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蛋白尿仅仅是肾脏疾病的结果,但近年来对以往资料的回顾分析及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尿中蛋白质的成分和量的异常不仅是病变的指标,而且与肾小球疾病的进展关系密切,蛋白尿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损害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脏损害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肾脏损害临床特点 ,提高对AOPP肾损害的认识。对 5 1例合并肾脏损害的AOP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AOPP中毒程度越重 ,肾脏损害发生率越高 ,其肾脏损害大多数临床表现较轻 ,多以少尿、蛋白尿、血尿为主 ,并可随AOPP病情好转而恢复 ,但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后 ,预后较差 ,死亡率高。笔者认为AOPP肾脏损害大多临床表现较轻 ,一旦出现ARF ,则预后差 ,应提高其认识 ,采取综合措施 ,防治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高血压能引起轻重不等的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减少蛋白尿和预防肾功能的恶化[1].近年研究表明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拮抗剂能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本文观察了AT1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肾损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早期阶段 ,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可增加[1,2 ] 。随着肝脏疾病的进展 ,肾血流下降 ,一旦出现少尿 ,则提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降低[3] 。进一步的肝脏严重损伤 ,甚可表现出肾功能衰竭。肾多普勒超声为一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可用以测定早期肝硬化的肾血液动力学障碍[3~ 5] ,亦可用以判定这类病人可能出现肝肾综合征 (HRS)的状况等[5,6 ] 。1 肝硬化病人肾损害发生的机制肾功损害在肝硬化病人中是常见的 ,3/ 4及以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存在血尿素氮增高[7] ,在无原发的肾脏疾病的病人中 ,尸体解剖时亦常见于肾损害的…  相似文献   

5.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水溶性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100倍,容易引起肾损害。主要有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尿路阻塞引起的肾损害。 1 药物对肾的毒性机制 1.1 肾毒性药物的细胞毒作用:肾毒性药物可直接损害肾小管的细胞膜而造成肾脏损害,其细胞毒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肾脏在浓缩尿液时,由于逆流倍增的作用,肾髓质和乳头部药物浓度明显增高,易导致肾乳头坏死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有些药物能诱导细胞内的多种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产生不稳定的过氧化…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脏损害是2型糖尿病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典型的"三联征":大量蛋白尿(>3.0g/24h)、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均匀肥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 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呈结节性肥厚及渗透性增加.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肾功能将无法逆转,因此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非常重要[1] .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肾脏病变者占33.6%[1]。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阻止其发生和恶化。近年来他汀类药物、活血化瘀中药对肾脏的保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肾汤防治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喂食高脂饲料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保肾汤(高、中、低剂量)同时干预给药12周,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血脂、肾功能、肾脏病理、肾组织FN及TGF-β1、CTGFmR-NA表达等指标。[结果]保肾汤能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肾脏指数,减轻肾脏病理变化,抑制肾组织FN产生及TGF-β1、CTGFmRNA表达的作用,以高剂量保肾汤作用最为显著。[结论]保肾汤能防治大鼠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肾组织FN产生及TGF-β1、CTGFmRNA表达有关,并存在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肾功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中医药对减轻肾性蛋白尿具有很好疗效。文章认为蛋白尿的病因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风邪、湿热、瘀血为标,临床应对其详辨,分清主次,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给大鼠腹注五氧化二钒(V_2O_5)10mg/kg,每天一次,连续四天,导致明显肾脏损害。染毒两天后,出现尿量、尿钠与钾排泄、尿糖以及尿中ALP、LDH、GOT、GPT酶活性增加;血糖和尿渗透浓度降低。染毒四天后,除上述改变外,还出现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主要病理学改变为肾近曲小管细胞变性和坏死。用醋酸锌作为保护剂研究肾损害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鼠用锌预处理后,V_2O_5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和急性肾损同时减轻。提示 V_2O_5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形成肾损害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汞是具有肾毒性的金属,早在1818年Blackall就报道了汞制剂可导致患者蛋白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金属中毒性肾病在国内开始受到重视.既往比较重视与职业相关的汞中毒相关肾脏损害,在诊治方面均取得了较成熟的经验.但对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汞中毒,如使用化妆品、染发剂、中药“秘方”等生活性接触,由于患者并不能提供明确的汞接触史,且广大医务人员对此类汞中毒的警惕性不高,加之其肾损害并无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及误治.应重视汞中毒相关性肾损害的研究,以其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从而提高对慢性隐匿性汞中毒所致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率[1].  相似文献   

