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定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指南时,应考虑专业特点和临床需求,重视以下环节。(1)应基于现有研究基础,优先考虑临床证据来源充分的疾病。(2)确定临床问题时,应从疾病的总体出发,"证候"从属于"疾病"之下。(3)临床问题的确定,应考虑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关注的问题。(4)应运用复杂干预的理念方法,突出整体思维优势。(5)"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加强以疾病中医辨识为中心的基础研究,从整体动态的高度把握疾病和证候的变化规律。(6)借鉴西医指南的制定流程。现代文献证据的收集、识别、评价和分级可以参照西医学的一般过程,应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医古籍证据进行收集与评价。(7)完善方法学设计,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美国结合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均得到迅猛发展。民众的热情要求西医师能够了解互补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能够提供临床咨询。美国的全科医学,尤其是家庭科,是最早接纳结合医学的专业学科,因为两者诊治的疾病谱存在交叉和重叠,也强调基本相同的核心价值,如以患者为中心、循证医疗、治疗的主动性及连续性。随着结合医学全科医师项目的发展,全科医学的教育人员试图通过加入结合医学的核心要素来提高全科医学的学科能力和建设,如发展出培训课程设计指南和需掌握结合医学核心的可测量的能力指标。当前全美有超过40个全科医学项目宣称其加入CAM和结合医学的内容,同时各结合医学中心根据自己的特点也发展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全科医师项目。这种以西医师为主体的结合医学从业人员结构与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初创时相似。时值中国在强调基层西医学习中医项目之际,希望本文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和心理状况,以人体全身状况为根本,进行修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1-2]。运用整合医学理念构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方案为:以哮喘患儿为中心,建立整合诊疗中心及哮喘档案,加强儿科医师培训和多学科合作与学术交流,重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发挥中医药在哮喘防治中的优势,辅以药膳食疗的自然疗法,加强对  相似文献   

4.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新型临床医学专科[1]。全科医学改变了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理念,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式的综合性卫生服务[2]。全科医生不仅能治疗病人,还能关怀、照料病人,全面关注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1二十一世纪中医药、新机遇、新挑战1.1二十一世纪———全新世纪科技爆炸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生命科学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时代全面振兴中华时代1.2二十一世纪,全新医学世纪疾病谱巨变:从第一次卫生革命→第二次卫生革命单因素疾病→多因素疾病新感染源疾病不断发生(AIDS等)老龄化城市化国际化新健康观念:医学模式变化:医学目的重心转移:以病为本→以人为本个体医学→群体医学疾病防治→以防为主,全面事前干预临床治疗→全面、综合,以生命质量及过程评价为主医学方式变化:处理后事(临床医学)→预先处置健康教育→健康发展医院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简单的西医学和补充替代医学结合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健康诉求。本研究提出广义结合医学模型,认为针对病因、临床干预和测评等,应从正统医学(西医学、中医学等)、个体内在主观特征(情绪、态度、心理等)、文化影响(医生、护理者、群体关怀等)、自然环境社会系统(经济水平、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4个维度在个体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并建立来自生物学、医生、患者、健康相关者、社会环境系统等更为完善的结局报告体系。该模型有个体化、动态化、标准化、客观化、系统化的内在特征和开放兼容的外在特征,旨在为综合健康干预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探索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医疗心理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强调患者的身心统一,强调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求护理工作不仅要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转归、痊愈乃至预后的影响.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研究是以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技术与手段,开展的两个医学体系相互渗透、补充的医学基础研究,是我国生命科学体系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成果将成为解决临床重大疑难疾病治疗方案与技术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我国结合医学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医疗工作者对结合医学的态度、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对结合医学的态度和对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医生的看法、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情况、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状况以及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一次全国性问卷调查.对6595位中医和中西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认为最好的医学科研方法应该是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或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超过71.2%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中去,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围绕实际病例,以病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能够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和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改进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精准医学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个体化医学的更精确定位与升华。基于精准医学理念,如肺癌、白血病、乳腺癌等疾病的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多态性与病证结合研究均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也提示了很多问题。如何在大数据分析时代,将病证实质研究与精准医学有机结合,建立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符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际的方法学新体系,是中医药研究发展的难点和突破点,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1]。护理人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既要执行医嘱用药,又要主动参与用药过程中的监护和咨询任务。  相似文献   

13.
病证结合模式为中医临床的重要诊疗模式,陈可冀院士不仅在应用病证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病、老年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对于如何开展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佳切入点之一,“病”与“证”在研究中的碰撞,不仅为进一步优化疾病辨识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对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融合、乃至新医学体系的创建也具有重要意义。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疾病证候分布特点研究、疾病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疾病证候客观化研究、疾病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研究、病证结合干预性治疗研究等,陈可冀院士认为,病证结合临床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以提高疗效、应用推广为目标,力争所研究的治疗方案或中药制剂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界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4.
刘泰  梁焕英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177-1179
脑血管病是21世纪的杀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中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给社会、家庭和患者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负担.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1],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有效的脑血管病治疗手段依次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溶栓治疗、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沈洪  邢敬  朱磊  张露 《北京中医药》2020,(3):191-19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明显上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虽然5-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等为IBD治疗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手段,但仍有大量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为IBD患者提供优化的治疗手段,在诱导深度缓解以及达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IBD流行病学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治疗目标、临床定位、治疗原则、用药模式及临床应用等内容,对IBD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进行阐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整合医学是整体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HIM)的简称,是指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学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1].目前,整合医学模式已被运用于疾病的各个领域,如生殖内分泌疾病、中风的防治、肿瘤等疾病,同时还涉及到科普、保健、针灸、临床、科研等多个方面[2-4].笔者在整合医学模式指导下运用针药及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近年来针灸与超声医学结合的发展的特点,从作为评价手段、辅助工具以及治疗手段的角度探讨可能对针灸的影响以及发展方向。针对目前的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超声医学可能会更多地用于评价针灸的治疗效果,辅助针灸达到更好的疗效,以及增加超声的治疗作用。旨在倡导引进先进的文明成果,以推动针灸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天津中医药》2007,24(6):506-506
循证医学是15年来逐渐兴起的医学科学,简单来说就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医学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临床疗效,减少了治疗及用药的盲目性,并影响了卫生决策  相似文献   

19.
西方医学重新认识到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并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现代生物医学与中医学的研究理念逐渐开始融合,不断涌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沟通桥梁。在“东西方医学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模式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西医学中心(CEWM)将生物医学最新研究成果与现代中医研究充分融合,并以此指导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本文以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为例,简要介绍CEWM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以及支撑该模式的部分现代研究进展(应变稳态、韧性、筋膜系统),希望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首届"结合医学上海论坛"于2017年12月3日在上海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结合医学,是趋势,更是未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赵伟康,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虹鸣,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