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ASCAL  BOILEAU  MATIAS  VILLALBA  JEAN-YVES  HERY  FREDERIC  BALG  PHILIP  AHRENS  LIONEL  NEYTON  蒋垚 《骨科动态》2007,3(2):103-110
背景: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前肩不稳定与切开修补术相比有较高的失败率,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关节镜下带缝线锚钉法行Bankart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并确定术后肩关节不稳定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91例连续入院的复发性创伤性前肩不稳定病例行关节镜下稳定性重建术。平均年龄(标准差)在手术时为26.4±5.4岁,其中71例为男性,79例涉及运动损伤(40例为高危运动)。采用可吸收带缝线锚钉(平均4.3个,范围2-7个)重新固定关节囊盂唇的附着点并紧缩关节囊。全部病例进行了前瞻性随访,在最后一次随访中由与手术无关的专人进行体检和功能评估。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14例(15.3%)肩关节不稳定复发,6例有明显脱位,8例为半脱位。平均术后复发的时间是17.6个月,术后发生再脱位明显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骨缺损,可以是肩盂侧(肩盂压缩骨折p=0.01)或肱骨头侧(巨大Hill—Sachs损伤,p=0.05)。相比之下,肩盂撕脱骨折与术后复发肩脱位或半脱位不相关。肩下方关节囊松弛(p=0.03)和(或)肩前方关节囊松弛的患者会有更高的复发率。多因素分析表明,肩盂骨缺损和肩关节囊下方松弛的患者可导致75%的复发率(p〈0.001)。最后,所用带缝线锚钉的数量非常关键:如患者使用的锚钉为三个或更少则复发的危险性更高(p=0.03)。 结论:复发性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治疗中,患者如有骨缺损或肩部关节囊松弛则关节镜Bankart修补术后有不稳定复发的危险。为保证肩关节稳定性重建的安全至少要用4个锚钉固定。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髂骨植骨双袢弹性固定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关节盂巨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髂骨植骨双袢弹性固定治疗16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合并关节盂巨大骨缺损男性患者。患者初次脱位年龄14~29岁,平均18.4岁;初次脱位原因:摔伤5例,运动损伤11例;脱位4~15次,平均8.3次。左肩5例,右肩11例。该次入院时年龄17~37岁,平均25.1岁。术前肩关节不稳严重程度(ISIS)评分为(5.8±2.1)分,Beighton评分为(4.3±2.6)分。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Rowe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基于CT图像观测术后关节盂骨缺损修复程度。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UCLA评分、Constant评分、ASES评分以及Rowe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复查示术后即刻以及6、12个月关节盂骨缺损程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关节镜和开放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2014年2月,对84例确诊为肩关节前下盂唇损伤(Bankart损伤)导致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关节镜手术组42例,开放手术组42例,关节镜手术组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Bankart修复术,开放手术组则行MontgomeryJobe切开术式置入带线锚钉进行治疗。术后按标准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并按Bigliani肩关节评分系统、Rowe肩关节评分系统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术后1例患者失访,其余83例获得了13~33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其中术后1年时Bigliani评分为关节镜手术组(6.5±0.7)分和开放手术组(4.4±1.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we评分为关节镜手术组(75.7±1.7)分和开放手术组(54.4±2.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关节镜手术在减轻肩关节疼痛(VAS评分,P0.05)和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ROM)(P0.05)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关节镜Bankart修复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放Bankart修复术,关节镜手术在减轻术后疼痛和增加肩关节ROM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的疗效.方法 1999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1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患者,男14例,女2例;左肩6例,右肩10例.交通伤8例,运动伤4例,牵拉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4.5个月(1.5~11.0个月).肩关节x线片显示肩盂撕脱骨折3例.16例患者肩关节核磁共振造影显示肩袖与Bankart损伤.关节镜探查发现肩袖于肱骨大结节处撕脱伴肩袖挛缩12例.采用关节镜下松解、缝合锚钉和骨锚钉同定缝合9例;因肩袖挛缩明显,进行关节镜与小切口辅助下肩袖缝合固定术3例;肩衲组织因牵拉松弛抬肩无力,采用等离子刀皱缩和肩袖缝合紧缩术4例.Bankart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可吸收Bankart钉固定3例,钛合金缝合锚钉固定3例,关节镜下直接缝合修补盂唇3例,骨锚钉加会属锚钉固定7例.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5个月(7~34个月)随访.肩关节稳定,肩外展和上举功能恢复正常12例,术后肩关节外展、抬举活动轻度受限2例,前伸活动疼痛2例.金属锚钉拔出再手术2例.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21.5±5.5)分;术后平均(32.4±5.6)分,优12例,良4例.结论 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与Bankart损伤核磁共振造影有助于诊断;肩袖挛缩者应进行充分松解,无张力缝合固定有利于肩袖愈合;异体骨锚钉修复肩袖与Bankart损伤,生物固定、费用低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GⅡ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疗效。方法对3例肩关节不同类型Bankart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下GⅡ锚钉固定、缝合关节囊重建撕裂的盂唇。术后按常规康复治疗。结果 3例均获随访,时间分别为9、11、8个月,无复发脱位。UCLA评分由术前23.4、21.8、24.7分提高至术后32.8、32.5、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GⅡ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切口小,愈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Pushlock免结锚钉软式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伴严重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Pushlock免结锚钉软式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的80例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伴严重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手术时年龄18~45岁,平均2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年。肩关节脱位3~50次,平均8次。