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百草枯(PQ)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氨溴索(AM)对肺组织Bcl-2/Bax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6只、AM对照组(AM组)6只、急性肺损伤组(PQ组)16只和急性肺损伤+AM治疗组(PQ+AM组)16只.取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肺组织p38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表达;肺组织Bcl-2、Bax免疫组化分析;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C组和AM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PQ组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Q+AM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PQ组减轻.PQ组血清TNF-α水平、p38 MAPK和Bax蛋白表达、肺组织细胞凋亡均较C组和AM组显著增加(P<0.05),PQ+AM组较PQ组均有降低(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在AM干预后较PQ组升高(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导致了大鼠急性肺损伤,经氨溴索治疗后,通过调节p38 MAPK、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从而使肺组织细胞凋亡减少,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百草枯中毒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放射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放射组大鼠左肺一次性给予20Gy照射,观察1个月。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分别转染高、低表达的PKR后,给予15Gy照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分析、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MTT法、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PKR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大鼠体重明显较低,肺/体重比值明显较高(P0.05);通过ELISA检测发现,放射组大鼠肺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抑炎因子IL-10相对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放射组大鼠肺间隔纤维组织沉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射组肺组织TUNEL阳性细胞及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抗凋亡因子Bcl-2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组大鼠肺组织PK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PK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PKR敲低细胞照射组细胞生存率、PKR蛋白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照射组,而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照射组(P0.05);PKR过表达细胞照射组细胞生存率、PKR蛋白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照射组,而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照射组(P0.05)。结论:放射可以导致严重的肺损伤,肺损伤发生机制可能与PK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G-硝基-L-精氨酸(L-NA)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NA治疗组.模型组、L-NA治疗组舌下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L-NA治疗组于注射LPS 3 h后给予L-NA 2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6 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用原位杂交法测定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P-A mRNA表达[吸光度(A)值]明显下降(0.071±0.017比0.113±0.021),细胞凋亡率[(25.04±4.57)%比(11.37±3.08)%]、caspase-3蛋白表达(A值:298.64±37.11比110.24±14.35)、Bax蛋白表达(A值:0.145±0.011比0.076±0.010)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A值:0.064±0.011比0.073±0.009)和Bcl-2/Bax比值(0.447±0.086比0.976±0.157)明显下降(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L-NA治疗组SP-A mRNA表达(A值:0.085±0.015)和Bcl-2蛋白表达(A值:0.070±0.087)明显增强(P<0.01和P<0.05),但细胞凋亡率[(20.67±1.35)%]、caspase-3蛋白表达(A值:268.75±42.56)、Bax蛋白表达(A值:0.142±0.012)和Bcl-2/Bax比值(0.498±0.069)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L-NA不通过抑制肺细胞凋亡来减轻内毒素性肺损伤的程度,对调节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ax也无明显影响;而是可通过增强PS表达减轻内毒素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变化和肺组织中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及三七总皂苷(PNS)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SD雄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30只)、百草枯中毒组(PQ组,60只)及三七总皂苷保护组(PNS组,60只).PQ组和PNS组一次性灌胃PQ 25 mg/kg染毒,C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中PNS组于染毒前15 min以PNS 50 mg/kg阴茎静脉注射保护,以后每日1次给药直至处死前;PQ组、C组分别在同时间点予与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在中毒后6 h、12 h、1 d、3 d、5 d、7 d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鼠肺组织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PNS组Bcl-2 mRNA的表达在6 h、12 h及1 d各亚组高于相应点P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组Bax mRNA的表达在6 h、12 h、1 d及3 d各亚组高于相应点P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组Bcl-2/Bax比例为促凋亡的Bax基因占优势;PNS组Bcl-2/Bax比例亦为促凋亡的Bax基因占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如PQ组明显.PQ组肺病理损伤评分在6 h、12 h、1 d及3 d各亚组均高于PNS相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cl-2、Bax mRNA几乎不表达,肺组织病理大致正常,与PQ组及P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Bcl-2/Bax基因不均衡表达参与PQ中毒所致肺损伤,PNS对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硫化氢(H2S)对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对照组、LPS组、LPS+硫氢化钠(NaH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35只,其中7只大鼠应用右心导管法测定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剩余28只大鼠均于4小时或8小时时经颈总动脉放血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Fas蛋白表达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肺泡损伤数比值(IQA)作为肺损伤的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结果 气管内滴注LPS可引起肺组织损伤、IQA升高(P<0.01);各时间点肺MPAP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Fas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预先给予NaHS可显著减轻LPS所致肺组织损伤、IQA下降;MPAP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Fas蛋白的表达降低(均P<0.01);而预先给予PPG可加重LPS所致肺损伤,IQA及各时间点肺MPAP升高更加明显;同时Bcl-2蛋白表达也降低更加明显、Fas蛋白的表达升高也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 H2S可通过减轻LPS攻击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程度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脓毒症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模型组(n=20)及正常对照组(n=10)。