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T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采用TP方案治疗组26例,采用NP方案治疗组25例;TP方案: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入,d1,冻干顺铂30mg/m2,静脉滴入,d1-3;NP方案:长春瑞滨(盖诺)25mg/m2,d1、d6,静脉滴入,d1,冻干顺铂30mg/m2,静脉滴入,d1-d3;上述两个方案每3、4周为1个周期。结果TP方案的总有效率为50%(13/2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1年生存率为59.1%;NP方案的总有效率为40.0%(10/2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0个月,1年生存率为45.0%。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两组方案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其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NP与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NP方案与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1例~期NSCLC采用NP方案,即长春瑞滨(NVB)25mg/m2第l,8天及顺铂(DDP)35mg/m2第l~3天联合化疗;30例~期NSCLC采用TP方案,即安素泰135mg/m2及顺铂80mg/m2静点3h第1天联合化疗。结果NP组CR和PR15例,有效率50%,中位生存期11个月,TP组CR和PR12例,有效率40%,中位生存期10.5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P方案与TP方案治疗NSCLC疗效相近,不良反应较小,建议NP方案采用深静脉给药或改进给药方案,能较好地解决NVB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及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 d,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3 d联合方案;2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 d、第8 d,顺铂用法同TP方案。同时水化、利尿,21~28 d为1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TP治疗组CR+PR为69.2%,NP治疗组CR+PR为64.3%,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毒副反应评价两组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及肌肉关节疼痛,其中TP组肌肉关节疼痛和脱发发生率高于NP组(P<0.05),周围静脉炎NP组高于TP组(P<0.05)。结论NP方案或TP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均有较高疗效,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GP方案和NP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4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GP组和NP组。GP组给予吉西他滨(GEM)1000mg/m2,静滴,d1,8;顺铂(DDP)25mg/m2,静滴,d3~5。NP方案给予长春瑞滨(NVB)25mg/m2,静滴,d1,8;DDP用法同前。以世界卫生组织(Wo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肿瘤疗效标准和毒性反应为评定标准。2种方案均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GP组中CR3例,PR11例,RR63.6%。NP组中CR3例,PR9例,RR54.5%。结论:GP方案或NP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郭亚焕  南克俊  李春丽  张玮 《医学争鸣》2006,27(22):2051-2053
目的: 评价NA、NP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NA方案 (NVB E-ADM)26例, NP方案 (NVB DDP)22例. NA方案:长春瑞滨 (NVB) 25 mg/m2, d1, d8;表柔比星 (E-ADM) 60 mg/m2, d1. NP方案:长春瑞滨 (NVB) 25 mg/m2, d1, d8;顺铂 (DDP) 40 mg, d1, d2, d3. 上述两方案每3~4 wk为1个周期. 结果: NA方案有效率为 61.5%; 中位生存期25.8 mo; 1 a生存率61.5%. NP方案有效率为45.5%; 中位生存期19.8 mo;1 a生存率68.2%. NA方案与NP方案有效率、生存期及一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 NA组8.5 mo, NP组5.0 mo. 两方案TTP相比, NA方案长于NP方案, χ2=4.2, P=0.04, 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 均为可逆性. 结论: NA方案及NP方案对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 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均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T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TP方案组(30例)和NP方案组(30例)。TP方案:紫杉醇75mg/m^2,持续静脉滴入3h,d1、d8和d15;DDP30mg/m^2,静脉滴入,d1~d3。NP方案:NVB30mg/m^2,静脉推注,d1、d8;DDP30mg/m^2,静脉滴入,d1~d3。上述2个方案,每4周为1个疗程。结果:TP方案的总有效率为50%(15/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生存率为56.7%(17/30);NP方案的总有效率为46.7%(14/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0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13/30)。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两组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N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32例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使用长春瑞滨(NVB)25mg/m2,静滴,d1,8;顺铂(DDP)30mg/m2,静滴,d1~3.间隔21d重复。应用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32例均可进行评价疗效,有效率46.9%.主要毒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其中胃肠道反应以Ⅰ~Ⅱ度为主,占78.1%;骨髓抑制以Ⅱ~Ⅲ度白细胞减少为主,占75%.结论N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长春瑞滨联合阿霉素和顺铂治疗乳腺癌肺转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宏斌  钱建新 《安徽医学》2006,27(3):207-208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阿霉素(ADM)和顺铂(DDP)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乳腺癌肺转移采用NVB25mg/m2d1、8+ADM40mg/m2d1+DDP25mg/m2d1~3方案联合化疗。结果CR4例,PR13例,总有效率(CR+PR)71%。