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家兔四动脉闭塞法建立急性完全性脑缺血后给予再灌注,观察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脑组织部分电解质和含水量、脑组织和血液丙二醛(MDA)、环核昔酸(cAMP、cGMP)、血栓烷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改变。结果:再灌注后实验组脑组织Ca ̄(2+)、MDA、TxB_2和cAMP较对照组升高(P<0.05),GSH-Px活性、6-keto-PGF_(1α)含量降低(P<0.05);实验组血液中cAM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组织Ca ̄(2+)过载、氧自由基增多、cAMP/cOMP和PGI_2/TXA_2比值异常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代谢变化在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中作用。方法:采用闭塞大鼠4条动脉全脑缺血模型,在全脑缺血30分钟和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分别观察某些脑区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结果:在大脑皮层和海马中,缺血30分钟后,GSH、GSH-Px显著下降,细胞膜MDA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胞浆中GSH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1例CRF患者(治疗组)用海南省茶多酚(TP)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变化。另以未经TP治疗的20例CRF患者为对照组,并与89例健康成人的SOD、GSH和MDA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CRF患者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成人(P均<0.01),MDA及GSH高于健康成人(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TC、TG、BUN和SCr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肾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前者为67.74%,后者为30.00%。结论:CRF患者确实存在SOD活性降低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海南省茶多酚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氧化酶SOD活性,改善CRF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β七叶皂甙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流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奕  付强 《急诊医学》1998,7(1):23-26
目的:研究β-七叶皂甙对家兔前脑缺血、再灌流损害的保护。方法:在建立家兔前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的基础之上,将动物分为四组:缺血组、再灌流组、缺血治疗组和再灌流治疗组。前两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两组注射5mg/kg的β-七叶皂甙。观察脑皮质组织水含量、脑组织皮质匀桨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脑皮质和海马组织超微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肿程度明显轻于未治疗组(P〈0.05)〉MDA含量低于未治  相似文献   

7.
对22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过氧化山质(Lipoperoxides,LPO)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及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红细胞SOD及全血中GSH-Px活力与血浆LPO含量呈负相关(r=-0.433,P<0.05;r=-0.490,P<0.05),红细胞SOD活力与血浆比粘度呈显著负相关(r=-0.705,P<0.001),与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r=0.460,P<0.05;r=0.437,P<0.05),全血GSH-Px活力与血浆比粘度呈负相关(r=-0.457,P<0.05)。提示冠心病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代谢紊乱可能是高血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抵克力得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群英 《新医学》1996,27(11):577-578
TP治疗NVAF80例,并与ASA组78例作对照。结果:TP组近期(1年)及远期(3-5年)脑栓塞、TIA、外周血管栓塞、心梗、心衰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SA组(P均〈0.01-0.005),且LVEF明显高于ASA组(P〈0.01),STI明显低于ASA组(P〈0.01),尤其是远期观察中,TP组脑栓塞年发生率(1.5%)明显低于ASA组(6.5%),P〉0.005,心脏了性病死率明显低于ASA组  相似文献   

