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奥利司他对肥胖者的体重控制及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青  王立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3):335-337
目的 :评价奥利司他治疗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 5例 30~ 6 0岁 ,体重指数 (BMI)≥ 2 8kg/m2 <4 2kg/m2 的肥胖患者在给予低热卡饮食的基础上被分为奥利司他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 2 4周。结果 :奥利司他治疗组体重下降 7.4 2±3.38kg ,较对照组的体重下降 4 .2 5± 1.6 2kg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奥利司他还能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腰围、收缩压及舒张压、血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P <0 .0 5 ) ;奥利司他显著降低肥胖合并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 (P =0 .0 0 1和P <0 .0 5 ) ,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奥利司他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大多为轻度 ,可自行缓解。结论 :奥利司他结合饮食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体重改善 ,同时有助于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妇女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京芳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1):880-880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9例正常妊娠妇女(研究组)和18例年龄、体重等指数相近的正常非孕妇女(对照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并分析瘦素水平与孕妇的孕周、体重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组瘦素水平为(14.9±7.2)g/L,对照组瘦素水平为(7.88±4.32)μ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其孕周有相关性,随孕周增加,血清瘦素水平逐渐上升;②妊娠晚期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及体重指数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33、0.35,P<0.05);③对照组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体重、体重指数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2、0.75,P<0.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除妊娠时胎盘能够分泌一定量瘦素外,妊娠时的激素变化也能刺激脂肪组织合成瘦素,可能与妊娠期间瘦素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Adi)在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62名健康体检人员和125例精神病患者血清瘦素、Adi、胰岛素(INS)的水平.结果 男性患者血清瘦素为(4.79±2.69)μg/L,女性为(7.78±3.61)μg/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Adi女性患者组为(6.43±3.6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组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瘦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d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瘦素水平随体重的增加而增高,Adi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游离脂肪酸(FFA)在肥胖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肥胖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19例肥胖症[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和29例非肥胖症(BMI<25 kg/m2)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清瘦素、TNF -α、FFA等指标,使用SPSS11.0 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组人群间的水平差异,以及瘦素、TNF α、游离脂肪酸与肥胖相关指标,如BMI、腰臀比、血脂间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者的血浆甘油三酯(1.93±1.06)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2±0.38)mmol/L、FINS(20.48±4.81)mmol/L、瘦素(15.09±13.20)μg/L、TNF α(43.61±31.18)ng/L、FFA(0.12±0.08)mmol/L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肥胖者的FFA与血浆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FINS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492、0.610、0.632和0.612,均P<0.05),瘦素与BMI、FINS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73和0.831, P<0.01和<0.001)。结论 肥胖人群的血清瘦素、TNF α、FF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血清瘦素、FFA与肥胖等项指标之间有相关性;血清瘦素、FFA是衡量肥胖很好的指标,并为肥胖症的防治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产前及产后血清瘦素水平,以探讨瘦素与IC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ICP患者和40名正常妊娠妇女产前及产后1周血清瘦素水平及30名健康未孕妇女瘦素水平.结果 ICP组产前瘦素水平为(35.41±9.39)μ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产前瘦素水平[(21.30±5.1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CP组产后瘦素水平为(8.67±3.07)μg/L,与正常妊娠组产后瘦素水平[(7.56±2.76)μ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分别与健康未孕组瘦素水平[(7.44±2.48)μg/L]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妊娠妇女瘦素水平的异常升高与ICP有关,且与胎盘来源的瘦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和瘦素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MHD患者31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17)岁和正常对照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7±15)岁,血清瘦素水平;MHD组患者测量身高、体重、上臂中份肌肉周径(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铁结合力(TBC)、血脂全套、白介素-6(IL-6),结合临床症状评价主观综合评定(SGA)和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综合评分(MIS),计算体脂含量(F%)、体重指数(BMI)。结果 M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增高[(25.96±30.91)vs(7.58±6.84)ng/ml;P=0.0083],女性患者平均水平高于男性[(9.59±18.20)vs(50.02±30.12)ng/ml;P=0.000025];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透析时间无相关性,瘦素与ALB、TG、LDL、HDL、IL-6也无相关性;而体脂含量(r=0.747;P<0.0001)、BMI(r=0.62;P<0.0001)和CHOL(r=0.40;P=0.023)与瘦素呈正相关,SGA(r=-0.40;P=0.023)、MIS(r=-0.363;P=0.041)与瘦素呈负相关,在排除体脂含量影响后,SGA与瘦素相关性消失,当排除BMI和SGA的影响后,MIS与瘦素相关性也消失。结论 MHD患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MHD患者血清瘦索水平与体脂含量、BMI、SGA、MIS等营养参数有明显的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脂、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60 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和28 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按体重指数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28.28±11.7μg/L与19.44±5.79μg/L,P<0.01);非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26.14±11.9μg/L与19.44±5.79μg/L,P<0.05)。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其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1.47±0.57μg/L与0.31±0.13μg/L,P<0.01);非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其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1.35±0.57μg/L与0.31±0.13μg/L,P<0.01)。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相比其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空腹抵抗素水平与腰臀比、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22,0.22,0.19;P<0.05);与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瘦素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1,0.32,0.36,0.28;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  相似文献   

8.
