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并发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7例CAS术后并发CH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计算机体层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参数,评估灌注损伤分期,观察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7例CAS术后并发CHS患者中,女性1例(14.3%),男性6例(85.7%);平均年龄为(64.0±6.7)岁;入院时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4例(57.1%),脑梗死3例(42.9%);CHS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7例(100.0%),高血压4例(57.1%),脑出血2例(28.6%);既往高血压史6例(85.7%),糖尿病史3例(42.9%)。术前CTP灌注损伤分期:2期2例(28.6%)、3期5例(71.4%),侧支循环代偿二级代偿1例(14.3%)、三级代偿6例(85.7%)。经脱水和降低颅内压治疗后,6例(85.7%)恢复良好,1例(14.3%)发生脑出血后进入昏迷状态。结论:CAS术后并发CHS会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要真正做到早识别和早干预以降低其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监测的侧裂周围皮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研究成人烟雾病直接脑血运重建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的92例(97例次手术)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MDU采集侧裂周围皮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包括受体动脉的血流方向、受体动脉和搭桥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MSV)等, 计算MSV增加倍数, 即术后MSV/术前MSV。根据术后有无CHS将患者分为CHS组与非CHS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法), 判断CHS的危险因素。结果 97例次手术中, 7例次(7.2%)术后发生CHS(CHS组), 余90例次(92.8%)未出现CHS(非CHS组)。与非CHS组比较, CHS组患者Suzuki分期晚期者占比高, 搭桥前受体动脉MSV低, 搭桥后指向皮质和指向侧裂的受体动脉MSV增加倍数均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的发病机制及 临床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4例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CH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4例CHS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3~77岁。2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1例行CAS及椎动脉支架置入术,1例行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发生CHS症状时间 在术后1 h~3 d。症状为头痛3例,右侧肢体偏瘫1例,视物不清1例,意识障碍1例,头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脑实质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水肿1例。经降压、脱水等治 疗后,3例均恢复良好,1例死亡。 结论 脑动脉支架成形术后CHS是一种少见及严重的疾病,需提高认识,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是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颈动脉狭窄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据文献报道,CEA术后患者CHS发病率为0.2%~18.9%,而CAS术后CHS发病率为1.1%~25%[1]。关于CHS发病机制的假说,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CHS与脑长期低血流  相似文献   

5.
68例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癫痫持续状态 (SE)的病因以准确地进行治疗。现将我院 1 990年~ 2 0 0 0年间收治的 68例SE患者的病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1例 ,女 2 7例 ,年龄 1 3岁~ 81岁 ,平均 51岁。第 1次SE 61例 ,两次以上出现SE 7例。既往有癫痫病史 2 1例 ,无癫痫病史 47例。SE发作后半小时~ 6小时入院 ,平均 1小时。1 .2 病因  68例患者中脑梗死 (病后半年至 8年间发病 ) 1 6例 ,脑出血 (病后 1年至 1 0年间发病 ) 1 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后 1年至 3年间发病 ) 3例 ;病毒性脑炎 6例 (急性期发病3例、愈后 …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成年人烟雾病(MMD)的卒中类型、部位及脑血管病变和侧支循环代偿.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成年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CHS) 25例(61%),缺血性脑卒中(CIS) 16例(39%).CHS患者卒中部位在脑室及其周围(基底节区)的比率(64%)显著高于CIS患者(25%) (P<0.05);CIS患者卒中部位在皮质或皮质下的比率(75%)显著高于CHS患者(12%)(P<0.0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脑血管病变82支,其中颈内动脉(ICA)病变的比率(76.8%)显著高于大脑中动脉(MCA)(17.1%)和大脑前动脉(ACA)(6.1%)(均P<0.05);深穿支(78支,95.1%)、Willis环(51支,62.2%)、脑膜支(62支,75.6%)和胼周后动脉(50支,61.0%)代偿的比率显著高于眼动脉(19支,23.1%)和脑膜中动脉(9支,10.9%)(均P<0.01).CHS与CIS患者脑血管病变部位、代偿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S患者脑血管Suzuki分级V级、Ⅵ级的比率显著高于CHS组(均P<0.05).结论 成人MMD以CHS多发,并多发生在脑室及其周围;CIS的卒中部位以皮质、皮质下区为主.MMD的主要代偿方式为深穿支、Wilis环、脑膜支、胼周后动脉代偿.  相似文献   