9.
去甲斑蝥素致大鼠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程中重要脏器功能的变化以及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用SD大鼠制作MODS模型,动态检测脏器功能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 和CK MB)和肌酐(Cr)均明显升高,其中CK MB于12 小时明显升高,18 小时达到高峰(P< 0.01);CK于12小时最先达到衰竭标准(P< 0.01);ALT与Cr均在24 小时后达到衰竭标准(P< 0.05)。同时SOD、GSH Px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增多(P均< 0.05)。MDA与CK、ALT和Cr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847、0.634和0.567(P均< 0.01)。结论:在去甲斑蝥素致大鼠MODS的病程中,心功能衰竭出现在先,然后为肾和肝功能衰竭。器官功能受损与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514MC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内血肿(ICH)和硬膜外血肿(EDH)共6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组)的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并与同期腰椎麻醉手术的20例非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DAI组CSF中MBP含量与IC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间血清MBP含量差异显著(P<0.01);EDH组CSF和血清MBP含量均低于DAI组和ICH组(P均<0.01),但稍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增高,其上升水平与脑损伤类型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L—精氨酸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害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异丙肾上腺素(ISP)致害心肌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四组;①ISP组ISP40mg/kg/day×2,皮下注射;②对照组体重匹配的大鼠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③L-Arg组腹腔注射L-Arg15g/kg/day×2;④ISP+L-Arg组。结果ISP处理的大鼠心重/体重比值、心肌内NO、钙的水平以及血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肌中GSH-PX及L-Ar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L-Arg可部分逆转ISP致心肌肥厚,心肌中NO、钙、L-Arg、GSH-PX及血清LDH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红细胞酶和同工酶谱改变的患病率,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CSH介绍的方法及PAGE电泳测定红细胞酶活性及PK和ADA同工酶,采用FPLC系统纯化ADA同工酶,分析酶蛋白的生化性质。结果:患病率:在229例白血病和MDS患者中,G6PD缺乏为43.1%,PK缺乏为27.8%。MDS患者中的酶缺乏患病率:PK缺乏为50.0%,G6PD缺乏为48.0%,PNP缺乏为39.1%;酶过多患病率:ADA过多为69.6%,ENOL过多为40.0%,ALD过多为30.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PK活性增高,而PK同工酶型均正常。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抗肿瘤抗生素后G6PD和6PGD活性减低(P<0.05)。MDS红细胞酶缺陷显著多于ADA2同工酶表达见于AML(M4和M5)的单个核细胞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红细胞,但ALL不表达(P<0.001)。ADA同工酶纯化分析示正常结构。结论:红细胞酶的检测可作为CML的预后参数,作为急性白血病抗肿瘤药物耐药预示指标,有助于MDS-RA和再障、CML与CMML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活性氧自由基发生及脂质过氧化的生成情况。方法:本研究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超微量快速测定法、DTBN直接法、二硫双硝基苯甲酸定量测定法和TBA法测定了精神分裂症病人40例(Ⅰ型23例,Ⅱ型17例)和健康对照者40人血中SOD,GSH-PX活力,GSH和LPO含量。结果:精神分裂症血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SH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GSH-PX活力、LPO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Ⅱ型病人GSH含量降低有更为明显的趋势。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的脂质过氧化研究具有重要含义。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与血清铁,血脂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血清铁、血脂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对2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5例心绞痛(AG)患者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铁和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测定。结果表明:AMI及AG两组患者的血清铁及TC、T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血清铁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5),血清铁与HDL的含量呈负相关(r=0.62,P<0.01)。提示:血清铁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易患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流式细胞仪分析50例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和12例健康献血员的骨髓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S+G_2M期细胞比例在MD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2);在RAEB和RAEB-t组明显低于RA组和RAS组(均P<0.01);与骨髓原始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3,P<0.001);与骨髓幼稚红细胞呈正相关(r=0.48,P<0.01)。还研究了MDS向急性白血病(AL)演变过程中S+G_2M期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温、ATP、醒脑净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纯种白兔通过“四管闭塞法”制成兔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分四组测定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同时电镜观察脑组织切片。结果:再灌流30min后实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低温组和ATP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温组和ATP组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低温组的32~34℃组与26~28℃组之间MDA和GSH-Px无显著差别(P>0.05)。电镜观察显示实验各组的脑损伤比对照组轻。结论:低温、ATP、醒脑净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酶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肝酶谱变化。方法:对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后20小时内抽取静脉血检测肝酶谱,并与治疗痊愈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的肝酶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轻度中毒患者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明显(P〈0.001),中度中毒天冬氨酸转氨酶(AST),LDH均明显升高,而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均明显降低(P均〈0.001),重度中毒丙氨酸  相似文献   

18.
大黄对肠缺血致肝细胞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大黄对大鼠肠缺血所致肝细胞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流组和肠缺血再灌流+大黄组。分别观察肝组织有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线粒体呼吸功能以及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应用大内能显著降低肝组织LPO,升高GSH-Px,降低肝线粒体内膜通透性以及减轻肝脏形态学变化。结论:大鼠对肠缺血所致肝细胞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42例原发性肝癌(PHC)、31例肝硬化(LC)及28例正常人的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和透明质酸(HA)进行联合检测。结果,PHC和LC组SF、β2-MG、HA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1.4%和25.8%(P〈0.01)、50.0%和38.7%(P〈0.05)、83.3%和83.8%(P〉0.05);SF、β2-MG、HA含量  相似文献   

20.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不同梗塞部位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再通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60例首次AMI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运动最小幅度(IVSA和LVPWA)、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E点至室间隔距离(EPSS)和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最大速度与E峰最大速度比(A/E)。结果:①溶栓治疗者再通率为58.82%(70/119)。②急性前壁心肌梗塞(AAMI)患者的LAD、EPSS和A/E在溶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1,P<0.01);溶栓再通组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患者LVPWA溶栓再通组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再通组A/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AAMI+AIMI患者EF在溶栓再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PS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栓治疗可限制梗塞面积,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室功能。在梗塞部位上,前壁优于下壁,AAMI+AIMI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