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静脉炎,采用深静脉置管给药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结论NAP方案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盖诺(NVB)加顺铂(DDP)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22例)和化疗组(20例).化疗组单纯采用NP方案化疗,其中NVB 25mg/m2,d1,8,静滴DDP 30mg/m2,d1~d3,静滴.联合组在NP方案化疗基础上,同时进行常规放疗.结果 4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联合组总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化疗组(45.0%,P<0.05);联合组的1年生存率(68.2%)明显高于化疗组(40.0%,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稍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 盖诺加顺铂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提高生存率,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诺维本联合顺铂(NP方案)与多西紫杉醇联合希罗达(XD方案)治疗应用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应用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P组34例,治疗方法:NVB25 mg/m2,静脉输注,第1、8天;DDP25 mg/m2,静脉输注,第2、3、4天.每21 d为1个治疗周期.XD组30例,治疗方法:DOC 75 mg/m2,静脉输注,第1天;XELODA 1275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两组均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 NP方案总有效率(41.2%)与XD方案总有效率(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以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可耐受.结论 NP方案与XD方案对治疗应用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DICE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DICE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17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随机分成DICE和CHOP治疗两组 ,比较两组之间的有效率和毒副作用。结果 :DICE组有效率 78.12 % ,CHOP组为 66.2 7%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DICE组对心脏毒性和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分别是 4.17%和 1.0 4% ,而CHOP组则分别为 19.2 8%和 2 6.5 1%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其他毒性近似。结论 :DICE方案可作为有心功能不全和周围神经炎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DOF方案)与联合顺铂、氟尿嘧啶(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75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接受DOF方案或DCF方案治疗,DOF组37例,DCF组38例.两组患者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 两组均有35例可以评价疗效.DOF组有效率为45.71%(16/35),其中CR 2例;DCF组有效率为42.86%(15/35),其中CR 1例.DOF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5.6月,DCF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5.8月.DOF组中位生存期9.5月;DCF组中位生存期9.7月.两组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结论 DO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似,但DOF方案比DCF方案的耐受性要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由洛铂联合醛氢叶酸及氟尿嘧啶组成的LLF方案与顺铂联合醛氢叶酸及氟尿嘧啶组成的PL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LLF组和PLF组,各25例;分别采用LLF方案和PLF方案进行治疗,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比较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定期随访。结果 LLF组和PLF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40%(10/25)和36%(9/2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18/25)和68%(17/25),两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LLF组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28.0%)较PLF组(56.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F方案和PL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不良反应能耐受,LLF方案较PLF方案消化道不良反应稍轻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HyperCVAD方案和CHOP方案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5例采用HyperCVAD方案(HyperCVAD组,n=44)和CHOP方案(CHOP组,n=31)治疗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完全缓解(CR)的因素。随访终点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因素。结果 8个疗程之后,HyperCVAD组CR率(73%)和治疗总有效率(91%)高于CHOP组的23%和46%(P<0.000 1)。中位随访时间为9.9个月(1.3~41个月)。HyperCVAD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为31.5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PFS)时间为16个月,长于CHOP组的11个月和5个月(P均<0.05)。Logistic回归发现HyperCVAD组中, 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标准偏回归系数(β)=-0.479〕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3分(β=-0.691)是CR的负性影响因素。COX回归发现患者经过治疗后获得CR是唯一与长期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相对危险度= 0.146,95%可信区间 0.044~0.488)。两组方案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和肝功能异常等。HyperCVAD组中,100%的患者出现Ⅲ~Ⅳ级的血液学毒性,并有27%患者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明显高于CHOP治疗组的84%和3%(P均<0.05)。两组均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 HyperCVAD方案与CHOP方案相比,疗效和预后均得到改善,肺部感染率较高但可耐受,是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5.
