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古今医案蕴藏着医家宝贵的辨证论治经验和知常达变的思维方法,如何从浩淼文献中总结各医家的辨证论治经验及思维方法,是一项重要课题。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今医案进行研究无疑将事半功倍。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统计学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尽管只有20年的历史^[1],但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2.
程茜 《江苏中医药》2016,48(8):82-85
近二十年,国内研究江苏医家(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治咳医案的文献层出不穷。归纳对比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江苏特定医学流派或特定医家,研究对象未能覆盖大部分江苏医家;研究方法多为频数统计、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常规方法,缺少创新。为此,从所有江苏医家存世医案入手,建立江苏医家咳嗽医案数据库,运用关联、聚类之外的新技术方法来挖掘医案中的治咳有效信息,以期发现江苏医家治咳方剂的遣药配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江苏与其他地区咳嗽证治的差异性,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医案的数据挖掘分析,总结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病案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和《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中国近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等医案类书籍中有关癫狂的医案,建立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的医案数据库,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和SPSS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利用Gephi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分析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的高频药物、关键药对、常用方剂、核心处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8篇病案,363首中药方剂,包含276味中药。高频中药为甘草、半夏、石菖蒲、大黄、远志、郁金、柴胡、茯苓、陈皮、黄芩等,常用药物配伍包括半夏-陈皮、石菖蒲-远志、龙骨-牡蛎等,聚类结果分为8类,包含了癫狂梦醒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方剂,核心处方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和十味温胆汤加减。结论:数据分析显示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时,认识全面,明辨气血虚实,辨证选择理气、活血、治痰、解郁、降火、安神等不同治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古今中暑病的医案,对治疗中暑病的方药使用和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从古至今治疗中暑病有几个趋势:(1)古今均以白虎汤类清气分热方剂的使用为多,古代医案中较多用包含祛暑利湿的碧玉散、益元散、六一散等小方,而现代医案中有自制方的出现。(2)古今均常用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心除烦、养阴类药物,古代医家偏重化痰开窍而现代医家偏重祛湿。(3)从古至今治疗中暑病方剂的药味数有所增加,常用药物的剂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咳嗽病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也是备受古今医家重视的常见病证。由于咳嗽病病因多样,病机亦有不同,涉及多个脏腑,治疗之法各异,历代医家也各有心得,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中医学的历代积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根据所掌握的医学文献资料,从病名、分类、病因病机、治疗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关于咳嗽病的相关论述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寻找其学术脉络和规律,以期对研究本病并对指导临床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田建中 《河南中医》2005,25(3):67-67
噎膈在古代条件下为诸多癌症之中诊断相对准确者,故选之为统计分析对象。本文所统计之62个古代治疗噎膈之医案,选自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医家,或可代表古代治疗噎膈之概况。所纳入统计的68个现代医案选自1989年以来全国各中医期刊所报道之医案,亦基本可代表现代治疗噎膈之概貌。通过对古今噎膈治疗的比较分析,可知古今中医对癌证治疗之异同,有助于探讨噎膈治疗之规律,并可由此推而广之,对其它癌证的治疗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卞玉凡 《环球中医药》2012,(12):935-936
感染后咳嗽是临床上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辨治时多依从"外感咳嗽",治疗效果也颇具优势。历代医家多从外邪"风、痰、燥"及脏腑"肝、脾、肾"方面进行论治,因较其大多"外感咳嗽",感染后咳嗽仍存在其特殊的不同之处,故临证时须仔细辨别并考虑此类咳嗽病机发展规律,不可完全借鉴"外感咳嗽"的治疗思路,或拘泥于仅治疗外感疾患。本文就古今医家对此类特殊咳嗽辨证组方思路方面较具代表性观点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五苓散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一首常用经方,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今1112则五苓散方医案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以期发现古今医家运用五苓散方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咳嗽的证候规律。方法:搜集历代咳嗽医案,建立症状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方法和链接图分析等研究。结果:(1)搜集咳嗽医案1 808个,共记载症状151个,高频症状44个。(2)375例医案记载了发病季节:秋季(10.95%)、冬季(9.96%)、春季(8.74%)、夏季(7.69%)。(3)夜间咳嗽医案136例,晨起咳嗽医案53例。结论:咳嗽的核心症状为咳嗽、咳痰、纳呆、气逆急促、痰多、发热、口咽干等44个。咳嗽证候类型包括虚证、外感、痰饮、火热证、瘀证与郁证等6大类。晨起咳嗽以阳虚和外感为主要原因,夜间咳嗽以阴虚肺燥和肝火犯肺为主要原因,秋季和冬季是咳嗽的易感季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用药参考。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检索其现代中医医案库中所整理的来自于期刊文献、书籍、名医工作室的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验案,经过数据筛选、清洗、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501首,涉及药物245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甘草、茯苓、瞿麦、生地等,性味以寒性、平性、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及肝经为主,核心处方以八正散和知柏地黄丸为基础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多用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之药,同时滋阴补肾、疏肝解郁,虚实兼顾,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1.