王海澜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29-1231
目的 :比较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与美吡达联合治疗或三餐前常规胰岛素与美吡达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继发磺脲类失效的患者的代谢控制及体重增长。方法 :选择 64例 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用三餐前常规胰岛素 (A组 )或睡前中效胰岛素 (B组 ) ,两组均与 3 0mg美吡达联用 ,分别在 0、6和 12周测得其代谢结果 ,在 0、4、6、8、10、12周测得其体重。结果 :两组血糖控制在 3个月后均获得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 ,与基础值之差在A组中是 (-2 9± 3 6)mmol/L ,B组为 (-4 9± 3 1)mmol/L ,B组较A组减少更显著 (P <0 0 1) ;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水平相似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相似 ,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组糖化血红蛋白从 (9 2± 1 4) %降至 (7 3± 1 3 ) % (P <0 0 5 )。B组糖化血红蛋白从 (9 1± 1 1) %降到 (7 4± 1 5 ) %(P <0 0 1) ,每日总胰岛素剂量相似。用药 12周后A组体重增加 (3 3± 1 8)kg ,而B组为 (1 9± 1 4)kg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这两个胰岛素治疗方案对于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及血脂发挥相似的作用 ,通过联合治疗 ,两组均获得显著性体重增长 ,治疗初期 (4周前 )体重增长相似 ,至疗程后期 ,体重增加以A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正希  姚穗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2):1355-1357
【目的】研究足月妊娠妇女静脉血中瘦素 (Leptin)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水平与其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90例孕 37~ 4 1周正常妊娠妇女 (研究组 )及 3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对照组 )的血瘦素水平及IGF Ⅰ水平 ,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妊娠晚期妇女静脉血中瘦素水平为(9 .95± 2 .4 4 ) 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的 (5 .30± 1.31) μg/L ;妊娠晚期妇女IGF Ⅰ水平为 (2 0 3.96± 5 6 .6 9) 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的 (180 .31± 5 0 .2 4 ) μg/L。②妊娠晚期妇女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无明显相关 (r为 0 .93和 1.5 7,P >0 .0 5 ) ;妊娠晚期妇女IGF Ⅰ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明显正相关 (r为 4 .5 5 ,4 .94 ,2 .4 6 ,P <0 .0 0 1和P <0 .0 5 )。【结论】①妊娠晚期妇女血中瘦素水平增高 ,推测其与孕妇的脂肪积累和体重增加有关。②妊娠晚期妇女血中IGF Ⅰ可能参与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中药麻黄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并有一定的效果,但麻黄对围绝经期妇女的肥胖是否有效有待研究.目的观察口服麻黄水煎剂对去卵巢肥胖大鼠体质量、血脂、血糖及激素水平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6-02/06在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和麻黄组.方法①大鼠用氯胺酮(110 mg/kg)麻醉,除假手术组外全部行双侧去卵巢术.假手术组进行同样的手术过程,但不切除卵巢.②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大鼠术后每天皮下注射芝麻油(0.2 mL/只),持续到实验结束.③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大鼠术后每天皮下注射雌激素(1 mg/kg),持续到实验结束.④麻黄组大鼠术后自然口服1%浓度的麻黄水煎剂,到第6天浓度逐渐增至8%,持续到实验结束.⑤每天测定大鼠的摄食量,每隔10天测定大鼠的体质量.⑥实验结束时,所有实验动物禁食12 h后,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指标.同时测定体质量和体长计算李氏指数[(g)×103/体长(cm)].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李氏指数.②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摄食量结果.③大鼠血脂和血糖水平.④不同组别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胰岛素水平. 结果大鼠4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李氏指数结果去卵巢组大鼠实验开始第20,30,40,50天体质量分别为(256.4±14.3),(271.3±16.1),(276.4±12.7),(285.7±24.2)g,均大于假手术组大鼠相应时间点[(226.5±11.5),(241.8±12.6),(243.1±13.5),(251.1±22.4)g,P<0.05~0.01],李氏指数大于假手术组(317.2±13.5,280.4±11.2,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实验开始第40,50天体质量分别为(243.7±14.8),(246.2±11.9)g,低于去卵巢组相应时间点(P<0.05~0.01),李氏指数为289.9±13.5,小于去卵巢组(P<0.01).