The sensitization of leukemia cells with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can enhance the cyto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Therefore, the current trial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priming in remission induction chemotherapy with an intensified dose of Ara-C for newly diagnosed AML.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ML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idarubicin (12 mg/m(2)/24 hr, days 1-3) plus Ara-C (500 mg/m(2)/12 hr, days 4-8) with G-CSF (250 μg/m(2)/d, days 3-7) (IAG group) or standard idarubicin (12 mg/m(2)/24 hr, days 1-3) plus Ara-C (100 mg/m(2)/12 hr, days 1-7) without G-CSF (IA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 age, subtype, or cytogenetic risk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mplete remission was achieved in 15 patients (88.2%) from the IAG group and in 14 patients (82.4%) from the IA group (p=0.31). The median time to complete remission was 26 vs. 31 days (p=0.779) for the IA and IAG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time to neutrophil recovery (>1×10(9)/L) and platelet recovery (>20×10(9)/L)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6 vs. 26 days, p=0.338; 21 vs. 16 days, p=0.190, respectively).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682 days, the 3-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for the IA group was 64.7%, whereas that for the IAG group was 45.6% (p=0.984). No 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AML patients subjected to intensified remission induction with G-CSF priming when compared with standard induction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采用唯物史观原理对运动养生起源、演进及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认为运动养生具有如下特点:是在古代哲学观统驭下,在中华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不断提升人体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病患,进行延年益寿的健身运动;融中国和西方养生文化精髓,养生手段、方法特异性;讲究"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己、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注重意念、调息、调形的一致性;动静互涵,性命双修,形神共养;是经济省钱、简单易行、实效性强的养护生命之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泰素加顺铂与丝裂霉素加顺铂及西艾克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Taxol DDP组(A组)及MMC VDS DDP组(B组),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A组30例,有效率46.7%;B组28例,有效率42.9%。A组的骨髓抑制与周围神经炎较B组为轻。结论TP与MVP方案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但TP方案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BD 方案与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BD方案)与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
分析120 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1)BD 组( n=37):其中初治16 例,复发/难治21 例;(2)VAD 组( n=83):
其中初治39 例,复发/难治44 例。化疗4~7 个疗程后全面评价两组疗效及副反应。采用EBMT/ABMT 标准判定疗效,并按WHO
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1)BD组:中位生存期为43.5 个月,2 年和4 年生存率分别为86.4%和47.3%,平均起效疗程数为
2.06,总有效率为91.9%,其中CR/nCR 32.4%(12/37),PR 48.6%(18/37),MR 10.8%(4/37)。初治患者CR/nCR 37.5%(6/16),
PR 50.0%(8/16),MR 6.3%(1/16),NR 6.3%(1/16),有效率为93.8%;复发/难治患者CR/nCR 28.6%(6/21),PR 47.6%(10/
21),MR 14.3%(3/21),NR 4.8%(1/21),PD 4.8%(1/21),有效率为90.5%;(2)VAD 组:中位生存期为29.1 个月,2 年和4 年生
存率分别为64.3%和33.5%,平均起效疗程数为3.09,总有效率为66.3%,其中CR/nCR 12.0%(10/83),PR 38.6%(32/83),MR
15.7%(13/83)。初治患者CR/nCR 15.4%(6/39),PR 38.5%(15/39),MR 12.8%(5/39),NR 20.5%(8/39),PD 12.8%(5/39),有
效率66.7%;复发/难治患者CR/nCR 9.1%(4/44),PR 38.6%(17/44),MR 18.2%(8/44),NR 18.2%(8/44),PD 15.7%(7/44),有
效率为65.9%。字2检验结果显示,2 组方案疗效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5);经Log-rank 检验发现,2 组生存率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5);(3)与VAD组相比,BD 组不良反应较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与VAD方案相比,BD方案能
达到更高的缓解率,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听力-色素综合征(Waardenberg syndrome W.S)可能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主要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虹膜色素变异,局部毛发白化,内眦内向偏移等。多认为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失衡型遗传病[1]。代表各种遗传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各占一定的位点[2~4]。对应位点上的基因由一方表现出具有父方或母方的特征。W.S聋的遗传学检测中可见线粒体基因缺失及表达异常(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80卷8期71页)。众所周知,氧化磷酸供能时可产生ROS(reactive oxygen specise),这种氧化反应产物紧密毗邻线粒体DNA。由于线粒体DNA无组织蛋白的保护,只具有限的自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晚期胃癌患者,观察分别选择FOLFOX6方案以及DCF方案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2010年1月―2016年1月晚期胃癌患者13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胃癌患者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展开分组。临床对66例观察组患者选择FOLFOX6方案治疗,对6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DCF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45.45%﹚与对照组(42.42%﹚晚期胃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5.15%﹚明显优于对照组(4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选择FOLFOX6方案进行治疗,表现出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显著,患者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