以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成功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3h及12h处死大鼠,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各时间点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取血清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造模12hBcl-2及Bax蛋白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计算两种蛋白的累积吸光度值。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3h开始出现脓毒症的相关表现;3h及12h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可见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肺血管充血,肺泡萎陷,炎细胞渗出,并随着观察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对照组与模型组血清(3h及12h)TNF-α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2510±0.0038、0.7392±0.0526及0.4203±0.0256;对照组与模型组2个观察时间点的TNF-α的平均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模型组在2个观察时间点的TNF-α的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免疫组化结果可见Bcl-2蛋白及Bax蛋白在对照组及模型组12h均有表达,但Bcl-2表达在对照组高于模型组(P=0.002),而Bax表达在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12)。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脓毒症肺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获取大鼠BMSC进行增殖培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细胞表型,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SCI组和BMSC+SCI组,分别于7 d、14 d和21 d对各组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1 d后取出各组大鼠损伤脊髓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Bax/Bcl-2含量,ELISA法检测Caspase-3含量。结果 BMSC细胞表型CD90表达(98.92±0.62)%,CD34表达(0.47±0.16)%;BMSC在7 d、14 d和21 d可明显改善SCI大鼠下肢运动功能(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SC可显著抑制Bax和Caspase-3在损伤脊髓中的表达(P均0.05);Western blot显示,BMSC明显抑制Bax,提高Bcl-2表达(P均0.05);ELISA结果显示,BMSC可显著机制损伤脊髓中Caspase-3含量(P均0.05)。结论 BMSC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凋亡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ax、Caspase-3,提高Bcl-2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应用人参皂甙Rg3处理后肾组织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变化及肾细胞凋亡情况。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只。模型组、治疗组腹腔注射质量分数2%链尿佐菌素溶液制备DN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将0.5 mg/kg人参皂甙Rg3与生理盐水混合溶液灌胃,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28 d。疗程结束后大鼠麻醉处死,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查,采用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Bax、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Bax mRNA、Bcl-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大鼠肾组织系膜结构、肾小管均正常,小管膜完整光滑,间质未增生;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系膜结构异常,间质严重增生,肾小管萎缩严重,小管膜粗糙;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小管萎缩减少,纤维组织减少;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大鼠肾细胞凋亡率[(0.91±0.23)%、(0.56±0.14)%、(0.21±0.03)%]依次降低(P<0.05);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肾组织Bax蛋白相对表达量(1.79±0.31、2.73±0.24、3.26±0.1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1.42±0.12、2.59±0.25、4.40±0.31)、Bax mRNA相对表达量(0.35±0.02、1.45±0.91、3.12±1.17)、Bcl-2 mRNA相对表达量(1.34±0.87、1.73±0.67、3.91±0.75)依次增高(P<0.05)。结论人参皂甙Rg3对DN大鼠有显著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大鼠肾组织形态,降低肾细胞凋亡率,上调Bax、Bcl-2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Bcl-2、Bax在脓毒症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均n=24)。采用盲肠穿孔结扎术建立脓毒症模型。建模后3、6、12、24h测定血Cr、BUN,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表达。结果:脓毒症组Cr、BUN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电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6h组Bax表达明显增加(0.485±0.011vs0.351±0.020;P<0.01),随病程延长,Bcl-2表达有所增加(P>0.05),Bcl-2/Bax比值降低(0.725±0.035vs0.991±0.060;P<0.01),随病程延长而下降。结论:脓毒症后Bax表达增强、抑制Bcl-2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及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凋亡基因Bcl-2(B-cell leukemia-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凋亡基因Bad(bcl-xl/bcl-2-associated death promoter,Bcl-xL/Bcl-2相关死亡启动子)在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里,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n=6)和ALI模型组(n=18).从尾静脉注射油酸0.9 mL/kg制备ALI模型,以肺部特征性病理改变作为ALI模型成功的主要指标;ALI模型组又按注射油酸后4 h,6 h,8 h三个时间点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定量检测肺组织中Bcl-2和Bad的表达.