7.
<正>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候群,现对6例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H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当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例,因治疗效果差或病情加重,请我科医生会诊后明确诊断为HE转入我院。男4例,女2例;年龄39~68岁,平均(43.5±29.4)岁。既往无精神疾病史及  相似文献   

8.
正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通常为自限性,单相病程。复发性GBS(RGBS)临床少见,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过程中GBS的发生发展,研究报道较少。现报告2例慢性乙型肝炎相关RGBS。1病例1. 1例1患者,女,30岁。以"四肢麻木20 d,加重1 d"于2018年12月17号入院。患者20 d前受凉后出现头痛、发热,继而出现四肢麻木无力,伴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 d前四肢麻木加重,感胸闷、呼吸困难,急至我院就诊,以"四肢麻木待查"收入院。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首次入院未提供病史,后经检查结果证实),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9.
正思诺思和安坦均为CNS用药,大量服用两种药物所致中毒临床未有报道,现将本院成功救治1例两药重度中毒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男,64岁,因"口服思诺思(10 mg)100~120片,安坦(2 mg)200~300片后18 h"于2015年11月29日入本院急诊。患者呈昏迷状,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者既往有帕金森病、焦虑症、睡眠障碍病史,长期口服思诺思和安坦。  相似文献   

10.
正约5%~10%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可并发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1-2]),既往无MG合并银屑病关节炎(PsA)的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1病例患者,女,22岁,因"四肢乏力、言语含糊、吞咽困难3周"于2014年06月28日入院。患者2013年初曾出现肩胛骨、肘关节、髋关节、骶髂关节疼痛,伴晨僵,无发热,无杵状指(趾),无关节毁损、畸形。后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圆形斑块、头  相似文献   

11.
利培酮引起脑电图改变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单一使用利培酮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并对脑电图改变与疗效的关系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以 1998年 3月~ 1999年 8月住我院符合 CCMD- 2 -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 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共 32例 ,男2 1例 ,女 11例 ;年龄 18~ 45岁 ,平均 (2 6 .3± 6 .4)岁 ;病程 3月~ 8年 ,平均病程 (2 .1± 3.4)年。既往无癫痫、脑外伤病史 ,智能好。入组前 1月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 ,且脑电图 (EEG)正常。所有病例均单用利培酮治疗 ,剂量为 1~ 6 mg/ d,平均(3.8± 2 .7) mg/ d。服药前、第 1次服药后 1小时、连续服药后 …  相似文献   

12.
脑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高灌注综合征(CHS)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罕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也可见于颅外或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术中。在脑动脉成形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提高临床医师对CHS的防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CHS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检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综述,以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 ,乌盟医院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 1986例 ,其中 40岁以下女性患者 92例 ,属于围产期 (妊娠 2 8周至新生儿出生后 2 8天 [1 ] )发病者 2 4例 ,占病人总数的 1.2 5 % ,40岁以下女性患者的 2 6 % ,发病年龄2 2~ 36岁 ,初产妇 15例 ,经产妇 9例。发病时间 :产前 5例 ,产后 1周 13例 ,产后 1周以上 6例。在家分娩者 2 1例 (家住乡村 18例 ,县城 3例 ) ,在医院分娩者 3例。2 .诱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5例 ,产后感染 8例 ,产后大出血 3例 (其中失血性休克 2例 ) ,产程延长 2例 ,既往有头痛及癫痫病史 1…  相似文献   

14.
<正>家族性周期性瘫痪无病因可循,易误诊为癔症。现对周期性瘫痪误诊为癔症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由基层医院按"癔症"转诊到我院诊治的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9岁,平均(32.56±11.58)岁。既往无甲亢、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躯体疾病史。诊断标准:①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或家族史;②有饱食、寒冷、过度疲劳、酗酒  相似文献   

