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且无经阴道分娩史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n=40)。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组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观察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记录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注射痛发生情况,并对术中镇痛效果评级、术后宫缩痛进行VAS评分。结果和A组比较,B组丙泊酚的用量减少,注射痛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痛人流术能增强麻醉效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及安全可行性.方法 2011年我院妇科门诊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A组单用丙泊酚麻醉,B组用布托啡诺+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两组的丙泊酚用量、注射痛、并发症、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评分.结果 和A组比较,B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减少,注射痛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 AS评分较低.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是比较理想的配伍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222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患者,ASA 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术前静注丙泊酚2mg /kg ;观察组122例术前静注布托啡诺1μg/kg ,5min 后给予丙泊酚2mg/kg ,术中监测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自述疼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妇女自述疼痛、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和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佳,麻醉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流方法。  相似文献   

4.
梁伟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25-125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A、B二组。分别于术前静注丙泊酚2mg/kg(A组),布托啡诺1μg/kg,5分钟后给予丙泊酚2mg/kg为(B组)。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在扩宫颈和吸宫时有体动或表情痛苦时追加丙泊酚以维持手术过程无体动。结果:术前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丙泊酚的用量减少,注射痛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是比较理想的配伍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分别联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60例,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分别记录麻醉前、注射药物后2min和唤醒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时间是指记录停止给药至术后指令睁眼的间隔时间)、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呕吐等)、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注射药物后2min的HR、MAP、SpO2 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注射药物后2min的指氧饱和度(SpO2)F组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头晕发生率少于F组(P<0.05),术后镇痛评分B组优于F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或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均安全、有效,但布托啡诺的呼吸抑制轻,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麻醉安全和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6.
肖兆妍  柳胜安 《中外医疗》2010,29(35):104-10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早期妊娠患者无痛人流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门诊ASAⅠ级拟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无生育史的早期妊娠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芬太尼组(A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芬太尼1ug/k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缓慢推注,芬太尼推注结束后4min静注1.5~2mg/kg丙泊酚,术中按需追加20~30mg丙泊酚;B组:布托啡诺10ug/k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缓慢推注,布托啡诺推注结束后4min按A方法使用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术中SBP、DBP、HR、SPO2的变化、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及术后宫缩痛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SBP、DBP、HR的改变、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2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较A组延长,但可以减少SPO2的下降程度(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无痛人工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用布托啡诺+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两组的异丙酚用量、注射痛、并发症、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评分和患者离院时间。结果:和A组比较,B组患者异丙酚的用量减少,注射痛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对丙泊酚人工流产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择期手术的初孕患者40例(ASA I~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 min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 min后开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手术前、诱导后、扩张子宫颈部时、刮宫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次数、脑电双频指数(BIS)、丙泊酚使用量、恢复时间、手术中体动的次数、手术后1,4 h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年龄、体重、孕周、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恢复时间基本相似(P>0.05)。丙泊酚使用量A组(182 42)mg多于B组(140 32) mg(P<0.05);手术前A组BIS值为(96 6),B组(98 2)。诱导后A组BIS为(37.8 10.0)、B组为(44.4 10.2)(P<0.05),手术中扩张子宫颈时A组BIS变化值(48.9 17.9)较B组数值(54.3 14.4)略低(P<0.05), B组体动要明显少于A组(P<0.05),手术后4 h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麻醉比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更有利于调控麻醉深度,有效控制手术中体动反应,且减少丙泊酚用量。 【关键词】布托啡诺 丙泊酚 人工流产 脑电双频指数  相似文献   

9.