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LI 4 h,6 h,8 h组肺组织中Bcl-2相对值分别为(58.00±5.31),(42.00±4.30),(32.51±10.40),较正常对照组(24.30±1.00)升高(P<0.05);Au 4 h,6 h,8 h组肺组织中Bad的相对值分别为(29.32±1.19),(58.64±4.45),(95.12±4.34),较正常对照组(4.01±0.34)升高(P<0.05);Au 4 h,6 h,8 h组的肺损伤评分分别为(1.82±0.14)分,(2.52±0.25)分,(3.45±0.29)分)较正常对照组(0.27±0.03)分升高(F值为260.512,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油酸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加重与肺组织中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和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表儿茶素(E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Bcl-2、Bax蛋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EC5mg/kg组、EC10mg/kg组、EC20mg/kg组、依达拉奉(ED)3 mg/kg组,每组9只。除Sham组外,其余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于再灌注后0 h、12 h、24 h三个时间点给药,第12 h、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第36 h取脑称重,应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缺血侧脑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脑指数无明显差异,凋亡指数明显增大(P0.05),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I/R组比较,EC5mg/kg组、EC10mg/kg组、EC20mg/kg组、ED3mg/kg组脑指数无明显差异,凋亡指数明显减小(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EC10 mg/kg组、EC20 mg/kg组、ED3mg/kg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表儿茶素可增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抗凋亡能力,可能与减少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胰腺炎(AP)肺损伤时,肺组织损伤程度与组织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胰胆管逆行注射5%脱氧胆酸钠(DCA)复制大鼠AP模型,观察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使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MIP-2 mRNA、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AP 3h、AP 6h组胰腺和肺组织镜下病理评分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AP 6h组肺组织MIP-2 mRNA表达明显上调。胰腺病理评分与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MIP-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肺组织MIP-2与TNF-α的基因表达之间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肺组织MIP-2基因表达上调,以及与TNF-α的相互诱生,可能是导致急性胰腺炎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浸润和活化,进而导致肺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经过乌司他丁(UTI)治疗后,肺细胞中自噬和凋亡的变化.方法 将150只Wistar大鼠按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排列表法分为3组,每组50只.对照组(con组)则一次性给予1 mL生理盐水灌胃,之后每日2次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采用一次性灌胃40 mg/kg PQ溶液1 mL制备PQ染毒模型,之后每日1次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PQ染毒UTI治疗组大鼠给予UTI(12万U/kg)腹腔注射(2次/d);染毒后第7天留取肺脏组织,行肺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LC3和Bcl-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LC3、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Con组大鼠肺组织形态正常;PQ染毒组肺组织结构部分破坏,部分肺泡壁塌陷,部分肺泡腔扩大,局部炎细胞浸润.可见肺泡隔显著增厚,明显的局部出血;UTI治疗组肺组织结构破坏较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Q组LC3 A/B蛋白含量表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C3表达量(A值):0.22±0.05vs.0.14±0.03,F=22.48,P<0.01];与PQ组相比,PU组中LC3 A/B蛋白含量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3表达量(A值):0.36±0.08vs.0.22±0.05,F=22.78,P<0.01].与Con组相比,PQ组Bcl-2/Bax蛋白含量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Bax表达量(A值):0.11±0.04vs.0.83±0.09,F=154.43,P<0.01];与PQ组相比,PU组中Bcl-2/Bax蛋白含量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Bax表达量(A值):0.63±0.08vs.0.11 ±0.04,F=154.43,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Q组LC3、Bcl-2蛋白含量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LC3A值:78.34±10.71vs.117.58±15.26,F=31.63,P<0.01) (Bcl-2A值:62.54±9.74vs.130.52±9.86,F=118.44,P<0.01);与PQ组相比,PU组LC3、Bcl-2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3A值:162.58±25.76 vs.78.34±10.71,F=31.63,P<0.01) (Bcl-2A值:145.56±10.26vs.62.54±9.74,F=118.44,P<0.01).结论 急性PQ中毒大鼠肺组织发生内质网应激-自噬.UTI治疗急性PQ中毒时可通过调节自噬,增加Bcl-2的表达,提高Bcl-2/Bax比例来保护肺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脓毒症组30只、rhIL-11治疗组3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前治疗组给予rhIL-11[500μg/(kg·d)]皮下注射;脓毒症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大鼠均注射平衡溶液[10mL/(kg·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和术后6、12和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浓度.CLP后24 h取肺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IκBα、Bcl-2、Bax及JAK1、STAT3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Bax mRNA表达浓度.结果①造模后12、24 h治疗组血清IL-6浓度(pg/mL)(307.4±48.6、204.2±31.5)明显低于脓毒症组(644.8±88.7、570.4±66.3)(P<0.05),治疗组血清TNF-α浓度(pg/mL)(319.2±32.8、258.6±40.5)明显低于脓毒症组(382.1±54.7、324.3±30.0)(P<0.05),治疗组血清IL-11浓度(pg/mL)(761.0±109.3、672.4±99.5)明显高于脓毒症组(618.2±71.7、530.6±90.2)(P<0.05);②治疗组Bax mRNA及蛋白Bax、p-IκBα的表达分别为(0.46±0.09、0.82±0.19、0.61±0.20),与脓毒症组(0.78±0.12、1.19-±0.33、0.82±0.22)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Bcl-2表达(0.65±0.19)与脓毒症组(0.41±0.11)比较明显增加(P<0.05).③治疗组JAK1和STAT3蛋白表达指数(2.37±0.26、2.39±0.25)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④与脓毒症组比较,治疗组肺组织损伤和坏死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4.43±1.07)分明显优于脓毒症组(6.91±1.18)分(P<0.05).