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银杏叶纳米制剂的降血脂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银杏叶纳米制剂的降血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用食物性高脂血症大鼠研究银杏叶纳米制剂的降血脂作用,用异丙肾上腺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研究药物的保护作用,并进行常规毒性及致突、生殖毒性试验。结果:银杏叶纳米制剂具有显著降血脂作用,对TC、TG的降低明显优于普通银杏叶制剂;亦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趋势。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银杏叶纳米制剂对小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大鼠30天喂养试验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银杏叶纳米制剂具有治疗作用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银杏叶"成分-靶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复杂网络,预测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方法:建立药物分子-靶点相互作用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银杏叶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然后构建和分析银杏叶"成分-靶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复杂网络。结果:对银杏叶的34个化学成分预测出多个作用靶点,结果得到了文献验证;进一步网络分析的结果初步揭示了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银杏叶黄酮醇苷及银杏叶内酯为指标成分,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有效成分的吸附和解析条件。结果:采用选用DA201作为纯化树脂,效果最好。结论: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达到较好水平,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银杏叶提取物泡囊和市售的银杏叶片进行小鼠活血通络作用比较研究,阐明银杏叶提取物泡囊的药效作用特点。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银杏叶提取物泡囊高、低剂量组和银杏叶片组,分别以小鼠的耳廓微静脉、微动脉管径、血液流速和血栓形成保护率为考察指标,进行银杏叶提取物泡囊高、低剂量组与市售的银杏叶片进行微循环作用、体内抗血栓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与市售的银杏叶片进行活血通络药效学比较,银杏叶提取物泡囊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微循环(P0.05),能够有效抑制小鼠体内血栓的形成。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泡囊与市售的银杏叶片相比,有显著的活血通络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国外对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R及制剂有关原料药材、化学、临床研究概况,以及国产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情况,供发展国内银杏叶制剂参考。方法:归纳国外银杏叶制剂主要生产厂家的科研成果,并分析比较国内外银杏叶制剂的质量。结果:国外银杏叶制剂从种植采收、生产工艺到成品,均有较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保证了产品的内在质量;国内银杏叶制剂生产工艺与国外不同,尚缺乏详尽的研究,并且分散经营,质量参差不齐,有待规范,但研究工作有新的苗头。结论:应吸取国外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注意银杏产业的持续性发展,研制可以与国外竞争的新的银杏叶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国外对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R及制剂有关原料药材、化学、临床研究概况,以及国产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情况,供发展国内银杏叶制剂参考。方法:归纳国外银杏叶制剂主要生产厂家的科研成果,并分析比较国内外银杏叶制剂的质量。结果:国外银杏叶制剂从种植采收、生产工艺到成品,均有较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保证了产品的内在质量;国内银杏叶制剂生产工艺与国外不同,尚缺乏详尽的研究,并且分散经营,质量参差不齐,有待规范,但研究工作有新的苗头。结论:应吸取国外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注意银杏产业的持续性发展,研制可以与国外竞争的新的银杏叶制剂。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的研制及质量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林水  郑珺  邵胜荣 《中药材》2005,28(1):52-54
目的:研制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pH值、崩解时限、第30日的硬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最佳工艺配比为枸橼酸12.5%,碳酸氢钠20%,采用聚乙二醇6000包裹碳酸氢钠,其产品经稳定性考察表明,本产品质量稳定.结论:本工艺可作为银杏叶提取物新剂型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归纳整理近3年来国内银杏叶提取物药理研究的文献,以我国银杏叶为研究对象,查阅国内外银杏叶提取物防治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等疾病研究资料,并进行分类概述。从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对银杏叶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银杏叶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银杏叶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依达拉奉和银杏叶联合治疗组、银杏叶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与疗效,银杏叶治疗14d总有效率70%,银杏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7%,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银杏叶联合治疗脑卒中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耿国平  马志刚  毛崇武 《中药材》2007,30(5):531-534
对银杏叶的生药性状、组织结构、粉末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对甘肃陇南、天水、兰州地区所采银杏叶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以期为生药银杏叶的鉴定、质量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荷叶Nelumbo nucifera是《本草纲目》记载具有调脂减肥功效的药材。荷叶生物碱是从荷叶中提取的生物碱类活性物质,具有抑菌、调脂、止痉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因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因此荷叶生物碱的调脂减肥功效成为研究热点。对荷叶生物碱的成分、调脂机制及其在药品开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荷叶生物碱调脂产品的开发及调脂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银杏叶提取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中药提取物之一,具有扩张血管、调血脂、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保护缺血损伤、抗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文献,总结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的药动学特性,分析引起其生物利用度低的可能原因,从生物药剂学等角度探讨提高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旨在为银杏叶提取物相关制剂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媛  袁磊  李遇伯  张艳军 《中草药》2017,48(13):2625-263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UPLC-Q-TOF-MS)快速鉴定淫羊藿饮片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碎片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检测到淫羊藿饮片中以脱水淫羊藿素为母核的黄酮类成分17个、以去甲基脱水淫羊藿素为母核的黄酮类成分6个、其他类型化合物6个。再通过分析10批样品中的化学成分,确定了淫羊藿饮片中16个普遍存在的化学成分。结论 UPLC-Q-TOF-MS方法能快速、准确、较全面地鉴定淫羊藿饮片中的化学成分;淫羊藿化学成分的鉴定及普遍存在化学成分的确定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燕  乔洪翔  叶剑锋  何厚洪  王如伟 《中草药》2013,44(13):1774-1778
目的 建立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定性检测方法,为原花青素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NP-HPLC法和HPLC-DAD-MS法分析银杏叶原花青素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银杏叶制剂及掺假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组成.结果 原花青素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可以按聚合度的大小进行分离;葡萄籽原花青素由(表)儿茶素组成,各个聚合体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只有1个特征峰;而银杏叶原花青素由(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组成,有2~3个特征峰.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定性分析原花青素,还可用于鉴别银杏叶制剂中是否掺假.  相似文献   

15.