对古今有关不寐病的中医医案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运用医案文献研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探求不寐病的证治规律,为临床防治不寐病提供更多借鉴和辨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4味药组成。本文通过对古今四逆散证414例医案的统计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揭示了四逆散证的发病特点、证治规律,确定了诊断指标,初步解决了辨证施治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建立在对古今病例文献整理基础上,对月经病的病种、临床证型、典型症状、脉象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规范,同时搜集有关月经病脉象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出"月经病电子病历管理分析系统",从历代妇科医案与现代妇科研究文章以及妇科临床医案中搜集了494例月经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规范病例采集,将所得数据结果运用单因素与多因素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频数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多重评价方法使得分析结果能够得到相互确认,初步得到了月经病常见脉象表现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20多年现代医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医案文献,采用频数统计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在对现代医家医案按证型分类基础上进行关联分析,探讨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结果]阴虚津亏型中北沙参、麦门冬、生地、石斛、玄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气阴两虚型中生地、玄参、北沙参、玉竹、麦门冬、生黄芪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阴虚血瘀型中桃仁、红花、生地、白芍、麦门冬、石斛、玄参、当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肝肾阴虚型中北沙参、麦门冬、生地、生甘草、山茱萸、生山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探明干燥综合征文献中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湖南省名中医朱莹教授辨治胃脘痛的临证思维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朱莹教授门诊治疗胃脘痛的病历,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建立医案处方数据库,使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医案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探索其处方用药规律.结果:该研究涉及106味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古今10009例次温病医案的统计分析,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古今700多位医家的临床经验,揭示了温病的临床规律,初步解决了温病诊断、证治方药的规范化问题,探讨了温病的流行规律,确定了温病的疗效,证实和修改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基本特征,从而使温病诊断、辨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症,以外感咳嗽居多。风寒咳嗽代表方止嗽散应用临床200多年来疗效显著,但是对于其治法的理论研究较少,同时止嗽散合方治疗咳嗽病的规律研究不足。本文从文献研究角度结合临床体会,总结了辛宣温润法治疗外感咳嗽的历史源流及立论依据,对止嗽散为基础方的外感咳嗽病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汇集了有关诊治咳嗽的医案142例,其中外感咳嗽医案共49例,其对外感咳嗽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及遣方用药的论述,多有创见及独到经验。分析《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外感咳嗽医案的辨证遣方用药特色,总结叶氏治疗外感咳嗽经验,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基于古代医案数据库进行文献挖掘,研究古代医案中调补宗气的用药规律。方法: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古代医案进行筛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例医案,共计96味中药,药物使用频次高达274次。通过对核心药物的使用规律进行分析可知,古代医案中用于调补宗气的前4位高频药物依次为茯苓、熟地黄、当归、甘草。结论:古代医家在调补宗气时,所用药物的药性以温性、平性为主,药味以甘、辛和苦三种药味为主,归经稍侧重于肾经,功效以补虚为主。  相似文献   

20.
李嘉昕  张铁甲  李晶芳  孙瑜  宋丽丽 《中草药》2023,54(9):3004-3011
中药药引在古代医家的医案中多次被提及并加以运用,药引存在于方剂中或在煎煮时另外加入,加入药引之后,疾病治愈所需时间缩短,处方对于人体的作用效果提高。从药引的概念及起源、分类及各自作用、加入药引的原因及规律、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对于药引的讨论及展望,结合古今文献,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对于中药药引的研究进展,为后续中药药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