15.
正结核同时累及CNS多个部位者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脑膜、脑实质、脊髓同时受累的结核病例如下。1病例男,42岁,因"颈及上胸部皮肤触痛5 d,双足麻木2d"于2016年8月25日入院。患者无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及尿便障碍。因症状逐渐加重就诊。颈椎MRI示C_2-T_2脊髓弥漫性异常信号(图1),以"颈髓病变"收入院。患者2个月前咳嗽、咳痰曾考虑肺部感染,头孢西丁抗感染后好转。既往有乙型肝炎、白癜风病史,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后发现午后低热。查体:神清,语利,步态正常。颅神经(-)。四肢肌力、肌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脑卒中后癫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近年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癫患者76例。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6例 ,其中男 46例 ,女 30例 ,年龄 31~ 82岁 ,平均 5 6 7岁。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5年第 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均除外既往有癫病的病史。1 2 临床特点 根据 1985年全国癫病学术会议分类 ,本组76例中 ,单纯部分性发作 2 3例 ( 30 3% ) ,由部分发作发展至全面性强直 -阵挛发作 44例 ( 5 7 9% ) ,癫持续状态 9例( 11 8% )。脑卒中急性期 (卒中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精准血压管理烟雾病(MMD)血流重建术后的应用经验。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手术治疗的100例MMD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9月手术治疗的99例MMD为观察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术后采用精准血压管理。结果 观察组脑高灌注综合征(CHS)发生率(1.01%,1/99)和脑梗死发生率(4.04%,4/99)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00%(7/100)和10.00%(10/100);P<0.05]。结论 精准血压管理可以有效降低MMD术后CHS和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自杀未遂者再自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例住院自杀未遂者出院后18个月、3年、5年、6年进行4次随访.结果 115例自杀未遂者中6年内21例再次出现自杀行为(18.3%),其中自杀死亡5例(4.3%).21例再次自杀者平均年龄(44.2±14.3)岁,13例有精神障碍(61.9%),8例既往(入院前)有自杀未遂史(38.1%),与94例无再次自杀行为者比较,两组在年龄(t=3.42)、精神疾病(χ2=11.20)、既往自杀未遂史(χ2=24.18) 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仅既往自杀未遂史(P<0.01,OR=10.21,β=2.32)进入回归方程.115例自杀未遂人群总的随访时间为723.55人年,以此推算6年内该组自杀未遂者群体年人均自杀死亡率为0.7%,年人均自杀未遂率为2.2%,年人均自杀行为率为2.9%.结论 部分自杀未遂者会再次出现自杀行为,而既往有自杀未遂史和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更易再次发生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338例,其中男196例,女142例,年龄42~90岁,平均年龄(69.83±7.715)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死亡14例(4.14%),9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脑实质出血,1例死于大面积脑栓塞,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肺栓塞。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患者年龄(P=0.000)、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比例(P=0.003)、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P=0.001)高于生存组;术前Glasgow评分(P=0.000)低于生存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高龄(P=0.002;比值比(OR)=1.311;95%可信区间(CI)=1.104-1.557)、Glasgow评分低(P=0.000;OR=0.172;95%CI=0.077-0.380)、既往COPD病史(P=0.020;OR=14.333;95%CI=1.529-134.325)是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Glasgow评分低、既往COPD病史是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特发性枕叶癫痫11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特发性枕叶癫痫临床较少见 ,现将我院自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2月收集的 11例患者临床与脑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2~ 17岁 ,平均 8岁。病程 3天~ 10个月 ,平均 2 .3个月。出生时均为顺产 ,无外伤史 ,家族史、既往史均无特殊。1.2 临床表现 阵挛发作 10例 (其中 3例为一侧肢体阵挛 ) ,发作时意识丧失 9例 ,有视觉症状 3例 (持续 30秒~ 1分钟 ,其中 1例表现为视物变大、视物变形 ;1例眼前光点 ;1例眼前为彩色的火球 ) ,情感性发作 1例 (表现发作性哭叫 ) ,发作后头痛 3例 (表现为枕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