术前行肩关节X线片、MRI、CT扫描及三维重建,前方关节盂骨性缺损面积为25%~45%,平均27.3%。采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和外展90°外旋)、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关节Rowe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肩关节再次脱位。术后移植物均发生部分吸收,1周及3个月CT示移植物吸收比例<30%。术后1年CT三维重建示所有移植物已愈合至关节盂,前方关节盂骨性缺损面积均≤5%(0~5%,平均3.2%)。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外展90°外旋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及Row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外展90°外旋活动度较健侧受限(6.7±5.1)°。结论关节镜下Pushlock免结锚钉软式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伴严重骨缺损效果良好,该方法相对简单,学习曲线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缝合锚钉修补Bankan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18~34岁,平均25.2岁;左侧4例,右侧10例,涉及主力侧12例;均为单向不稳.术前脱位次数为3~36次,平均13.5次.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非打结型缝合锚钉治疗Bankart损伤.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2个月,平均17个月.术中发现9例合并Hill-Sachs损伤,3例合并骨性Bankart损伤,2例合并后下盂唇损伤,2例合并SLAPⅡ型损伤,1例合并关节内游离体.14例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163.4°±8.6°和169.7°±4.2°;外展90°时,平均外旋角度分别为58.5°+13.6°和90.3 °±5.5.;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8.4°±6.2°术前及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77.4±3.7)分和(94.3±2.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AS不稳定评分平均为(7.2±1.4)分和(1.2 ±0.6)分(P<0.01);Constant-Mudey评分平均为(78.1±4.6)分和(93.9±3.7)分.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再脱位,且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 肩关节镜下Bankart 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非打结型缝合锚钉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  相似文献   

8.
肩关节镜下行Bankart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Bankart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适应症、手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15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均为肩关节单方向不稳定,左侧4例,右侧11例,术前脱位次数为2-30次,平均为11.7次。所有患者均采用锚钉进行关节镜下Bankart术,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关节腔积血等并发症。终末随访时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79.3±4.0对术后95.0±2.2,p<0.01)。终末随访时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再脱位,术后无残存恐惧试验阳性。结论 关节镜下Bankart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金属缝合锚钉固定治疗Bankart损伤的术后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38例Bankart损伤的患者,均应用全关节镜下锚定缝合技术进行Bankart修复术。其中男31例,女7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29.5岁(20~39岁),其中12例患者为初次脱位,26例患者为反复多次脱位。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肩关节脱位病史。术前患者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evaluation form,ASES)肩关节评分,平均(83.7±12.8)分,Rowe评分(36.2±7.8)分,Constant-Murley评分(85.4±8.8)分。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3~4枚金属缝合锚钉进行Bankart修复术。结果 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及内旋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外展位外旋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变,术后ASES评分平均(96.8±4.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Rowe评分平均(90.2±11.7)分,Constant-Murley评分(97.9±7.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患者出现再次脱位,手术失败率5.3%(2/38)。结论应用全关节镜下锚定缝合技术进行Bankart修复术是治疗Bankart损伤的有效方法。合适的手术时机,充分的松解及关节囊及韧带复合体的提拉缝合、锚钉的合理分布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与骨性Bankart修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9-12诊治的110例军事训练伤致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术前进行肩关节三维CT扫描,并根据有无骨折块分为单纯Bankart损伤组与骨性Bankart损伤组,以此为依据设计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与骨性Bankart修复术。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肩关节功能Rowe评分、疼痛VAS评分。结果 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6.4个月。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4个月X线片及CT结果显示骨性Bankart损伤组肩关节骨折愈合良好,骨质内锚钉固定牢固,无松动、脱出。两组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肩关节功能Rowe评分、疼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及骨性Bankart修复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术后肩关节稳定性好的特点,术后无再脱位病例;特别是对于骨性Ban...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ang KL  Chen GX  Guo L  Gong JC  Zhou BH  Yang HF  Gu LC  Li HZ  Yang L  Xu JZ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379-1381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技术,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技术操作步骤:于肩胛盂缘3点和5点钟位置分别植入2枚带线锚钉,分别在盂唇2点、4点和6点位置将盂唇韧带复合体进行垂直褥式缝合,并将其前下方关节囊向上转移。2004年4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9例盂肱关节前向不稳定患者均无严重的肩胛盂骨性缺损,手术时平均年龄28岁(21—46岁)。采用Rowe肩关节修正评分进行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6—26个月)。