麻黄组大鼠实验开始第40,50天体质量分别为(245.4±14.1),(252.4±14.9)g,李氏指数为294.4±11.0,小于去卵巢组(P<0.05).②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摄食量结果麻黄组大鼠实验开始第30,40,50天摄食量分别为(17.8±2.4),(22.3±3.9),(26.1±3.5)g/d,与去卵巢组比减少[(25.9±4.7),(28.5±5.3),(32.8±5.5)g/d,P<0.05].③大鼠血脂和血糖水平去卵巢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为(1.73±0.32),(1.45±0.50),(0.78±0.19)mmol/L,高于假手术组[(0.94±0.29),(1.05±0.30),(0.08±0.11)mmol/L,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血糖浓度分别为(1.10±0.34),(1.14±0.30),(0.17±0.05),(5.88±1.21)mmol/L,低于去卵巢组(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去卵巢组[(1.11±0.31),(0.88±0.21)mmol/L,P<0.05].麻黄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为(0.97±0.16),(1.11±0.20),(0.59±0.07),(0.45±0.061)mmol/L,低与去卵巢组(P<0.05~0.01).④不同组别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去卵巢组大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分别为(17.09±9.00)ng/L,(28.51±7.99)μg/L,低于假手术组[(58.69±12.11)ng/L,(62.73±10.93)μg/L,P<0.01],胰岛素含量高于假手术组[(31.74±6.69),(23.75±6.66)mU/L,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及和麻黄组雌激素水平为(36.03±8.83),(30.18±8.61)ng/L,高于去卵巢组(P<0.05~0.01),胰岛素水平分别为(21.34±4.57),(24.86±6.20)mU/L,低于去卵巢组(P<0.05~0.01),麻黄组孕激素水平为(17.68±6.19)μg/L,低于去卵巢组(P<0.01).结论麻黄能明显降低去卵巢肥胖大鼠的体质量,降低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增加血中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肥胖大鼠瘦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机体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及其血脑转运的作用.方法将1月龄刚断乳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质量、体脂及中枢和外周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体脂及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针刺组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13.43±1.85)μg/L,(66.92±24.71)mIU/L]与对照组[(17.23±3.07)μg/L,(172.40±74.99)mIU/L]比较,均明显回降(P<0.05和0.01),而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却明显升高(P<0.01和<0.05).大鼠体质量与血中瘦素呈显著正相关(r=0.677,P<0.01);血清瘦素与胰岛素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538,P<0.05).结论针刺对肥胖机体下丘脑和血中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改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以及调整异常的内分泌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饥饿是脂肪代谢的一个重要过程,可触发适应性反应,瘦素水平下降,但饥饿时脑中瘦素受体是否变化及变化情况尚不清楚.目的饥饿状态下瘦素受体表达的变化及杏仁基底外侧核和中央核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禁食24,48,72 h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干预措施各组大鼠禁食前后分别检测体质量,体长,尾长.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瘦素受体和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体质量减少量,Lee指数,血清瘦素水平和血糖水平.②各组大鼠瘦素受体的表达.③各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果禁食24 h血清瘦素由(2.49±0.60)μg/L下降至(1.26±0.97)μg/L,体质量减轻4.22%,48 h和72 h体质量分别减轻12.15%和19.70%,血清瘦素分别降至(0.78±0.19)μg/L和(0.62±0.16)μg/L.与正常大鼠相比,禁食24 h杏仁基底外侧核瘦素受体表达增强[LR-IR细胞数(131±8.9)个/mm2,(68±10.4)个/mm2],禁食48 h瘦素受体表达水平(82±12.6)个/mm2接近正常大鼠,禁食72 h瘦素受体阳性细胞明显减少(49.0±7.4)个/mm2.杏仁中央核瘦素受体表达在禁食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禁食24 h和48 h杏仁基底外侧核GFAP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饥饿时在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时,杏仁基底外侧核瘦素受体表达上调.