12.
由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泛嗜性病毒 ,可以引起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伤 ,同时加之免疫介导损伤 ,故可以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导致多系统损害。1 肾脏损害肾损害是 HFRS的最主要表现 ,几乎在所有病例中均出现。主要表现为腰痛、蛋白尿、少尿、多尿、颜面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严重者可以导致自发性肾破裂 ,尿素氮和肌酐可以轻度或中度升高。在 B超检查时可以看到双肾体积明显增大 ,皮髓质交界不清。在尸检可见 ,肾脏肿胀 ,体积增大 ,重量增加 ,肾脂肪囊水肿出血 ,表面光滑 ,可以看见出血点及瘀斑。切面可见皮质苍白 ,髓质深红有缺血性坏…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肾毒性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 ,在国内应用普遍。然而近年来 ,由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有关中草药所致肾脏损害的病例相继报道[1~ 3 ] ,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纷纷呼吁临床医生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4 ] 。为此 ,笔者对国内外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阐明部分能致肾损害的中药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以便使临床医生加强该方面的认识 ,提高警惕 ,防止中草药带来的肾毒性 ,为患者造福。1 近年国内外关于中草药肾损害的研究概况国内文献报道中草药肾损害概况 ,见表 1。1993年比利时学者首先报道服用相同中…  相似文献   

14.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随着多种抗生素等化学药物和中药的广泛应用或滥用,临床上药物性肾脏损害越发常见。由于许多药物在常规剂量时即可发生损害和非预期的不良反应,某些药物所致的肾损害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肾脏具有巨大的储备能力,因而药物性肾损害不易及早发现。所以提高对药物肾毒性的认识,正确合理地用药,尽量避免毒副作用及减少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是临床医生的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来稿简报     
杜军(解放军第234医院内二科)来稿,报告口服呋喃丹中毒伴肾损害3例。3例均为女性,口服量10~30g。血胆碱酯酶活力60%2例、40%1例。尿常规改变:尿蛋白(+)2例、(++)1例,尿潜血阳性2例,红细胞满视野2例,白细胞2~3个,白细胞管型0~2/高倍1例。血清肌酐、尿毒氮正常。笔者认为,呋喃丹中毒伴肾脏损害机理可能是乙酰胆碱堆积引起肾血管痉挛,造成肾脏缺血或/和毒物直接损害肾脏,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或坏死。本文3例以蛋白尿、血尿为主,无临床症状,血清尿毒氮、肌酐不高,故临床可不予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可引起轻至中度的肾小动脉硬化,出现尿微量白蛋白的早期肾损害表现,最终导致肾衰竭[1]。近年来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是以尿微量白蛋白为特征的近曲小管的功能异常[2]本文对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肾脏是最易受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之一 ,其早期受损时出现的尿微量白蛋白 (Alb)和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是判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病变进展的可靠指标[1,2 ] 。一些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可减轻肾脏损害 ,而钙拮抗剂 (CCB)能否减轻肾脏损害报道尚不一致[3 ,4 ]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贝那普利对伴有肾功能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尿Alb ,血、尿 β2 -MG的变化 ,以了解硝苯地平控释片是否亦有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1…  相似文献   

18.
文献报道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脏损害者可达60~90%;且肾功衰竭是仅次于感染的最常见的死亡原因。Allen报告骨髓瘤有43%死于肾功衰竭。但如能早期发现,有些肾脏的损害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此外有时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极不明显甚至缺如,而肾脏损害突出。为此本文就骨髓瘤的肾脏合并症的病理、生理以及产生肾功衰竭的诱发因素,和其预防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一、多发骨髓瘤肾脏损害的病理生理和表现:肾损害可由于骨髓瘤本身所致,亦可继发于其他因素,现详述于下。(一)蛋白尿和凝溶蛋白尿:蛋白尿的发  相似文献   

19.
全身性高血压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对进行性肾损害的作用张涛王炳华众所周知,全身性高血压能引起或加重肾脏损害。传统观点认为,其发生机理与肾脏入球血管损害和肥厚所致肾缺血有关。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肾小球硬化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的关系较缺血更为密切〔1...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日益增多,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众医家对于蛋白尿能加速肾脏病进展的认识也愈发趋于一致。目前普遍认为,蛋白尿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对肾脏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由于其本身能够加重肾脏损伤,故与慢性肾衰进展速度紧密相关。因此,积极治疗蛋白尿,对于减轻肾脏损害,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