Rowe肩关节修正评分术前(40±16)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51min(40—75min)。术后Rowe肩关节修正评分上升至(92±19)分(75—94分)。随访期间无复发,也未发生并发症,0°外展时外旋平均减少5°,90°外展时外旋平均减少3°。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治疗盂肱关节前下不稳定手术技术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近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补术联合Remplissage填塞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HillSachs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行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治疗关节盂骨缺损20%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106例,其中男76例,女30例;年龄18~45(27.3±8.6)岁;左肩59例,右肩47例。手术前后采用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估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功能Rowe评分对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时间21~60(41.5±18.5)个月。1例术后出现感染,再次关节镜清理后感染控制,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关节腔积血及再脱位等临床并发症。肩关节前屈上举由术前的(158.33±15.72)°提高至末次随访的(169.43±10.04)°,内旋由术前T7(T4-T10)改变至末次随访T8(T5-T10);平均体侧外旋、外展90°外旋分别由术前(58.46±15.51)°及(99.37±14.09)°减小至末次随访的(53.18±14.90)°及(92.52±13.10)°。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Row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补联合Remplissage填塞术治疗合并Hill-Sachs缺损的成年人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效果满意,虽然外旋功能较术前减弱,但能够有效重建肩关节功能,避免术后再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严重肩盂骨缺损的早中期疗效。 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在佛山中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严重骨缺损行全镜下Latarjet手术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资料完整的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左侧7例、右侧5例,平均年龄31.89岁(19~69岁),术前前方恐惧试验均为阳性, 平均脱位14.5次(9~30次)。所有患者均是根据术前双侧肩关节三维CT扫描对比测量计算其肩盂骨缺损程度>健侧肩盂宽度的25%,术中肩关节镜下对肩盂前缘骨缺损的范围和程度二次评估,所有患者肩盂呈倒梨形,且均合并Off-track Hill-Sachs损伤,所有病例均采用全关节镜下Latarjet术式加Bankart修补术进行重建,随访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肩关节功能评定法 (constant-murley-score,CMS)、Row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估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并且通过术后CT平扫和三维重建评估喙突植骨块的位置和吸收情况。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6.6个月(13~24个月),1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再脱位,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前屈上举(142.00±4.88)°和(169.50±5.5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内旋至T8和T9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9,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平均体侧外旋(59.00±4.20)°和(52.57±2.99)°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7,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平均外展90°外旋(87.29±4.72)°和(79.00±7.53)°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5,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69.20±3.42)分和(97.90±3.51)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9.24,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90.86±1.57和(96.57±2.99)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0,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Rowe评分(39.29±7.32)分和(92.86±2.67)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68,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7.21±1.54)分和(4.31±2.34)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68,P<0.05),术后CT检查见有2例骨块有劈裂,但位置尚好,1例骨块位置较低,最后随访时7例患者骨块上端出现I级吸收,2例出现II级骨吸收。 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于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严重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全镜下Latarjet手术加Bankart修补术,能较好地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且创伤小,早中期疗效好,然而由于此种手术学习曲线较长,肩关节周围结构破坏较大,远期对肩关节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生物骨锚钉固定缝合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23例肩关节复发性脱位患者,诊断为单纯肩关节Bankart损伤,男20例,女3例;年龄19~34(23.4±3.9)岁;右肩14例,左肩9例;军事训练伤17例,运动损伤5例,摔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6(10.9±5.8)个月。使用双线生物骨锚钉行关节盂前方肩关节囊-韧带-盂唇复合体提拉紧缩缝合术。采用肩关节Rowe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3例均获随访,时间18~39(24.5±3.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无再发脱位,均恢复正常运动及工作。肩关节Rowes评分术前(53.91±11.67)分,术后(91.74±12.30)分,评价分级术前优0例、良0例、可9例、差14例,术后优16例、良4例、可3例、差0例(P<0.01)。结论:关节镜下生物骨锚钉缝合修复肩关节Bankart损伤是一种可靠有效、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法,适用于Bankart损伤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肩关节前向稳定手术对运动员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关节镜下肩关节前向稳定手术治疗运动员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15~35岁,平均(20.7±1.4)岁.手术均采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固定术(带线锚钉技术),必要时辅以关节囊折叠缝合术、旋转间隙闭合术或热皱缩术.