HPLC-MS/MS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连翘叶中9种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旭然  苑霖  生宁  张志勇  张晓旭  贾佩佩  张兰桐 《中草药》2013,44(22):3231-3235
目的 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连翘叶中连翘苷、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F、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绿原酸、(+)-表松脂素-4′-O-葡萄糖苷的量。方法 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0 ℃,以甲醇-0.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进样量10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负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分析,源喷射电压为?4 500 V,离子源温度为650 ℃。结果 9种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和浓度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20%~101.2%,精密度RSD为0.54%~1.24%。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连翘叶中9种活性成分的测定。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连翘叶以5月份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16.
黄琼林  梁凌玲  何瑞  詹若挺  陈蔚文 《中草药》2013,44(14):1979-1983
目的 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用于青天葵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的校正.方法 以毛唇芋兰3个组织(叶片、叶柄和球茎)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18S rRNA、actin、ubiquitin、EF-lα和β-tubulin 5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毛唇芋兰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比较各内参基因的Ct值,以分析他们在青天葵3个组织的表达稳定性.结果 5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各异,GeNorm软件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β-tubulin=EF-lα>ubiquitin>actin> 18S rRNA;NormFinder软件结果显示β-tubulin稳定性最好,EF-1α次之,18S rRNA则最差.两个不同软件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β-tubulin可作为毛唇芋兰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的校正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7.
龙利娜  钟文蔚  周丹  郭立玮  聂红 《中草药》2022,53(7):2053-2063
目的 基于对湿法超微粉碎提取与膜澄清耦合工艺的研究,用细胞存活率及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筛选提取工艺,并以杜仲叶-刺五加提取液的免疫、抗炎效应对所筛选的工艺进行验证。方法 根据杜仲叶-刺五加提取液的体外抗炎实验结果,筛选杜仲叶与刺五加的比例、提取方法(传统热回流提取工艺和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时间和膜澄清耦合的影响等提取条件,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分析杜仲叶与刺五加提取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和抗炎活性的影响。结果 以免疫调节和抗炎药理效应筛选的杜仲叶-刺五加提取的2种工艺产物表明,湿法超微粉碎提取工艺优于传统热回流方法提取,该工艺下的杜仲叶-刺五加提取液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炎症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水平,能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相似文献   

18.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航  曹树萍  陈抒云  过立农  郑健  林瑞超 《中草药》2014,45(24):3630-3640
淫羊藿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亦是苗族习用药材,淫羊藿属植物中含有黄酮、木脂素、苯酚苷、生物碱、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在广泛的文献检索基础上,以国内7种药用淫羊藿为对象,对淫羊藿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类汇总,并对其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淫羊藿药材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5种不同食(药)用真菌菌株对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双向固体发酵的转化作用,得到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发酵菌质产物。方法经过板蓝根和大青叶平板初筛法和三角瓶复筛法,获得能在大青叶和板蓝根上生长的优势菌株;进一步通过抑菌实验和薄层色谱(TLC)实验,确定发酵得到的菌质产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复筛得到能够在板蓝根(灵芝11、灵芝13、灵芝7)和大青叶(灵芝2、灵芝11、灵芝3)上生长良好的菌株,其中含灵芝3和灵芝11的发酵液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TLC结果显示,灵芝2发酵大青叶的甲醇提取物有蓝色斑点为发酵后新增成分。结论板蓝根和大青叶经药用真菌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后能够有效提高其抑菌作用,而且有新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20.
杨金华  陈文财  孟杰 《中草药》2015,46(13):1985-1988
目的通过对桂林地区的银杏叶Ginkgo Folium一年内的总黄酮苷与总内酯量检测,分析总黄酮和总内酯的比例变化规律,找到最佳"酮酯比",为确定桂林地区银杏叶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回流提取法提取样品中总黄酮苷和总内酯,使用HPLC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250 mm×4.6 mm,5μm);总黄酮测定采用甲醇-0.4%磷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测波长36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总内酯测定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体积流量0.6 m L/min。结果桂林地区产银杏叶药材,在1年内不同采收期银杏叶总黄酮苷和总内酯量差异较大,但8月份2种有效部位量均较高,二者量比例最小。结论 8月份为桂林地区银杏叶的最佳采收季节,为指导桂林产银杏叶的采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