饥饿可能调节杏仁基底外侧核对瘦紊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布曲明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2000-07/2001-09收集20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均来自重庆市各社区医疗服务点。纳入标准:经过两周的平衡期(包括行为、运动、平衡饮食控制)后BMI≥27kg/m2;年龄(18~65)岁;女性应未怀孕,非哺乳期;6个月内未使用过影响体质量、食欲、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的药物。排除标准:继发性肥胖患者;肝、肾功能超过正常值;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207例患者中138例随机分配入盐酸西布曲明治疗组,69例入安慰剂组。试验为期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8及24周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结果:西布曲明组138例中123例,安慰剂组69例中59例完成试验。治疗24周后,西布曲明组体质量平均下降了(4.5±4.7)kg犤下降百分率为(6.0±6.0)%犦,安慰剂组则增高了(0.6±3.0)kg犤增加(0.7±3.7)%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45~9.16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西布曲明组治疗24周的体质量下降百分率与性别、年龄、4周体质量下降值相关。女性患者体质量下降了(5.2±4.6)kg,犤(7.0±5.9)%犦,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犤(2.3±4.4)kg,(2.7±5.1)%,P<0.01犦。患者越年轻,体质量下降的幅度也越大。4周体质量下降≥1%者,24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方  章奕  林汉华 《临床医学》2002,22(8):34-3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影响。方法:应用他巴唑和优甲乐人工造成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分别检测用药10天、停药10天和正常对照大鼠血清瘦素、T_3、T_4、TSH浓度、体重。结果:甲低、甲亢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组血清瘦素与体重均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0.84、0.94、0.83;去除体重因素,甲亢组、停药10天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瘦素(分别为2.04±0.21ng/ml、2.05±0.24ng/ml、2.14±0.46ng/ml)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而甲低组血清瘦素(0.68±0.07ng/ml)水平显著低于停药10天组(1.98±0.11ng/ml)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素对血清瘦素的分泌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司来吉兰可有效缓解早期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症状,但对于早期帕金森病预后的影响争议甚多.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使得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程度客观标记成为可能.目的利用影像学观察研究司来吉兰对早期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队医院的神经内科和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核医学科、神经内科.对象2001-04/10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病门诊筛选的25例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干预25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司来吉兰治疗组,安慰剂组13例,司来吉兰治疗组12例.联合帕金森病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PDRS)评分后,按照逐渐增量的原则,分别给予安慰剂和司来吉兰治疗(起始剂量均为0.05 mg).每周增加0.05 mg,经过4周的加量期,剂量均达到0.2 mg,此后维持剂量恒定.于入组时、治疗13个月后分别行多巴胺转运蛋白(99Tcm-TRODAT-1)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computeredtomography,PECT)检查,半定量法分析起病肢体对侧、同侧纹状体放射计数.于入组时、治疗6个月、治疗13个月后分别进行UPDRS评分.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两组治疗13个月后起病肢体对侧、同侧纹状体99Tcm-TRODAT-1特异性摄取降低百分率的比较.②次要结局两组UPDR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3个月后起病肢体对侧、同侧纹状体99Tcm-TRODAT-1特异性摄取降低百分率分别为安慰剂组(28.9±13.0)%、(31.8±15.6)%;司来吉兰治疗组(30.39±14.7)%、(32.6±16.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UPDRS评分治疗6个月后,安慰剂组(23.7±4.3)分,司来吉兰治疗组(13.1±5.5)分;治疗13个月后,安慰剂组(27.0±4.3)分,司来吉兰治疗组(9.8±4.8)分,司来吉兰治疗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司来吉兰对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不加重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交感神经系统影响骨代谢的具体作用和机制不明确.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研究B受体阻滞剂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完成.