以脱位复发率、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运动水平级别及UCLA、Dawson、SST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7~66个月,平均30.2个月.4例(13.8%)失败,其中3例(10.3%)脱位复发,1例发生半脱位.24例(82.8%)基本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恢复≥90%).UCLA、Dawson及SST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率82.8%~89.7%.术后患侧前屈、0°外展位及90°外展位外旋活动度较术前增加,与健侧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员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佗的关节镜下肩关节前向稳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脱位复发率及运动水平的恢复程度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切开手术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对20例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患者根据其经济状况进行分组,11例采用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为小切13组;9例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为关节镜组.回顾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Rowe肩关节功能修正评分;观察两组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小切口组平均为45 min,关节镜组平均为51min.术后Rowe肩关节修正评分:小切口组为80~95分,关节镜组为75~94分.小切口组11例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关节镜组9例患者术后获18~3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两组结果全为优,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牛.结论 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与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手术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均较满意,且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前者手术易于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6点钟位锚钉置入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对51例成人肩关节脱位采用四入路技术进行关节镜下后方Remplissage修复与前方Bankart修复术。建立前上入路尽可能偏上,前下入路用止血钳测试能否到达6点位,2个入路不可太近。松解前方盂唇复合体至6点甚至后方7点位,盂缘表面去软骨5 mm。置入6点位锚钉,尽量全层修复盂唇复位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肩关节脱位。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Rowe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常规复查三维CT提示锚钉位置良好。[结论]关节镜下6点钟位锚钉置入盂唇缝合治疗盂肱关节不稳手术效果良好。手术的成功有赖于术前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关节镜下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下可吸收铆钉固定修复Bankart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Liu YJ  Cai X  Wang ZG  Li ZL  Wang Y  Chen JY  Zhang WT  Gao L  Zhu JL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6):1072-107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铆钉固定修复Bankart损伤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可吸收铆钉固定,治疗外伤性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伴Bankart损伤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平均25岁(17~58岁)。左肩9例,右肩7例。受伤到手术平均时间6个月(2个月~2年)。术前均拍摄X线片,肩关节造影+MRI(MRA)7例,造影+CT(CTA)6例,普通MRI5例。关节镜下射频清理损伤创面和瘢痕组织,直到骨面出血。将肩关节囊-韧带-盂唇复合体牵向盂唇缘,采用2~3枚可吸收铆钉固定于肩盂骨内。术后悬吊患肢4~6周,按程序进行康复治疗。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22.5±5.6)分。结果1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1个月。UCLA评分平均(31.4±5.8)分。优9例,良5例,可2例。术后肩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复发性脱位病例。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可吸收铆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缝线锚钉修复合并关节盂唇上部从前到后的损伤(SLAP)的疗效。方法 2007年至2009年,结合体格检查、MRI和关节镜诊断为关节盂唇前后沿伸撕裂的SLAP损伤患者12例,关节镜下采用缝线锚钉治疗。其中SLAP-Ⅴ型损伤(Bankart损伤+SLAPⅡ型损伤)7例,SLAP-Ⅷ型损伤(SLAPⅡ型损伤合并后下方盂唇撕裂)3例以及一种新的SLAP损伤类型2例,即SLAPⅢ型损伤+前后盂唇撕裂并脱位。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术前及终末随访ASES评分为(77.4±3.7)分vs(94.3±2.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5);Constant-Murley评分为(78.1±4.6)对(93.9±3.7)分(t=28.9,P〈0.05)。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现再脱位,且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随着肩关节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肩关节盂唇严重损伤的修复更加有效、微创及简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植骨治疗伴盂前骨性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以来,对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肩肘病区治疗的6例伴盂前骨性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系肩关节的前脱位,其中左侧2例,右侧4例,术前脱位的次数是6~107次。全部患者均予以肩关节镜下植骨,锚钉捆扎固定植骨块并修补盂唇韧带复合体,采取牛津肩关节不稳评分(OSIS)评估肩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术后6个月时复查CT以评估骨块愈合、吸收情况。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肩关节OSI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为(16.3±2.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或关节腔积血等临床并发症。终末随访时,OSI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术前为(29±5)分,在术后增至(43±5)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1)。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再脱位。术后6个月时,骨块全部愈合。结论在关节镜下行植骨治疗伴盂前骨性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