结论rhIL-11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JAK1/STAT3通路的调控,抗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芒果苷(MAN)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腹主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前瞻性分析,实验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利用50 mg/kg芒果苷干预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造模后第7天和14天检测各组大鼠下肢运动功能;14 d利用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化学定量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Bax、Bcl-2蛋白表达;14 d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快蓝/HE(LFB/HE)染色和eNOS、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BBB评分显示,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下降,而实验组较模型组有升高(P0.05);第14天,实验组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ELISA法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AT、SOD和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CAT、SOD和GSH-px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化学定量法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模型组肝脏组织中NO和eNOS、Bax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c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肝脏组织中NO和eNOS、Bax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而Bcl-2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NOS、Bax平均光密度实验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芒果苷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保护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2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外泌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扩增培养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的BMSCs,将携带miR-22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阴性对照(miR-NC)载体分别转染至BMSCs,并提取转染后BMSCs的外泌体。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AMI组、Exo BMSCs组、Exo BMSCs/miR-NC组和Exo BMSCs/miR-22组,每组12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构建AMI大鼠模型,于心肌梗死区原位注射外泌体进行干预。干预72 h后,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大鼠心脏功能;TTC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梗死情况;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水平;q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2及p5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剪切体(Cleaved-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降低(P <0.05),心肌梗死面积(%:1.16±0.84 vs.38.68±5.31)和心肌细胞凋亡率(%:9.04±1.95 vs.66.70±5.92)明显增加(P <0.05),心肌组织中miR-2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而p53、Bax和Cleavedcaspase-3等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AMI组比较,各外泌体干预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P <0.05),心肌梗死面积(%:38.68±5.31 vs.23.54±3.94,22.33±4.12,13.79±2.25)和心肌细胞凋亡率(66.70±5.92 vs.43.73±3.39,42.67±2.87,30.73±2.97)明显降低(P <0.05),心肌组织中miR-22以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而p53、Bax和Cleaved-caspase-3等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其中Exo BMSCs/miR-22组大鼠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Exo BMSCs组和Exo BMSCs/miR-NC组。结论 miR-22修饰的BMSCs外泌体可有效抑制p53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AMI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心肺复苏后对大鼠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心肺复苏模型组(C组)、EPO干预组(D组)。C组、D组采用窒息的方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后行心肺复苏治疗(CPR),D组CRP同时静脉给予EPO 3000U/kg;B组仅静脉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4小时的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神经元细胞凋亡、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A、B组未见凋亡细胞,C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D组凋亡细胞数少于C组(P0.01)。A、B组少量Bcl-2、Bax阳性细胞,C、D组Bcl-2、Bax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B组(P0.01),D组Bcl-2阳性细胞数高于C组(P0.01),D组Bax阳性细胞数低于C组。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Bcl-2、Bax表达上调。EPO可抑制心肺复苏后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上调Bcl-2表达同时下调Bax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构建大鼠心衰模型,8周后,实验组大鼠每日腹腔内注射葛根素0.02g/kg,对照组大鼠每日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mL/kg,连续30d后断头法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对凋亡相关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变化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凋亡指数和凋亡百分率显著降低,实验组Bcl-2表达明显上升,Bax表达则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5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高压氧预处理组,检测心肌凋亡及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糖尿病高压氧预处理组凋亡指数、Bcl-2蛋白灰度显著降低[(52.73±6.71)%vs(41.69±5.79)%,(183.33±9.15)vs(166.00±10.53),P<0.05],Bax蛋白灰度显著升高[(134.00±4.73)vs(141.17±6.77),P<0.05].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有减少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穿线而不结扎)、MIR组(建立MIR模型)、干预组(建立MIR模型前给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三组各10只。比较干预组与MIR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危险区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并比较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危险区面积明显缩小,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0. 01)。相比对照组,MIR组和干预组大鼠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相比对照组,MIR组和干预组大鼠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结论通过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提高MIR大鼠模型心肌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补体3蛋白表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缓解大鼠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