将50只健康雌性未交配6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②去卵巢(OVX)后雌激素治疗(O+E)组.③OVX后普萘洛尔治疗(O+P)组.④OVX后雌激素+普萘洛尔治疗(O+E+P)组.⑤OVX后安慰剂(OVX)组.OVX后l周开始经灌胃给予普萘洛尔、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共12周.动物处死时留取第3~5腰椎、血清标本,进行骨密度分析及血清IL-6水平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椎骨骨密度及血清瘦素水平.结果O+P,O+P+E O+E组的骨密度较OVX组明显增高(P<0.05),血清IL-6水平OVX组[(336.6±18.1)ng/L]较假手术组[(208.8±17.2)ng/L]明显增高(t=16.982,P<0.01),O+E组[(252.7±16.3)ng/L],O+P组[(274.4±20.0)ng/L],O+P+E组[(222.9±16.5)ng/L]均明显低于OVX组[(336.6±18.1)ng/L](t=11.160,7.783,14.971,P<0.01).结论普萘洛尔能使卵巢切除术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能有效地预防OVX大鼠的骨丢失,同时降低血清IL-6水平.  相似文献   

17.
抚触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友惠  叶良玉  潘彩金 《新医学》2002,33(7):419-420
目的探讨抚触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63例极低体重儿(体重低于1.5 k)随机分抚触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抚触组根据不同体重及个体差异进行抚触护理,其它治疗护理及喂养两组完全相同.结果治疗14日后,抚触组身长(32±0.9)cm,头围(47.3±0.9)cm,每日平均增加体重(19±9)g/d,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水肿消失快,平均住院日数短.结论抚触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有益,宜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尿毒症患者早八时抽空腹血,用酶标法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前及用药二周、四周、八周后的血清瘦素水平. 结果男(6.24±4.18)μg/L,女(9.86±5.86)μg/L;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前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的水平为男(21.18±7.42)μg/L,女(29.04±6.48)μg/L;应用二周后为男(16.24±5.88)μg/L,女(20.28±6.36)μg/L;四周后为男(13.76±4.24)μg/L,女(16.82±5.25)μg/L;八周后为(14.84±6.496)μg/L,女(18.47±5.34)μg/L.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增加食欲、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盐酸西布曲明对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盐酸西布曲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观察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治疗24周。揭盲后示A组为安慰剂,B组为盐酸西布曲明。结果 治疗后,盐酸西布曲明组较安慰剂组体重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85kg比-2.32kg,P<0.01),临床疗效分别为63.33%、13.33%(P<0.01)。盐酸西布曲明组BMI(下降了2.24kg/m^2)、腰围(下降了6.16cm)及臀围(下降了4.05cm)与安慰剂组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慰剂组为10.00%,盐酸西布曲明组为1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除空腹血糖外,两组间的实验室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西布曲明可有效降低肥胖者的体重及腰围。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安慰剂,但耐受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男性肥胖者瘦素抵抗与胰岛素瘦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35例肥胖男性和 30例正常对照组均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空腹血清瘦素及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采用氧化酶法 ,同时测每例受试者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 =体重 /身高2 )。结果 肥胖组空腹血清瘦素(14 92± 10 38pmol/L)与对照组 (6 6 5± 2 73p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肥胖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 (11 2 6± 3 90mIU/L)与健康对照组 (6 73± 2 4 8mIU/L)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两组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意义 ;肥胖组内空腹瘦素与胰岛素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75 ,P <0 0 1)。结论 肥胖患者存在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 ,且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