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医经典课程的临床属性,决定了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经典,突出临床"。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认为研究生阶段《伤寒论》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临证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原文记诵,深入理解原文内涵,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六经辨证诊疗思路、经方类方的临床应用、《伤寒论》治法及组方规律等内容,并通过名医医案选读、跟师随诊等方式,提高研究生阶段《伤寒论》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类院校后期教学的一门理论提高课。本课程以中医经典著作为支撑,以讲授历代医家与各派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主要任务,穿插临证案例,结合教材课下阅读中医古籍文献为辅,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共性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本门课程的定位是"中医理论提高课"与"临床提高课",课程具有与中医经典课程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学效果对于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举足轻重。《中医各家学说》是每一个中医人继续学习和终身  相似文献   

3.
中医经典导读课程作为中医学必修课于2008年在本校正式开课,时属国内首创。该课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经典中的内容重新整合,分为总论、辨证、病证、症状、治法、方证六大部分,教学中注意寒温的对立和并立及统一、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的关系、中医外感热病与西医感染病等问题。这门课程承上启下,既巩固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方剂、中药知识,又为中医临床经典原著和中医临床各门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组成之一,是一门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是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临证思维能力、提高其临床疾病处置水平的关键环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病案讨论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培养了临证思辨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眼科实训教学中的使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9月~2020年1月2016级中医专业在校学生两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观察组采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和教学质量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实训教学中应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验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满意度较高,真正实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经典课程,是一门兼具基础学科的特点和临床学科属性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辨证论治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温病学》课堂教学中围绕方证案例展开方证教学,以方证为中心,引用方证案例,讲解组方应用、药物配伍、适应证,不仅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能把握方证的应用指征,拓展温病方的临床运用,从而提高温病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以方证为核心的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7.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此门课程,以第二章染色体与DNA为试点,对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专业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5级学生则使用翻转课堂法进行授课,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测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此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总...  相似文献   

8.
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而提出的学习原则和方法,通过跟随国医大师学习体会,结合读经典和做临床,通过"治未病"、"运脾胃调升降"以及"方证相对"三方面,对路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在伤寒论课程中,采用BOPPS模型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BOPPS模型提供一个环节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流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有意义的参与式学习环节,同时引入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进行教学内容课前-课中-课后的合理分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保证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深度,培养临证思维,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经典原著课程是中医院校的核心课程。由于这些原著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为今人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学校教务部门2007-2008学年开始对经典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原著以前开设经典导学课程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以下简称经典导读),介绍中医经典原著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经典原著做好铺垫[1]。  相似文献   

11.
"翻转课堂"这一外域的创新课堂教学形态,在《中医学》课程的应用尚待探讨。"翻课"是由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巩固练习"教学模式转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深度互动"的新模式,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尤其有助于教师理解非中医专业学生学习、运用中医理论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因此,"翻转课堂"不仅可以作为课程改革内容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研究和评价《中医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新工具。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课.如何通过学习这部经典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本文主要通过①案例式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②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应用,提高教学效果;③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临证兴趣,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医案与临证思维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一门医案课。该课程改变了以往的通讲方式,采取"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将一则古代医案切分为3个阶段完成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模拟诊治方案。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中医医案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形成背景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医案课已有20多年历史。早期采取传统授课方式,选取医案,编写教材,课堂讲授;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  相似文献   

14.
中医护理学基础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生重要的中医基础课程,将慕课(MOOC)视域下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引入到中医护理学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形式下教师授课、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了学生课前独立思考及对中医护理学习的自主性,增加了师生互动,培养护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中西贯通、自我解决问题以及思维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其在继承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不断汲取现代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根据现今《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上海中医药大学提出的“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中医内科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如何将各种教学方法综合优化运用于课堂,以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掌握核心内容及临证思维能力,是我们探索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2—24日,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协办的吉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五运六气与经方临证运用培训班》在长春开班。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冷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课程,其内容既源于基础课程又高于基础课程.因此如何避免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重复,活跃课堂气氛,改善经典课堂照本宣科的沉闷,一直是伤寒学科教师们在教学改革中力求解决的痛点.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与中医临证时通过某一症状或体征快速展开思考、在通过收集更多症状来鉴别诊断最后制定出最...  相似文献   

18.
龙江医家秉承中医经典,师承与现代中医教育结合,形成了以中华大医学观为指导法古创新,临证组方补、通、升、降复法并进,善用道地药材等鲜明的临床方证学术特色。通过剖析黑龙江地区尤其是近二三百年来至今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反映和揭示龙江中医方证学特色发展、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发现"流人"与龙江医家"儒医"方证风格的发端密切相关;晚清龙江中医学社涌现,引导龙江医家临证多用、善用明清方证成果;中东铁路开通、哈尔滨的人才聚焦效应和汉医学讲习会的方证学术交流平台作用皆影响龙江医家方证治学衷中参西、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课程的开设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改革中一项新的尝试,从中医临床经典导读课程的定位、使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考核与评价等方面作了阐述,对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方证对应是中医学经典中蕴藏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疾病辨治模式。该模式以经验为基础,以经典为依据。临证经验是形成其雏形的基础,《伤寒论》等经典中的方证对应是对临证经验的升华,临证实践又对其进行不断重复、验证、发展与完善。证据是方证对应中"证"的原始内涵,证据包括症状、体征,疾病和体质3个方面内容以及方证、药证2种形式,其中疾病和体质是对症状、体征的进一步延伸。临证时主张以症状、体征为治疗靶向,以方证、药证为诊断单元,进而表现为一种以直觉判断和跳跃性思维为特征的疾病辨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