):547-549
采用超临界CO2对蜂胶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对各种萃取分离条件下萃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证明,其较佳的萃取分离条件: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物温度45℃,采用三组分离,分离柱压力11.5MPa、温度60℃,解析Ⅰ压力10.5MPa、温度60℃,解析Ⅱ压力7.5MPa、温度46℃,萃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萃取物收率可达8%,萃取物由二十六烷等30个成分组成,二十六烷、二十四烷、二十七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赤芍_(801)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赤芍801PG浓度。采用NucieoselC18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酸(48∶50∶2)为流动相,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紫外检测波长275nm,对ivPG后不同时间家兔血浆中药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G浓度为2.5μg/ml的平均回收率为96.70%,其RSD=1.83%。浓度5μg/ml的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05%。其最低检测限为0.1μg/ml。  相似文献   

7.
威灵仙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明  张静华  胡昌奇  蔡建国  邓修 《中草药》1999,30(11):811-8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分别从威灵仙中提取出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测定。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是0.15%,测定了25个化合物,超临界提取物得率是0.45,测定了21个化合物。结果表明超临界技术以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GC/MS对唐古特大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毛细管GC/MS对唐古特大黄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GC/MS分析鉴定了38个成分,主成分为棕榈酸,其次为(Z,Z)-亚油酸。  相似文献   

9.
RP-HPLC分析白花前胡根和茎叶中花椒毒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RP-HPLC分离和测定白花前胡根和茎叶中活性成分花椒毒素含量的方法,采用C_(18)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97nm,花椒毒素在浓度为1~4μg/ml范围内(进样1μl),进样浓度(μg/ml)与峰面积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A=-0.141×10 ̄3+2.616×10 ̄3X,r=0.9998。回收率为99.9%,RSD为0.68%(n=5)。该方法步骤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分析速度快,可望成为分析白花前胡根和茎叶中花椒毒素含量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天仙藤与青木香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青木香与天仙藤原植物的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共鉴定了70余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6.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建立冬凌草乙素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情况以分析冬凌草乙素的血清蛋白结合机制。采用超滤法结合LC-MS/MS测定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结合常数,以Scatchard方程计算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对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57.2%,且结合类型主要为一类强结合,相关参数为结合常数2.54×104L·μg~(-1),结合位点的数目为n=0.75。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在考察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结合常数的求算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魏星 《光明中医》2013,(11):2415-2416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党参在临床使用中的鉴别方法,确保中药党参的正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的方法,比较党参、银柴胡、家种防风之间的鉴别点.结果 可以明确鉴别所使用中药党参的真伪.结论 尽管党参与银柴胡和家种防风有相似的一面,但是仔细辨别还是有其鉴别特点,希望引起药房中药技术人员的重视,区别真伪、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