黄希照  佘守章  简晓敏 《广东医学》2008,29(12):2074-2076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丙泊酚人工流产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择期手术的初孕患者40例(ASAI~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min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min后开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手术前、诱导后、扩张子宫颈部时、刮宫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次数、脑电双频指数(BIS)、丙泊酚使用量、恢复时间、手术中体动的次数、手术后1.4h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年龄、体重、孕周、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恢复时间基本相似(P>0.05)。丙泊酚使用量A组(182±42)mg多于B组(140±32)mg(P<0.05);手术前A组BIS值为(96±6),B组(98±2)。诱导后A组BIS为(37.8±10.0)、B组为(44.4±10.2)(P<0.05),手术中扩张子宫颈时A组BIS变化值(48.9±17.9)较B组数值(54.3±14.4)略低(P<0.05),B组体动要明显少于A组(P<0.05),手术后4h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麻醉比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更有利于调控麻醉深度,有效控制手术中体动反应,且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的可行性及其与现常用方法相比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300例 ASAⅠ级拟实施无痛人流的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丙泊酚组)静脉推注丙泊酚2.5mg/kg;B组:(丙泊酚+布托啡诺组)静脉推注布托啡诺10ug/kg后推注丙泊酚2mg/kg;C组:(丙泊酚+布托啡诺组)静脉推注布托啡诺20u g/k g后推注丙泊酚2m g/k g.三组患者推注首次剂量后,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出现肢体扭动者酌情追加丙泊酚30~50m g.观察比较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麻醉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三组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各组用药后均有一定的血压下降,以 A组为著(P<0.05).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他组;A组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苏醒及离院时间显著长于A、B组(P<0.05).结论 小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并较好地解决了单用丙泊酚所致镇痛不全和减少了大剂量丙泊酚引起的呼吸抑制,也值得推广应用于各类门诊小手术和无痛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预先镇痛对人工流产手术后苏醒期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在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为静脉麻醉对照组.观察两组麻醉药用量、镇痛效果和术后宫缩痛VAS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镇痛效果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A、B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分别为16.7%(5/30)和56.7%(17/30),宫缩痛VAS评分A组在术后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显著降低术后苏醒期宫缩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6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单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地佐辛+丙泊酚,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后静脉注射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发症、术后宫缩痛VAS评分和患者留院观察时间.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镇痛效果良好,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诺扬(布托啡诺)对丙泊酚人工流产术麻醉深度和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择期手术的初孕患者100例(ASAI-Ⅱ)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F组(n=50):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min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5min后开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B组(n=50):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min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min后开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手术前、诱导后、扩张子宫颈部时、刮宫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次数、脑电双频指数(BIS)、丙泊酚使用量、恢复时间、手术中体动的次数、手术后1h、2h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恢复时间基本相似(P〉0.05)。丙泊酚使用量F组(160±28)mg多于B组(120±26)mg(p〈0.05);手术前F组BIS值为(94±5),B组(95±4)。诱导后F组BIS为(35.4±10.2)、B组为(46.2±9.8),F组显著低于B组(P〈0.05).手术中扩张子宫颈时F组BIS值(47.6±17.5)较B组数值(56.2±14,1)略低(P〈0.05),B组体动要明显少于F组(P〈0.05),手术后2h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麻醉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更有利于调控麻醉深度,有效控制手术中体动反应,且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对照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mg/min。观察并纪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结果: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观察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min时下腹部疼痛的VAS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业农 《河北医学》2009,15(12):1423-1425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诱导前1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0.04mg/kg,B组,丙泊酚诱导前缓慢静注芬太尼0.002mg/kg,C组丙泊酚2mg/kg,30s内匀速输注,术中体动追加丙泊酚1mg/kg至体动消失。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min,术毕MAP、HR、SPO2及丙泊酚用药总量,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5、10、15 min宫缩痛VAS评分。结果:三组HR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布托啡诺及芬太尼)用药后2 min MAP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用药后2min 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组P〈0.01,芬太尼组P〈0.05);清醒后VAS评分及丙泊酚总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复合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总量,能有效抑制或减轻术后宫缩痛,且不影响清醒质量,布托啡诺呼吸抑制作用较芬太尼更加轻微,还能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流术的健康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2.5mg/kg,术中根据肢动情况需要时追加丙泊酚0.5mg/kg;B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后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结果两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但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丙泊酚用药量减少,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减少及满意率增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有一定的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流术的病人80例,年龄18岁~30岁,无阴道分娩史,ASA:Ⅰ级,随机分两组,丙泊酚组(简称P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组(简称PL组),每组40例,P组单纯用丙泊酚静脉注射,PL组在静注丙泊酚之前5~8分钟先静注氯诺昔康8mg,观察两组用药后BP,HR,RR,SpO2,丙泊酚用量,术中肢体活动情况,清醒时间,术后宫缩痛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用量PL组少于P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呼吸抑制发生率P组75%、PL组40%(P<0.05),术后宫缩痛发生率PL组5%明显少于P组30%(P<0.05),两组术中BP、HR、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氧诺昔康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可以很好抑制术后宫缩痛,减少丙泊酚用量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美国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B组术前15min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术中根据患者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至体动反应消失。观察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与丙泊酚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30min宫缩疼痛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丙泊酚的用药总量明显减少(P〈0.0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减少(P〈0.05);术后30min宫缩疼痛VAS评分B组优于A组(P〈0.01),而不良反应没有增加。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和呼吸抑制的发生,增强镇痛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观察丙泊酚用量、诱导、苏醒及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术中及术后镇痛、术中体动反应、术后宫缩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诱导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1)。A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丙泊酚注射痛、体动、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